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综合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张伟伟

肛综合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张伟伟

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无锡 214071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行择期结肠造口术的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结直肠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和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变化。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结直肠癌;疼痛;焦虑;抑郁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手术不仅会引起患者躯体的疼痛,术后出现的排便困难等还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从而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1-2]。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拟行择期结肠造口术,排除合并其他脏器肿瘤、严重肝肾心功能不全、依从性差、生活不能自理、睡眠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其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9.43±15.58)岁;结肠癌26例,直肠癌18例;临床病理分期Ⅰ期9例,Ⅱ期17例,Ⅲ期18例。对照组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8.17±16.20)岁;结肠癌24例,直肠癌20例;临床病理分期Ⅰ期7例,Ⅱ期19例,Ⅲ期18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具体为:综合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护理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首先通过积极耐心的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可能存对照组患者给予结直肠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①综合心理疏导: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对症给予心理疏导。多给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增强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心,多鼓励患者,态度热情、真诚,语言亲切,拉近与患者间距离。②疼痛的健康教育、评估和止痛指导:术前给患者讲解疼痛相关知识,让患者对疼痛有个基础的认识;根据患者的表情、呼吸、行为、情绪等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准确的评估,让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情、放松的心态,或者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有效咳嗽、翻身训练等方式进行止痛。③体位护理:对于活动能力欠佳者经常按摩患者腿部,活动能力较好者鼓励早期床上运动和下床活动,鼓励患者术后多拍背、翻身、咳痰。④饮食、行为干预: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喝水,多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从流质饮食慢慢过度到普通饮食。对于术后出现睡眠障碍以及有不良行为习惯的患者进行干预,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1.3.1疼痛情况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得分为7~10分为重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0~3分为轻度疼痛。

1.3.2负性情绪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得分越高,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症状越明显。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结果

2.1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疼痛程度为轻度17例,中度22例,重度5例;对照组疼痛程度为轻度5例,中度18例,重度21例,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53.26±10.23)分和(53.35±10.17)分、(55.30±9.76)分和(54.67±10.32)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分别为(35.34±9.53)分和(42.84±9.03)分、(36.31±9.04)分和(44.46±9.24)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研究发现,手术等引起的疼痛,特别是疼痛较重时可造成患者心情烦躁,不能正常的休息、进食,从而对健康恢复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3]。本研究对观察组44例行择期结肠造口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发现,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疼痛的健康教育、评估和止痛指导,包括术前给患者讲解疼痛相关知识,让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情、放松的心态,从而降低了疼痛的程度[4]。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干预通过综合的心理疏导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的疏导,通过讲解疾病知识,增强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心,通过多鼓励患者拉近了护患间的距离。配合体位护理,饮食、行为干预,给予了患者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促进了疾病的早日康复[5]。

参考文献:

[1] 王希罕,张华,荣青碧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永久造瘘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3,26(25):346-346.

[2] 余立群.综合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6):3220-3221.

[3] 徐桂青.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7):106-107.

[4] 徐小燕,余小春,祝新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疼痛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3):110-112.

[5] 陈敏丹,金晓慧,陈雅等.综合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术后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1):140-142,146.

论文作者:张伟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  ;  ;  ;  ;  ;  ;  ;  

肛综合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张伟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