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科室:肾病科血透室;518172)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原因及其中医护理手段。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4 月-2018 年 10 月[研究时间改为 2018 年 04 月-2018年 10 月]间收治的 37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 19 例,接受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 18 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失眠的原因,并对两种护理手段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导致两组患者失眠的原因主要为:身体不适、担心预后、家庭经济压力、白天睡眠过多、环境变化等;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手段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这对于临床工作的开展、保证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失眠;中医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300-02
前言:失眠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主要为难以入睡、夜间睡眠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等。失眠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也会影响疾病治疗[?]。现代研究认为,中医护理对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4 月-2018 年 10 月间收治的 37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相关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4 月-2018 年 10 月间收治的 37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 19 例,包括男性患者 11 例,女性患者 8 例,年龄 42-68 岁,平均年龄(59.1±2.3)岁。对照组患者 18 例,包括男性患者 9 例,女性患者 9 例,年龄 39-71 岁,平均年龄(60.2±2.9)岁。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中排除以下:急性心肺疾病、急性感染、重症和精神病患者,患有焦虑或抑郁症者]由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进行详细交流,判断患者睡眠状态,并对患者失眠的原因进行统计。本次研究中排除以下患者:急性心肺疾病、急性感染、重症和精神病患者,患有焦虑或抑郁症者。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详细阐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在病房内构建良好的环境,保证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新鲜;在患者入睡前,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帮助患者放松精神,顶住患者避免观看较为刺激的电视节目、书籍等,避免情绪紧张。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点睡眠起床,并且注意饮食,通过合理进食而避免提质量过快增长而造成心肺负荷影响睡眠。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手段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所采用的护理对策主要包括:(1)自拟中药组方足部熏洗,取肉桂、黄连、远志、香附、郁金各 10g,熟地黄、当归、柏子仁各 20g,加水 6000ml 后浸泡药物 30min,文火煎煮 30min,倒入盆中,待水温冷却到理想水平后,浸泡双足,在浸泡过程中反复按摩太冲、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1 次/d。(2)耳穴压豆。取患者耳两次的交感、内分泌、皮质下、心、脾、肾等穴位,每次选贴一侧耳,两耳交替贴压。取王不留籽至于胶布中间,在常规消毒患者耳轮廓后,将准备好的胶布贴在穴位上,并用手指用力按压 2-3min,直至产生酸麻肿胀感、耳轮廓充血为止;叮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穴位 5-7 次,并于睡觉前再按压 1 次。耳穴压豆的粘贴物在每次患者入院透析时一并更换。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原因,并采用睡眠质量自测量表(AIS)[1]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每项得分 0-3 分,患者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2.0 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 t 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 P<0.05 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失眠原因后,发现导致患者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详细资料见表 1。
3.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长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最主要方法,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院实践发现,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存在失眠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2]。我院通过研究发现,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失眠的主要原因为:身体不适、担心预后、家庭经济负担、白天睡眠过多等[3-4]。中医认为,失眠是“机体阴阳失衡,阳不入阴则产生不寐”,将失眠认为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手段[5-6]。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将中医护理手段应用到临床上,显著改善
了患者睡眠质量情况,根据表 2 的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在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手段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情况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其中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中医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中发挥着作用。
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受自身身体状况、家庭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出现了失眠问题,而中医护理手段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因此值得护理人员关注。
参考文献
[1]张艳媚,翟妍,李鑫楠,等.中医护理措施对 2 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6,6(5):132-135
[2]郝伟华,刘庆丽,张伟,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血液净化,2018,4(4):221-222.
[3]于丽月,王爱民,许文博,等.脾胰耳穴磁珠贴压法对 2 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3,8(9):1323-1326.
[4]佀雪平,吕文静,陈晶晶,等.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症38 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3,41(5):120-121.
[5]郭秀媚,管霞飞.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高血压失眠 94 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22(3):339-340.
[6]王金玲,赵光本,陈吉林,等.组合型人工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
论文作者:周珍俐 刘旭生通讯作者 第二作者朱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中医论文; 耳穴论文; 睡眠质量论文; 原因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