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习文[1]2002年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及盐酸氨溴索对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铜绿假单胞菌(PA)是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对于PA肺炎,尤其是PA多重耐药菌株所致的重症肺部感染,治疗棘手,病死率高。如何在合理选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增加机体防御功能并提高抗生素疗效的方法,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有研究发现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中的磷脂和相关蛋白具有抑制多种病毒和细菌的作用。本试验在建立PA肺部感染大鼠模型基础上,通过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PS成分,了解PA肺炎大鼠的PS及其组分的变化。观察外源性PS在PA肺炎大鼠体内的作用。并观察盐酸氨溴索对PA肺炎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及其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气管内注射2个麦氏单位PA标准菌株ATCC27853菌液0.2ml ,建立PA肺炎大鼠模型。将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PS组15只,为PS治疗组,将大鼠制成模型后6h经气管滴入外源性PS 50mg/kg;(2)AM组18只,为氨溴索(Ambroxol)治疗组,将大鼠制成模型后6h经尾静脉注射氨溴索(沐舒坦R)20mg/kg;(3)NS组18只,为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对照组,将大鼠制成模型后6h在气管内注入与外源性PS等量的生理盐水1.25ml/kg;(4)NAM组15只,为正常大鼠给氨溴索介入(Normal rats with ambroxol)组,将未感染的正常大鼠经尾静脉注射氨溴索(沐舒坦R)20mg/kg;(5)NOR组18只,为正常对照组,经气管注射生理盐水1.25ml/kg作对照。经上述处理6h后处死大鼠,各组取5只测大鼠左肺组织湿/干比(W/D),观察右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于高倍(×400)光镜下作半定量中性粒细胞(PMN)计数 。各组取10只用生理盐水40ml/kg分叁次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并分析BALF中的PS成分,用Bartlett法和Mason法测定总磷脂(TPL)、饱和磷脂酰胆碱(DPPC),用Lowry法测定总蛋白(TP),计算DPPC/TPL、 DPPC/TP。作BALF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将NS组、NAM组、NOR组各取3只大鼠作肺组织电子显微镜切片制样,观察II型肺泡上皮细胞内的板层体和肺泡腔内的PS层变化。<WP=6>[结果] ①大体病理观察:大体病理标本见感染PA的大鼠(PS、AM、NS组)的双肺均有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脏层胸膜粗糙,散在的数量不等的脓点或脓疱,直径1-3mm,切面挤压有粉红色液体渗出。大体病变程度按NS、AM、PS组的顺序有依次减轻的趋势。NAM组、NOR组形态基本正常。W/D比值 分别为:PS组5.77±0.46,AM组7.47±0.22,NS组8.58±0.39,NAM组 4.82±0.15,NOR组4.48±0.15。可见PA感染大鼠各组W/D较正常组高,P<0.05。 ②肺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NS组支气管粘膜上皮部分脱落,粘膜下层充血水肿,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另外可见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肺泡壁增厚,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充满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可见散在脓腔形成。部分区域肺泡代偿性扩张,肺间隔断裂。PS组和NS组比较,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轻微,肺泡内仅见少量水肿液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偶可见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AM组镜观较PS组的炎症反应略重,但较NS组有明显的改观。这和高倍镜下PMN半定量计数结果相一致,PMN分别为PS组20.4±2.6,AM组38.8±3.11,NS组111.4±14.8,NAM组6.0±4.4,NOR组4.4±2.6。NS组与各组均有差异,P < 0.05。 ③BALF的PS各成份分析:各组BALF回收率无显着差异,约85-90%。NS组与NOR组比较,DPPC/TPL(38.6±11.0%,49.6±5.4%)、DPPC/TP(19.1±6.9μg/mg,59.8±14.7μg/mg)减小,而TP增加(87.0±8.9mg/kg,36.6±6.1mg/kg),TPL则无明显变化;PS组与NS组比较,PS各成分则和前两组呈相反的改变,TPL (12.5±2.9mg/kg, 4.6±1.7mg/kg)、DPPC/TPL(70.7±10.2%, 38.6±11.0%)、DPPC/TP(176.1±62.1μg/mg, 19.1±6.9μg/mg)显着增加,而TP(52.3± 11.8mg/kg,87.0±8.9mg/kg)减少;AM组与PS组变化趋势一致,AM组与NS组比较,DPPC/TPL(65.7±7.8 %,38.6±11.0%)、DPPC/TP(38.6±10.2μg/mg, 19.1±6.9μg/mg)显着增加,而TP、TPL变化不明显;NAM组与NOR组比较,DPPC/TPL(68.3±8.4%,38.6±11.0%)增加。 ④BALF培养菌落计数:PS组2.43±1.44万/ml,AM组8.02±3.2万/ml,NS组10.35±2.10万/ml 。PS组与NS组比较,P< 0.05;AM组与NS组比较,P> 0.05。 ⑤肺组织电镜观察:在NOR组中观察到了II型肺泡上皮细胞内正常的板层小体结构和即将向肺泡腔释放的管状髓磷脂结构,肺泡细胞表面有均匀分布的PS层。在NS组中发现II型肺泡上皮细胞内的板层体空泡化,肺泡腔表面的嗜锇膜层(PS层)发生断裂或粗糙不平,晶格状的管髓体脱落于在肺泡腔内。在AM组发现,肺泡II型<WP=7>上皮细胞内的板层体空泡化较NS组有减轻的趋势,肺泡表面的PS层分布较均匀,未见明显断裂。[结论] ①由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可以看出 ,经气管注射2个麦氏单位PA标准菌株ATCC27853菌液0.2ml ,PA肺炎的大鼠模型建立满意。 ②PA肺炎大鼠的BALF中总蛋白明显增加,DPPC/TPL、DPPC/TP减小,电镜发现PA肺炎大鼠II型肺泡上皮细胞内的板层体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层受到损害。外源性PS替代治疗可使PA肺炎大鼠的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减轻,使BALF菌落
高习文, 黄怡, 韩一平, 李强, 陈慧生[2]2004年在《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 (PA)肺炎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并观察盐酸氨溴索对上述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 3组 :感染组 ,气管内注射 2个麦氏单位PA标准菌株ATCC2 785 3菌液 0 .2ml,建立PA肺炎大鼠模型 ;治疗组 ,气管内注射菌液 6h后给以盐酸氨溴索 2 0mg/kg静脉注射 ;对照组 ,经气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6h后处死大鼠 ,观察右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并作中性粒细胞 (PMN)计数。结果 :受感染大鼠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均显示典型的感染征象。湿 /干比值分别为 :感染组 8.5 8± 0 .39,治疗组 7.4 7± 0 .2 2 ,对照组 4 .4 8± 0 .15 (P <0 .0 5 )。计数分别为 :感染组(111.4± 14 .8) ,治疗组 (38.3± 3.11) ,对照组 (4 .4± 2 .6 )个 /高倍视野 (P <0 .0 5 )。肺组织电镜观察 ,治疗组见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的板层体空泡化较对照组减轻 ,肺泡表面的表面活性物质层分布较均匀 ,未见明显断裂。结论 :PA肺炎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内的板层体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层受到损害。氨溴索治疗可部分减轻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的损害。
张杨, 任悦, 李丹丹, 沈素[3]2019年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评价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大剂量(>120mg/d)氨溴索(试验组)对比常规剂量(≤120mg/d)氨溴索(对照组)治疗重症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对纳入的RCT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3项RCT,合计20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以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RR=1.25,95%CI 1.17~1.34,P<0.01)、氧分压指标(MD=10.62,95%CI 8.90~12.34,P<0.01)和氧饱和度指标(MD=6.63,95%CI 3.75~9.51,P<0.01),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的C反应蛋白(MD=-8.76,95%CI-13.55~-3.96,P<0.01)、降钙素原(MD=-0.26,95%CI-0.35~-0.17,P<0.01)、机械通气时间(MD=-3.87,95%CI-5.29~-2.44,P<0.01)、ICU停留时间(MD=-4.33,95%CI-5.50~-3.15,P<0.01)和肺部感染评分(MD=-1.37,95%CI-2.38~-0.36,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较好,虽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但目前数据仍然无法否定其在安全性方面潜在的风险。由于纳入的临床研究质量普遍较低,因此期待通过更多高质量、大规模的临床RCT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及盐酸氨溴索对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作用研究[D]. 高习文. 第二军医大学. 2002
[2]. 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 高习文, 黄怡, 韩一平, 李强, 陈慧生.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
[3].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张杨, 任悦, 李丹丹, 沈素. 中国医刊. 2019
标签:呼吸系统疾病论文; 盐酸氨溴索论文; 氨溴索论文; 肺炎论文; 假单胞菌论文; 科学论文; 肺泡论文; 科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