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配网的生产与运行,提高配网管理效率论文_韵兵兵

加强配网的生产与运行,提高配网管理效率论文_韵兵兵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清徐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清徐 0304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高科技成果持续运用于电力配网运行管理当中,在为电力配网管理工作带来了高效与快捷的同时,也对于电力配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很多挑战。作为整个电网的末段程序的配电网,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把配网运行管理工作做好,满足愈来愈增长的社会用电需求,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是供电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字:配网;生产与运行;管理效率

1超前实施规划,加快电网建设

坚强的电网网架是保障供电可靠性的硬件基础。某供电公司累计投入电网建设资金超过24亿元,初步建成以110~220kV电网为骨干网架,高中低三级电网布局合理、衔接匹配的现代化电网,目前共有220kV及以下变电系统容量2178MVA。为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七年间,公司共新增配变容量791.2MVA,10kV配电线路541.84km,并相继完成镇镇电气化、村村电气化,供电质量和可靠程度进一步提高。

2精益生产管理,实施综合检修

精益的生产管理是可靠供电的必要条件,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来减少不必要的停电时间,这也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主要途径和行之有效的通用方法。因实施计划检修而引起的停电事件为影响可靠供电的主要因素。一是要在安排生产计划中,要按照“综合检修、一停多用”的原则,科学平衡“年、季、月、周”检修计划,尽可能避免检修重复停电。充分发挥“大检修”体系建设专业化、集约化管理优势,成立变电、线路、安全等专业工作室,为集中开审票、安全学习培训、专题分析会议等提供平台支持,加强作业综合协调、分析及管控,搭车检修、提高效率。二是要加强生产计划刚性管理,严格按照计划实施生产作业,开展“三个零时差”(调度发令零时差、检修计划零时差、停复役操作零时差)的监督考核,避免超时作业。

3落实技术措施,减少故障数量

事故引起的配网故障为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不可控因素,亟需从配网自动化、智能化及事故抢修效率上下工夫。以某供电公司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的配网故障数据为例,期间共有134条次10kV线路发生故障(含事故处理、接地试拉等),共计停电时间422.3h,年平均停电时间为1.23h/(条•年),其中迎峰度夏期间(以2017年6、8、9月统计数据为例)10kV配网停电时间为256h,占全年配网停电时间的68%,为配网故障发生高峰期。下面主要对引起配网故障的几个最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10kV配网广受外力破坏影响,对配网运行造成了较大威胁。原因分析:由于架空线路、杆塔、室外配变等设备线路分布点多面广,且受地形、环境等限制较多,容易受到大风、山火、洪涝、山体滑坡、车辆碰撞、违章建筑、施工作业、树木竹枝生长等触碰而造成短路或者是断线故障,引起线路停电。10kV电缆线路则主要受城市地面作业,比如挖土、钻孔、顶管、突发性事故塌方等影响,造成线路停电故障,影响到供电可靠性。应对措施:供电公司对内要加强配电线路及设备的运行环境维护,及时修剪清理可能触碰线路或设备的竹木;张贴电力设备保护的明显标志,增设防撞栏、反光纸等提醒铭牌及护栏;对外主要依靠政府,促成政府成立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常态化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增加电力设施临近区域住房、市政等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成立警企合作的电力警务室,加强对破坏、偷盗电力设施的打击力度。

4提高设备的制造和安装品质,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次数。

对于新增加的电源、线路以及相关的设备,要注重其可靠性,提升供电网络故障维修效率,成立保修部门,实现全天候值班,对配电网的故障的发现、维修和调度实行责任到底,提供较强的人力、物力,给予经济上的支持,从而确保报修的及时性。

5加强配网的运行与维护

加强配网的运行和维护旨在保障供电的安全可靠,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扎扎实实的推进配网设备日常的维护及检修,稳步推进配网状态检修,不断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首要要以线路的实际现状为依据,利用先进的在线检测、带电监测手段,如红外测温、局放测试等,做好配网线路设备的状态评价,制定年度检修计划和三年滚动检修计划,逐步实现全配网线路设备的状态检修。同时,还要制定有关的配电巡视、测配变负荷及变压器检修等方面的标准化作业作业指导书,为日常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积极推动配电的标准化建设。发挥生产管理系统(PMS)、GIS系统的平台作用,使工作流程条理化,实现与配网设备变动相关的资产管理及运行管理等,充分利用PMS系统、GIS系统为平台,实施缺陷闭环管理等有关的互动体系,将基础资料管理和设备运行管理推向新的台阶。

第三,加强运行抢修管理,实现标准化抢修。配电建设的宗旨就是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能,扎扎实实的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是职责所在。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抢修指挥中心的作用,实行“首问负责制”,对抢修人员组织故障演习,提高其抢修水平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6加强对配网资料的管理

完整、准确的配网资料对配网的正常运行以及日常维护有重要的价值,正确的配网建设决策都是在完善的配网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在落实配网运行管理的同时也必须将对配网资料的管理实施到位,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1)将配网资料分类归档。配网资料通常都比较繁杂,所以应根据资料的具体特性进行分类归档,以便日后对资料和数据的查询。(2)及时更新。基于配网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其线路的运行方式会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调整,配网设备也会不断更新,配网资料作为配网运行的重要依据,必须不断更新才能满足配网运行的需求,所以要保证配网资料与配网线路、设备等变动的同步,防止引发重大事故。(3)以信息化技术进行配网资料管理。传统的配网资料管理模式无法适应配网线路、设备不断更新的步伐,而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化技术则更加有利于对配网资料进行集中化管理,大幅度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及时更换陈旧的配网设施

配网设施如果使用时间过长,势必会造成配网设施的磨损,并且会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问题,而陈旧的配网设施故障发生率也较高。针对于此种情况,在进行配网运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的对配网设施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配网设施较为陈旧,需要及时更换,并且对更换后的配网设施进行运行试验,以确保配网的稳定运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能服务。

7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

在电力配网运维管理中,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对配网运维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技能丰富的员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时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员工的具体培训方法如下。

(1)根据员工年龄进行分层级培训。由于员工的工作年龄不同,员工的工作经验及对问题的理解、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进而在培训时要根据年龄进行分层级培训。公司45岁以下的员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公司45~55岁的员工重视场地实践能力的培训;公司55~60岁的员工实行场地安全监控培训。

(2)员工按照重点进行培训。员工培训时按照重点项目和重点人员进行培训,通过重点项目的培训能够降低停电几率,提高员工工作技能;通过重点人员的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素质,并加强员工管理能力。可采用结合式方法进行培训结合式培训方法,即新员工和老员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部门间和部门内部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8结束语

配网的管理是涉及多方面的管理,管理的完善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安全生产。设备装备水平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因此只有管理层重视,措施得力,加强配网的生产与运行,提高配网管理效率,才能建设坚强智能配电网,到达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黎月琼.解决配网运行管理中的问题,确保配网用电可靠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5)

论文作者:韵兵兵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加强配网的生产与运行,提高配网管理效率论文_韵兵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