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外二科 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CT引导下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56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均于CT定位下行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结果 56例患者32例脑出血显著好转,12例引流不畅及脑出血量未有显著变化,10例转行血肿清除术或者开颅去骨瓣减压术,2例患者死亡。患者追踪随访6个月,存活53例,死亡3例。生活能力评估:Ⅰ级28例,Ⅱ级12例,Ⅲ级7例,Ⅳ级4例,Ⅴ级5例。结论 在脑血肿患者的治疗中,于CT引导下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该治疗方案操作便捷、副作用低,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可有效降低患者临床病死率并提升其生存质量,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CT定位;脑内血肿;穿刺引流;价值
CT引导下的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在临床中应用较早,然而在基层医院中该治疗方案开展的并不多见,高血压脑出血属于临床中的危急症,通常针对患者血肿会采取内科保守治疗,然而患者的病死率较高[1]。有报道指出采取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及治疗的效果良好。本次研究将针对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中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56例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包括脑实质内血肿患者36例、硬膜外血肿患者12例、硬膜下血肿患者8例。其中男37例,女19例;患者年龄36~89岁,平均年龄(62.6±0.7)岁。合并高血压史患者共计22例,另有,3例患者由于心脏病长期服用药物阿司匹林。患者脑实质大血肿部位:基底节区患者共计13例、丘脑患者6例、网膜下腔患者12例、额颞枕顶叶皮层患者共计25例。患者术前GCS评分:5~8分者共计14例、9~12分者共计26例、13~15分者共计13例、意识清晰者共计3例。患者发病~引流时间:<6h者16例,6~24h者23例,48~72h者11例,>72h者6例。
1.2患者临床表现与CT影像
56例患者当中深度昏迷患者共计11例、浅昏迷患者共计23例、嗜睡患者13例、神志清醒患者9例。包括偏瘫患者31例、失语19例以及一侧瞳孔散大患者6例。额颞枕顶叶皮层出血患者共计29例,内外囊出血患者共计14例,丘脑和灰质核团出血患者6例,硬膜外/下血肿患者7例。
1.3治疗方法
1.3.1 CT引导下手术定位
以患者CT检查结果初步预估出血部位的中心与基线距离以及矢状面中线距离,评估血肿中心体表的投影点,并在该处粘帖定位胶布条。于CT室内运用标准OML作为基线,指导患者正确摆放体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层厚:5mm,螺距:5mm进行轴位扫描,电流为20mA,电压为90KV。依据扫描图像和体表标志物确定患者的血肿穿刺点,测算穿刺点与血肿中心距离,确定进针角度。穿刺点需避开患者重要血管和皮层功能区。
1.3.2手术方法
以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进行常规局麻,以颅锥进行钻孔并应用带导芯硅胶管
行缓慢推进其血肿中心,待陈旧血液有溢出之后方可缓慢退出导芯,以5ml 的注射器进行反复抽吸,同时运用等量的无菌盐水对其血肿腔进行反复的冲洗4~5次。在患者血肿腔内常规放置引流管,注意引流管的最高点需要高于患者颅骨约10cm。针对血肿侵入脑室患者,可同时采取同侧或者双侧的脑室穿刺引流。患者术后6小时,在其管腔内注入40000U的尿激酶,并持续闭管3h,并低位引流,2次/天。应用CT扫描观察患者血肿,直至其血肿清除或者引流液呈现为清亮时可以拔掉引流管。与此同时需给予患者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以及预防并发症相关治疗。
2结果
本组56例患者在其住院期间共计32例患者脑出血显著好转,另有12例患者脑出血症状引流不畅及脑出血量未有显著变化,10例患者治疗后病情加重转行血肿清除术或者开颅去骨瓣减压术,2例患者由于病情危重而死亡。患者出院后继续追踪随访6个月,存活患者共计53例,死亡患者3例。患者术后6个月对其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Ⅰ级(日常生活完全恢复)共计28例,Ⅱ级(日常生活能力部分恢复,并且能够独立生活)者共计12例,Ⅲ级(需要照顾或者辅助轮椅、扶拐可行)共计7例,Ⅳ级(患者需卧床,然而意识清晰)者共计4例,Ⅴ级(植物人生存或死亡)5例。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的急症,该疾病的发病急,其病情危重,患者的死亡率较高。针对出血量较大的患者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方案其疗效较差;而外科常规治疗中采取的开颅手术血肿清创术形成的创伤较大,且后遗症较多,因此患者和家属的接受度较低[2]。应用CT进行定位并留置管道进行抽吸,联合应用尿激酶进行溶解治疗可使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实现有效清除,有利于降低患者颅内压并改善其血肿对于脑组织产生的压迫,有利于促进患者脑功能的良好恢复,因此能够缩短患者病程并改善其预后效果[3]。该手术的优点在于并不受场地的限制,患者可在急诊室、CT室或者病房内进行。同时手术中采用的局麻方式对于患者选择性较低,针对无法耐受全麻的开颅手术患者也能够采取该手术方案治疗。除此之外该手术的术中操作较为简单,手术耗时较短,CT定位方法简单,术后可立即进行复查。最后是该手术的创伤性较低,对于患者脑组织产生的损伤较轻。
脑出血患者出血之后4h内,由于其血管未能彻底闭合,因此若开展早期手术可能增加患者再次出血的风险。患者出血后8~24h期间是脑水肿的加重期,出血后3天将出现海绵样的变性坏死;而1~3天内患者血肿的血红蛋白会受到破坏,纤维蛋白溶解,因此患者穿刺抽吸治疗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其发病之后的1~3天内[4]。患者术中引流量的合理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钻颅血肿的引流量并不强调彻底性,以能够挽救患者生命为主要原则。通常首次引流量约为患者总血肿量的20~40%左右,并应用尿激酶进行溶解,之后行间断冲洗引流,该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颅内压,防止颅内压的波动过大,当回抽阻力相对较大时,需避免强行抽吸,并且回抽的速度避免过快,针对出现脑血肿侵入脑室者,可同时进行同侧脑室的引流治疗[5]。
患者术后可能出现颅内再出血或者其他器官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术后需进行积极预防患者再出血。严密监测患者术后血压控制其血压水平,同时须严格预防患者感染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早期给予患者广谱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治疗。本次研究中56例患者采取CT定位下的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术后追踪随访6个月,存活53例,死亡3例,取得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在脑血肿患者的治疗中,于CT引导下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该治疗方案操作便捷、副作用低,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可有效降低患者临床病死率并提升其生存质量,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康莹丽,杨晓菲,鲍海华. CT定位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J]. 临床军医杂志. 2018,46(07):824-826.
[2]邱建国,梁学军,王辉,等. CT定位微创脑脓肿穿刺引流术以及开颅手术在脑脓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15(11):17-18.
[3]马兴顺,王娜. CT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14(09):38-40.
[4]刘艳,冯庆亮. CT定位引导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的护理[J]. 中外医疗. 2016,36(03):157-159.
[5]黄胜明,周斌,杨小龙,等. 床旁移动CT定位下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临床分析[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8,23(04):179-180.
论文作者:苏应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患者论文; 血肿论文; 脑出血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颅内论文; 脑室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