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更应“宽心”,为基层干部营造以人为本的软环境论文_黄情义

减负更应“宽心”,为基层干部营造以人为本的软环境论文_黄情义

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党校

摘要:基层干部是连接各项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直接桥梁和纽带,是各项政令落实落地的关键之所在。近年来,基层干部的“压力山大”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着重研究基层干部的心理感受和心态变化,以及自发内生动力对一个人行为的重要影响,并因此提出要营造以人为本的软环境,强调“四多四少”的方法策略,让减负从“心”开始,让基层干部能真正感受到“减负”所带来的各种良性变化,进一步激发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基层干部;以人为本;四多四少

“权力不大,责任不小;工资不高,事情不少”,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语,折射出了当下基层干部的生存状态。各种任务应接不暇,各种加班接踵而至,各种文件堆积如山……这些都是基层干部的工作常态。可喜的是,中央已经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把今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为基层减负,除了要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刀,对基层的各项工作松绑减压,更要让基层干部卸下心理包袱,在思想上轻装上阵,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所提出的,“要倾听基层干部心声”。因此对基层干部,除了严管,还应厚爱,除了松他们的“行”,还应宽他们的“心”,只有让基层干部葆有持续的健康向上的良好状态,各基层单位和组织才能真正发挥好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一、多尊重少轻视,防止家长作风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与广大群众接触最频繁、最直接,他们身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位于行政管理层级的最底层,同时面对着老百姓的热切企盼与上级的层层要求,这个特殊群体很容易出现身心俱疲的现象,他们迫切需要以人为本的情感慰藉。首先应该尊重他们。工作中的相互尊重,尤其是尊重比自己职位低的人,这不仅体现管理者的素质和修养,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形成一种和谐友爱的软环境,而人在“有爱”的环境下会更加懂得去“爱人”。一个单位如果充满正能量,自然会减少很多抵触、对抗类的负面情绪,也更有利于让“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干部心底。尊重基层干部,就要尊重每个个体的人格、该有的隐私,甚至一些“无伤大雅”的习惯,还应尊重他们的每一次努力与付出——哪怕这种努力与付出是微不足道的。同时,还要防止管理者随意将自身工作责任转嫁给基层干部,以上压下,忽视基层干部的正当权益和合理诉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维护一个人应有的尊严非常必要,因为无论是平级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互动的。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虽然这论述的是古代封建君臣间的互动关系,但它仍然能反映今天这个社会上下级之间或者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相互尊重与否所形成的不同的人际环境。很多时候,流泪比流汗还叫人难受,心酸比辛苦更令人委屈。对基层干部的理解与尊重,会增强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更好地树立起积极主动的工作心态。

二、多激励少压制,防止简单命令

“和风细雨更能润人心脾”,正向的鼓励比反向的惩罚更能激发出人的内在潜力。对待基层干部,应该少用命令式言语或其他“恐吓”方式,而是要通过更多激励的手段。这种激励,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褒奖或精神表扬,它还体现在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因材用才。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若想将自身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或者说为某个岗位做出最大的贡献,那最为迅速、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结合自身的兴趣与专长。有兴趣,才会产生热爱,因为热爱,即使碰到困难也会主动想办法解决;有专长,才能具备能力,以较高的效率和质量完成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很多人而言,工作好与坏不是生活的标准,而是心灵的状态,理想的工作是能处在一个既符合自己个性又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环境中,将你的才华运用到你最愿意付出热情的兴趣上。在基层工作实践中,如果只是一味动用行政命令,这种粗暴的方式即使能调动下属,也很容易造成“口服而心不服”,使干部失去对上级的信任之心和敬佩之情,而一旦这种对抗心理占据上风,那么消极对待工作、寻找借口不工作就会被干部职工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这不仅伤了职工的心,更会让基层单位的内部管理陷入被动局面,基层的各项工作实效也将大打折扣。

三、多包容少责难,防止乱扣帽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特别是广大的基层干部,手头工作杂,头绪多,今年又是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扶贫脱贫也正处于攻坚期,各项事务只增不减,很多工作难以尽善尽美。对于基层单位的管理者而言,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能包容普通职工的一般过失和不足。对那种无心犯下的小过失,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应多一些善意的提醒,少一些严厉的批评甚至谩骂,更不能随意给人扣上“党性问题”、“政治问题”等大帽子。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己所不能,也勿强求于人。每一个人都有不足的地方,都有做错事的时候,人不能自省何以教人?若是对基层干部缺乏包容、善待之心,反而动不动就问责甚至进行“凑数式问责”,则必然寒了人心,这样即使表面上处理得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却会让人带着“心不甘、情不愿”的情绪去开展以后的工作。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理之所在。

四、多公开少遮掩,防止勾心斗角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也是最好的消毒剂。实行党务政务公开,早已成为大势所趋,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但一些单位在自己的内部管理上,却难以做到公开透明。尤其是在涉及评优评先、职称晋级、岗位调动等比较敏感的信息方面,由于名额受限,领导班子怕内部起争执、“摆不平”,要么一味实行全员投票,搞简单的民意测评,要么采取平均主义,搞“轮流坐庄”;有的甚至存在私心有意偏袒,使“小动作”,搞“一言堂”;还有的单位在处理具体事务中遮遮掩掩,打太极,对正当反映的问题不作明确答复甚至置之不理,会上不说必然导致大家会后嘀咕,小道消息丛生,职工私下猜疑加重。这些现象势必会让基层干部的心理形成较大负担,更为严重的是,长此以往,一个单位的内部生态将遭受严重破坏,整体风气也会变得古里古怪。“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良好的人际环境可以让人身心舒适,对基层干部而言,风清气正的环境之下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具体工作中,而不至于整天在复杂的关系网络里疲于应付,伤神分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基层单位和组织的管理者,应切实做到正本清源,刹住不良之风,加强后果评估。在处理一些具体问题时多注重细节,多了解真相,真真切切地倾听干部职工的心声。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传播正能量,传递温暖,凝聚人心,让大家多一点开诚布公,多一些真情实感,让各种勾心斗角无处遁形。

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在长期的特定的环境下养成的。这种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健康的还是不良的,都与其身处其中的心理感知密切相关,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优化基层干部的工作软环境,激发出他们内心的奋斗热情,从而更好地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千家万户。

参考文献:

[1]范世辉.反基层形式主义,从减负开始[J].半月谈,2019-02.

[2]刘良恒.破除基层形式主义,须久久为功[J].半月谈,2019-03.

[3]参阅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8年5月20日印发并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

论文作者:黄情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减负更应“宽心”,为基层干部营造以人为本的软环境论文_黄情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