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中医院;江苏省214400)
【摘要】目的:讨论呼吸内科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2 月收治的 216 例重症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各 108 例,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观察组长,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够改善生理、心理状态,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与不良事件,,对此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护理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127-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216 例呼吸内科重症病人随机分组各 108 例,观察组女 46 例、男 62 例;平均年龄 55.3±4.3 岁。对照组女 45 例、男 63 例;平均年龄 56.5±5.2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 可比。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大部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因不了解自身疾病知识和处于陌生环境而产生焦虑、紧张、急躁等不良心理情绪,严重者可加重患者病情。对此,护理人员可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以及家属讲解和疾病相关知识、治疗目的和治疗方式等,引导患者快速熟悉医院规章制度和环境,由此避免因不良心理情绪诱发感染和加重病情。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充分了解患者内心需求,必要时可以联合患者家属共同开导患者以及解决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问题,形成温馨和谐的患关系。医院也应配合呼吸内科做好环境建设,呼吸系统疾病不同于其他疾病,较易受到多种外来因素影响后引发呼吸疾病感染,因而需要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保持干净和整洁的病房氛围,有利于患者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②生命体征监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会因疾病影响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晕等临床症状,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症状采取有效对症处理措施,不仅可以维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更重要在于缓解患者因疾病产生的痛苦,促使患者处于舒适和稳定的状态下接受治疗。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护理人员严密监控患者呼吸深度、心跳、脉搏、血压、呼吸频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准确记录相关数据,便于医生根据数据对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评估。③机械通气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气道十分重要,需要护理人员给予高度重视,应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及时清理呼吸道中存在的分泌物,保证气道没有被痰液堵塞。实施吸氧操作时应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黏膜。还要对患者气道实施有效湿化,促使患者气道处于干净其温润的环境中,避免感染。通常采取机械通气患者身体较为虚弱,无法自主咳出痰液,一旦痰液聚集在肺部则较易诱发感染,严重会对气道造成堵塞,影响治疗效果。对此护理人员应采取体位引流和拍背等方式指导患者缓慢咳出痰液。如果上述方法依旧无法咳出痰液则可采取吸痰方式清除气道中的分泌物,必要时可给予支气管显微镜辅助吸痰,从而保持患者气道通畅。④氧疗护理;呼吸困难是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显著临床表现,甚至部分患者会因呼吸困难而出现休克现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对此,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实施氧疗护理,应用时需要检查氧气流是否通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氧流量进行调节,必要时需要佩戴双腔鼻导管。部分患者会因过低的氧分压而造成肺小动脉收缩引发肺动脉高低,这种情况会出现在夜间睡眠后,因而护理人员可在白天为患者实施间断性吸氧,夜晚保持持续性吸氧,每日吸氧时间保持在 15-18h 左右。特别对于慢性阻塞肺病患者会不断增加二氧化碳分压,使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大幅度降低。运用过高吸氧浓度则会加重二氧化碳潴留,与此同时做好氧气湿化和温化指导,有利于排出稀化痰液,缓解呼吸困难情况。⑤饮食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病情缘故需要格外留意饮食,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多食用高纤维、高蛋白等食物,坚持少食多餐原则,促进肠胃蠕动和消化。充分的营养有利于患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也能减少对呼吸机依赖,避免出现难以撤掉呼吸机情况。如果患者运用呼吸机则需要给予其适当的肠外营养支持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增加肠内营养支持,再根据生化检验结果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 spss19.0 软件,计量资料方面,用( s x ? )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见 1;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易感染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治疗和护理当中忽略部分环节,必然不利于患者康复。医院属于相对特殊的服务行业,而护理更是一项较为特殊的工作,因为服务对象处于非健康群体,从而要求护理人员是以友善、真诚、热情的态度看待每一位患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疾病信息和注意事项,引导其尽快熟悉医院环境,由此避免因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情绪而诱发感染,针对呼吸内科患者给予常规氧疗和祛痰治疗有着显著效果,但如果辅以药物能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7-8]。例如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控制阻塞性气流流速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还有氨茶碱、特布他林、福莫特罗等均可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症状。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得到全面性、科学性的整体护理,继而提升护理认可度、舒适度与满意度。与此同时,能够让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患者需求,深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增强了护理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与积极性,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与成就感等也随之提升。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实现了合作性护理干预,确保了护理服务质量,利于患者自主防护意识、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护理需求等参与制定护理计划,提高了护理工作的积极性与干预的有效性[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不良事件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且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重症呼吸疾病患者的身心状态,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强化护理管理质量等方面也是常规护理所不能比拟的;对此,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葛军.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名医,2017(04):59-60.
[2]韦小娜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 [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272.
[3]纪春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8):255.
[4]宗海娟.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12):214.
[5]李欣.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4):241+243.
论文作者:龚丹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内科论文; 重症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病情论文; 疾病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