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提升公路养护技术作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内容,做好公路工程的养护工作不仅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还能够减轻工程建设成本,产生良好地社会效益。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的工作,使得公路更加符合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出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下面就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公路养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加强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养护管理;问题分析
前言:随着我国公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公路工程养护工作也显得更加重要,公路特点决定养护管理的特殊性,对于有效修复公路工程随着时间、运载量所出现的损害,需对其公路自身和设施等进行维护、修复,进而确保公路工程的有效运行。
1 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作用分析
(1)正确了解及评价公路的运营状况及服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养护维修,创建畅、安、舒、美的良好行车环境。
(2)预防道路及设施病害的发生,及时修复随时出现的道路病害及设施损坏,尽可能延长道路及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3)发现并及时弥补由于设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及其设施的先天不足和使用缺陷,逐步形成公路较完善的使用及服务功能。
(4)减少或杜绝由于道路及设施维护不当给用户及使用者带来的意外损害,避免为此引发的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2 公路工程养护工作的问题分析
2.1 公路养护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问题。现今大部分养护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偏低,并且我国大部分的公路管理员是从养护技术人员中培养出来的,缺乏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和人员管理能力。尽管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和经验都相对较好,但是文化知识水平短浅,对于外来的新方法、新技术等等接受能力不强。在平常的工作中,专业知识能力欠缺,对专业知识的特性不够了解,因此不利于公路养护工作整体效率的提高。
2.2 公路养护设备问题。许多公路养护的机器过于落后,不能观察到公路的准确情况,导致公路养护工作出现失误,威胁到公路的正常运行。
2.3 公路防护系统的设计不满足要求问题。我国一贯沿用的还是传统的模式,旧的规范并没有得到修改,一些旧的要求根本不符合实际需求,比如规范中的折算系数并没有考虑路面承载极限能力,这些都影响到公路养护工作的进行。
2.4 公路使用材料的质量问题。在目前的绝大多数公路中,使用的施工材料源自国产,但在国内,这种材料能够符合标准的厂家并不多,而且供不应求。一些建筑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国家伪劣产品。
2.5 粘层油、透层油的使用对公路养护工作的影响问题。要保证公路能够正常运行,公路养护工作进行准确、到位,需要观察公路粘层油和透层油的使用情况,考虑其使用对公路造成的影响。同时,许多工程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二灰碎石来使路层结合在一起,但是这样做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它的渗透性能差。此外,使用这种材料容易破坏路面的平整度,导致透层油窝积现象的产生,这种情况也不利于公路养护工作的开展。
3 加强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措施
3.1 树立服务的观念与环保意识
公路养护是以方便广大人民出行便利为目标,在日常养护中应尽最大能力保证道路安全畅通,各种养护作业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采用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利用等先进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国际上再生工艺及方法大致可分为热再生、冷再生、厂拌再生等,用于路面再生的机械有红外线路面加热机、旧料破碎机、就地再生机等。
3.2 对公路养护的范围进行划分
明确各级养护责任公路的养护特点,重点要以预防为主。要对所有设施进行经常性、及时性、周期性和预防性养护与维修,以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为此,将公路养护分为3级:①日常维修保养。按养护里程,以年养护定额费用下达全年保养计划,分季实施,日常养护主要由各级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完成;②专项治理。以预算形式上报列项,批准后按批准的设计预算实施,并以决算形式批准核销,以保证专项工程的实施,此项任务由各地市公路局组织完成;公路大中修,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大中修工程。此外,加强专项治理,将养护作业划分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防护工程、交通设施、绿化工程6大类,并按日常维修和专项工程这两种不同的养护作业制定出相应的标准,落实具体施工单位,此项工作应由省级公路局设计组织完成。
3.3 规范公路养护管理过程
无论是小修保养,还是专项工程和大中修工程,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做好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原材料的质量试验,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质量监督,并按相关规范的要求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养护工程符合公路的设计标准,维持公路的良好运营和服务水平。另外,必须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方面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二是要配备完备的施工安全标志设施,如标志牌、标志车、反光锥,反光衣等,并按规范要求进行交通控制和渠化管理;三是加强施工现场材料堆放管理,及时清走施工废料,并运送到指定地点,同时做好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
3.4 引进高效率、高质量的养护设备
确保公路实现良好、安全运输的大趋势就是养护机械化。随着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通车数量也不断地在增加,对于现在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机械化难以实现,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此时必须引进较先进较科学的养护设备,使得公路养护的速度和质量都能够不断地加快。对于基层的公路养护段,可以引进一些小型的养护机械,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质量高的优势,例如小型扫路机、小型铲雪车、小型压路机等等。作业转场时,工具车可由人工进行搬运,不需要用专门的配备吊车。除此之外,养护档案应该在公路养护段中建立,实现施工的电子化,并且使病害路段能够拥有自己的电子病历、以及各种资料,从而使得养护成本得以减少。高等级的公路养护肯定在各方面的要求会更高。此时就需要引进国外较先进的技术和加工设备,从而使得养护机械的制造技术得以提高,并且能够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3.5 提升养护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定期组织职工培训学习,提高养护技术水平。纵观一些发达国家的公路养护队伍,无一不是由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组成。而在我国,公路养护一线职工大都是由农民和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的临时工和合同工组成,职工素质普遍低下,严重阻碍了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当前,加强职工培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领导重视,舍得投入;②注意积累总结经验,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分析,总结好的养护方法和经验,在培训中推广;③职工教育要注重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并且突出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要经常组织一些养护技术现场交流会,以提高职工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④职工培训切忌走过场,应付了事,要实实在在地让职工学到东西,使职工清楚平时工作都要做到那些方面,达到精细化养护的标准是什么,养护的目标是什么,让职工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方向。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俗话说:“三分修,七分养”,公路建成之后,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养护,保持良好的状况和使用的顺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和学习中总结经验,以便早日做好我国公路的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金君. 公路养护巡查监理的作用[J].公路与汽运,2013,(02).
[2]朱静. 论沥青路面的裂缝及预防[J].现代商贸工业,2012,(06).
论文作者:刘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公路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职工论文; 能力论文; 设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