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文化的特点、功能及合理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功能论文,大学生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我们把高等学校里与校园文化并存并为大学生群体所独有的文化观念、思维特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习性等统称为大学生文化。形象地说,就是校园内具有大学生特点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纵观大学生文化,约有以下特性:(1)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时代超前性。任何文化都是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积淀,这就决定了它的历史延续性。但是与社会的其他文化形态相比,大学生文化是一种更为开放的系统。大学生精力充沛,情感丰富,自我意识强,严肃思索人,评判社会现实,可以说他们留有较强的时代烙印,具有生机勃勃的青春活力,是色彩斑斓的一代群体,可雕可塑的预备人才。他们按自己的生理、心理和思维发展规律活动,不断对外部文化进行分化、选择、吸取乃至创造,常常表现为一种新兴的潮流向外辐射社会所需要的东西,从而在社会上显示出其历史超前性并拥有和保持自身的活力。(2)具有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主观浪漫性。现代社会各种文化时空距离的缩短,跨国界的学术交流在高等学府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加上青年生理、心理状况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更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对文化的选择的多元性,并往往因此而脱离社会现实,带上主观浪漫的色彩。大家知道,人的心理状态纷纭复杂,而趋于成熟而并未成熟的大学生,尤其如是。有的大学生一方面对理论表示冷淡、厌烦,另一方面却又不加分析地、盲目地接受西方的一些哲学观点、社会思潮以及价值取向。不仅如此,即使同一性格元素内部有时也带有两重性。这些情景,显示了这一代大学生的不成熟性,特别是科学世界观的理性贫乏。(3)具有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大学生在大学生文化中既是创造者、实施者,又是受教育者;既是大学生文化的主体,又是大学生文化的客体,这种主客体双重文化统一,是其他文化所不具备的。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在大学生文化中的主体作用非常强大所决定。在对大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主体角色,从而远离了目标和目的,让其担当主体是手段,担当客体是目的,主体应为客体服务。(4)具有文化创造性和选择性。校园作为人类文化世代交替最重要场所表现出强大的文化传授功能。大学生文化离不开文化传授,更离不开文化创造。大学生发挥、表现和确认自己的力量,形成创造新文化不竭的源泉。同时大学生文化又应当是“买方市场”,它只能建立在大学生文化充分自由选择上。但是,这种选择性也是可以引导的,而且是应当加以引导的。大学生文化建立反过来也可以影响大学生对文化的选择。从这里可以得出,从大学生文化的合理构建入手,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文化的选择是十分有意义的。因为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大学生性情和审美意识的陶冶作用,是其他方面的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二
大学生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的高层次形态,不仅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而且在大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即通过一定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个体自觉不自觉地、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意识潜能、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精神、心灵的塑造。就说信念吧,信念是在一定条件下,知识(认识)和情感的化合。所以,对大学生文化的功能应在较高层次上进行研究。
(一)唤醒功能。大学生文化的唤醒功能是指大学生文化氛围对学生群体思想的启迪。新入校的大学生对校园空间物质环境、对校风优良传统大都会有强烈的感知。这种感知不仅使大学生产生惊讶、好奇、景仰,还会激发其对原有文化的省悟,进而唤醒他们对新知识、新文化的求知欲望。在接受新文化——大学生文化的同时,以更加敏锐的思维参与其中(这是中学生文化和大学生文化的接轨,是对中学生文化的延伸、提高和升华,经过一个过渡时期步入一个新的文化阶段,即大学生文化),自觉地、有意识地改造自身的价值观念,积极地完成思想品德的塑造。
(二)教育功能。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文化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多少年来,学校教育一直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以书本知识为主要媒介,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学校教育是与庄严肃穆的知识殿堂、苦读寒窗的莘莘学子相联系的,它是一种清幽的知识文化,宁静的书斋文化。而与之产生强烈对比的大学生,以其汹涌澎湃之势,干预、影响、塑造着大学生群体。
健康、良好的大学生文化能够巩固、强化和发展课堂教育,扩大学生群体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他们各种潜力的能力;至于在帮助学生获得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培养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其功效则往往更是超过课堂教学。这种教育功能更有利于大学生拓展知识面,调适知识结构,把知识化为能力,为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导向功能。大学生文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渗透性,起着带领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导向作用。大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始终处于校园文化的氛围之中,各种各样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思潮在此汇聚着,使人耳目一新,如饥似渴。特别是不少大学生文化形式因其倾注了对生活目标和人生价值的探求,而吸引了众多学生,并潜移默化使学生产生一种与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念相一致的价值观,形成一种对学校教育目标、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认同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集体的心理定势和精神风貌,足以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四)凝聚功能。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大学生文化的各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认识、共同价值取向。在大学生文化氛围和环境的影响下,作为学生群体的每一名成员,产生了对这种文化氛围和环境的认同,于是形成了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集体意识。正是这种凝聚功能,在民主的和谐的融洽的人际环境中,学生群体的每个成员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表现出合乎群体准则的自律性、组织原则性。大学生文化也因这种群体效应,完成了对学生群体成员同“从众”心理到合乎道德规范的“从众”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调适功能。主要指通过心理调解和无益情绪的化解,达到身心康乐之目的。不言而喻,大学生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校环境的影响。来自校园环境的各种信息的引发和刺激,通过大学生的认同、从众、暗示、模仿等心理机制,便成为他们个体的心理氛围。首先,大学生不仅仅有求知的需要,还有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爱的需要、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大学生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些需要,使之达到心理平衡,保持其心理健康。再则,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各种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及种种挫折所导致的焦虑、忧愁、悲愤,都可能使大学生的心理产生障碍,而大学生文化就能为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提供一个良好的途径和方式,使其郁结的情感得到排解和释放。
三
大学生文化作用于大学生成才的诸功能,并非是等量齐观,也非相互孤立的,而每一功能还存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性质,因此提出了正确引导与合理构建之命题。撷其要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大学生文化建设应纳入学校总体教育计划之中,使其具有规范性,显现正效果。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迅猛发展,社会交往日益广泛,对人的发展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大学生文化是在长期课外活动的实践中,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形成的。是校园文化中最富青春活力、最有张力的一支劲旅。大学生拥有它,它也拥有大学生。如果没有大学生文化,或是大学生文化没有生气,校园将变得一片沉寂、一片枯燥。从哲学观点来看,一件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然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自生自长的事物。大学生文化,既然以其特有的方式和面貌出现,以其特有的规律运行,也必然有其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忽视了这一点,就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因此,任何一所高校,都不能忽视、更不能无视大学生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在学校总体教育活动中,给大学生文化以应有的位置,将其纳入学校总体教育计划体系之中。这样,既可以从宏观上加以调控,又可以从微观上运用一些手段去施加影响,引导主流,归入正途,使之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
(二)积极采取疏导的方针,把握大学生文化的方向。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高等学校也受到了强烈的震动。面对社会文化市场的种种困惑,积极采取正确方针,把握大学生文化的方向,使之最大限度发挥积极作用,产生见贤思齐效应,更适合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大学生文化既然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就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使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作为学生群体所有的大学生文化,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既可以催人向上,又可以使人颓唐萎靡。关键在于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文明与愚昧,高雅与低俗,有序与混乱,洁净与肮脏,新生与腐朽等文化对立面中有正确的辨别能力。这种引导主要是开展有益、健康的文化活动,抑制、消除大学生文化中负效应携带的假的、丑的、恶的东西,防止不健康的情调对大学生的影响。
(三)充分发挥大学生文化“以美育人”、“以乐醒人”、“以情感人”的作用,寓教于潜移默化之中。大凡容易引起人们兴趣的东西,印象最深,使人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中受到启迪和陶冶,影响和教育。大学生文化在高校中正是以其知识性、情理性、趣味性,以及灵活性、自主性而倍受学生青睐。因此,要发挥大学生文化对学生的吸引作用、感染作用,于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点燃、启动大学生身上的“能源”,使之向上、向前、向善、向美,欲达此目的,就必须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上做文章,展开思路。
科学性要求大学生文化的内容应该正确,活动形式要符合学生特点;知识性是指大学生文化能给学生以一定的知识技能,使学生有所记取、有所收获,当然,大学生文化不同于课堂教学,而是寓知识于娱乐之中,在活动中受教育;趣味性是指大学生文化对学生来说是有趣味的,有吸引力的,象一个大磁场一样。大学生文化不象课堂那样,对学生原有制约性,主要是学生自由选择参加的,平淡无味是难以吸引学生的。因此,要注意在大学生文化活动中,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及注意力,因势利导,使他们的兴趣向健康高雅的方面发展。
(四)在大学生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会的作用。大学生文化既不同于社会文化,又区别于一般的娱乐活动。要使大学生文化建设成为具有大学生特点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就必须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作用。党团组织对广大青年学生有着十分强烈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党团组织的一些决定,在青年学生中有着巨大的感召力。而学生组织由于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往往在学生中也有较高的威信。因此,搞好大学生文化建设,特别是引导大学生文化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党团组织对大学生文化的领导,发挥学生组织对大学生文化的组织作用。对大学生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去诱导。其次,对于学生的一些自我活动,可以通过党团员和学生干部去参加这些活动,引导其向积极方向发展,向正效应显著目标发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通过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觉悟,从政治上、从思想意识的高度,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栋梁之才,这是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最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