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参考以往高支模坍塌事故案例发生的类型及发生的成因,提出在高支模材料、架体搭设及砼浇筑过程三个方面的安全管控重点,阐述了高支模施工中的安全管控措施,保证高支模体系的安全可靠性,减少或预防类似高支模坍塌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高支模;材料控制;高支模搭设搭设过程控制;砼浇筑过程控制;高支模预压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建筑越盖越高、跨度越来越大,高支模技术的应运也就越来越广泛。由于高支模本身的特殊性、高危性和事故突发性等特点,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高支模的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本文依据相关规范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参考以往高支模坍塌事故案例发生的类型、成因,从高支模材料控制、架体搭设过程控制及砼浇筑过程控制三个方面的提出对高支模施工安全管控的重点。
一、高支模材料控制
高支模所用的材料主要有钢管、扣件和可调托撑等,材料的规格、尺寸及材料强度,直接影响到高支模整体的刚度和稳定性。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11及2018年9月住建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中对材料的规定,目前施工中普遍性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规范要求脚手架钢管宜采用ф48.3×3.6钢管,每根钢管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不同壁厚的钢管种类较多如A3.5、A3.2、A3.0、A2.8、A2.6等等,各种壁厚的钢管供需不均衡,特别是A3.5、A3.2的钢管市场上极难采购到,实际施工中不能严格按照计算书中要求的钢管壁厚进行采购,而使用较薄壁厚的钢管代替,承载力下降,这也是容易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1.2 扣件应采用可煅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重量为1.1Kg,盖板厚度5mm。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扣件重量在0.7—0.8Kg之间,盖板厚度3mm左右,这样就降低了扣件的抗破坏力、抗滑承载力及拧紧扭力矩。一旦扣件崩裂,就会造成整个支撑系统失稳就会发生事故,这也是容易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1.3 可调托撑外径不得小于36mm,实际施工中,外径多为32、28、26mm的,其中以28mm外径的居多。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6mm,支托板厚度不小于5mm,实际多为3mm且加劲板缺少一个方向的。
因此,加强高支模材料控制,严格材料进场验收,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拒绝进场使用,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并降低事故隐患发生的概率,这也是高支模安全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高支模架体搭设过程控制
结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及其他相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对架体的搭设过程采取如下控制措施。
2.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备齐操作所需的一切安全防护设施和器具。
2.2搭设顺序:安装竖向立杆→搭设扫地杆→纵向水平大横杆→横向水平大横杆→剪刀撑→可调支座安装→梁或板底横杆→安装龙骨→梁、板模板安装。
2.3立杆基础处理:立杆基础应保证足够的承载力,一般要求浇筑砼垫层。如下部有楼层,应保留其下两层的模板支撑,且下层立杆与上层立杆对应布置,立杆下部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
2.4扫地杆布置在离地面200cm高,沿纵横两个方向布置,严禁隔一拉一布设,且应按纵下横上的方式搭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水平杆不得采用隔一拉一的方式布置,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匹配,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2.6立杆接头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相邻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不同高差处,与相邻楼层内满堂支撑架要连接成整体,每根连接杆横向间距1.2m,连接楼层内立杆不少于2根,室外拉内外排立杆。
2.7对于钢管立柱顶部应设可调支托,可调支托受压承载力不应小于40kN,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立杆自由端长度不大于500c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2.8顶梁抱柱措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水平杆与周边结构采取有效连接,每两步设一抱柱固结点,无柱则将水平杆延长顶至结构侧边顶紧。这也符合JGJ162-2008规范的要求,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于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剪刀撑。
2.9水平及竖向剪刀撑控制措施,当宽高比≥6时,在满堂架外侧四周、中间纵横向每隔10m处应由下至上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宽度宜在4—6m之间,并在剪刀撑的顶部、中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为45°~60°。当层高在8—20m之间时,还应在相邻的连续剪刀撑纵横两个方向上设置之子形斜撑;当层高大于20m时,将之子形斜撑全部改为连续剪刀撑。
上述几道关键工序,如果在施工中都能严格控制落实到位,那么高支模架体的稳定性、整体性及安全性将大幅提升,这也是高支模安全管理最重要的第二个环节。
三、高支模砼浇筑过程控制
高支模砼浇筑前,宜对支架体系进行预压,采用沙袋或成捆的钢筋按照设计荷载分级加载,确定支架体系弹性变形值。预压后架体基本消除了地基塑形变形和支架竖向各杆件的间隙,最后将测得的弹性变形值通过可调顶托进行调整。
3.1为确保高支模支架均衡受力,砼浇筑时应采取:先浇柱后浇梁板砼,先浇梁后浇板砼,先浇非悬挑构件后浇悬挑构件的原则。
3.2梁高大于400cm时,应分层从梁中间向两边对称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400cm。
3.3板面砼应从中间向四周对称浇筑,严禁从一侧向另一侧浇筑。
3.4砼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观察模板支撑体系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特别是检查钢管有无局部弯曲、承重梁以及木方等有无挠度过大等异常情况。发现异常,迅即指挥人员紧急撤离,经确认安全危险解除后方可再次进行施工。
结束语:针对高支模坍塌事故发生的类型及成因分析,笔者认为在施工中严格控制以上三点,即加强高支模材料的进场检查验收,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规范过程操作行为,对操作人员登记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砼浇筑程序,加强施工监测及安全巡视;如果真真切切的做到了这三点,这样的高支模想出问题都难。
参考文献
[1]崔宏伟.对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控制和管理的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07)
[2] 谢晓东.浅析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J]. 建设科技. 2015(22)
[3] 庞永师、李水源等.对新时期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认识[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36)
作者简介
沈忠新(1971–),男,汉族,甘肃兰州,本科毕业,注册监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建筑施工安全。
论文作者:沈忠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扣件论文; 钢管论文; 水平论文; 可调论文; 剪刀论文; 材料论文; 不应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