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颖珩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为医院手术室患者制定并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并探讨其对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400例医院手术室患者根据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参照组与精细化组,前者给予传统的护理管理对策,后者制定并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对策。对比2组对院内感染控制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依从性和感染发生率。结果:精细化组对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危害、征兆、预防措施健康知识的认知评分均远高于参照组(P<0.05);精细化组和参照组依从性分布情况及优良率对比均可见显著性差异(P<0.05),且前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50%,明显低于后者的6.00%(P<0.05)。结论:对医院手术室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改善其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提升感染控制的依从性,降低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管理;医院手术室;感染
医院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外科手术或者急救治疗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由于医院手术室患者均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均属于侵袭性操作,且手术区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暴露,因此感染发生率较高,而一旦感染,不仅影响医院的社会服务形象,并且还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1]。由此可知,对医院手术室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模式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意义重大。鉴于此,本研究特筛选400例医院手术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试验,重点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操作方法及其对感染的控制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医院手术室2017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0例患者根据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参照组与精细化组。参照组共200例受试者,男性113例,女性87例,年龄20-60岁,平均(45.1±7.3)岁,手术部位:头颈部30例、胸部66例、腹部54例、四肢25例、脊柱20例、其它5例;精细化组共200例受试者,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20-60岁,平均(44.9±7.5)岁,手术部位:头颈部28例、胸部65例、腹部56例、四肢27例、脊柱18例、其它6例。组间临床资料经对比并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管理对策:主要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手术室感染控制条例等实施护理管理,另外向患者发放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的健康指导手册。
精细化组制定并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对策,从患者的健康意识、行为两方面入手,(1)健康教育:对患者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健康知识的教育和指导,具体形式包括一对一健康指导、开展健康宣教会议、通过网络平台向患者发送健康消息、在患者腕带上粘贴注意感染控制等提示语等,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包括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危害、征兆、预防措施等主题内容,并详细回答患者本人及家属关于健康防控知识的问题;(2)加强行为管理: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并加强管理,在其出现可能会导致院内感染的动作或者行为时及时柔声制止并向患者详细解释原因,征得其理解和配合,如术前不配合消毒工作、无菌巾污染、手术后局部皮肤未保持干燥清洁等,手术后除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密切观察引流物的性状等,还应当指导患者学会自评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包括自身是否出现体温升高、乏力、不适、切口是否出现溃脓、流血等,鼓励其一旦发现异常积极求助护理人员处理,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医院手术室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对院内感染控制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依从性和感染发生率,其中院内感染控制健康知识包括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危害、征兆、预防措施,由责任护士对患者采用百分制评定,评分越高则意味着患者的认知情况越理想;依从性分为优、良、可、差,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针对院内感染防控措施的配合度进行评价,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
1.4 统计学分析
将SPSS18.0软件作为统计学工具,分别借助秩和、t、检验等级资料、计量()、计数(%)资料,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院内感染控制健康知识的认知评分对比
精细化组对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危害、征兆、预防措施健康知识的认知评分均远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医院感染防控一直是卫生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院内感染的发生危害严重,不仅影响原发病的治疗效果,甚至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务人员必须重视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3]。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点部门,同时也是院内感染的高发单位,更应当首当其冲,积极创新、探讨和改进院内感染的控制策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本研究中,精细化组患者对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危害、征兆、预防措施等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提示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改善医院手术室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此外,精细化组依从性分布及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前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后者,说明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积极提升患者对于院内感染控制的依从性,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精细化护理管理包括意识和行为2个方面的护理管理服务,其中意识方面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于防控院内感染健康知识的认识情况;行为方面主要是通过约束和制止可能会导致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行为、加强对自身异常的监测等降低感染发生率[4]。2项操作紧密配合,相辅相成,进而能够保证从外因和内因2个方面共同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防控力度。相关研究指出[5],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通过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临床应用的价值较高。
综上,在医院手术室患者中引入精细化护理管理,以便增强患者对院内感染防控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力度,改善依从性,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作用积极且显著,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丁宝,薛东芳,潘娜.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6):102-1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460-465.
[3]罗贤慧. 循证管理对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和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6):146-149.
[4]李丽娥,王冬霞,朱丹丹. 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6,27(21):3597-3599.
[5]沈黎黎. 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8(12):225-226.
论文作者:肖颖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院内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室论文; 精细化论文; 医院论文; 发生率论文; 健康知识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