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建筑而言,整个建筑主体的成功与安全其主要在于建筑的桩基础稳定性的保证。上部结构是否稳定,全靠于桩基础的牢固与否,若是桩基础都没有稳固的保证,那么上层的建筑即便豪华无上,奢侈无双那也等于是沙漠上的城堡,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桩基础的技术应用是桩基础的初步保证,一些没有对桩基础施工技术引起重视的技术管理人员,会致使桩基础施工存在一系列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
1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的分类
1.1按承台位置高低分类
高承台的桩基在群桩承台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之上,这种桩基是由于结构设计上的需要,常用在桥梁、港口等工程中。反之低承台桩基是承台底面埋在地面以下或局部冲刷线以下的桩基承台。房屋建筑工程常用的桩基就是低承台桩基。
1.2按承载性质分类
一般情况下,竖向荷载下,桩基的承载力以桩基侧面的摩擦阻力为主,外部荷载其大多是通过桩基的主体侧身表面与土层之间的摩擦阻力传递给土层,桩基的尖顶部分承受的载荷最小,这类的桩基称为摩擦桩,其主要用于岩层埋置的地基。这类桩基的沉降是非常大的,稳定的时间也会比较长。
在最大承载力的条件下,桩基顶端荷载主要是桩侧摩擦阻力承受,即是在外荷载作用的条件下,桩基顶端的摩擦阻力和侧壁的摩擦阻力都发挥作用时,但桩基侧壁摩擦阻力比桩基顶端阻力大时,称为端承摩擦桩。用于穿过很软的地层嵌入较坚实的硬土的桩基。
1.3按桩身材料分类
根据桩基使用的材料可分为三大桩基:混凝土桩基,钢筋桩基和组合桩基。当然还有其他的种类,在一般情况下的应用中,这三种桩基的使用最为常见和安全稳固。
从最常用的桩基开始,第一个是钢筋混凝土桩基,它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桩基,钢筋的材料强度非常大,可以很好的保证桩基的质量安全和稳固。饱和的混凝土填充可以让钢筋桩基更为牢靠,要说钢筋是骨架的话,混凝土就是血肉的角色,有了混凝土,钢筋桩基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第二个是钢桩,由钢管桩和型钢组成,钢桩的桩基材料强度非常高,桩基本体表面面积大而截面面积小,因其沉桩的时候贯彻能力强,对周围的建筑影响少,所以最常用的地方就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繁华区域。常见的钢筋樁基有工字型和H型。但由于钢筋价格的昂贵,耐腐蚀性太差,在有些工程项目的应用上,钢桩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第三种是木桩,常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会在加固某些工程或能就地取材的临时工程中使用。因为木材的特性,在绝对干燥或地下水位以下的环境中,木材才会有很好的耐性,但是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木材很容易腐蚀;还有灰土桩和砂石桩,均主要的用于地基的加固,砂石桩还会用在挤密的土壤中。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2.1桩基础工程中的振动沉桩技术
振动沉桩技术是桩基础施工中的一种基础技术,对于桩基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与其他的成桩技术相比振动沉桩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具体地说来振动沉桩技术主要就是在桩顶部的某一位置固定一个振动器,这样在振动器振动的过程种桩基础就形成了,而且这样做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保证桩身能够迅速下沉到桩基础施工所需要的位置,确保桩基础形成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桩基础施工中的桩位复核技术
桩位复核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对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有偏差的桩位进行复核,但是实际上桩位复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就是对已经建成的桩基础的桩位进行复核,这个复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有的桩基础都能够按照标准的要求建造,同样也是为了保证所有的实际建筑施工能够准确开展;另外一个就是在那些土质不好的土壤中建设桩基础工程很有可能会由于土质的原因导致桩位出现偏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要对桩位进行复核,而且也应该对有偏差的桩位进行修改和纠正,避免由于桩位的小失误而引起后续的建筑施工的重大失误,桩位复核技术主要就是借助一些专业的仪器和设备等对桩位的准确度进行测量,对于那些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桩位及时进行复核和复位,为后续的建筑工作的开展做准备。
2.3桩基础施工中的灌注桩施工技术
灌注桩是常见的桩基础形式,主要利用机械完成。其主要的施工流程包括桩基定位、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安放、导管埋设、混凝土灌筑与养护等。下面以具体的工程实例加以说明。例如,某项目工程建筑总面积为6000平方米,属于二类多层建筑,耐火等级要求為二级,抗震防裂为7度,建筑使用有效年限为50年。本工程基础采用桩基础为机械成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有专业的建筑公司承担。工程总的桩位数有183根,直径为800毫米,桩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混凝土的强度为C30。在桩基定位阶段,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桩中心位置的放样,要在放样四周建护桩并对放样位置进行复测,对于误差的控制不得超过5毫米。用宽10毫米、长35到40厘米的钢筋作桩位,将其打入地面30厘米做桩的中心点,并且要做好标记。清孔是灌注桩施工必须进行的步骤,要在最后一次下钻时减压吊钻,对孔清扫两到三圈,保证孔内清洁以及孔底平整。并且在灌注混凝土前,要对孔底进行复查,如发现不符合要求,就要进行二次清孔。为了控制机械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需要严格的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时间,使其满足相应的成孔检测标准。
2.4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技术包括振动式、锤击式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确定桩顶高度以及预制桩方向,这样才能确保打入土下的桩基础不会出现偏离等质量缺陷。在预制桩施工过程中,操作的连续性是必须保证的因素,一旦发生脱节操作现象,就很难保证管桩的结实程度。由于预制桩施工技术操作振幅较大,对桩基础周围的土体造成较大的挤压,所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严格的控制管桩与管桩之间的距离。
2.5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当土体的承载力较小时,可采用分层填土、换土垫层的方法。土体具备膨胀性、湿润性,对地基基础的稳定度及强度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基于此,采用分层填土、换土垫层的方法最为适合,采用高强度、高稳定的施工土地来替代原有浅土层,并分层进行夯实,避免出现孔洞或裂缝等现象。碾压夯实,利用机械装置产生的夯击力,对地基的松软土进行夯实与碾压,增加土体强度,降低压缩性并减少沉降量。碾压夯实可分为两种方法:①机械碾压法。利用推土机、压路机等大型机械装置压实地基土层。在地基土层过程中,要确保夯实度与实际要求相符。但缺点是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必然会增加财力、物力的支出,只适用于大型建筑工程。②振动夯实法。将电动机振动产生的垂直力作用在地基上,振动可长时间持续,能够较好的完成夯实工作。
3结束语
桩基础施工是土建施工的重要环节,施工质量影响着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只有全面的掌握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科学灵活的应用,并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强化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开发和应用更加先进的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严格落实各项施工措施,努力提高建筑桩基施工质量和效率,建造出更多优质工程,促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文奇.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7,(23):42+72.
[2]余尔显.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实际应用[J].江西建材,2017,(12):97+102.
[3]胡耀广,彭帅.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技术浅谈[J].建筑知识,2018,(04):74.
[4]金丽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居业,2018,(01):113+116.
论文作者:匡煜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桩基论文; 桩基础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土建论文; 钢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