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科技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丁光发,吴晓艳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科技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丁光发,吴晓艳

新疆地矿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8311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世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在现代的工程地质勘查中,促使水文地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文章主要概述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分析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发展现状,以及研究了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的科技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科技发展趋势

前言:在中国推行的公益性和基础性工作中,研究水文、环境和工程地质是其工作之一,水文、工程和环境地质的有关研究与我国的各个方面如资源管理、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息息相关。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过程最重要的时期,需要迎合大范围的国际趋势,并良好的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科学的困难,这就需要有关水文、环境和工程地质工作要向着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1简要概述水文、工程、以及环境地质

1.1水文地质

地下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变化以及运动的现象,是指水文地质。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影响工程建设和采矿的不利因素及其防治等,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科学。

1.2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是综合评价各类工程场地或路线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以便查明各类工程场地或者路线的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或者荷载的作用下,分析和预测地质条件将会发生的变化及作用,对场地或路线进行优选,并对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对工程的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工程的正常使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1.3环境地质

早在二十世纪中叶,环境地质这一词被流传,环境地质的提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山顶滑坡,地面泥石流和沉降等现象。调查大范围灾害地质、评价分析国民经济开发区以及重要的交通干线,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地质探测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自然灾害威胁人们的程度,是环境地质主要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现如今,在地面水源,地下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方面,我国环境地质研究获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今后环境污染治理的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研究资料。

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发展现状

2.1地质勘察中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同时自然环境却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在加速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这样的现象更加的明显。由于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频繁发生地质灾害,不利于目前社会的稳定发展。在调查某一地区的地质过程中,探索到了一些问题,可以纠正我们开发土地资源的本来意识和态度。首先,破坏土地的现象比较严重,除过度开发外,土地浪费依然存在,各种非法开发建设,造成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严重破坏土地资源和生态平衡。其次,由于长期过度开发与破坏该地区土地,再加之自然的影响因素,因此导致了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最后,由于破坏了水文地质环境,因此导致了局部地下水位下降,最终造成当地水资源严重缺乏,人们的正常用水受到影响。

2.2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的现状及发展

地质环境与区域经济的未来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上述种种问题,该地区的发展将停滞一段时间,在这一时期内,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需要科学解决。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应结合目前地质环境,尽量减少再开发地方水、土资源的次数,包括规划中临时中止大型建设项目的筹备工作,因为受到地质环境灾害的影响,大型建设项目的建设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反之,由于工程建设导致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可能会发生其他的地质灾害。站在社会人文角度来看,在有效保护和改善该地区的地质环境之前,不适合再开发利用。第一,防止发生地质灾害,避免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此外,从目前科技水平来看,地质灾害的发生还不够准确和可预测,其本身也具有隐蔽性和滞后的特点,所以,更需要事先预防。第二,保护生态环境,不但对当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后代的财产遗留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文、环境、工程地质的科技化发展方向

3.1水文、环境、工程地质的科技化发展所要遵守的线索

3.1.1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的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应将国家的重点工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作为主要的依据。

3.1.2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的科学技术发展,应将政府职能服务如地质环境监测、地下水监督利用等以及履行政府法律如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以及水资源法等作为方向。

3.1.3科技化要延伸到各个学科。研究水文、环境、工程地质实际上就是在环境科学和土木工程学上,应用和利用地质学基础知识,因为在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范围和专业比较广,而且错综复杂,因此就需要延伸到各个学科中。

3.2水文、环境、工程地质科技化具体发展方向

3.2.1有关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广,主要包括:地下铁道、水利工程、铁路,以及采矿等,这些工程在隧道工程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比如,中国的铁路建设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其中,在建设隧道时,岩溶地层止水问题就是经常遇见的主要问题,大瑶山隧道建设就是最典型的问题,大瑶山隧道长度为14.925千米,大概400米到500米之间的距离是岩溶埋深,岩溶的长度大概为1千米,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涌水涌沙事件轰动一时,严重导致铁路瘫痪,所以,国家开始重视研究关于隧道深层岩溶治水技术的课题,其中,包含的知识都是一些水文、环境、工程地质方面的,这一课题的提出,为生产服务、生产和科研相结合的科技化发展方向提供了充分的参考依据。

3.2.2关于岩石边坡

在水利工程坝基、铁路工程、水库回水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边坡问题,

其中河谷卸荷回弹、上覆地层受到采煤活动的影响、河谷外鼓、边岸受到长河谷坍塌的影响,以及硬岩地层中软弱夹层的风化等都属于影响岩石边坡的重要因素。

3.2.3关于填海造地及围湖造田

我国对填海造地和围湖造田的项目进行实施,主要的目的在于扩大耕地面积,因为将湖泊的实际面积缩小,因此导致泥沙积累速度加快,环境与水文地质产生变化,自然灾害如水灾、洪涝等不断涌现,为了将这些问题有效解决,应加强水文与环境地质这一方向的科技化发展。

3.2.4为规划服务

现如今,发展起来的水文、环境,以及工程地质工作,通常情况下都是服务于规划,呈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其主要包括:全国环境地质图、中国地质灾害图、以及图文结合的中国重点城市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对策等,有利于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始终以水文、环境、工程地质的科技化发展为方向。

3.2.5开发干旱地区地下水

我国的西部地区属于干旱地区,如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目前雪山融水进入水库,之后沿着河道渗入到地下,最后在平原地区溢出形成绿洲,这就是水资源系统的主要模式。在未来发展方面,要合理开发地下水,进一步调节和改进农业灌溉技术,使水资源能长期有效为经济建设提供保障性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环境、工程地质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对社会需求、科学发展趋势进行正确的把握,扩展视野、摒弃传统单学科发展思维。文章主要探讨和研究了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的发展现状,以及基本概念,同时分析了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的科技化发展方向,以便推动中国地质科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建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3)

[2]李能芬.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甘肃科技,2011(12)

[3]张人权,梁杏,靳孟贵.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01)

[4]孙剑功;地质环境工作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谈新时期地质环境工作[J];地球;2014年11期

论文作者:丁光发,吴晓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科技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丁光发,吴晓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