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何从——21世纪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前景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何去何从论文,中国论文,前景论文,民营经济发展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一家一户的个体户到集团公司……民营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为了使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国家曾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和法规。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已有了很大改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制度环境已无法适应民营经济的发展,甚至已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加入WTO之后,民营经济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民营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些经济学家,就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就发展民营经济有待突破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是杨小凯、朱善利、茅于斌、魏杰等(以采访先后为序)。
杨小凯 1988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CID)研究员、澳州莫纳什大学经济学客座教授、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他的论文见于《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期刊》、《发展经济学期刊》、《经济学期刊》、《城市经济学期刊》等匿名审稿杂志。他和黄有光合著的《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书被权威杂志书评称为“盖世杰作”。他最近的新作《经济: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被匿名书评人称为“对经济学根基进行重新梳理,为经济学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方法”。诺贝尔奖得主布坎南认为杨小凯的工作比卢卡斯(Lucas)、罗默(Roomer)、克鲁格曼(Krugman)的要好得多。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阿罗称赞扬小凯的研究使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论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浑然一体。
杨小凯:自由竞争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
我十分看好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国民营经济在极不利的条件下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很不容易。中国的制度环境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对民营经济太不公平,政府对民营经济有很多限制,有些行业干脆就不让民营企业经营。比方银行、保险、汽车制造等二十多个行业。这些和WTO的游戏规则是不相容的,是一种歧视性政策。特别是限制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市,更是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竞争力比较强,资产质量比较好,民营企业上市后国营企业的股票就没人买了。限制民营企业上市是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没有为社会利益考虑,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违背了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这些做法在西方是违法的。由于少数国有企业垄断了股市,股市变成了向股民吸血用来补贴经营不好的国有企业的血库。如果国家把种种限制取消,中国的民营经济很快就会达到韩国和台湾的发展水平。
现在大家都担忧进入WTO之后,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将无法生存。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没有竞争力会垮掉的不是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而是中国的国营汽车制造业。如果取消民营企业不能经营汽车制造业的限制,我敢断言,在十年内中国将出现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国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在汽车制造业反映得十分典型,国家不允许私人经营汽车制造业,如果国外的私人来经营汽车制造业呢?政府利用对市场和资源的垄断进行合资,几年之内要求转让技术。这是一种不公平的交易。其实完全没必要这样,如果让中国的民营企业搞汽车工业,中国民营企业完全可以通过研制获得更新的技术,国外企业不一定能竞争过国内企业。“远大”中央空调就是一个例子,中央空调是一个技术和资本都非常密集的行业,现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外国企业都竞争不过“远大”。汽车制造业也是一样的。目前这种机会被政策扼杀掉了。中国的国营汽车制造企业竞争不过国外的企业,政府又不让中国的民营企业和外国企业竞争,也不甘心完全被外国企业垄断,怎么办?只有等死。
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中国国有企业不行就等于中国不行。中国人特别聪明,如果给中国民营企业一个好的政策环境,中国在新的世纪将出现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最著名的企业家。这一点从香港和台湾就可以看到。台湾过去也搞垄断,有一个“裕龙”公司,有宋美龄的背景,属于官商,不允许其它企业搞汽车工业;可是,裕龙又竞争不过外国企业,最后错过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台湾的汽车工业至今也没有搞起来。中国大陆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
中国搞政府垄断不是现在才有的,从明治维新以来中国一直坚持搞官商。洋务运动失败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官商。日本不搞官商所以成功了。国民党在大陆也搞国营企业,而且占的比重很大,当时是从洋务运动那里继承下来的。1949年之后政府又在这个基础上搞公私合营,把占比例很少的私营企业也搞成国营企业了。从清朝洋务运动到国民党的官僚资本到现在的国营企业占主导地位,这是中国现代化的悲剧,失败就失败在这里。目前,中国经济的落后是有历史原因的。
这次我回国听到大家都在讲制度创新。我觉得现在还不是讲制度创新的时候,因为在中国不是一个制度创新的问题,是如何学习国外已有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有竞争力的好制度的问题。日本当初就是一个好学生,老老实实向西方学习,学会以后再进行创新。台湾在五十年代搞国际化、自由化、私有化比较成功,值得中国大陆借鉴。我认为自由化比私有化更重要。所谓自由化就是把限制私营企业的那些条条框框取消,让私营企业自由地参加竞争。不要过早地急于搞国营企业私有化,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再成功的私有化都是使效率下降的。所以国营企业私有化应推迟进行,应该把自由化搞成功了,最后再考虑搞私有化。不能象俄罗斯那样先搞私有化,一下就把经济搞垮了。我认为台湾有值得学习的经验,台湾早期主要搞自由化,一直到最近才搞国营企业私有化。他们通过股市把“中钢”、“中油”的股票卖给私人,这个过程再顺利再成功效率都会下降。你抛售股票,股价自然要下跌。可见私有化基本上是负面的,所以私有化不要搞得太快,也不要看得太重要,关键是自由化。台湾原来也是不允许私人开银行的,但是中国人天生会开银行,当时台湾到处是地下钱庄,九十年代台湾允许私人开银行了,但是现在台湾也没有把国有银行私有化。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一定要慎重,而且不能太急,到最后再说。无论是国营还是私营,大家自由公平竞争,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国营企业不私有化也会有相当高的效率。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国营企业搞得不错,是因为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国营企业有一个生存底线,过了底线你无法生存。这样,国营企业会在竞争中比例不断下降。
剩余价值是企业家的间接价格
中国讲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而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按现在国际上通行的经济学理论,企业的私人剩余权(包括剩余控制权,剩余收益权)是对企业家思想间接定价的工具。企业家的思想是一种知识财产,它太无形了,连专利都无法保护它。从来没有人也无法把思想申请专利。比尔·盖茨赚了那么多钱,他的想法能拿到专利吗?拿不到。所以一个民营企业在支付完员工工资、税金以及各种成本之后,所剩余的部分就是企业家思想的间接价格。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定价机制,企业家就不会改善管理,没有激励机制,那些什么管理技术、管理方法、企业家精神都是空谈。
要想民营经济得到发展,必须建立保护私人企业剩余权的制度。如果不保护民营企业的剩余权,专利发明很难转化为商品。因为一个科学家、发明者不一定会经营、不一定是一个好的企业家,他能拿到专利却不知道市场价值,或者没有能力把专利推向市场。日本早期把西方的专利变成了商业化的东西,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私营企业剩余权的激励。有了这种激励,企业家就会去购买专利然后推向市场。专利发明人并不知道专利到底值多少钱,一个专利真正赚钱的是企业家。有些专利人很少一点钱就把专利卖了。如果没有企业家,专利发明出来摆在那里没有任何用。
私有经济的发展是从欧洲最先发展起来的。在外国列强打开中国国门前,中国只是一种原始资本主义。由于中国古时候没有专利制度,对私营企业的剩余权没有保护,皇上随时可以抄一个人的家;所以资本主义不可能在中国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在西方能发展起来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他们有一种宪政制度,其目的是限制政府的权力,政治上有分权制衡,任何人不能有绝对的权力。
现在大家都在讲坏资本主义和好资本主义,也就是中国大陆所讲的坏市场经济和好市场经济。坏市场经济表面也有市场,也和私有经济,但游戏规则不公平,使官商勾结,老百姓的收入分配很不平均,购买力差,市场小。企业只给富人生产奢侈品,富人毕竟是少数,购买力有限,价格昂贵,生产规模小,整个经济很难发展。这种坏的市场经济,在大革命前的法国和拉丁美洲表现得比较典型。中国现在要特别注意这种坏的市场经济。好市场经济有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老百姓的收入分配比较平均,一般的老百姓都能购买汽车、别墅等。市场大,生产规模就大,价格也便宜,整个经济发展很快。好的市场经济不是纯粹民营化能解决的,还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制度,不能有垄断。
朱善利 北京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有《微观经济学》等专著多部。
朱善利: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我对民营经济的前景持乐观态度。首先,发展民营经济是人民群众的要求。中国人是十分看重个人利益的,只不过这种对个人利益的关注表达得比较含蓄,不象西方人那样直接。其实“自利”并不是一件坏事,只要不是损人利己。人类发展到今天,至今仍消灭不掉“利己”,可见“利己”是人类的合理要求。所以有家庭存在,有家庭财产的存在。如果人类都“利他”了,就没有家庭财产了,最后也就没有家庭了。一个社会提倡的道德应当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亚当·斯密有一句名言,人们都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就可以达到最大。也许有人会认为经济学家很自私,总是在谋求私利。这是一种误解。经济学家考虑的是社会问题。怎样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这是人类能平等相处的基础。
中国人当然也是自私的,这点可以找到很多证明。比方在人民公社时期,为什么生产队的地种不好,而自己家里的自留地却种得很好;为什么中国要搞包产到户,这都是中国人追求自利的现实。在城市也一样,国营企业的效益就是比不上民营企业。在改革之初,我们也曾经搞过企业承包,由于企业情况比较复杂,工厂搞承包失败了。所以国营企业我们要搞股份制,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并不是哪个人一声令下说发展就发展的,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目前我国由民营经济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占到很大的比重,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很多民营企业挂着集体和国有的招牌,我们称之为戴“红帽子”。一些国营企业搞了股份制,我们不能说这就是私营经济,但所有权已经量化到每个人的头上了。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只有这样做了,企业才会发展。
从全世界来看,私营经济正带动着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世界上其它国家也有很多国营企业,后来纷纷进行了私有化,象南美,欧洲的法国、英国等。法国电信、里昂信贷银行这些都是特大型国营企业,后来都私有化了。从1993年开始出现了一个私有化的浪潮,最早搞私有化运动是1979年的英国,撒彻尔夫人上台以后。当时英国的国营企业比例并不大,只有9%,经过私有化后只占2%以下。法国的国营企业所占比例比较大,所以问题也比较多,企业内部的官僚体制,腐败现象也很严重。私有化之后的企业带动了经济的增长,解决了过去国有企业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些都是有统计数字可以说明的。其他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例子,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有企业占比例太多这个国家的经济就搞不上去。所以我们不能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总之,发展民营经济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所决定的,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我对民营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除了以上几点外,还有关键一点,就是地方政府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因为发展民营企业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可以增加税收,由于国营企业的改革,大批人员下岗失业,对地方政府压力很大。失业的工人没饭吃就会到你政府门前静坐示威抗议,如果民营企业能解决一部分就业,政府的压力也会小些。不但地方政府重视民营企业发展,中央政府从大局出发也会越来越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最近中央领导到温州一带考察,发现温州的民营企业搞得好,温州根本没有练“法轮功”的,没有时间练,大家都忙赚钱去了。
当然,目前政府在各种政策上对民营经济管得还十分严,应该给民营经济更优惠的政策,同时在融资方面应该给民营企业多一些渠道,应允许有私营银行,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资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只要政府为民营经济创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的民营企业会迅速崛起。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依赖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国改革的成败要看民营经济的发展,加入WTO之后,中国和国外竞争靠的是民营企业。在民营企业中一个中国人可以对付三个欧洲人,中国人很精明,天生会经商;在国营企业中三个中国人也对付不了一个欧洲人。中国人捆在一起是羊,分开了是狼。
解放思想是理论突破的前提
现在我们首先面临的不是理论突破问题,而是解放思想问题。如果不解放思想,理论也就无法突破。在观念上要改变过去那种“谈私色变”的状态。私不是坏东西,如果谁认为私是坏东西,那好,请他把家庭私有财产拿出来充公。我很敬佩这样的人,可是这种人在这个社会行不通。国家的法律应该保护私有财产,如果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国家财产。在私人、集体、国家财产中,私人财产应当首先得到保护。保护了这个国家每个人的利益了,也就保护了国民的利益,保护了国民的利益,自然也就保护了国家的利益。因为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只用抽象的民意来保护国家的利益,今天可以用人民的名义剥夺你的财产,明天又可以以人民的名义剥夺他的财产,最后谁的财产也得不到保护。
要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教育国民不但要保护好自己的私有财产权利,还要尊重别人的私有财产权利。为什么在农村一个人承包了果园,在丰收的时候果园会被一轰而抢,这就是一个观念问题。《白毛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白毛女》中,黄世仁逼债打死人。这肯定违法,打死人偿命,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杨白劳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欠债不还吗?杨白劳过去欠黄世仁的钱不还,现在企业欠银行的钱也可以不还,企业欠企业的钱也可以不还。结果银行有大量的坏帐,企业有大量的三角债。如果把黄世仁比喻为现代的债权人,杨白劳是现代的债务人,现在黄世仁是怕杨白劳的,因为黄世仁不敢逼债打死人了,可杨白劳还可以欠债不还。今天你是富人了,我借的钱可以不还,就象杨白劳欠黄世仁一样。你说你和黄世仁不一样,我认为你就和黄世仁一样就是剥削别人。我整天辛辛苦苦一个月才挣一千多块,剩余的利润都归你,这不是剥削是什么。我们还在宣传什么不是劳动得来的收入就是剥削。如果只有劳动得来的收入才不是剥削,那么我们投资收入和利润分红是不是剥削?我们存款得来的利息是不是剥削?食利阶层就是不劳而食的阶层,根据过去的那套理论是典型的剥削阶层。如果把除劳动之外得来的财产都划为剥削。那就意味着这种财产不受法律保护,那就意味着每一个人的财产都得不到法律保护。因为现代人每个人都存款,都可能有利息收入。你看这个理论问题一探讨就显得无聊了。经济学中只讨论一个问题,只要是通过双方的契约,双方的意愿合法交易得来的收入就是好的。
可见只要一些观念更新了,在理论已不是突破的问题了,好多陈旧的理论应该抛弃,需要一套市场经济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建设。
我们一定要有有效的法律制度保护私有财产,我们的《宪法》应当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条款。只有保护私有财产,才可能有积累。资本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如果有上千个李嘉诚就不存在失业问题了。一个人的财产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死后财产还是留给社会。个人的消费是有限的,既便是个人消费了也会刺激内需。其实这些资本家生活都十分简朴,并不是一个人的财富多了就会为富不仁,抢劫杀人的都是穷人。如果国家不保护私有财产权,其后果不堪设想,财产就会大量流向别的国家。现在中国引进外资有一个“维尔京渠道”。“维尔京”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这个国家对个人财产和资本的保护比较重视,而且税收比较低。中国的许多资金流向了那里,然后又回过头来“曲线救国”。这些所谓的外资实际上都是国内的资金。这些公司把财产放在国外,然后回头又享受外资待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就是你国内对私有财产保护的力度不够,得不到宪法的保护。如果你政策变了,我财产在国内,为什么非要他们跑到外国以后,然后以外资的名义享受特权呢!为什么对自己本国人搞投资歧视呢!过去上海租界中挂着“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的牌子,现在咱们投资领域内也是“华人与狗不能入内”了。资本走出去又进来,这个成本有多大呀!
可见保护私有财产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计,已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现在只是说保护个人家庭财产和个人存款这已不算什么了,这都是小额。关键是大额的。对私人资产的保护越好,吸引的投资越多。
茅于轼 1929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以后20余年从事机械工程机车车辆研究。70年代开始从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后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曾在北京经济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院校教授经济学,并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国内外五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最近被选入美国Marquis1993和1995年世界名人录,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的1994-1995年度世界名人。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谁妨碍了我们致富》等书,发表了近百篇关于经济理论、经济政策、环境、道德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茅于轼:非国有经济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
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基本上靠民营经济,而国营经济却很失败。从全世界来看,国营经济都不行,这并不是中国人比别人笨,全世界都一样。中国人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害臊的,认为把国营经济搞糟了,其实全世界都没搞好。当然,中国的国营经济也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计划经济不讲效益,也没法讲效益,因为没有一个好的价格体系,没法衡量效益。一个企业赚钱应当是好企业吧!不对,还有政策性亏损呢!企业本来搞得挺好,政策上算其亏损。所以,在计划经济之下你根本就分不清一个企业是好是坏,价格混乱。政府也从来不把经济效益当成一个考核的指标,而是其它的评价。改革之后,情况有了转变,效益通过价格就反映出来了,一个企业办得好就要赚钱。可是以前的投资和生产都是在计划经济下搞的,现在你让它去赚钱,它无法赚钱,因为当时的投资就不正确就不是为了赚钱。特别是一些国营大企业,从前投资的时候根本是不计效益的,就是完成产量。生产计划不惜代价的完成。按理,成本超过价格是不该生产的,可我们只要完成任务,赔钱就赔吧!可见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生产的目的都不一样,计划经济只要完成任务,市场经济是为了赚钱,利润最大化。国营企业搞不好并不是国营企业的经营者无能,而是有一些先天的问题很难避免。国营经济基本上没有增长,大部分还亏损,那么我国二十年来的增长是从哪里来的,大部分靠的是非国有经济。到了今天,如果还有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那他的居心不良,要问问他想的是不是全国人民的利益。
二十年来经济增长的根本来源是非国有经济的增长。非国有经济的增长有几次高潮,特别是在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中国民营经济有非常大的发展。从业人员,企业数量,投资总量,产量都在迅速增长。可见,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障碍是思想障碍,如果突破一些思想障碍,民营经济还有发展空间。
那么,中国民营经济是在怎样一种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呢?民营企业家冒了很大风险,失败者很多。无论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民营企业家一代又一代都有很强的开创精神,可以说是前赴后继。最初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资本,只能找亲戚朋友借,银行根本不可能贷款给他们,而且遭受着各种不平等的待遇。在八十年代后期全世界有一个所谓的私有化浪潮,闹得沸沸扬扬,比如英国撒切尔夫人搞的一些私有化政策。如果把中国的私有化进程和他们比较,他们那个私有化简直是太微不足道了。国外认为英国搞了私有化,其实中国才是真正搞了一个大私有化。当然我们不称之为私有化,我们叫民营经济。英国人把国有经济私有化,而我们是无中生有。民营经济在我国本来是没有的,是改革开放后冒出来的。民营经济是在一个十分不公平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他们勇于创造,抓住了机遇,利用中国市场的巨大机会和潜力得到了发展。目前,从各种指标来衡量,非国有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非国有经济有个体的、外资的、集体的,在集体中还有戴红帽子的。农业基本上是非国有的,除了国营农场。农村搞的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应算非国有经济。这样看来,中国非国有经济远远超过50%。最近国际经融组织发表了一个公报,对我国非国有经济的比例进行了评估。他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结果无论按照什么标准划分,国有经济都是占了少数。
发展非国有经济面临的问题还很多,首先是一个融资问题。融资问题是全世界的问题,银行给大企业贷款不成问题,大企业有信誉,跑不掉。而民营企业就不同了,创业阶段都是小企业,贷款额度也就十几万,你还要调查他会不会逃债。一共没有多少钱,贷款成本很高,这是个世界难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在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来源主要还是靠自己筹集,不是靠银行贷款。第二个问题就是在民营企业发展中是不是一视同仁,平等竞争。在民营企业将来的发展中这个问题会得到解决。参加WTO之后民营企业会享受到同等国民待遇。过去是外国企业先享受国民待遇,中国企业反而享受不到,这有点说不过去。过去在法律上、税收上对民营企业的一些歧视政策肯定会取消。
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问题,我们仔细考察会发现问题还很多。企业在社会环境中首先和政府发生关系,然后还和消费者发生关系,再然后企业和企业之间发生关系。现在中国的民营企业在这几组关系中都存在着问题。在和政府的关系中,政府对民营企业有歧视性政策,在税收,工商注册,土地使用等方面都有不公平对待。这个问题刚才说了,会逐渐改善。那么在和消费者的关系中呢?每个企业都希望有好的顾客,能体谅企业难处,能和企业合作,而不是站在企业的对立面。这一点中国的消费者和国外的相比还不成熟。中国消费者一方面被一些企业的假冒伪劣产品欺骗,另一方面又和企业过不去,缺乏合作。比如你到超市买牛奶,有今天出的,昨天出的,前天出的,牛奶都在保值期内。中国消费者肯定会买今天出的,这在国外消费者会主动买前天出的。因为大家都买今天出的,过两天前天出厂的奶就坏了,这样企业的成本加大,价格自然就起来了。可见,消费者和企业的合作最后得到好处的还是消费者。市场经济是合作经济,现在我们消费者和企业基本是对立的。当然消费者和企业做为一组矛盾对立是正常的,但除了对立外还有合作。在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中问题更多。企业的信誉低,你发了货拿不到款,或者支付了款拿不到货,来了货质量不行。企业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存是十分困难的,有些企业家只敢和熟人做生意,这对企业的发展限制很大。还有企业内部也有问题。中国非国有企业的历史比较短,业主产权的处理缺乏修养,没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参予社会的一种方式,把企业看成是个人的事情。企业是几个出资人共同合作创办的,创办的时候大家共同努力还可以相处,一旦赚钱了麻烦就来了,开始为分红扯皮。很多问题在创办时没说清楚,大家出的钱。将来是投资是借款,利润分配,亏损后谁承担责任等都很模糊。要想不麻烦只有一个人当老板,我国公司法规定是不允许一个人创办企业的。所以中国的企业家要成熟,还有一段路要走。企业内部还有一个劳资问题,拖欠工资,工作条件不好,劳保福利不完善。其实这是企业自己损害自己的利益。一个企业如果工人和你不一心,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你这个企业无法发展。
虽然中国民营企业问题还很多,但问题都可以解决。我十分看好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从全世界来看,中国人办企业多半很成功。参加TWO后中国企业会不会竞争不过外国企业,我认为不会,中国企业会调整自己适应市场的。
所有权的保障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提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问题最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是所有权的保障问题。这个问题在国内学术界已讨论了很长的时间。这个讨论已逐渐影响到了法律系统。在八十年代大家不太重视所有权问题,我们学习西方经济学时也没碰到这个问题,西方经济学根本不讨论,对于西方来说这不是一个问题,人家已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中国,这恰好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学习西方经济学资源配置的理论,最基础的东西是所有权的保障,而中国所有权的保障问题没有解决。
从历史上讲,建国初期搞的“土改”、“公私合营”都是侵犯所有权的行为。当时是很痛快,社会的公平一声令下基本上没有什么阻力就完成了。对所有权的大规模的侵犯后患无穷。现在有很多企业家赚了钱都弄到外国去了,怕将来有个三长两短。在美国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所以在全世界其它国家一有风吹草动,大量资本都跑到了美国。那里成了一个避风港。欧洲也不行,打了几次仗对私有财产都有侵犯。
我国《宪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还是有限定词的。《宪法》第十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在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所谓保护合法财产这个限定词根本不需要,不合法的财产当然不会保护。为了这个限定词,让人觉得不牢靠。《宪法》是根本大法,应当明确规定保护私有财产。
在私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新现象,这些现象在经济学理论中还没有理论解释。经济学理论认为国防、社会治安等一些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应当由国家来负责管理和经营。但是在中国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方说治安,现在每一个大商店门前都有保安人员,也就说政府提供的治安还不够,企业不得不养活保安队伍。那么保安人员和政府治安机构如何分工?保安人员的法律地位怎样?警察按规定是有一些特殊权力的,保安人员有没有?如果有,保安向谁负责?是向养活他的企业负责还是向政府负责?这都是问题。还有铁路系统,铁路只是一个企业,而这个企业中却有铁路法院,在市场经济中法院本来是一个裁判,那么做为企业的铁路系统如果你和人家打官司了,你这个铁路法院如何公正执法?这种发展趋势有没有必要?当初是很有必要的,那么会不会最后由企业代替政府行使保安职能呢?这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这种现象国外也有,比方美国的一些监狱也由民办了。我第一次听说是在十年以前,现在美国的民办监狱越来越多。政府把监狱包给了一个民办的服务公司管理,包括安全、伙食、卫生等。按一般经济学理论,监狱是代表政权的怎么可能由民办呢?国防应当由政府来负责吧!但美国的国防工业都是民办的。可见,民营经济的发展已走在了经济学理论前面了。
魏杰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各种著作多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京城四少”之一。
魏杰:中国出现了新生代民营经济
对于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景我是十分看好的,我看好的是中国的新生代民营经济,或者说我看好中国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已经不行了,大部分已跨台了。所谓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从年龄构成上看,他们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下海都是自觉自愿的,是人生目标的选择,不象过去那些人下海是逼下去的,因为体制内没有前途了,不得不下海。从经营观念上来看,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是理性化经营,投资目标明确,这种投资往往是双赢的,我赚钱我的消费者也赚钱。我不久前看了一个饲料集团,他们的饲料价格是按农民的收益来确定的。农民收益高了价格就随行就市,农民收益低了压缩自己的利润,让农民有收益。这种理性化经营把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就确定起来了。
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们本身应该是具有技术或者管理特性的人,他们大部分都是人力资本。他们靠自己的能力去赚钱,不象过去的民营企业,想办法搞掂政府,赚点黑钱。新生代民营经济包括学生创业,但不仅仅是学生。当然他们大多数都受过高等教育,有些是博士、硕士。他们完全靠自身拥有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来管理企业,他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民营经济技术创新的方向
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有待突破的理论问题,很多经济学家都在讨论,在这方面我不想多说,我想谈的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说是理论问题也好,说是实际问题也行。我认为中国民营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技术创新问题。要搞技术创新这没有错,关键是发展方向。首先谈谈民营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就是以信息、生物技术为基础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全世界有三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强调技术的技术性;另一个是技术的民族性;还有就是技术的市场性。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应选择哪一个方向呢?我认为不能仅仅强调技术的技术性。铱星就是一个例子,铱星的技术性很高但不具有市场性,所以完蛋了。在美国和日本的较量中,日本人之所以打了败仗,就是日本人过份强调了技术的技术性,搞机器人。美国搞互联网,结果美国人成功了。机器人的技术性远远高于互联网,但机器人还没有市场。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千万别走向只追求技术的技术性这条斜路上,一定要考虑技术的市场性和技术的民族性。比方在电脑行业,你不要过多考虑在技术上超过美国,你要考虑电脑在中国发展的民族性问题。因为电脑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人使用电脑远远没有欧、美人使用的方便。中国人使用电脑首先要面对英文字母的问题。电脑行业能不能在电脑民族化方面下点工夫呢!在这方面下了工夫就是很大的技术创新,而且盈利潜力无限。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第二个方向就是由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我国是传统产业占主体的国家,我们有些民营企业所理解的技术创新,就是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投到高新技术产业上。为什么不投向你熟悉的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上呢!前一段时间我们的媒体在宣传上也有些偏差,谈到技术创新便都归结到高新技术产业上去了,弄到后来我们的县长作报告也大谈,本县未来的发展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可见我们的很多企业忽视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不可能放弃传统产业,而且还会以发展传统产业为主。这是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需要就业的压力太大,而且还有一个城市化问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会有大批农民需要就业,他们的文化修养很低,这些人就业只能在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不可能到高新技术产业。要放弃传统产业,就业就成问题。我们在国际市场竞争的一个优势就是劳动力比较便宜,劳动力价格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劳动力价格。这个价格差有一部分转化成了企业的利润。我们不放弃传统产业,但传统产业的确有问题,所以我们要用高新技术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
如果我们搞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那么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向什么地方发展呢?首先是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只改善几个功能是不行的。彩电业就是一个例子,现在彩电价格大战,说明产品过剩了,在竞争中彩电只增加几个功能是不行了,必须搞数字化彩电。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第二个方向是产品的深加工。目前世界上讲的产品深加工和我们理解的不一样,我们讲的产品的深加工只把功能不断深加工。比方说粮食,这样吃换成那样吃,由包子变成饺子,由饺子变成面包,这不叫产品深加工。产品深加工的含意是改变产品的功能。最近美国有三个州在使用一种叫“汽油纯”的东西,汽油纯是什么东西?就是油里加了15%的酒精。他们为什么要搞汽油纯呢?后来了解到有两个原因,第一汽油纯燃烧之后对环境的污染要远远低于完全的汽油;第二粮食太多,你还不能不让农场生产粮食,但生产多了卖不掉,也消耗不了怎么办?把粮食变成酒精,把酒精加到汽油中成为燃料,粮食不是吃了,是烧了。我们去年多了四百多亿吨粮食,到处修仓库,如果我们也搞汽油纯,每年可以消耗一部分粮食。这种粮食转化为酒精搞汽油纯的方式完全可以成为农业的调节器。粮食不够我就不转化,粮食多了我就多转化。这样农民就可以大量种粮食,粮食每斤价格能涨两角钱,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掌握这套技术。这不正是高新技术发展的方向嘛!
标签:民营经济论文; 国营企业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台企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专利管理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台湾银行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