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模式的再思考
——基于704篇学位论文的分析
穆 雷 李 雯
摘要: 2013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将规定的项目、实验报告、研究论文三种论文模式调整为五种,即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调研报告及翻译研究论文。通过对 704篇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分析,发现现阶段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撰写指导工作存在不足。随着语言服务市场的发展,这五种学位论文形式也有待进一步调整,对学位论文形式、写作模式和评价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学位论文;论文形式;写作模式;评价体系
学位论文写作是检验和考查研究生是否具有必备的知识结构、问题分析能力和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翻译硕士(以下简称“MTI”)专业学位以强调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为主,但学位论文写作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学习投入等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近年来,我国MTI研究生教育规模逐年扩大,如何提高专业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国内首批MTI研究生培养单位,从2008年春季第一批MTI研究生入校至今已有十余年。本文以该校第一批2008级至2015级入学的研究生撰写的704篇MTI学位论文选题进行统计分析,以此管窥当前MTI学位论文写作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展望。
一、MIT学位论文数据统计
根据学位办2007年颁发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MTI学位论文可以采用项目、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三种形式。随后,不少学者对学位论文写作参考模板和写作模式进行了探索[1-5]。在教师的推动下,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于 2013年将三种论文形式修订为实习报告、实践报告、实验报告、调研报告、研究论文五种。
以往的SEC储量评估工作,在评估单元的增减变化上均以采油厂为限,建立SEC评估单元、建立经济评估参数以采油厂为限;以采油厂(或油公司)为界限提交技术与经济资料已经有数年之久,且经过了不断地调整与完善,为采油厂全面参与SEC储量评估打下了基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自2008年第一批MTI研究生入学后,招生人数逐年递增,专业方向也细分为商务翻译、传媒翻译、法律翻译、翻译与本地化管理、口译、国际会议传译等。学位论文形式从最初的研究论文为主转向实践报告为主。MTI专业学位设立之初,尚未形成自身特色的实践型学位论文写作,因此传统的研究论文占比较高。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明显区分,如表1所示,实践报告的数量增长迅速,在所有论文形式中占比遥遥领先。
在占比最高的实践报告中,学生选取的笔译源文文本类型中文学文本(141篇,占比 49%)与非文学文本(146篇,占比 51%)相差无几。而选取的文学文本中,小说占比85%左右,另有少数戏剧、散文类文本。非文学文本中占比最高的为经济、法律、新闻类文本,这与学校开设的专业方向紧密相关。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科普类、外宣类、旅游类文本。这些数据与笔者于2011年开展的对15所高校首批 MTI毕业生的学位论文的调研结果大致相同[2],可见对笔译源文的选择近年来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此外,尽管当前中国翻译市场的“中译外”需求逐渐超过“外译中”,但 MTI研究生更倾向于选择“外译中”,其占比高达84%。
假说3a 企业家信心会强化宽松货币政策对过度投资的增加效应;而在货币政策趋紧时,企业家信心会弱化货币政策对过度投资的削减作用。
表1 2008~2015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MTI的学位论文五种形式的数据统计 单位:篇
根据赵军等的文献整理[11],MTI学位论文还可以按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性质进行分类。如图2所示,研究方法类包括实习报告、实践报告、调研报告。实习报告不能囿于项目经理、项目译员、项目审校三个重要岗位,可以延展至术语专员、语言资产管理员、质量专员、本地化排版专员,甚至可以是语言服务行业其他相关角色,如咨询、营销人员、人力管理专员等。对实习岗位的放宽,一方面为 MTI研究生提供更多选择,既是论文写作的选择也是就业方向的选择;另一方面通过对语言服务业不同岗位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实际问题研究以此来反哺当前翻译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语言服务人才。对于没有进入相关翻译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习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培养单位的实践基地、网络、中介等途径争取一些翻译项目,将自己参与实践的情况以翻译实践报告的形式呈现。对于翻译文本的选择,不限于传统的纯文字文本,但要尽量选取真实的翻译项目,而非没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没有时间进度要求、不需要沟通或协作的仅用于练笔的翻译练习。如果MTI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实践以依个人兴趣选取的小说翻译为主,那么毕业后难以适应语言服务市场上下游的复杂环境。实践报告也可以不仅仅是面向口笔译,还可以是项目管理等上述提及的语言服务中的活动。对实践报告的对象进一步明确,也希望以此推动各MTI培养单位校企合作的实质性进展,让更多 MTI研究生有机会参与真实的项目。调研报告可以延续《培养方案》中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图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MTI口译实践报告中各口译类型占比
参照张乐平等学者提出的专业学位论文分类的四个标准[10],同时考虑分类的周延性,专业学位论文分类标准可以明确为五类:即研究性质类(如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研究对象类(如政策研究、产品设计等)、研究方法类(如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结果类(如实施方案、发明专利等)、其他分类(不属于前述分类标准,或不能明确其分类标准的,如研究论文、毕业设计等)[11]。该分类标准对MTI学位论文形式的划分有一定启示。结合本行业的发展特点,笔者建议MTI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的五种学位论文形式可以调整为:实习报告、实践报告、调研报告、产品/技术开发/设计报告、专题研究论文。
调研报告在提出后逐渐受到了MTI研究生的关注。本次统计的35篇调研报告选题丰富,结论价值较高。采用调研报告的多为口译方向的学生,调研报告主要围绕两方面开展:一是翻译教学,如对口译教材、口译课程设置、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课程的学员满意度、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教学现状、MTI口译方向实践状况、MTI口译方向毕业论文调查报告等进行的调研,最大调研范围包括第一批MTI研究生培养单位、广东省MTI研究生培养单位、国内七所院校的MTI研究生等,最小调研范围为仅针对一所院校;二是针对职业化和语言服务市场,如广州地区法庭口译职业化趋势调查报告、新闻编译和新闻翻译岗位需求、华南地区手语翻译职业现状、医疗口译职业化现状,等等。
MTI学位论文的另一种形式是实习报告,自纳入《培养方案》后一直采用的数量不多。在分析的所有MTI学位论文中,仅有17篇实习报告,而且采用这种论文形式的多为口译以及翻译与本地化管理方向的学生。实习报告数量之少引起了笔者的关注,通过与数名MTI毕业生的非正式访谈,我们认为其原因可能有:一是MTI研究生实习的岗位并非与语言服务直接相关,不少研究生选择教育机构、营销或其他岗位;二是MTI研究生在语言服务企业实习时,出于能力或企业对商业机密等方面的考虑,MTI研究生很难以企业员工身份开展实质性工作,接触实习报告所要求的重要岗位,即项目经理、项目译员和项目审校的机会较少,更多是承担术语库整理、双语对齐等基础性任务,因而难以完成实习报告的写作。
翻译实验报告是自第一版《培养方案》就有的论文形式,然而其数量是所有形式中最少的。15所首批MTI毕业生的381篇学位论文中,实验报告数量为零,分析其原因主要为没有模板可供参考以及实验过程复杂[2]。在穆雷等提供实验报告参考模板后[3],其数量也一直没有得到明显增长,而仅有的14篇实验报告虽然名为实验,实则没有达到真正的要求,实验方法不够严谨科学。如果MTI研究生没有经过严格的研究方法训练,即使能在实践中获取丰富的一手素材,也难以完成一篇合格的实验报告。
我QQ上有个好友,夜里说他在加班。后来我们聊了几句,他说其实他不是加班,是爱人出差归来,第二天的早班机到京。他就想等着,陪她吃个早饭。然后,他问我:“金鼎轩是24小时营业的吗?”我说是。夜有凉风,我不知道他将要落地的爱人,是否知道他所做的这一切,又会做何评价。他说夜里12点过后,自己就到长安街上去溜达,大声唱歌。我说你怎么不回去睡觉,他说:“怕醒晚了。”感谢24小时营业的餐厅,感谢偌大北京城里的长安街。从更高的地方看下去,一个他,影子黑且扁,等待着爱人,这真让人觉得,有希望。
本次统计的研究论文数量上虽然仅次于实践报告,但多集中于前几届毕业生的学位论文,近年来随着学术型和专业型翻译硕士培养方式的明晰化,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减少。如表2所示,对文学和非文学作品的笔译研究数量相差无几,总体上笔译研究多于口译研究,但笔译研究减少的趋势更为明显。从研究内容上看,MTI毕业生的研究论文多集中在翻译策略和质量研究,使用的翻译理论也与实践报告中运用的理论相差无几。
2020~2022年间,全球市场或将呈现小幅供应过剩的情况,随着供需平衡在这一时期实现,需要对现有的展望值进行必要的修正。而且从2023年开始,全球市场将开始陷入严重的供应不足。
潘际銮和李世豫异地相恋五年后才结婚,而今已相濡以沫六十年。后辈羡慕,向他们取经,潘际銮只一句:“从相爱到结婚成家、生儿育女,我们始终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夫人主家,我主外事。我管钱,她管物。若问家里东西放哪儿,我不知;若问钱有多少,她不知。”
二、MTI学位论文的问题与反思
笔者通过对704篇MTI学位论文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发现当前MTI学位论文写作和指导工作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选题与培养初衷不符
以笔译实践报告为例,大多数实践报告都是个人从兴趣出发,基于某个文学或非文学文本的译事总结,遇到的困难或问题也多为翻译过程中文本转换的难点,译文质量保证措施形同虚设,如通过同学之间的交叉检视、导师检查等方式来保证质量,这些都反映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单打独斗”:质量标准由个人设定,进度由个人安排,交付验收由个人制定,自始至终没有体现现代语言服务业的特点,这与MTI专业学位培养“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和职业化口笔译人才”这一目标不符。坦言之,这也反映了校企合作或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不够明确,现阶段的实践教学基地难以真正成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场所。
表2 2008~2015级MTI学位论文中研究论文的数量分布
2.研究方法重视不够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将从学位论文的形式、写作模式和评价体系提出建议。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源泉,能为地方产业的创新和转型注入活力。但是,伴随着知识型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在教育模式和专业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职业教育改革和升级迫在眉睫。
3.问题意识不强
从根本上说,科学研究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位论文则是用一种认知的方式并借助书面语言的形式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予以记录和阐释。由此可见,问题对于学位论文至关重要[6]。纵观现在的MTI学位论文,问题大同小异,问题解决的意义和价值不大,甚至“造问题”“搬问题”;或只注重具体的实践内容,类似工作总结或报告,缺乏理论的基础支撑;或尝试结合理论,却忽视了理论与实践之间是否有本质联系。MTI学位论文虽不以丰富翻译学理论知识为主要诉求,理论仅作为工具来研究、分析翻译实践中的问题,但是,由于MTI研究生对翻译理论的认识不足,不少论文的理论运用不恰当,用于指导方法论或形而上的理论却用在了解决实践问题的层面。学位论文中有些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如实践报告中翻译的难点和困难大多围绕翻译策略的运用,解决的方法也是千篇一律的套理论。
4.论文结论应用价值不高
与学术学位论文相比,专业学位论文的评价应着重考核其实践意义。专业学位论文要求选题来源于应用研究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大多是经验性问题或具体的问题,作为学位论文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总结层面,更需要将经验性或具体的问题上升至本学科体系中的某一个归属点,以学科通行的概念来表述该问题,并通过一定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该问题进行研究[7]。选题要立足于社会和时代背景,要考虑社会发展需求和社会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科发展。从这个角度而言,现阶段MTI学位论文选题脱离行业中的实践,多从个人兴趣出发,应用价值不高,且可借鉴性不强,不利于学科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MTI学位论文写作的再思考
对学术学位硕士生开设“翻译研究方法”“研究设计和统计”等课程属情理之中,但并不意味着以实践为主的翻译硕士就不需要研究方法。即便是调研报告,也需要运用科学的数据采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科研训练是研究生教育区别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职业化翻译时代,对翻译人员的要求不仅仅是会做翻译,还需要使用研究方法解决语言服务行业中各种情境下出现的问题。例如,通过科学的方式收集质量数据、运用统计工具分析数据以提出质量改进策略、对平行文本进行对比研究以提炼出可借鉴点等。从当前MTI学位论文来看,不少研究生甚至缺乏文献鉴别能力,参考文献中不乏低质量刊物的文献,而且面对海量文献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研究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如果缺失一定的学术训练,不仅难以凸显研究生与非学历教育或在职场上摸爬滚打自学成才的区别,而且无法从机制上有效保证高校培养出来的翻译人员真正具备解决语言服务市场上复杂问题的能力。
1.学位论文形式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论文标准和考核办法。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形式可多种多样。鼓励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重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该总体方案,从MTI研究生培养目标出发,MTI专业学位论文选题需要满足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应用性。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语言服务行业的实践,课题紧密结合行业实际,研究成果能为其实践解决问题并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二是研究性。考查综合应用相关理论、研究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并能够对具体的问题和现象有所凝练,不仅仅给实践开“处方”,更应从一定高度、广度、深度来反观实践,体现研究生教育的优势;三是创新性。MTI学位论文不要求侧重于理论创新程度,而是重点考查能否为语言服务行业的实际问题提供新的思路见解和行动建议或基于新的研究对象。
MTI学位论文目前主要有实践报告、实习报告、实验报告、调研报告和研究报告五种形式,平洪对这五种论文形式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详细分析[8]。其中,实验报告需要准确描述完整的实验设计,包括根据认识兴趣和需要而决定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期待;媒介/工具、实验过程描述、操作程序步骤;研究假设;实验用文本;引发数据的方法、问题;问卷问题(侧重文本分析);受试者资格、选定条件;可控制/不可控制因素变量;与研究目标相关的数据分析方法[2,9],其本质与实证研究无异,与学术型翻译实证研究的区别不够明确,可考虑将实验报告合并至研究报告。
鉴于MTI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特点,要求重实践的MTI研究生普遍写出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研究论文不太现实。之所以2013年修订的《培养方案》保留了翻译研究论文的形式,一是考虑目前的师资基本上都是传统的学术型,他们对于研究型论文的写作和指导驾轻就熟,转变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二是不排除个别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掌握较好的MTI学生,真的有能力就实践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规范的学术研究并撰写论文[3]。如果继续保留研究论文的形式,在遵守学术规范的前提下也应凸显MTI应用型研究的特色。
新增“产品/技术开发/设计报告”是为应当前翻译技术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需求,语言服务市场需要既懂翻译又擅长技术的高层次人才。MTI生源中一直不乏理工类跨专业的学生,产品/技术开发/设计报告可以供愿意投入翻译技术研究的MTI研究生选择。例如,为翻译软件开发一个插件等都可以以开发或设计报告的形式呈现其开发过程。
总体上看,口笔译实践报告的选题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单纯译事报告”,只是单纯就一些零散的翻译实例进行叙述,如“《国际新闻翻译》翻译报告”“汽配市场联络口译实践报告”;第二类为“结合具体问题分析”,即发现翻译中的问题或困难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实例进行总结,如“商务口译中的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商务谈判口译实践报告”“医学报告中长难句的翻译技巧——以《广州眼科医院报告》(节选)为例”;第三类是“结合某个翻译理论分析”,将翻译实例与理论结合进行剖析和阐释,如“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科普文《万物进化史》翻译报告”“从建构主义翻译观的视角看句子的重构——《爱丽丝故事集》(节选)的翻译实践报告”;第四类则是“基于翻译技术的译事报告”,这类论文近年来随着翻译技术的发展而呈上升趋势,重点描述基于翻译技术的翻译过程,如“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一项以Trados为工具的《翻译与网站本地化》(节选)翻译报告”“计算机辅助翻译 ZY公司章程(节选)翻译报告”。这四类选题占比最高的仍为第三类,即结合某个翻译理论的案例分析。在MTI研究生使用的翻译理论中,数量最多的为“功能对等”“目的论”“异化归化”“释意派”“纽马克翻译理论”“图里翻译规范”“关联理论”等,一方面这些翻译理论适用性较广,另一方面这些理论对MTI研究生而言“耳熟能详”,即使没有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也能“生搬硬套”。
如图1所示,在口译方向的实践报告中,关于联络口译的占比最高,已超半数,而耳语传译和同声传译占比最小,这也反映了MTI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的翻译实践多为难度较低的联络口译。关于同声传译的7篇实践报告主要出自于国际会议传译方向的MTI研究生。
图2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的分类建议
目前,实习报告主要指MTI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翻译实习(重点关注语言服务业的项目译员、项目审校、项目经理等相关岗位的实习),并就实习过程写出不少于15000词的实习报告(含案例分析)。而实践报告分翻译实践和工作报告两个部分,工作报告的内容包括任务描述、任务过程、案例分析和实践总结等,其中源文不少于1万字的原创性翻译实践评分占 60%,5000字的工作报告占40%[8]。这两类报告是对最初《培养方案》中“项目”的细分,因而有不少相似之处。随着现代语言服务业中翻译活动的日益丰富,翻译实践活动不仅仅指口译、笔译,还包括项目管理、术语管理、语料库建设、音视频翻译和制作、软件界面翻译等。如果以字数来要求翻译实践的源文选择,则不可避免地会限制学生选择传统的实践活动,而避开其他形式的翻译实践。再者,MTI研究生在实习阶段很少有机会一上岗就任命为项目经理,而在实践活动中更有可能担任某个项目的项目经理,这让学生在选择两种论文形式时陷入两难,反映了这两种报告形式在细分后延展性不够。
在为MTI研究生开设研究方法课程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为有学术兴趣的MTI研究生新增专题研究型论文。专题研究型论文借鉴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中“专题研究型论文是针对现实中的某个或某类问题,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一定的应用领域拓展、移植或方法的创新”[12]。专题研究型论文不同于纯理论的研究论文,在理论分析的难度上要求稍低,但同样需要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格的学术规范。例如,专题研究型论文可以针对翻译实践中某一类问题,运用理论及方法进一步开展定量或定性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法。专题研究型论文并非鼓励MTI研究生从事纯理论研究,而是鼓励MTI研究生关注应用研究,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解决翻译应用环节的基本问题。
2.学位论文写作模式
当前的MTI学位论文选题反映了大多数学生实践的“单打独斗”,与行业紧密结合少,因此学位论文的写作模式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加强。
首先,培养单位需落实行之有效的实践基地,承接和实现MTI专业学位的实践需求,为MTI研究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认知能力。培养单位制定详细的实践活动实施办法,包括实践的客户要求、进度安排、过程监管、结果考核等内容,建立翻译实践的量化评价标准与考核体系,而不仅仅以字数为基础要求,也不仅仅以“译文要求忠实(于原文)、准确、流畅、达意(于译文),没有错译或漏译”为评价标准,更应该以行业的质量要求为准,并考虑语言服务的新形式新内容。随着实践基地的成熟运作,逐步将学位论文写作置于实践基地进行,推动建立对实践活动的客户评价与高校教师的双考核。
其次,进一步明确导师的职能。导师应根据MTI教指委和本单位制定的学位论文相关制度规定,加强实践管理和论文写作管理。在选题阶段尤其要着重考察学生的实践情况,对实践的考察作为同意选题的一个重要基础。借助实践基地的平台,导师要以“传、帮、带”的形式带着学生做项目,在实践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指导,以师生共同参与和融入行业领域的形式解决高校导师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导师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实行全过程的管理,确保实践活动质量。
再次,适当增加研究方法类和论文写作类课程或讲座。在翻译理论、案例分析、研究方法等方面有必要让学生对专业学位论文的写作有一个全面透彻的理解。高校充分利用在理论与研究方法方面的优势,为学生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保证学位论文的学术规范和理论性。学位论文的写作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该类课程应尽早开设,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所做、所学、所想,提炼出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对于炉膛进行 分析主要包括炉膛入口 、炉膛出口烟气 、炉膛内部吸热 以及各种损失 。炉膛入口由入口燃料 以及热空气带入 组成,而炉膛内部吸热 由水冷壁吸热 和二级过热器吸热 组成,各计算如下。
3.学位论文评价体系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首要环节,其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由一系列评价指标组成的有机集合体,并且能够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特点和培养性质,客观反映研究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的水平[13]。MTI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应包括对论文选题、文献能力、实践能力、学术规范、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理论和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考察,论文类型不同,其评价体系的内涵也应各不相同。对于实践报告和实习报告,随着翻译活动的多元化发展,如果对 MTI学位论文的实践或实习活动放宽,翻译文本纸质化将逐渐淡化,那么对于论文评价的体系也需要随之调整,实践部分建议由校外导师或客户与校内导师双评。而对于不同类型的论文可考虑从应用性、研究性、创新性三方面探索较为科学的量化评价指标,加强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保障各关键环节的有效落实。可以分析借鉴已有比较实用的评价标准,分别制定不同类别论文的评价标准,形成 MTI学位论文的评价体系。
理论上,S组术中透视时间也应随着消融环境的提高而缩短,但两组并无统计学差异。导致该结果的原因可能与术中穿刺置管和房间隔穿刺等操作时间的影响相关,亦不排除医生学习曲线对试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关于这一问题,既往研究结果也存在差异,Bun等[12]的试验结果显示S组术中透视时间更长,而Di等[4]的研究结果则与之相反。因此不同麻醉方案下RFCA所需透视时间这一问题,需要在更多试验数据下进行讨论。
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集中体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是衡量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4]。本文基于704篇MTI学位论文分析发现的问题与不足以及从论文形式、写作模式与论文评价体系提出的改进建议,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关注,以期推动MTI学位论文的质量提升,实现MTI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断提升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穆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模式探讨[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1(1):77-82.
[2]穆雷, 邹兵.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调研与写作探索——以15所高校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为例[J].中国翻译, 2011(5):40-45.
[3]穆雷, 邹兵, 杨冬敏.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模板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4):24-30.
[4]陈琳, 章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翻译述评”的撰写模式研究[J].中国翻译, 2011(6):46-49.
[5]马会娟.MTI学位毕业论文写作模式探讨——以北外奥组委翻译班毕业论文撰写为个案[J].上海翻译, 2010(2):48-52.
[6]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4-10-2) [2017-10-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493/20100 2/xxgk_82629.html.
[7]温小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真实之维及其实现[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8(5):48-52.
[8]平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与写作[J].中国翻译,2018(1):45-50.
[9]苗菊, 刘艳春.翻译实证研究——理论、方法与发展[J].中国外语, 2010(6):92-97.
[10]张乐平, 王艺翔, 王应密, 等.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理想模式——基于内隐能力、外显效力的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3):76-81.
[11]赵军, 朱梦, 王子琦, 等.多元·标准·和谐——论专业学位论文的形式与规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1):25-30.
[12]MPAcc 教指委.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指导意见[EB /OL].[2017-03-10].http://www.Mpacc.cn/displaynews.php?id=1359.
[13]谭机永, 邓砚, 王云.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70-71.
[14]曹珊, 白娟, 刘文礼, 等.提高高等中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2):1292-1293.
作者简介: 穆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广州510420;李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博士研究生,广州510420。
DOI: 10.16750/j.adge.2019.11.006
基金项目: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英翻译能力等级量表的构建及其应用”(编号:16BYY010)
(责任编辑 赵清华)
标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论文; 论文形式论文; 写作模式论文; 评价体系论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