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新疆喀什 844000)
【摘要】目的 探讨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6月间我院进行普通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为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对照组为术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50岁以上、ASA分级(5级),急诊手术、手术时间较长,切口类型(3类)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高效杜绝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就需要进行全面的预防措施,从源头上降低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概率,进而减少对患者带来的痛苦,提升医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普外科;切口感染;因素;预防措施
现如今,在医学临床方面手术感染时最普及的,手术伤口感染也是医师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对于少部分腹外清洁患者以及23%的腹内患者来说,都会在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的现象,对比于无感染患者,伤口感染患者的经济负担、死亡概率和住院时长会明显增大[1]。现对2017年1月至6月间我院进行普通外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得出其发生感染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6月间我院进行普通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12-53岁,平均年龄32.3±2.6岁,为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11-62岁,平均年龄35.4±2.8岁,为术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
1.2方法
钻研分析本次接受研究过程的100位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法,临床方面创设了专家小组,仔细分析普外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别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根据患者的手术时长、患者年龄、患者体质和手术性质,来进行研究,努力找寻最主要的感染原因,并制定出对应的医治方案。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50岁以上、ASA分级(5级),急诊手术、手术时间较长,切口类型(3类)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普外科手术过程中,影响手术预后效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要想进一步提高普外科手术的效果,关键的就是找寻导致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本次研究结果,主要总结出以下6点感染因素,分别是:
(1)年龄过高。对于感染组的50例患者来说,其中高达39例患者的年龄在50岁以上,这一类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免疫能力不够好,较年轻人会更容易发生术后感染现象;(2)ASA分级。一般在医学方面,会将ASA分为五级,健康指数和级数高低呈正比,一级代表着健康,对应着五级就代表着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五级患者会特别容易发生感染[2];(3)急诊手术。急诊手术具备快速性、高效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患者若接受此类手术,对患者本身的身体机能会产生影响,会加快患者发生感染的步伐;(4)手术时长。手术时间越久,就代表着患者接受的手术越复杂,危险指数就会越高,患者的身体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会更进一步导致感染;(5)切口类型。针对切口类型,通常会分为三种,切口越大,就会更容易受到病菌感染,使用无菌操作也会受到影响;(6)环境。细菌在闷热、潮湿、狭隘、浑浊的环境下会更容易生存,患者的术后护理不仔细,或者引流口处理不当,都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3]。
对于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来说,最及时的医治方式就是预防。即使一些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是不可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能够引发感染的因素,并做出对应的预防措施,高效的控制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4]。所以说,在医学方面,就要不断强化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医学理论知识,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技能,让医护人员意识到自身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病情的重要性,让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此同时,医院也要不断的监督每一位医护人员,让他们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位患者,不断的完善医院的无菌操作体制和管理体制。医护人员在进行每一次护理之前,都需要仔细清洗手术器械和各种辅料,还要认真清洗患者接受手术的皮肤区域,在医师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仔细对切口进行保护,辅助医师将各项分泌物清除干净。对于医师来讲,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手术技能,不断的减少手术操作时间,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手术[5]。
综上所述,为了高效杜绝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就需要进行全面的预防措施,从源头上降低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概率,进而减少对患者带来的痛苦,提升医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翟景彬.导致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探析[J].中国处方药,2015,11(4):103-104.
[2]张宏伟.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6, 13(20):57-59.
[3]陈飞.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处理[J].文摘版:医药卫生,2015,6(7):14.
[4]詹启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与顶防对策探讨[J].家庭心理医生,2015,10(4):109-110.
[5]辜树勇,陈权彬,林集荣.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11):904-906.
邮寄地址: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三科, 乃吉米丁 13899168289 邮编:844000
论文作者:麦吉米丁?司马义,阿布都伟力?玉苏甫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切口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因素论文; 普外科论文; 预防措施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