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容量管理的效果分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孙倩

(滨州医学院 山东滨州 256603)

【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容量管理,观察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76例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n=38)行普通健康宣传教育,观察组(n=38)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体化标准容量管理,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再入院率及不良事件。结果:(1)观察组患者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及6个月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个月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2)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容量管理可减少慢性心衰急性发作,降低再入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容量管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347-03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volume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grass-roots hospitals.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primary hospital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ized contro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 average. The control group (n=38) was given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38) was given individualized standard capacity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fter 6 months, and the readmission rate and adverse even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unted. Results (1) The acute attack of heart failure and readmission rate within 6 month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ithin 6 months (P > 0.05). (2)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improved (P < 0.05). Conclusions Volume management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n reduce the acute attack of heart failure, reduce the readmission rat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Chronic heart failure; Volume management; Quality of life

我国心衰患者超过1000万[1]。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液体潴留在心衰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不仅是患者再次入院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患者肾功能恶化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2]。对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而言,容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容量管理,观察了实施管理后患者的症状及生活改善情况,同时记录了患者再次入院率及死亡等事件。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山东省邹平县76例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考第九版《内科学》。排除6个月内行心脏支架等手术史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患者年龄44~76岁。其中男性46人,女性30人。病程6个月~13年。NYHAⅢ~IV级。按照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原则将两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纳入研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病程、NYHA分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于入组时进行容量管理健康宣传教育,分组后对照组给与定期随访处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标准容量管理: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进食(水)、尿量、大便、日常症状、常用药物及剂量,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群进行个体化指导控制体重、饮食,及时调整利尿剂。进行6个月的干预,并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再入院率、死亡等不良事件。

1.3 容量管理具体方法

向患者发放容量管理记录本,同时附上各种食物含水量表,由患者或家属每日记录出入量;每天统一时间坚持测量净体重(固定时间、固定体重秤、固定着装、空腹),监测体重变化,测量水肿部位(如足踝)围度变化,出现体液潴留及体重异常时(3天体重增加大于2kg),通过微信群及时汇报,由科室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级专人进行指导干预。

1.4 生活质量指数(MLHFQ)

MLHFQ为美国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该表是最常用的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量表,总分105分,由21项内容组成,每项内容0~5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6个月内再住院及死亡率统计

观察组患者急性发作及6个月内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个月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再住院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MLHFQ比较

通过下表可知,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个体化标准容量管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MLHFQ比较

注:同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P<0.05。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或循环负荷过重,导致心输出量明显减少,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3]。其中容量负荷过重在心衰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提出,慢性心力衰竭容量控制目标为长期维持较稳定的正常容量状态,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综合性、长期性的容量管理[4]。因此容量控制是心衰预防及治疗的重点[5-9]。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为病程长、合并症多、病情复杂等,生活质量较低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仅是解除疾病的痛苦,还强调患者良好的主观感受与功能状态,因此生活质量已经成为评估健康的重要方式[10]。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通过进行容量管理,观察组患者的MLHFQ指数明显降低,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得到了明显改善。有报道指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如果不继续积极治疗,半年内再入院率高达30%,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对照组患者6个月内再住院率为28.9%,与上述报道类似。通过进行容量管理及微信群实施信息互动,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效果明显,其6个月内再住院率为15.8%,显著低于对照组。对于容量管理对患者死亡率的影响,尚存在一定争议。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6个月的随访中,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但由于本研究随访时间尚短,仍需继续随访观察。

综上,我们认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容量管理可以降低患者再入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予以积极推广。本研究对县城周边基层医院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然而,对于偏远山区患者而言,由于交通不方面、网络不发达、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其容量管理的方法及策略,尚需进一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亚迎.长期体重管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作用[J].天津护理,2018,26(03):370-372.

[2]杜苗,蒋颖,彭幼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重管理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8,17(03):65-69.

[3]王丽丽,鞠阳,张艳云,张诚霖,汪小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重监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护理,2017,17(05):32-34.

[4]贾辛未.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体液容量管理[J].临床荟萃,2017,32(03):193-196.

[5]楚鑫,蒋运兰,易银萍,曾洋洋,周香德,蒋川,周月,李玲锐.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容量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8,13(05):581-585.

[6]李劲,罗银弟,陈刘镇,翟洁卿.肝硬度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评估一线抗结核药物对肝功能损害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3):21-26.

[7]王存存,项美香.血液超滤在心力衰竭容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心电与循环,2018,37(02):67-71.

[8]杨进忠.在PICCO监测的指导下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容量管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4):42-43.

[9]陈素妮,刘正生,黄东明,唐小丽.PiCCO监测技术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容量管理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7,7(01):140-142.

[10]杨东慧,余惠珍.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容量管理[J].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7,5(04):212-215.

论文作者:孙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对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容量管理的效果分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孙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