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卫生院 浙江 嘉兴 314000)
(2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 浙江 嘉兴 3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偏头痛发作期和间歇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NSE)的水平及对脑神经元的损伤。方法:采用ELISA法对偏头痛发作期56例、间歇期56例及正常人56例进行s-NSE测定。结果:偏头痛发作期组s-NSE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间歇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偏头痛发作期s-NSE水平升高,提示有脑神经元损伤。
【关键词】偏头痛;特异性烯醇化酶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161-02
大脑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存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它是参与酵解的特异性酶。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损伤性疾病(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外伤、癫痫等)患者中,脑脊液和/或血清NSE均有明显增高。脑胶质细胞和其他神经组织中不含NSE,我们动态观察56例偏头痛患者血清NSE水平,以探讨它与偏头痛患者神经元损伤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人均来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门急诊偏头痛患者56例,选择的偏头痛患者,均符合国际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1],并排除其它各种疾患引起的头痛,且未服止痛药3天以上。偏头痛发作期患者(A组)56例,男22例,女34例,年龄14~62岁,平均36岁;间歇期组(B组)56例,男20例,女36例,年龄15~62岁,平均35岁;正常对照组(C组)56例,男21例,女35例,年龄14~52岁,平均36岁,为正常志愿者。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标本采集 偏头痛患者在发作当时抽血,间息期距发作期一周以上抽血,均采静脉血5ml,离心沉淀取血清规范检测
1.2.2 s-NSE含量测定 试剂由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提供,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进行规范检测。
1.2.3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s-NSE测定结果采用组间t检验,以P<0.05判断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偏头痛发作期、间歇期及正常对照组s-NSE含量测定结果见下表。
表 三组s-NSE测定结果比较
△与A组比较P<0.01,△△与A组比较P<0.01,△与B组比较P<0.01。
3.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偏头痛发作时神经元损伤与扩展性皮层抑制(SD)和脑血管痉挛有关。由于大脑神经元兴奋性增加降低了诱发偏头痛的阈值,皮质扩散抑制(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活动触发先兆产生,然后三叉神经系统被激活释放血管活性肽类物质导致血管扩张和中枢致敏,再加上中枢疼痛调节系统功能异常,从而引发头痛[2]。CSD由Leao[3]首先提出,它是指皮质受到有害刺激后出现枕部脑电活动低落,并以大约3mm/min的速度缓慢向前扩散的一种波。每次SD发作时,半暗带的代谢均显著增加,而此时血流量并未相应地增加(严重不匹配)导致半暗带神经元缺氧反复发作;每次SD发作时,均有兴奋性递质短暂性增加,蛋白合成抑制,ATP和磷酸肌酸减少,诱发无氧酵解导致酸中毒[4]。偏头痛发作时,血小板凝聚性增高,血中5-羟色胺(5-HT)等血管活性物质增高使血管发生痉挛性狭窄而呈现先兆症状,之后血小板凝聚性下降,5-HT明显减少,颅外血管扩张而致偏头痛发作。偏头痛这种长期反复发生的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导致脑终末小动脉的血流量异常,脑血管痉挛收缩期急剧减少穿支动脉的血流量,导致脑白质特别是深部白质变性的发生。
脑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构成,髓鞘是神经纤维的主要组成部分,脑白质对各种有害刺激的典型反应是髓鞘的变化,而此种变化是脑白质MR信号异常的基础。而各种有害刺激中许多因素是通过影响脑血流量对脑组织产生损害。大脑白质由脑终末小动脉供血,脑室周围等深部白质主要是由穿支动脉供血,这些终末小动脉,尤其是穿支动脉很少或完全没有侧支循环,这样的解剖特点决定了脑白质易受缺血的影响。
烯醇化酶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糖代谢中。烯醇化酶由免疫性质不同的α、β和γ三种亚基组成,其中γ型同工酶特异地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胞浆内,称NSE,占脑全部可溶性蛋白的15%。当神经元在缺氧、缺血或中毒的情况下,神经元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由于NSE不与细胞内肌动蛋白结合,故最易从细胞内释放出来,并迅速进入细胞间隙,进而释放入脑脊液,或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外周血[5]。抽取脑脊液有一定的损伤,可出现并发症,限制了其应用。故以血NSE代替CSF,患者易接受。由于测定血清中NSE水平较抽取脑脊液更加安全,所以我们尝试测定血清中NSE水平。国外曾报道增高的NSE值与受损伤的神经元数量是相关的[6]。现已用血或脑脊液NSE水平来判断上述疾病时神经元的损伤和坏死程度,判断预后。本组结果显示偏头痛发作期s-NSE明显高于偏头痛间歇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偏头痛发作期脑神经元损伤。
【参考文献】
[1] Olesen J.Classic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headache disorders,cranial neuralgias and facialpain[J]. Cephalagia, 1998, 8Supple:71-96.
[2]叶小菊,胡兴越.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2005,280-283.
[3] Leao AAP. Spreading depression of activity in cerebral cortex. J Neurophysiol, 1944, 7: 359-390.
[4]浦传强,郎森阳,吴卫平等.脑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185.
[5] Schaarsch H,Prange HW,Reiber H, et al.Neurone specific enolase concentrations in blood as a diagnostic parameter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Stroke,1994,25:558-565.
[6] Hatfielt RH,Mckenan RM.CSF neuron-specific enolase as a quantitative mark of neuronal damage in aratstorke mode[J]. Brain Res, 1992,577: 249-252.
论文作者:陆凤华1,王蕾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0
标签:偏头痛论文; 神经元论文; 白质论文; 患者论文; 脑脊液论文; 血清论文; 特异性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