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心理科学的现状及其基本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之交论文,现状论文,走向论文,心理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已经百年有余,世纪之交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走向概括地说是:(1)心理学逐步走上成熟的道路, 各派之间的争论将不再激烈,而是趋向求同存异,各家的合理思想被保留下来,心理学家把更多的精力置于专门问题的研究上,针对具体问题展开争论。(2 )心理学的跨学科和多学科性质特征仍将继续下去,这不仅使心理学因与其毗邻学科的重叠导致它们的有些部分难以区别,而且使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分支众多、边界模糊的科学。但是,心理学不会被其他学科“同化”,它在未来的科学之林中仍将显示其独立性。(3 )心理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将更为密切,这将使心理学更加广泛地涉足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生活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4 )心理学的发展将继续体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研究方向。下面,我们将有重点地加以阐述。
一、心理科学理论模型的构建趋势
19世纪末20世纪初,A.孔德和E.马赫的实证主义为逻辑和数学的进步所取代,产生了被称作“逻辑实证主义”的运动。该运动统治了心理学达几十年,影响之大,以致于成为“理论的公认观点”。在心理学领域,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将继续存在下去,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把心理学的语言分为三类:观察的术语、理论的术语和数学的术语。观察的术语涉及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自然特性;科学的基本原则是对所谓“基本句子”的自然描述,这种基本的句子只包括观察的术语。理论的术语只是提供意义、概括数据、阐发公理,既不涉及任何具体事物,也不进行形而上学的推论。这里的意义是相对于“操作性界定”而言的意义。数学的术语即是一种操作性界定,它是观察术语和理论术语的混合句。这样的心理学图景如同一只蛋糕:在其底层,只代表现实,它是观察术语的所在地;在其顶层,纯粹是组织成公理的假设性理论术语;在其中间一层,夹着与观察和理论相联系的操作性界定。
到了90年代,不少心理学家开始修正这种蛋糕式的模型,构建跨世纪的理论模型。其中,影响较大的观点有两种:
(一)语义观点
就心理学而言,语义观点的重要性在于它在确定心理科学理论和它们意欲解释的世界之间的间接关系中起核心作用。心理学家根据理论,建立起关于心理现实的描述性模型。这种模型乃是对心理世界高度理想化部分的模拟。它们在理论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在理论提出的变量确是行为中的仅有变量时,以及在这些变量确以理论所声称的方式发生作用的条件下,描述心理世界应该是个什么模样。然而,心理理论并不针对我们所经验的心理现实,而是针对抽象的理想化的模型。由于心理现实过于复杂,以致于不可能被某一种理论所说明。
心理学研究中由理论到数据再到理论的途径是复杂的,并非一般教科书所说的理论——预测——实验这样一种三步过程。下图说明介于理论、现象和观察三者间的不同步骤。中间一列是各步骤的名称,右边一列用一般的科学术语描述这些步骤,左边一列则提供了每一水平上若干心理学实例〔1〕。
术语和过程,例如人格等←心理学理论
←抽象的非真实的理想化世界
选择刺激项目、反应量度等 ←实验的理论
←将理论转译成特定情境
t检验、X[,2]检验、因素分析等 ←数据的理论
←将数据转译成特定情境
控制组的使用、统一程序等 ←实验设计的理论
←良好实验的标准
正常的受试者等←余均相同的条件
←几乎不加陈述的实验条件假设
图片—挫折、类型指标等←现象
←观察
在顶端,我们有着理论及其相关的模型,它们结合起来用理想化的形式描述世界。例如,人格理论,它包含着诸如遵奉人格、独立人格、自恋人格之类的术语。该理论将描述一个理想的人格,即各种特质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最佳作用的整合人格(模型)。因此,人格模型是理想化的。抽象的理论必须转译成某种可以在实验中创造的特定情境,也就是说,心理学家必须选择特定的人格测量项目和恰当的变量(比如受试者的年龄等)。心理学家可以进一步推测在这种特定情境下应该发生什么样的情况。用这种方式,心理学家创造出可从经验上检验且有理论来源的理想化模型。
对理论的检验还包括从现象中推出另一个模型来,这个模型要尽可能地说明以数据为依据的理想化模型。心理学家必须想方设法将那些不属于该理论的变量和影响排除出去,比如在人格实验中就要排除偏见因素的影响。这项工作是随一系列现象逐步进行的。现象是实验期间进行的实际的原始的观察,诸如合乎标准的图片—挫折或类型指标等。收集这些数据的实验,以某种彼此心照不宣的假定为依据,这种假定称作“余均相同”(指其余条件相同)假定。心理学家在研究报告的“方法”部分对这种假定从来不加说明,除非有特殊的理由迫使他这么做。
上述每一层次,从现象开始,都是为了产生数据而设计的。这些数据反映的是接受检验的理论所关注的变量,因而它们成为对于理论的一种评价。理论说,“我的理论所描述的完美世界(模型)是如此行动的”。实验则说,“这里有一个以理论变量为基础的模型”。关键的问题则是:这两个模型是否一致?如果它们确实一致,那么理论便得到支持;如果不一致,则需作某些变动。
(二)自然主义观点
自本世纪60年代起,一场元科学的运动掀起了,它反对这样的假设,即科学是由独立于人类活动其他形式的基本理性来界定的。由于它把科学视作用经验来检验的工具,而非用哲学来检验的工具,因此这一新的运动称作“自然主义的科学研究”〔2〕。自该运动产生之日起, 便对心理科学产生了影响,而且可以预料,它对下一世纪的心理学发展仍将产生影响。
自然主义的观点认为,在科学中,为研究人员的研究提供框架的那组基本假设叫做“范型”。一种范型有两个组成部分:学科母体和共同范例。学科母体包括一组基本的假定,它们通常不被阐述,也往往不被人们所意识,特别是它们不受经验的检验。然而,这些假定却为行将接受检验的特定假设提供了基础。以心理学中的原子主义为例。原子主义的观念认为,人类行为可以被还原为简单行为的组合(这个假定是许多心理学体系的组成部分,亦是一种不可检验的形而上学概念,因为不可能证明所有行为都是能够如此还原的)。一旦假定了原子主义,心理学家便可以探究特定的假设,说明特定的复杂活动是如何由特定的简单活动组合而成的。于是,未加证明的原子主义假定便使大量的研究成为可能。一种学科母体便是原子主义这类假定的一种有组织的结构。
共同范例是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样板,这些样板提供研究新问题的一致方法。它们被特定领域的研究人员作为自己研究的模式。在行为主义领域中,操作性条件反射便是一种范例。这个范例为其他许多研究提供了模式,激进的行为主义者将会用这类方式研究人类的行为,诸如人口密度和负面行为,竞争和攻击等等。每一种科学范型都具有一个或多个共同范例,接受该种范例训练的研究人员将会自觉地把它们用于研究特定的问题。
每一门科学在前科学时期都有其开端,这个时期称作前范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关心某个课题的个人,即领头的研究人员,对一组范型的假定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相反,他们划分成几个对立的阵营或学派,各自试图将其观点加诸所研究的领域,并希冀战胜自己的对手。于是,研究便成为这种竞争的一部分,而不是解答由范型所提出的难题,也不是确定树立范型所需的基本变量与事实。总的说来,这种研究仅仅是随机的事实收集,而不是为理解自然作出一致的努力。在此阶段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实际上也并无科学可言。尔后,当某一学派取得了对整个领域的控制,并驱逐了它的对手后,便进入一个正规科学的时代,由此在一种范型之下进行研究。
范型学说是就成熟科学而论的。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自其问世以来,学派林立和理论纷争的现实,表明它尚处于前范型时期。各种心理学理论虽然具有相应的范例,但尚未构成范型,因为没有一种理论真正统一过心理学的天下。从逻辑上说,随着心理学的不断成熟,在未来的心理学领域将会出现科学变革,出现心理学的范型。但是,即使出现了这种范例,它仍然是一种历史性的成就,并迟早要为其他的范型所取代。
二、认知心理学面临的困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出现了现代化的高速数字计算机,由此产生的概念要比以往的概念更具吸引力。在这些概念中间,最重要的是“信息反馈”和计算机“程序”的概念。反馈的重要性在当时已为人们所把握,程序的重要性后来才为人们所认识。使反馈和程序的概念居于主导地位的原因,在于它们与思维机器的联系。
1950年,数学家和逻辑学家A.M.图林在美国《心灵》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会计算的机器和智慧》,这篇论文提出了认知科学的纲领。图林在开篇中说道:“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机器能思维吗?”由于思维的含义极不清楚,所以图林打算根据“模拟游戏”的规则来更加具体地规定他的问题。设想一个讯问者通过计算机终端与两个反应者进行交谈,一个反应者是人,另一个反应者是计算机,讯问者并不知道他在同人交谈还是在同计算机交谈。这个游戏要求讯问者说出哪个反应是人作出的,哪个反应是计算机作出的。图林认为,当计算机的反应能使讯问者以为他正在同人交谈,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计算机是有智慧的〔3〕。图林的“模拟游戏”由此成为众所周知的“图林检验”,并直接导致了一个新的看法:人是一个信息传递、信息加工和信息决策的有机体,但却具有相当的结构限度与能力限度。
1957年,认知科学的创始人之一H.西蒙曾预言:“10年内,数字计算机将成为世界国际象棋冠军;10年内,数字计算机将会发现和证明一个重要的数学新定理”。1965年,西蒙再次预言,“20年内,机器将有能力完成人类所能做到的任何工作”。在这种背景下,认知心理学问世了。到了80年代,其声望如日中天,大有统领心理学界的走势。直至今日,包括西蒙在内的许多预言均未实现。人们开始对这些预言能否实现产生争议。争议的焦点并不在于这些预言的可信度(其他从事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家也说过同样的大话),而是信息加工理论的可信度。
(一)信息加工是一种范型吗
不少认知心理学家宣布信息加工是心理学的一种新科学范型。然而,他们对信息加工的分析,虽然注重了学科母体,却忽略了共同范例。认知心理学家忽略共同范例是因为信息加工并未提供共同范例。第一个觉察该问题的是另一位认知科学创始人A.纽厄尔。他在一次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讨论会上说:“我的一半是烦恼和迷惑参半,我的另一半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是十分满意和清楚的。”〔4 〕他那满意的一半称赞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报告,他那烦恼的一半是指手头上所有的研究报告都是针对特定现象进行研究,而问题在于不可能从这些现象中整理出共同范例来。由于没有共同范例,理论建设就会受到影响。
使认知心理学理论化的另一个阻力是其学科母体过于模糊和不确定。认知心理学虽然具有学科母体,但这种学科母体依据的是计算机隐喻,也即人们如何接受输入,如何在内部进行表征和加工,如何产生输出。由于这种隐喻的方法比较模糊,因此认知心理学家很可能对任务进行分析和推断,而不是对人类本身进行分析和推断,由此导致对认知心理学缺乏共识。
显然,认知心理学并非范例。它没有普遍的共同范例,缺乏紧密构建的学科母体。认知心理学是一种隐喻,仅此而已。
(二)图林检验有效吗
让我们作一个思维假设:设想受事者坐在一间空房间的一张桌子旁,在受事者的面前有一本书和一些纸,桌子前面的墙上有两个狭长小孔。左手这边小孔里送出来的纸上写着中国字,而受事者一点不懂中文。受事者接到一张纸片后,仔细观察上面那串符号,再到书中找出相同的字符,这本书吩咐受事者在一张纸上复制出一组新的中文符号,并把纸片投入右手这边的小孔里。受事者根本不知道墙的左边投入的是中文问题,而从右孔接受的却是答案。据此推导,墙壁那边的人懂得中文,因为他们能同受事者(一架智能机器)进行对话。结论是:机器通过了图林检验。
需要指出的是,受事者在那个房间里起的作用如同计算机的功能。计算机接受代码输入(若干0和1的形式),运用句法规则把这些表征转化为新的表征(若干0和1的新型式),然后产生输出。只有计算机的使用者才把计算机所做的事情称作“懂得故事”、“下棋”、“模拟原子撞击”等。我们的假设意欲说明图林检验并非充分测量智能的标准,因为受事者在根本不懂中文的情况下居然通过了图林检验,而他的运作方式同计算机是完全一样的。我们认为,认知模拟与其他各种模拟相比有着一个重要的特征。气象学家进行计算机模拟的飓风试验,经济学家进行外贸活动的试验,生物学家进行光合作用的试验。但是计算机并不产生每小时100英里的风力和几十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也不把光转化为氧。然而,认知心理学家却声称当他们模拟智力时(也即通过图林检验的程序),他们的机器就是真的有智慧的。在其他一些领域,模拟与实际成就是分开对待的,因此在认知心理学中忽视这个区别是不对的。
(三)形式主义有理吗
认知心理学问世时,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计算机可以编制程序来完成“人能做的任何事情”或“人们一心想做的任何事情”。在这一主张的背后,是一种关于形式主义的假设。心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代表了世界景象机械化的最后发展阶段。正如自然科学通过把自然分析为机器来获得成功一样,认知心理学也希望通过把人分析为机器来获得成功。然而,它遇到了质疑,其中最大的质疑是“框架问题”,因为框架问题所质疑的不仅仅是计算机模拟人类智力的能力,而且还是能否实现机器智慧的可能性。例如,让我们提出如下的假说:
科学家制造出一个机器人,把它称作R1。R1的唯一任务是照料自己。一天,科学家安排它去取它的备用电池。备用电池锁在一个房间里,而该房间很快就要被炸飞。R1找到了开启该房间的钥匙,构想了一个营救电池的计划。房间里有一辆手推车,电池就放在这辆车上。R1立即行动,成功地在炸弹爆炸前把电池从房间里转移出来。但不幸的是,炸弹也在手推车上,结果把电池和炸弹一起带到了外面。显然,R1没有理解内涵关系。
于是,科学家回到设计台上,对R1 进行改进, 创造出下一个机型R1D1。它能够进行推断,能够认识有关意外情况的含义。科学家要它完成R1尚未完成的任务。它接触手推车时,考虑到手推车上可能同时有电池和炸弹,并对房间内的一切:墙壁的颜色,手推车的体积,把手推车从室内拉到门外车轮转动的圈数等进行了深层推断。结果,尚未全部推断完,炸弹爆炸了。
科学家再次回到设计台上,对R1D1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区别相关的含义和不相关的含义,创造出最新一代的机型,称作R2D1。当科学家要求R2D1去完成前辈尚未完成的任务时,他们惊奇地发现,R2D1极其“冷静”地坐在置有炸弹的房间外面,一动也不动。科学家对它叫喊着说:“快干吧!”它回嘴说:“我在干啦,我正在忙着把我认为不相关的成千上万个含义排除掉。我每发现一条不相关的含义,就把它例为必须排除的……”这时,炸弹爆炸了。
由此可见,R1及其后代遇上了框架问题。人类的知识和解题技能能否形式化为一组计算机规则?很明显,人们不会去做R 型机器人所做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解决问题时不完全都带有意识思维。与其说人类像计算机那样运作,还不如说人类的行为是直觉的:我们没加思考就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适应性行为可以在不加思维的情况下发生。
经验证据也表明人的行为是不能完全形式化的。有关人类概念的研究表明〔5〕,概念不是基于一系列有条理的、计算机似的界定特性, 而是集中周边模糊不清的已成陈规的原理。例如,考虑一个区分“玻璃杯”、“杯子”、“有柄的大杯子”的问题。每个名称都使人想起了典型的原型,但是要确定它们之间的界限却是有一定困难的。杯子的原型是上面有柄的,但是我们把纸杯也叫做杯子,而不叫做玻璃杯。要是说有柄的大杯子是有柄的且比杯子厚,那么杯子变为有柄的大杯子有没有必需的最低厚度的条件?这些名称是否由容器里盛着什么东西来决定的?如果我们把一个典型的玻璃杯盛满了咖啡,我们在给客人时把它叫做“玻璃杯咖啡”吗?我们的直觉为这些不确定的情况所困扰,表明我们并不用形式的规则来区分玻璃杯、杯子和有柄的大杯子。如果这些普通的概念都不能加以形式化,那就完全不可能让计算机通过编制程序来完成我们心理想的任何事情,其中包括道德、正义、艺术、戏剧、诗歌,甚至还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境遇。
(四)摆脱困境的选择之一:新联结主义
80年代末,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运动,称作“新职结主义”〔6〕。传统的计算机模拟理论是一种象征性操作理论。 在心理学方面,由于象征性操作模式屡遭质疑,平行加工的联结主义就成了心理学家的选择之一。对新联结主义来说,有两个观点促成了心理学家的选择:(1 )传统的信息加工尽管在处理人类智能任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却一直不能使机器完成人们认为根本不需要思考的任务,例如,认识图案。也许,对心理学家来说重要的是,他们花了几十年时间认真研究学习,仍然不能为经过程序编制的计算机所理解。所以,当平行加工机器声称它能够真正学习时,对心理学家确实是一种鼓舞。 (2)传统的信息加工假定大脑犹如连续的计算装置。新联结主义认为,如果我们把神经细胞看作各种小型的处理器,那么,很显然,与其说大脑像苹果机,还不如说它像联机。大脑里有数以千计的互相联结的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都是同时在进行运作。新职结主义的目标是要用人脑模式取代心理学中的计算机模式,声称互相联结加工器像神经细胞一样运作:每个加工器都受到输入的激活,然后产生输出,它取决于输入的强度。如果装配得适当,这种计算机网络可以像有机体那样对不同的输入作出稳定的反应,其加工器集合常被称作神经细胞网络,它会学习。
由于新联结主义的理论过于新颖,过于多样,以致于目前无法对其作出详细的描述和公正的评价。但是,可以预示的是,新职结主义提出的最深刻的问题是:解释人类行为方面规则的作用。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这一点将会逐渐显露出来。
三、心理科学面临的三大论争
不论从哪种角度预言心理科学的发展,都必须正视它所论争的三大主题。这些主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一直未能达到共识。值此世纪之交,当心理学家展望下一世纪心理科学的发展趋势时,人们复又提出这些争论的主题。
(一)心理学的神秘主义 早期心理学一直为它们与神秘学科之间的关系所困扰。由于心理学的社会成就,人们企盼从心理学中获得解决各种个人和社会问题的方法,于是一些神秘职业的从事者就在他们的工作中构建了心理学模型。例如占星术作为一种民间预言,原来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它的一些测算结果和劝诫建议与心理实验试图揭示性格和提供人际交往的策略有着惊人的相似,致使有些人建议按占星术的方式对人类进行分类,并认为这一目的实际上也是心理实验长期被运用的目的。
今天,在心理学领域也有了它们自己的神秘主义,那就是心灵学。于是,在心理学家中间有形无形地分成了两类:一类自诩为主流心理学家,另一类自诩为心灵学家。主流心理学家拒斥心灵学,理由在于心灵学对科学的实质性内容的冒犯,而不在于方法上的违背。心灵学之所以没能获得科学承认,原因有两个:(1)它未能与科学的内容相一致。(2 )它违背了自然科学的实质性约定(即用自然的术语来解释宇宙中发生的一切)。
目前已有迹象表明〔7〕, 心灵学家已逐步抛弃具有宗教色彩的主张,而采用符合时代的科学词汇来对付那些反对它的理由。当主流心理学家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解释他们的研究和理论时,心灵学家则试图用现代量子物理学中的术语来解释超个人的心理学问题。他们的目的是想使没有机会获得成功的超自然的东西最终能自然化。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果他们一旦成功,将会产生什么?
(二)生物还原论和社会生物学 一种科学能够还原为另一种科学的思想起源于实证主义的假说,现在称之为“科学的统一”,也即所有的科学都能在一个从高到低的层次里进行排列,每一种科学都能还原到一个更基础的科学中去,直至到达物理学这门最基础的科学。根据这一观点,心理学比社会学更基础,所以它能把社会学概念还原为个体行为的心理学概念;心理学的概念和个体行为的规律可以还原为神经生理学中描述个体生理机能的概念和规律。
面对这种挑战,心理学的反应是,心理状态是由它们做什么来界定的,而不是由激发机能的物质来界定的。两个人可能从事完全相同的心理机能(例如,回忆北京故宫的建筑),但在他们的大脑中激发起完全相同的细胞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不规则的一元论”,它对“科学统一”的还原论进行了回击。即使每个心理事件与某种大脑活动完全相同,心理学概念还是不能还原为神经生理学概念,因为每个心理事件也是一种大脑事件。如果心理学被还原为神经生理学,那么心理学概念就不只是心理学的事件,还必须相当于神经生理学的概念。心理学理论是独立存在的,无法把它们还原为神经生理学。然而,随着神经生理学的发展,对心理学的挑战仍将继续存在。
社会生物学研究社会行为的生物基础,主张运用新达尔文主义进化论来研究行为。社会生物学的代表人物E.O.威尔逊认为〔8〕, 社会生物学的基调是:行为特质与形态学一样是经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由于攻击行为、群居行为、合作行为和性行为有助于确定一种动物在其成长和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是成功还是失败,因此,很有可能的是,在不同的生态环境里的不同物种中,进化以不同的方式形成了这些行为。”由此推论,可把生物学远景扩展到人类,社会科学和心理学将为生物学所取代。
面对社会生物学的挑战,心理学家清楚地意识到,最有可能被社会生物学所同化的领域是行为研究。虽然许多行为心理学家予以抵制、但有迹象表明这种同化作用正在发生。心理学家反对社会生物学取代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行为的主要学科。心理学家的反应是:社会生物学能够解释为什么同一种类的成员具有某种气质,为什么他们容易学习某些东西,而对另一些东西学起来就较困难。但是,社会生物学没有解释,也不可能解释个体的行为,而这正是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况且,人类虽然有生物属性,但亲族选择在社会生活中并不像生物学那样发生重要作用,用生物本能解释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及意识形态是危险的。当然,对于用生物原则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还原主义方法,应该给予科学评价。但也必须看到,作为生命个体的人是相当复杂的,人类的进化既有社会文化环境的因素,也有生物遗传因素,必须采取审慎态度。特别是涉及到人口质量、优生学等方面的问题,生物遗传的因素仍然是重要的参数。在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生物学的研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目前,关于心理学与还原论、社会生物学的争论仍在进行,并将继续下去。激进派认为,一切心理学概念,如同托勒密天文学一样是披着科学外衣的谬误。“心理学概念不能在神经生理学上进行勾勒的这一事实表明心理学概念是虚假的,所以它们必然被神经生理学所取代。”〔9 〕威尔逊也断然宣称生物学在不久的将来将“吃掉”心理学和一切社会科学。反对派则坚持认为,“个体的行为表现不是由生物学所决定的,而是由其个人生活所决定的,包括知识、道德和信仰。心理学就是对个体的研究,虽然它从进化生物学中学到有关人类倾向性的理论,但它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仍然保持它独有的禁区。社会生物学是一门有见地的学科、但它又是一个没有牙齿的吃同类的动物”〔10〕。
(三)人文学科的释义学 涉及人的学科的不只是心理学,还有人文学科。尽管自A.孔德和J.S.穆勒时代起,心理学家就按照一个假设来进行研究,这个假设引用穆勒的话就是“道德科学(今天的社会科学)的落后状态只能依靠适合于它们的自然科学方法来改善”,但是,事实证明,对于人类世界的研究(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应该完全不同于物理世界的研究。例如,我们可以知道有关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和生物学原理,也能够运用药物去进行治疗,但同情患者,理解患者的困境,以及这些同情、理解对患者及其朋友意味着什么等等问题,却需要从一种能够告诉我们的学科中获得工具,这就需要释义学(hermeneutics)。
传统上,释义学意指圣经注释:仔细审查圣经内容,解释它的含义。广义地说,释义学是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一位文学评论家评论莎士比亚的剧本,并不关心莎士比亚写这些剧本的起因过程,相反,他只是试图把握剧本中人物的意义,向莎士比亚的观众解释它的含义。一位历史学家面对一位历史人物患有精神分裂症,尽管科学假定这是一种大脑疾病,但他的兴趣却在于了解该历史人物和他的同龄人怎样对待他的病状。完成这一任务毋需自然科学,但需要理解和进入另一地点与时间的世界观的能力,对此作出理性的解释,而这种解释将能为文学评论家和历史学家的读者所描述。
从释义学的观点来看心理学要比从科学的观点来看心理学更为合理。举个例子,关于S.弗洛伊德(S.Freud)的释梦理论, 有人可能把它视作一种科学的解释,因为它揭示了梦在晚间是怎样产生的;被压抑的欲望从抑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慢慢地朝意识域上升,按照梦的方式重新工作,从而进入一种隐蔽的、适宜于自我意识表达的形式之中。根据这种关于梦的科学解释,从脑干中被压抑的冲动到大脑半球视觉和听觉神经中枢的意识经验,梦就是在这样一种不断的构造中产生的。然而,在释义学看来,弗洛伊德最初把梦作为讨论的主题可以这样被解释:他在实践着释义学。弗洛伊德把梦作为主题,看作一个人的无意识神经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表达。作为一个检查意义的主题,如果把梦看作科学理论的描述,这是离题的。释义的主题在于:治疗者与患者的合作能够重新找回梦的潜在意义,这样方能揭示患者的某些重要的事件——他们希望减轻自己的痛苦。至于梦的创造过程等,如同上述的文字评论家和历史学家所做的那样,可以忽略不计。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又有人提出把释义学作为心理学的模型,因为我们不仅可以把梦,而且可以把所有的行为都视作能够揭示意义的主题。它们的意义导源于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是我们作为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所共同享有的。心理学家的工作是弄懂某时某地人类生活的意义,而不是预测、控制和用科学术语解释它。
面对释义学的挑战,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在“科学”这个词被运用的今天,释义学不是科学,因为它并不涉及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否认把释义学作为心理学的模型。有些心理学家则认为,如果我们能从对物理学的崇拜中解放出来,那么我们就能从不同于科学的方面来理解释义学,并且用它自己的术语来评价它。况且,释义学关注人类的生活,关注正确与错误、爱与恨、人类的含义等,这种关注并不比科学逊色。
注释:
〔1〕Savage,C.W.(1990)Scientific theories.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cnce.(Vol.14).Minneapolis,M 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Kuhn,T.S.(1959)The Copernican revolution.New York: Vintage.
〔3〕Turing,A.M.(1950)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Mind 59,433~460.
〔4〕Newell,A.(1973)You Can't play 20 questions with nat-ure and win.In W.G.Chase,ed,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New York:Academic Press.
〔5〕Rosch,E.(1997)Human Categorization.In N.Warren.ed.S-tudies in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London:Academic Press.
〔6〕Rumelhart,D.E.(1986) Paralle distributed processing:Exploraitons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gnition,2 vols.Cam-bridge,M 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Leahey,T.H.(1983)Psychological occult doubles:psych-ology and the problem of pseudoscience.Chicago:Nelson Hall.
〔8〕Wilson,E.O.(1975)Sociobiology:the new synthesis.Ca- mbridge,M 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9〕Churchland,P.M.(1985)Matter and consciousness.Cambr-idge.M A:MIT/Bradford.
〔10〕Symons,D.(1987)If we a.all Darwinians,what is thefuss about?In C.Crawford,M.Smith,and D.Krebs,eds,Sociobilogyand psychology.Hillsdale,NJ.:Erlbeum.
标签:心理学论文; 认知心理学论文; 科学论文; 机能主义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发展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认知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