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艺术会终结?_现代艺术论文

西方艺术为什么会终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西方艺术在30多年前就终结了?

1984年,美国名哲学家阿瑟·丹托(Arthur C.Danto),应贝瑞朗(Berrel.Lang)之邀,在他主编的专辑《艺术之死》(The Death of Art)一书中,发表了他那篇名文《艺术之终结》(The End of Art)。(注:Berel Lang,ed.The Death of art(New York:Haven Publishers,1948),pp.12-36.)在此前一年,德国艺术史家汉斯·贝尔丁(Hans.Belting),也已出版了他的名著《艺术史之终结》(The End of the History of Art)。(此书后来在1987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发行英译本。)(注:Hans Belting,The End of the History of Ar,trans.Christopher s.Woo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这一书一文,在欧美艺术界曾经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讨论与回应,但却没有造成很深的影响。因为当时欧美画坛、画市正在向泡沫经济之高峰迈进,画廊景气十分繁荣,画家形势一片大好,对于艺评家或美学家提出的“艺术之死”或“艺术终结”这类危言耸听的倒霉说法,难免要兴趣缺缺,甚至斥之以鼻。

5年后,1989年夏,35岁的日裔美籍历史学家福山(Francis Fukuyama),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历史之终结”(The End of History? )。该文初刊时,只见于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外交期刊《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之中。不料,文章印出之后,却惊动了美国各大平面与电子媒体,大家竞相报导转载,惹起了轩然大波,震动全美,传遍世界。(注:Francis Fukuyama,' The" End of History? " Debate' ,Dialogue,No.3,1990,pp.8-13.)其中道理无他,因为就在这同一年,传统的苏维埃联邦,在苏共领袖戈尔巴乔夫厉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之下彻底解体。世上最大最顽强的共产主义帝国,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迅速宣告寿终正寝,走入历史。学术界不得不开始严肃面对此一“历史终结”的命题,认真思考,一时专文迭出,专书不断,百家争鸣,好不热闹。西欧北美画坛,拜苏联解体、东欧松绑之赐,一下子涌进来许多挟艺闯天下的东欧苏俄画家,大家各显神通,使得画市空前繁荣。

不过好景不常,也就是5年的期间,在1994年时,美国股市崩盘惨跌,画市泡沫幻灭,纽约苏荷地区的画廊,纷纷倒闭或迁移他处。艺术市场一下子又陷入了最低潮,从钱潮中清醒过来的艺术界,这才开始死心踏地的慢慢回归到艺术的基本面,从事评价的重估。“艺术终结”的理论,这时才又被人想起,再度搬上了台面。1995年春,著名的华盛顿国家艺廊“梅伦艺术讲座”(Mellon Lectures in Fine Art),隆重邀请丹托以“当代艺术与历史的藩篱”(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为题,发表11场演讲,综论西方“艺术史”(从1400年代到1960年代)终结的前因后果,并于1997年修订结集,以《艺术终结之后》(After the End of Art)为书名,正式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成为西方论当代艺术的重要经典之作。(注:Arthur C.Danto,After the End of Art: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 tory(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在此转捩点上,许多回顾20世纪艺术发展的专书与展览,纷纷出笼;同时,展望21世纪的艺术论文及策划展览也匆匆登场。大家渐渐开始从“现代艺术”向“后现代艺术”或“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这个概念靠拢。

在“后现代”或“当代”大旗的号召之下,艺术家们各行其道,自由自在,莫衷一是。于是各色策展人以新型艺术经纪人之姿,乘机在欧美地区崛起,将一干向来属于散兵游勇的当代艺术家,收编入展;对内则规定题目,分配工作,指挥创作;对外则详列计划,争取经费,以为己用。于是乎艺坛上便冒出来许多意气风发的策展人,在短短限定的日期之内,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大而无当的展览。这些大展或双年展,外表噱头十足,虚张声势,实则内容空洞,不堪细审,但却能以长袖善舞之姿,招媒体之蜂,引赞助之蝶,四处横行推销,大收哗众取宠之效。几年下来,只见策展人走马灯一般的上上下下,老少艺术家纷纷随着策展人的指挥魔棒起舞,产生些许娱乐效果,在艺术的游乐场上留下了一大堆平庸的垃圾。(注:2002年意大利的威尼斯双年展,遭到各界严厉的批评;2003年德国卡塞尔的“文件大展”,遭到艺评家的围攻;2004年意大利米兰“当代艺术展”,各界反映冷淡…等等,皆是例子。)

二、黑格尔式的历史观

从1983年到2004年,已过了21个年头,所谓“艺术终结”或“历史终结”的讲法,对中国的读者及艺术爱好者来说,好像还是十分陌生。偶有所闻,也只不过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而已,不知所以然。大家既搞不清楚其来龙去脉,更无心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但对其留下的艺术垃圾,却十分好奇,盲目引进,热情仿效,沾沾自喜地制造出一些“次垃圾”到处展览。至于在评论方面,就在这20多年之间,此间所主导风行的,只不过是一些肤浅式“后现代主义”说法之应用,以及一些随之而来的半调子策展而已。

受此风气影响,年轻人在进入美术系之后,选择西画组的人数越来越多。然对西画及西画理论的发展知识,却仍然停留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阶段,而且还只是一知半解而已。大家既无力透过原文,详细上下索求原委,也无心通过翻译,管窥一斑。至于在美术评论新方法学的应用上及艺术哲学深层基础的学习上,则更显得支离破碎,乏善可陈。

事实上,西方所谓的“历史”(history),是依据德国哲学及历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1770-1831)的“辩证法”(dialectic)理念而定义的。黑氏认为,人类的社会与历史是以观念(idea)或意识形态(ideology)为主轴,以“辩证式的正反合(thesis,antithesis,synthesis)”为动力,向前不断演进。以西方社会历史而言,其演进的过程与阶段,容或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来描述,但其演进的动力,则一定是辩证的。上述原则,具体实践到物质社会的现实中,就成了社会的结构,经常是以“上层”与“下层”,一正一反的组合为基础。此一组合能维持平衡,社会就能安定正常运作。(注:G.W.F.Hegel,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trans.J.Sibree(New York:Wiley Bock Co.,1944),P.99; Hegel' s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trans.T.M.Knox(Oxford:Clarendon Press.1975),Ⅱ.)但组合之中,如果出现了一股新起的力量介入(照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后来补充的说法,此一新起力量乃是社会内部的“新生物质力量”),那整个社会,便会发生从“量变”转到“质变”的剧烈突变(mutation)。此一突变,通过启蒙与革命,使得社会上正反两股力量,经过一段狂猛的消长与重组之后,又获得了新的平衡。“历史”便在此种过程之下,向前迈进。至于社会上此一“新起力量”的来源为何?何时会出现?为何会出现?黑氏并未详细说明。依照黑氏的看法及描述,19世纪初期的中国历史,在公元前二世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成立之后,整个历史进程是停滞不前的。中国社会、政治,只有“家天下”一成不变的重复更替,既无启蒙与革命,也无辩证式力量的推进。19世纪的中国历史,只是一潭死水,毫无出口。

不过,西方那种能够向前迈进的“历史”,其进展的轨迹又为如何?到底可分为几个阶段来描述?在黑氏之后,倒是有许多不同描述性的说法,颇为流行。例如法国社会学者与实证主义学家孔德(August Comte 1798-1857),就根据18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Giambattista Vico 1668-1744)的人类学开山巨著《新科学》(The New Science)一书中的说法,把西方社会历史之演进,描述成分为神权政治、王权政治、代议政治等3个阶段进行的历史,其辩证的正反力量为“神权/王权”,“王权/代议”。(注:Giambattista Vico,The New Science,trans.of the third edition(1744)by Thomas Goddard Bergin and Max Harold Fisch.(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8),pp30-50.)19世纪,则是代议政治全面展开的时代。历史家当以实证主义的精神,去面对并描述分析之。至于神权政治如何过渡到王权政治?王权政治又为何要向代议政治过渡?孔德并未提出一套合理的原则来诠释,也未能详细说明,历史演进的核心动力为何?

稍后的马克思则认为,历史辩证式推进动力的核心是新的“生产工具与生产力”(新的物质力量),也就是“唯物论”在“辩证式正反力量”之内的展开。不只是西方社会与历史,甚至全人类的社会与历史,都在此核心动力的引导之下,不断“辨证的”向前演进。据马氏的描述:其进程是,从原始氏族共产社会(新石器时代)开始,经过了奴隶社会(青铜时代)、封建社会(铁器时代),在19世纪,迈入了工商资本社会(资本主义时代),以剥削穷人的方式,形成了一个不公不义的社会。如要改善此不公不义的情况,人类的社会与历史,一定要通过共产主义的启蒙与革命,以“阶级斗争”为驱动力,方可逐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国家资本主义时代),然后在时机成熟时,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达到社会与历史演进的最后阶段。(注: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 The German Ideology," in Robert C.Tucker,ed.,The Marx-Engels Reader(New York:W.W.Norton,1978),pp.100-160)

不过,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二十几年之间,我门所看到的是,共产革命的全面瓦解,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大幅修正,共产国家全球性的大退潮。而工商资本主义以及随之而来的自由主义(liberalism)与自由民主选举政体(liberal democracy),在西方从文艺复兴时代发展至今,经过不断的启蒙与革命,已在全球东西双方,大致普遍的获得了决定性的认同。消费时代与后工业多元化社会的来临,让投资者、生产者与消费者重叠为一,使得所有的“观念启蒙”与“意识型态革命”,都在“产品”消费化的过程之中,成为过去。一切思想与说法,都包装成超级市场货架上的商品,任各级消费者各取所需,选择使用。

黑格尔式的辩证史观,到此已发展至尽头,而其所定义的“历史”,也只好正式告终。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描述与说法,也换成了以生活方式为焦点的叙述,从原始采集社会,到游牧社会,到农业社会,到近百年的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目前的后工业信息社会,成了最流行也最为大众所接受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之中,上述各种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是切断隔离式的连续,而是相互重叠交互式的彼此包容。

从以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西方艺术的“历史”,是以希腊文化中所发展出来的“摹拟”(mimesis)观念为主轴。艺术家们为了有效的去“摹拟再现”(representation)所见、所感、所思,约在1400年左右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出了几近完备的“透视法”(perspective),用以摹拟再现“现实”,制造幻觉空间。因此,西方艺术史在“摹拟在现”观念的主轴上,以寻求完善的“透视法”为驱动力,走完了第一个阶段。

丹托认为,西方艺术史的第一个阶段,以意大利画家作家兼建筑师瓦萨利(Giorgio Vasari 1511-1574)的看法或“叙述样模”(narrative template)为代表。他在1550年出版了划时代巨著《意大利杰出画家雕刻家及建筑家列传》3卷(Lives of the Most Eminent Painters,Sculptors,and Architects),为此阶段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调,认为“画家”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段以完善“透视法”以达到“逼真感”(verisimilitude)与“幻觉效果”(illusion)为目地的绘画历程,可称之谓“模仿时代”或“瓦萨利样模时代”。其内容为文艺复兴、样式主义(Mannerism)、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甚至还包括某一些前期印象派的画作。(注:Arthur C.Danto,After the End of Art: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 tory(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pp.42-57)

1839年,摄影术发明,画家德拉霍施(Paul Delaroche 1797-1856)因悲观地宣布“绘画已死”而名噪一时。“透视法与逼真感”至此,已被机器发挥到了极致,从而迫使西方美术进入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现代艺术”的时期。丹托认为,此一时期,西方艺术已摆脱了“摹拟再现”的纠缠,开始全力以自我表现的方法做“自我批判”,在内容、形式、材料上,不断的自我“纯粹化”,在观念上,则进入了“意识形态时代”,百家争鸣,门派林立,每出现一派,多半会发表极端排他性的“宣言”,一口咬定已经找到“绘画艺术唯一有意义的方向”,故亦可称之谓“宣言时代”。其中较有影响力的画派有前期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立体派、超现实派、表现派、未来派、抽象派、波普艺术、欧普艺术、色域艺术、极简艺术、照相写实…等等。

由于幻觉空间的消失,及物象剧烈的变形,使得一般观众与现代绘画产生了疏离,额外需要美学家、艺评家、艺术史家来居间沟通诠释,造成了这方面的人才前所未有的快速增加。在西方艺术史上,艺术如此需要并依赖艺术评论,以现代艺术时期为最。最后,几乎弄到了评论家领导艺术家的情况,没有宣言、理论与诠释,就没有展览。据丹托的看法,现代艺术的重要评论家,继承了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以降的“美学传统”,可以弗莱(Roger Fry)、卡恩·韦勒(Danel-Henry Kahnweiler)、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等为代表,而其中以格林伯格的层次最高,也最重要。(注:见注7,pp.81-89.)

弗莱在1912年为后期印象派以降的各种现代艺术辩护,认为现代艺术家“以感情表达为先,而绘画技巧次之…试图藉绘画及造型的方式,来表达某种精神上的经验…不求形式的模仿,但求形式的创造,不愿模仿生命,但愿找到生命的等值物…他们所要的,不是幻觉,而是真实。”弗莱主张绘画要放弃“制造幻觉的绘画技巧”,意味着“绘画艺术及造型艺术,在目的、目标与方法的重新思考”,也标示了油彩绘画语言的全面解放。莫内(Claude Monet 1840-1926)画于1922年的《睡莲》(Water Lilies)可以阐明上述理论。

卡恩·韦勒在1915年撰文力挺“立体派”云:“刚开始时,这令人不习惯的视觉刺激,无法唤起一些观者记忆中的形象,因此难以产生联想。到后来,这种乍看似另类的“书写”(writing)方式,成为一种习惯,而观者也较常看这种画后,在脑中终究会形成联想。”卡氏则进一步认为,新的绘画语言,只是一种异体书写方式,可通过经常接触,由习惯而“习得”。而这种语言习得能力,是属于先验的。毕加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作于1910年的《弹曼陀铃的女子》(Girl with a Mandolin)可以说明立体派的新式绘画语言,是如何运作的。

附图

毕加索《弹曼陀的女孩》1910年

格林伯格再进一步,要求新的绘画语言及材料,要绝对的纯粹化,应当把雕塑性的空间感、文学、神话、历史,全都排除在外,这样方可使绘画,完全依其自身的特性与特色,独立自主,自给自足。绘画之所以有别于其它艺术,端在其如何运用“平面性”及“笔法”来“表现”感性之情与知性之思。于是擅常使用“滴洒”画法的“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便成了格氏的最爱。在他的大力吹捧之下,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1912-1956)也顺理成章地成了美国最伟大的画家。他于1947年所画的《五噚深》(Full Fathom Five)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不过,不久大家又发现,笔法与滴洒,在画面上亦有先后之别,仍可制造出“画面空间感”,而过度依赖笔法来“表现”,又容易犯下“滥感”(sentimental)之弊。克莱因(Franz Kline)作于1954年的《绘画2号》(Painting Number 2)便是以抽象笔法来营造“画面空间感”的例子。而弗朗西斯(Sam Francis)1958年所作的《渐趋消逝Ⅱ》(Towards Disappearance Ⅱ)则充满了彩色“滥感”的嫌疑。凡此种种不够“知性”的手法,皆对建立绘画的“纯脆性”,十分不利,应该一并排除。

附图

克莱因《绘画第2号》1954年

“波普艺术”(Pop Art)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一需要,琼斯(Jasper Johns 1930-)作于1954-55年之间的“美国国旗”,便成了绝对平面的代表。因为“旗子”之为物,刚好是在具体实物与象征标记之间。旗子是一完全的人造记号,可用现实中的布料或其它材制造表现,也可任何平面上,以各种平涂方法来表现。重要的是不可显示任何笔触,不可制造任何空间。这样一来,诸如“地图”、“尺”、“箭靶”…等等人造记号,便成了波普绘画的流行题材,去笔触、去空间,成了绘画的首要任务。琼斯1961年所画的“地图”(Map),便是这方面的代表。

附图

约翰斯《旗》1954-55年

附图

约翰斯《地图》1961年

于是,“抽象表现主义”也只好在1962年,匆匆宣布落幕,被更纯粹而又不见笔法的“色域绘画”或“单色绘画”所取代。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从1965年开始创作他的《笔法系列》(Brushstrokes series),《大画》(Big Painting)是其中之一,其主要的目地,便是把抽象画的笔触“卡通化”,使之失去笔触所造成的“前后秩序感”与“画面空间感”。至此,从1400年文艺复兴开始发展的幻觉三度空间透视法,到了1960年代一片全红或一片全白的单色绘画,似乎是已经走到了尽头了。而波普艺术,更是从笔法上开试始,把透视法的基础,从根上彻底消灭。

附图

利希滕斯坦《大画VI》1965年

丹托在全面研究此一阶段的艺术作品及美学评论特点与变迁之后,大胆的断言:1964年安迪·沃霍尔(Andy Wohol 1930-)在纽约史泰堡画廊(Stable Gallery)展出《布瑞洛商品包装箱》(Brillo Boxes)之后,“现代艺术时期”便正式结束了。在此同时,评论古典与现代艺术的“美学”论述,也一并走到了尽头。在“反美学”的大旗之下,“美学”终将被“艺术哲学”完全取。(注:见注7,pp.91-99.)

三、“终结论”(Endism)的反思与批判

不过,丹托这种“终结论”(Endism)的看法,也有其盲点。他把现代艺术的主轴设定在“反摹拟再现”及力求纯粹化上,使他不得不在他的名著《艺术终结之后》一书中,完全不提“超现实画派”及“照相写实画派”。这显示他对希腊“摹拟”(mimesis)观念的认识,尚停留在“外在”的层次;对西洋文学的认识,亦稍嫌不足;至于他对西洋艺术之外的艺术,更是所知甚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例如他在《艺》书之中,只有一处提及中国艺术。然这唯一的一次,便让他犯了如下的大错:他写道“这种模仿,比较像是中国绘画史的情形。艺术家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和前辈维妙维肖,而比较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其目的是想要创作出与外在现实更相似的画作,并藉此超越前人。”这与中国艺术的核心理论:追求“似与不似之间”,实在是背道而驰,完全误解。乾隆时期名画家冯洽(1731-1819)于1797年所作的《猿化道士化石图》便是展示中国艺术哲学的佳例。

以我看来,西方现代艺术并未完全脱离“摹拟再现”的牢笼,“再现”仍然是西方艺术发展的观念主轴。只不过在“现代艺术”时期,摹拟再现的重点,已从“外在”现实转至“内在”现实。同时,人们在分工专业化式新兴生活形态的影响之下,对“内外现实本质”的认知,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于是摹拟再现“现实本质”的方法,也不得不随之改变。于是新的画法与形式、新的画派与宣言,便自然而然的层出不穷,非如此不足以忠实的完成摹拟再现真理,或真、善、美的最终目地。

例如,1666年牛顿发现了光谱,人们开始知道,看似白色的光线,实际上是由红、橙、黄、绿、蓝、青、紫7种颜色所组成的。据此,经过将近两百年的时间,在1867年左右,画家才慢慢开发出印象主义外光派的画法,来摹拟再现这一新近认知到的“现实”。

浪漫主义文学家力陈“理性主义”只重“外在形式”之非,认为个人“感性”经验,儿童式的纯真,才是最为真实的真理。于是在形式上,以前不登大雅的“书信体”及“日记体”,纷纷成为告白小说的最佳媒介,大行其道。以前不堪一提的社会边缘人物,以及外型(肉体与道德)上有缺陷的人物,如钟楼怪人与茶花女,也接连出场:一个是身体残障地位低下的教堂工人,一个是遭社会道德所唾弃的风尘女郎,二人居然双双一跃,成了经典小说的主角,成为大家歌颂的对象。因为,“外在形式”上的美丑,并不重要,“内在”善良无比的本质与真实感情,方能超乎一切,呈现真理。“日记体”与“书信体”,便成了表现“内在”的最佳形式。

在绘画上,第一个打破物像“外型”,直追事物“内在本质”的是法国画家塞尚(Paul Cezanne 1839-1906)。他指出:“自然中的每件东西都与球体、圆锥体、圆柱体极相似。”因此,如何呈现外形不同物体之间的相似性,便成了塞尚绘画艺术的主轴。以各种最基本的形体元素,去摹拟再现现实,最能呈现本质性的真实。例如,他在晚年(1895-1906)所画的一系列“浴女图”(Bathers),便充份反映这方面的探索。(注:Homan Potterton,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London:Thames and Hudson,1977),p.165.)这一观念,开启了现代绘画的各种法门。格林伯格认为西洋现代绘画始于马奈(Edouard Manet 1832-1883),他的“吹笛者”(The fife Player)可谓代表。(注:Henri Perruchot,Edouard Manet(New York:Barnes & Nobel,Inc.1873),p.33.)因为画中穿红裤的男孩,是站在一个没有背景的平面空间中,第一次揭露了绘画“平面性”的本质;丹托则认为是始于梵高(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与高更。格、丹二氏皆着眼于绘画技术与形式上的变化,而不及绘画观念与思想的革新,完全弃塞尚于不顾,实在有欠考虑。

附图

塞尚《浴女》裸女 白云 树木 混为一体1895年

附图

马奈《吹笛者》平面性背景无透视感1866年

不久,艺术家又察觉,机械工业文明带来了分工专业化的生活方式,与机械本身十分相似。机械的“美学”是“为生产而生产”,反映在艺术上,便成了“为艺术而艺术”。(注:Barbara Rose,ed.,Art-as-Art:The Selected Writings of Ad Reinhardt(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9rnia Press,1991),pp.49-53.)生活机械化,使现代人的面貌,为之大大的改变,传统的写实画法,不再足以为现代人物传神。根据塞尚观念所发展出来的“立体主义”的画法,便应运而生。此一画法,同时以“挪用霸占法”(appropriation)的方式,把非洲原始宗教仪式艺术的造型,横加移植,来呈现工业文明下的人类现实。

1900年,佛洛伊德出版《梦的解析》一书,认为一切“外在”的现实,都由“内在”的“意识与潜意识”来决定。于是小说家便开始发明以“意识流”的手法,来再现潜意识下的现实。而画家则发展出“超现实主义”的绘画手法,去摹拟再现此一心理学家所新开发出来的现实。超现实主义画家,如达利,大量使用“幻觉透视法”,以各种变形意象,来挖掘潜意识中的现实,完全违背葛林保至高无上的“纯粹性”要求,遂被逐出葛氏艺术史的藩篱之外,遭到永不录用的命运。图为达利(Salvador Dali)作于1929年的版画《梦的解析》。(注:Clement Greenberg,The Collective Es says and Criticism,ed.John O' Brian,vol.4:Modernism with a Vengeance:1957-1969,pp.80-92,)

附图

达利《梦的解析》超现实主义 版画

附图

斯特拉 平面又纯粹 拍象画  1970年

事实上,绘画语言与文字语言一样,都是通过古今不断对话的结果,毫无纯粹性可言。文学上的纯诗运动,从来都是昙花一现,无法长久,产生的作品,也以平庸居多,味如嚼蜡,多半可归入理论指导创作的劣例。1930年代,美国艺评家格林伯格,受了“新批评”(New Criticism)的影响,主张艺术要完全独立于透视法之外,去除所有的与艺术本质无关的文、史影响与联想,彻底超越立体派的手法,走向纯粹抽象的道路。艺术的纯粹性,超越一切。

艺术的唯一目地,就是在讨论、评论艺术本身。抽象艺术的形式,虽然与这个充满了原子、质子的“现实又抽象的世界”,有着对应的关系,但却非画家摹拟再现的对象。抽象绘画的唯一目的就是绘画本身,即完全脱离“透视法”的“平面性”(flatness)。通过“平面”绘画,画家所探索并摹拟再现的,便只是平面绘画本身。斯泰拉(Frank Stella)作于1969年的《符咒变奏系列》(AbraVariation)可为例子。绘画成了绘画唯一探讨追索的对像。这一探索,经过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欧普艺术”、“色域艺术”、“极简艺术”…最后走到了“照相写实主义”,把“透视学”的对立面“平面性”也探讨了个净尽。

1970年代兴起的“照相写实主义”绘画,是绘画“平面性”的极致,回到了一个好像与“透视法”有关但又彻底无关的画面之上。因为,照相写实主义的画法是以完全平面的“幻灯片”或“照片”为绘画的基本素材,投射到画布之上,再以机械式的平涂法,分格填色完成。完成的画面,好像是有透视的景物,而其绘画的过程,则与抽象式的平涂无异,完全没有营造“透视”的企图。

照相写实主义者所拍的幻灯片,多半以正午平光为主,阴影甚少,有如中国画,只可分阴阳,不强调明暗。而其题材则以各种大小玻璃橱窗相互反映的街景为主,充满了各种错乱拼贴式的局部,可与现代艺术史中的各种画派,互相呼应。观者可以在其中找到抽象表现主义、硬边主义、波普艺术、色区绘画、极简主义…等等,可谓无所不有,全部通吃。因此,一张照相写实主义的画,可以当成抽象画看,也可当成具像画看。埃斯特(Richard Estes)作于1976年的《双重自画像》(Double Self-Portrait)可为照相写实的代表作。

毕竟身处太空时代的我们,早已习惯了出现在高空照相里的地球或地表,那是一种合抽象与具象为一炉图画。而在地球里,我们每天所面对的,也不过是一个充满了原子、质子的“现实又抽象的世界”。抽象与具象,成了一个铜币的两面,内在现实也与外在现实合而为一。以摹拟再现为主轴西洋艺术史,在以幻觉透视为驱动力的瓦萨利样式,及以追寻内在纯粹本质为驱动力的格林伯格样式的轮番推动之下,经过了近600年,走到20世纪的70年代,也终于到了到了尽头,在也没有前进的余地了。

至于,1964年沃霍尔在纽约画廊发表的那只“布瑞洛商品包装箱”的重大艺术史意义为何?其影响又如何?如果过了气的“美学”在其上已无用武之地,那动用“艺术哲学”就可以顺利达成任务吗?这些均已超出本文范围,是西洋后艺术史及后艺术史家的问题了。(注:Lucy R.Lippard,Pop Art(New York:Frederick A.Praeger,1966,1998).)

标签:;  ;  ;  ;  ;  ;  ;  ;  

为什么西方艺术会终结?_现代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