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技工学校 265500
摘 要:“对分课堂”是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基础上的一种原创性课堂教学新模式。本文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讲解“对分课堂”的实施过程,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运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
一、“对分课堂”简介
1.“对分课堂”的基本理念。“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于2014年提出的一种原创性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他将课堂教学过程在时间上清晰地分为三个环节: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也称为PAD课堂。
2.“对分课堂”的优点和特色。(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融和讲授法和讨论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沟通、合作等能力;(2)既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作用,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传统课堂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提高学习效率;(3)教师在授课时只需把握精要,让学生分组式讨论,讲授时间短,指导性教学增加,教学成本低,易操作、推广。
3.“对分课堂”的价值。对分课堂简明易用、可操作性强,在“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理念之间取得了平衡,适合中国教育现实。
三、高职院校机械类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模式需要改进。如教学手段单一,不注重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及互动,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2.学生学习态度需要调整。如对课程难以理解,或缺乏兴趣,或自制力低等。
四、“对分课堂”在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课堂上的运用
现以《汽车机械识图》课程为例,介绍对分课堂在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汽车机械识图》包含了动脑与动手的诸多环节,对于我们研究“对分课堂”在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课堂上的运用有着典型案例的作用。
在“讲授”这一部分时,应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各类课前准备。强调做好第一节课,我们先从立方体和球体的等简单的实例入手,用模型来阐明三视图的原理,说明图形是工程界的语言;接着用PPT等手段向学生展示和讲解制图相关知识,用直观生动形象的方法,提升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节课上,将学生按照4-5人分成若干小组,按照上节课学习到的要求进行简单的平面图形绘制,教师在其过程中巡回指导,指出有问题的地方,控制时间在半节课左右;然后做本节课程的总结,点评学生的绘制过程。在简单图形完成的基础上,还要继续补充,对图形的大小进行相关的说明,以便明晰物体的尺寸,便于加工等,引出尺寸标注基本规则和画法,留课后作业,以便学生内化。
第二部分:内化吸收。除了相应的配套练习之外,任课教师还可以根据本专业的操作课程或者实践环节制作出练习题供学生使用,不需要量大,但是需要有比较强的代表性或针对性;在该环节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认真主动地完成课后的学习和复习,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使用了蓝墨云班课APP,完成作业的小组通过网络及时提交作业情况,任课教师按照提交的时间和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作为平时学习情况和讨论时发言的顺序的依据,也可作为期末综合成绩评定的依据;给出平时分数,有助于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
第三部分:讨论。又一次回到课堂上,针对上一堂课的知识点,我们仍旧是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但略有不同,我们让各组学生随机交换作业,教师给出标准答案,由学生批改,在批改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和对方的问题,并逐一讨论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改正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们自己总结知识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及评价。在时间许可的前提下,可以拿出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供学生们继续练习和讨论,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的思路。
经过将近两个多学期的实践和不断的调整,在学生中间取得了一定效果,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愿意学,课堂讨论比较热烈,并且经常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课上课后相互讨论,甚至会利用网络平台向老师请教。鉴于此,我们还特地设定了网络答疑时间,供同学们使用。
五、对于实施“对分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1.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1)要求教师具有更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2)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更高的把控能力;(3)需要教师对学生有更强的认知能力;
2.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学生有比较强的自控和自学能力的情况下,对分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更为出色;鉴于此,教师必须要树立学生中心的观念,转化学生还停留在高中阶段的意识,强调树立新的适合大学生的学习观念。
3.实施过程中应符合自身的情况。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需要制定好具体的框架,根据不断出现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解决方法,来不断调整方案来改进和完善,以获得一个适合本院校本专业的良好方法。
总之,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等,是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应不断探索和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学新 对分课堂:一种新的教学法[J].复旦大学教与学专刊,2014,(2),1-2。
[2]陈瑞丰 对分课堂: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6,(3),71-74。
论文作者:何凤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程论文; 机械论文; 类专业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