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高考形式下家庭教育对提高语文学习的对策论文_杜艳峰,谢书杰

论新高考形式下家庭教育对提高语文学习的对策论文_杜艳峰,谢书杰

邢台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河北 邢台 054000

邢台市第十九中学 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 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虽然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正规,但家庭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和影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新高考形势下,家庭教育将做出怎样的调整,本文主要从新高考改革的方向、家庭教育的转型以及面临新形势家长的应对措施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新高考;家庭教育;语文学习

一、新高考改革方向

(一)新高考改革针对语文学科政策的变化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其中英语、数学大幅度降低难度和区分度。但语文的广度、难度会有所提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在提倡国学的今天,文言文和儒家经典文化等古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的部分很容易进入考试的范围。

(二)新高考形势下语文试卷的变化。

高考改革后,语文试卷难度的增加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卷面字数增加

阅读量是语文试题难度的重要指标,通过全国近几年高考卷面字数分析可以发现,除了2016和2017年两年有所减少外,字数整体大幅增加。 据“部编本”教材主编、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透露,未来的高考语文试题,要将卷面字数增加到10000字,增加阅读的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目的是要用高考这个指挥棒来倒逼一线教学,以及学生重视阅读。如果说“得语文者,得高考”,那么,“得阅读者”才能“得语文”。他还放出惊人言论:“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卷”。

2.全面突出语文多重属性

突出语文的应用性质、文化载体性质、德育性质和审美属性。

第一:加强语文实用性质的考察,比如撰写产品说明书、工作流程、演讲稿等等。

第二:会出现更多的考察中国传统文化的题目。如历史文化常识、生活习惯、诸子百家学说等内容。

第三:在题目中渗透道德观的教育,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建议等。

第四:加强文学审美能力的考核,对文学作品的鉴赏题难度会增加。

3.阅读范围触类广泛

2016全国1卷:《甲骨文对历史研究的意义》,2016全国2卷:《吴文俊的数学世界》,2017全国1卷:《气候正义》,2017全国3卷:《留住乡愁》,2017浙江卷:《社会传播的过程》,2017天津卷:《中国人的时间制度》,近两年的高考,试题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虽然通过阅读文章基本可以回答出所有问题,但是如果你有一定量的课外知识积累,对文章主题有所涉猎,是非常有助于提高答题正确率的。

二、新高考形势下,家庭教育的转型

面对新高考,家长应做好两个改变:

(一)观念的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面对新高考制度,家长首先要转变和更新教育理念。现在很多学生、很多家长甚至很多老师都不重视语文,认为学语文见效慢,甚至学不学都没多大差异。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认为“一辈子的道路,决定于语文。”此外在高考除语文以外的其他学科试题中,也渗透对语文的考察,而且这种考察占比会越来越大。沈献章解释说,比如,数学卷的阅读量可能会从目前的两千字左右提升到四五千字,理化试题同样,今后高考中的所有科目,都会是对语文的持续考察。在新高考形势下,基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家长们应该改变旧有观念,真正把语文学习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让语文学习兴趣化、常态化,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二)行动的改变。

无论是小学教育还是中学教育,我们的家长都要从现在起开始我们的行动。。我们如果今天对新高考对孩子的影响看不见,明天就会来不及。所以必须从早行动,调整思路和方向,从现在起为明天的新高考作准备。

三、新高考形势下,家庭教育应对措施

(一)帮助学生养成注重积累的好习惯

语文是最不依靠天赋的学科,除了阅读障碍症患者,几乎很少有人真正学不好语文,成绩差的原因只有一个:积累不够。所以,家长应该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第一:注重课内知识的积累。每节课必须让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平时注意总结积累做题方法和技巧。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语文文本内容去收集相关信息资料,通过阅览室、网络或图书馆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收集语文本内容相关的材料,以便在考试中得到很好地运用。

第二: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多阅读课外书籍,写摘抄,做读书笔记,积累好词好句。同时,要引导学生在自己周围,如电视、广播、家庭、邻居、公共场所、旅游、社会活动等与人们交往中积累运用语文。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有用的内容及时的不拘形式的记录下来,如精美的广告用语、经典的电视剧中规范的语言材料、谚语、歇后语等。

第三: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关注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文学人物和政治人物的事例,并密切关注当下时事新闻和时事热点,并做好整理和积累的工作。(二)帮助学生养成坚持阅读和写作的好习惯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才能“得语文”。当下有数据表明,中国学生的阅读量与欧美国家的同龄人相比偏低,目前中学生的阅读量是美国中学生阅读量的1/5。当前,家长们应高度重视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最简便的方法是必须及早入手,小学生在家长、老师的陪伴下阅读,中学生阅读名著名篇,借助多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孩子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的生活习惯,成为孩子学习常态,做到朝读暮诵夜省。同时,家长就要从自身做起,要教给孩子速读、泛读、精读等多种阅读技巧,学会深度阅读,不断丰富并积累知识和能力。并且,家长要帮助、监督学生养成坚持练笔的习惯。

(三)帮助学生养成坚持背诵的好习惯

背诵是学好语文的一个行之有效,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平时多背诵一些文言文或古诗词对于语文学习大有益处。

第一:背诵有利于提高推测词意的能力。平时背诵的东西多了,熟能生巧,许多东西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形成文言文和诗歌的语感。

第二:背诵有利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只有背诵才能更深入的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第三:背诵有利于提高写作的能力。通过背诵,学生才能把古人的文化精华融入自己的头脑中,为自己的写作之路垫上坚实的基石。

(四)帮助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家长应从小监督孩子练习书写。掌握每一笔顺的的写法和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对于书写,孩子练习的越早越容易练就一手好字。

参考文献 :

1.董进宇.《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M],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年7月

2.贾容韬.《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M],作家出版社,2013年1月

3.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教育二集》[M],北大出版社,2012年7月

论文作者:杜艳峰,谢书杰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论新高考形式下家庭教育对提高语文学习的对策论文_杜艳峰,谢书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