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江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风华中学 138000
语文阅读教学实质就是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一种积累,搞好语文阅读教学很重要。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量的长期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课外阅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起了强化和促进作用。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符合法度,显然跟吸收密切相关。”无论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是针对语文考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今时代赋予当今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任。我们要将课文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学好现代文,学好语文,受益终身。那么,怎样才能搞好语文阅读教学呢?
一、以“读”为本
文本细读,顾名思义一是要“细”,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所以,要进行文本细读,就必须从语言入手,从最基本的字词入手;二是要“读”,南宋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后自精熟,精熟了理自见得。”结合这两点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细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朗读
朗读是亲近和理解语言的前提,也是进入文本的必要一环。在朗读中,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文辞质朴,情感真挚,就适宜在朗读中体会,如“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可以走进朱自清的情感世界,感同身受地体会那种对父亲依依不舍的情感。
2.阅读时间要充分
教师要上好语文课,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对于课上朗读,短小的篇幅适宜集体朗读,较长的篇幅宜选取部分集体朗读、自由朗读。整篇文章应该给学生预留课前预习时间,在这时间段朗读。总之要让所有学生都能有充分的时间来阅读文本。
3.寻找切入点
在阅读文本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一些细微处,仔细阅读,细细揣摩,才能品出精妙之处。
(1)细读关键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一个读者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字就是能让你头痛的字,关键字词通常仅提供最有特点的细部,而把其他的部分留给读者,须调动读者想象,用读者的经验来补充刺激读者的联想或者想象,把他们的经验与记忆激活。”所以真正要分析作品,还是得从分析关键字入手。
(2)细读人物称谓。人物称谓就是人物间彼此的叫法,细细地深入挖掘,你会收获良多。
(3)细读标点。文中的一些标点寓意深刻却经常易被忽略。例如,《故乡》里“我”重新看到闰土时,“啊!闰土哥,——你来了?……”这处标点很有特点,仔细品味诵读之后,我们能读出对重新见到久别的儿时伙伴的兴奋激动,也有对儿时伙伴变化之大的疑惑,更有想说的话很多却无从说起的迟疑等复杂的人物心理活动,从而能更加形象地感受闰土这个人物形象。
(4)细读空白处。空白顾名思义就是作品省略了的地方。文学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它往往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正为读者参与文本创设了弹性空间。
二、结合语境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文本语境,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把握文章主旨,体悟作者思想感情。结合语境,读懂作者。文本细读的大语境是指作者创作文本时的社会生活情景,包括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阅读教学时,联系大语境也是实现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途径。
例如,李白的《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有两个典故,一是姜子牙在渭河垂钓得遇周文王,受周文王赏识重用,助周灭商;二是伊尹乘小舟从日月旁经过被商汤聘请重用,助商灭夏。要理解诗人李白在此处用典的意图,就得联系李白的生平经历。原来在写作此诗时,李白受权贵排挤,被迫离开长安,抑郁苦闷下写了这首诗,此处用典是用古人的经历来安慰自己,古人能有这等机遇,自己未必没有,对于自己能受朝廷重用又再次充满了希望。联系语境,品味感情。
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的“喜”字用得妙。作者写红军过雪山时,为什么要突出“喜”呢?联系当时的红军长征情景,因为翻过雪山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目的地就在前面,三军即将会师。所以用“喜”既突出了红军战士过雪山时的乐观心情,又表现了战士们对胜利的信心。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代背景,才能体味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文本细读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结合文本,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营造恰当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体味文本结构的深层含义,领悟作者情感。如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才会收到异于传统教学的特别效果,呈现别样的精彩。
阅读教学是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投入学习精力,更是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然而,无论如何阅读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基石,离不开语感的培养,离不开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悟,离不开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由此,教师应基于本文所述教学思考,结合学生个体差异,通过“问题”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论文作者:崔海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文本论文; 语文论文; 语境论文; 学生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作者论文; 能力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