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了中医方法在治疗糖尿病及其的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5年1月一2016年11月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个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进行糖尿病康复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血糖为(13.1士2.2) mmol/L,治疗后血糖为(9.2士1.3)mmol/L; 观察组在治疗前血糖为(13.5士2.5) mmol/L,治疗后血糖为((8.6士1.3) mmol/L,由此可见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后血糖浓度降低,但观察组血糖降低更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虽然西医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浓度,但中西药结合法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更好。
关键词:中医治疗;糖尿病;康复;临床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该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升高血糖素不适当地分泌过多所引起[1]。多见于40岁以上喜食甜食而肥胖的病人,城市多于农村,常有家族史,故与遗传有关。少数病人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2]。主要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乏力、消瘦等症状。严重时发生酮症酸中毒等,常并发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硬化、肾和视网膜病变,为研究中医方法在治疗糖尿病的康复中的应用效果,选取该院自2015年1月一2016年11月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自2015年1月一2016年11月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30例,男性占18例,年龄在4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5士11.5)岁,女性占12例,年龄在39-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士11.0)岁;观察组30例患者,男性占17例,年龄在40-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8士12.1)岁,女性占13例,年龄在4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5士12.1)岁。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
1.2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中医疾病症候给于药物治疗,生津降糖治疗,可用下方:桑白皮20g,川牛膝15g,枸杞子15g,蚕砂15g,黄连6g,天花粉20g,芦根30g,萹蓄20g,黄精20g,玉米须20g,黄芪15g,麦冬10g。
本方临床观察有降血糖、降尿糖作用。对于血糖控制不稳定,可在上方的基础上加枣皮10g、山药20g、何首乌15g,以增加补肾之效。然后辅以中医食疗,多吃一此益气养阴、清热生津的食物,例如:菠菜、苦瓜、冬瓜、莽菜、猕猴桃、鲤鱼、鹅肉、鸭肉、兔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还要进行锻炼,增强患者的身体素质,确保患者抵抗力增加。
1.3血糖控制标准:理想控制血糖情况:空腹血浆小于6.1 mmol/L,餐后2h血糖小于7.2 mmol/L,较好控制血糖情况:空腹血浆小于7.2 mmol/L,餐后2h血糖小于8.3 mmol/L,一般控制血糖情况:空腹血浆小于8.3 mmol/L,餐后2h血糖小于10 mmol/L,较差控制血糖情况,上述指标均未达到。
1.4统计方法:该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血糖为(13.1士2.2) mmol/L,治疗后血糖为(9.2士1.3)mmol/L; 观察组在治疗前血糖为(13.5士2.5) mmol/L,治疗后血糖为((8.6士1.3) mmol/L,由此可见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后血糖浓度降低,但观察组血糖降低更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
3讨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已大幅攀升,糖尿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对于患者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一直都在不断的进行研究。从西医观点来看,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会造成糖代谢功能下降,极易引起患者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所以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有三多一少的说法。中医认为治疗糖尿病通常可以采取饮食节制、养阴、益气、清热以及温阳的方法进行治疗,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无论采用中医或西医治疗,归根结底是为了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与相关实验已经表明中医药可以降糖,而中医的优势不仅在于直接降低血糖水平,还在于清除血糖升高的原因,即消除血糖难控因素。
糖尿病的治疗虽然各阶段都有自己的治疗特点,但是络脉的瘀阻却是时刻在发展的,所以要强调全程兼顾活血化瘀通络[3]。??此外,糖尿病虽然气阴两虚之证很常见,但往往单纯益气养阴效果不佳,尤其是血糖较难控制而不稳定者,细察其因,在气阴两伤的背后往往能找到脏热、脏毒。脏热或见肝胃郁热,或见胃肠燥热,或见肺胃燥热,或见肝肾阳虚火旺。治病必求其本。治疗的整体原则是有热必清。饮食调护对本病亦有重要意义,患者必须保持心情舒畅,节制房事,戒烟酒、甜食、辛辣之品等一般控制外,还应重视食疗。如麦麸和麦粉混合食用,以大米、小米为主食;多食洋葱、芸豆、香菇、芹菜、苦瓜、南瓜、山药、薏苡仁、雀麦、蚌肉、兔肉、瘦猪肉、炒蚕蛹适量食之。
总之,在糖尿病的治疗上,中医主张从整体出发,全身调节,同病异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多种方法治疗。目标是找出临床治疗的共性及个性和内在的规律,根据病人不同的病情变化,辨证施治,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的目的。因此,中医中药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调理的良方,在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较西医有着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高彦斌.中医药辨治糖尿病概述[J].中医杂志,1988,(29)8:64-66.
[2」刘源.中西医联合疗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3 (3 ):937-938.
[3] 祝谌予,糖尿病证治[J].中医杂志,1986,( 27)6:10-12.
论文作者:张春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4
标签:血糖论文; 患者论文; 方法论文; 糖尿病论文; 西医论文; 中医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下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