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为了能够在发展上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纷纷开始将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应用到管理工作中,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也不例外。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档案数字化开始出现。就档案数字化来说,其质量与安全性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和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不断的提升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水平,从而实现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对电力企业档案数字化质量及安全保障进行探析。
关键词:电力企业;档案数字化;质量;安全保障
信息时代,互联网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普及,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率也有所上升,因此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除了需要保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质量之外,也要同时保证档案的安全性,这就要求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保密控制措施,才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共享。
1档案数字化的概念界定与现状
档案数字化是一种新型的档案信息形态,是凭借计算机科学技术、扫描技术、数字摄影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对于档案资料信息进行录入管理的新体制。作为档案管理体系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档案数字化的推广有利于数字档案系统的建立。针对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档案数字化的具体方法通常可以分为五种,即扫描纸质档案;扫描缩微拷贝片;运用数码设备对于包括非纸质档案在内的档案资料信息进行拍摄;运用激光技术对档案进行三维立体扫描以及数字化采集音频、视频档案等。
由于我国数字档案建立时间较短,在进行档案数字化工程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问题,其中档案数字化质量的控制和档案数字化安全保密的控制是现今阶段档案数字化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中之重,也是确保整个数字档案系统建立、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环节。
2电力企业档案数字化质量控制措施
2.1提高电力企业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意识
数字化档案管理不仅可以加强电力企业对档案的管理力度,发现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水平。档案管理是一项繁杂且重要的工作,由于信息量庞大,管理人员在对档案进行分类、存档时容易混淆,且需要进行防潮、防火、防虫工作,占用存储空间大,不易于收集和管理。而档案数字化管理符合现代先进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了部门管理的稳定性与健全性。此外,数字化管理的替代可以延长纸质档案的寿命,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适应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一方面,跟进多媒体时代的步伐,满足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需求,另一方面,促进了电力企业在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2.2分工和责任明确
在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根据自身的工作内容来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对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地分配。包括进行档案信息的整理,相关数据信息的输入和传输以及安全管理和设备的维修等等。可见,职务明细是保证数字化档案管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2.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需要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背景,因此,只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制度和规定才能够保证数字信息实现高度的共享。具体来说,需要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定来做到有章可循。
2.4做好对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全面培训工作
为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健发展,电力企业部门应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为提高各部门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贯彻档案数字化管理知识,电力企业单位负责人可定期组织召开相关会议,使管理人员对数字化档案管理认识更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只有掌握业务工作流程、熟悉电子操作、具备良好道德素质、责任心强的复合型人才从事档案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电力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3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安全保障
安全保密控制是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的问题。数字化安全保障是指对档案数字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先分析,并依据数字化工作中人、物、环境等因素的运动规律,从技术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泄密事故的发生。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安全保障主要包括建立严格规章制度、确立网络安全保密方案、加强安防系统建设。
3.1建立严格规章制度
进行数字化处理的档案中包含涉密程度较高的信息,要保证这项工作能安全高效地进行,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通常包括:档案数字化系统及设备使用的安全保密规定,数字化加工涉密人员选择和管理办法,数字化加工场所安全保密方案,档案数字化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参与人员身份识别管理制度,访问控制规则设置的规定,密码密钥的保密管理规定,扫描员、系统维护员、扫描质检员、系统安全员、档案保管员、值勤警卫工作职责等。
3.2确立网络安全保密方案
首先,所有的操作必须在一个封闭的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与所有的外网物理隔断;其次,档案数字化客户端计算机及服务器必须存放安全,做到防火、防水、防震、防暴、防外来人员进行物理破坏和盗取,还要防止外界电磁场对数字化网络系统各个设备的电磁干扰,防止由于计算机、服务器及其他网络设备电磁辐射而造成的泄密事故,保证数字化加工工作在安全保密的环境中进行;最后工作人员(即直接接触档案数字化系统的人员)进入系统前必须进行身份鉴别,防止非法用户的进入。
3.3加强教育,提高人员思想素质
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保密控制的重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理智的行为。为此,可通过加强教育来控制人的不理智行为。首先,应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档案安全保密的相关规章制度。其次,科学地设计档案数字化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安全保密问题和需要遵循的原则,从而提高参与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第三,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参与人员进行批评教育。
3.4落实制度建设和安全系统建设
安全保密制度在档案数字化工作开展之初都已建立,但其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大打折扣。这主要是由一些原因引起的,如错误地认为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会影响工作效率,工作中麻痹大意等。为此,我们要克服错误认识,严查细究,对人为造成的泄密问题,要按照相关规章制度严肃处理,使安全保密工作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还应落实安全系统建设,强化技术防范手段,配备安全防护设备,配置信息安全设备和软件,确保档案实体、数字化加工设备和档案信息的安全。制度建设和安全系统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数字化是建立数字档案系统的基础保证,而在进行档案数字化的工作过程中要尤为注意对档案数字化的质量控制和安全保密方面的控制。只有确保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保密问题,才能更好的为建立数字档案系统服务。与此同时,档案数字化的质量与安全保密方面的控制方法也为其他行业、领域数字化质量和安全保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供电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初探[J].李谷莲.中外企业家.2015(29)
[2]浅议电力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J].付轶溥.现代商业.2015(09)
[3]电力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J].覃艳宜.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8)
[4]电力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J].王凤英.东方企业文化.2015(24)
论文作者:史慧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档案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安全保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