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王文英

永州市中医医院 康复科 425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对其肢体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6月~2018年05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偏瘫患者护理方法的研究;对照组(51例):选择基础护理方法展开疾病护理;观察组(51例):选择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展开疾病护理;最终就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总有效率、FMA评分以及BI指数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总有效率(70.59%)对比,观察组(98.04%)提升程度明显(P<0.05);同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FMA评分以及BI指数对比,观察组提升程度明显(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选择早期康复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于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的提升、FMA评分以及BI指数的提升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对其肢体功能恢复加以显著促进。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脑卒中患者在未经及时治疗后,往往会表现出肢体偏瘫遗留的现象,对此种现象原因加以分析发现,患者表现出中枢神经受损的现象后,低级中枢摆脱了大脑对其产生的控制调节作用,从而呈现出正常运动受阻的现象导致。对于诸多脑卒中患者在疾病恢复期间,会呈现出丧失运动控制能力、异常运动方式以及痉挛等现象,对此确定有效方法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加以促进意义显著[1]。本次研究将确定最佳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干预,以此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加以显著促进。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06月~2018年05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偏瘫患者护理方法的研究;对照组(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6岁~79岁,平均年龄为(61.13±7.25)岁;观察组(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7岁~81岁,平均年龄为(61.15±7.29)岁;伦理委员会对于此次研究均同意批准;所有脑卒中偏瘫患者以及家属共同完成知情同意签署;观察对比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性别、年龄,结果呈现出无明显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以及家属进入医院后,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偏瘫患者护理方法的研究;对照组:选择基础护理方法展开疾病护理;观察组:选择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展开疾病护理;对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就脑卒中偏瘫疾病患者的基本表现加以观察,针对其基本需求加以满足,并且完成常规护理项目[2]。对于观察组:①对患者给予心理疏导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早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展开心理疏导干预:就脑卒中系列高危因素以及临床研究的治疗方案加以讲解,以对其良好自我保健意识的树立做出保证。此外通过必要的安慰以及鼓励,对其情绪稳定以及态度积极做出保证,最终确保脑卒中偏瘫患者依从性获得显著提升[3];②对患者给予体位护理干预:工作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健侧卧位、侧卧位以及仰卧位的选择,控制体位转换频率为1次/2h,避免因此表现出压疮症状[4];③对患者给予被动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患肢进行按摩,保证频率为2次~3次/d,在准备进行按摩前,准备红花乙醇(50%)对患者进行涂抹,于患者近端关节直至患者远端关节位置,对患者每一关节按摩的数量在15下与20下范围内,以对患者血液循环的促进做出保证[5]。④对患者给予康复训练干预:利用棍棒以及绳索等系列工具辅助脑卒中偏瘫患者完成训练,对患者展开抬腿、十指交叉以及握拳等系列活动加以叮嘱,保证时间为0.5h/次,频率为3次/d,直至观察患者肌力恢复程度达到3级,对患者合理展开主动训练干预。主要包括坐位训练、自主翻身训练、行走训练以及站位训练干预等。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安排家属以及护理人员进行陪同,避免患者呈现出意外事件的现象。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反复练习,例如进食以及穿衣,在此期间,需要合理控制训练强度,禁止出现过度训练的现象。⑤对患者给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干预:对患者合理展开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干预,例如在穿衣、自行进食以及洗漱等方面,频率为2次~3次/d,时间为20min/次。⑥对患者给予认知功能训练干预:利用读报以及交谈等系列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并且配合给予音乐刺激以及语言刺激,以对其躯体感觉的增强加以促进,使得觉醒能力以及环境辨认能力获得显著增强。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过护理后,其肢体功能全部转为正常,观察其病残程度,最终为0级;好转: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过护理后,其肢体功能全部获得缓解,观察其病残程度,最终为1级~3级;无效: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过护理后,其肢体功能未获得缓解,或者表现出恶化的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护理总有效率)以%形式合理展开X2检验,计量资料(FMA评分以及BI指数)以x±s形式合理展开t检验,以P<0.05为差异表现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总有效率对比

同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总有效率(70.59%)对比,观察组(98.04%)提升程度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临床对比(例)

3、讨论

脑卒中作为危急重症之一,即使临床选择有效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往往存在诸多患者呈现出程度不同肢体功能障碍以及生活难以自理的现象。人体大脑存在可塑性,对此针对脑卒中患者组织其进行有效学习,确保其全脑系统对于受损神经功能可以有效接替,对于肢体功能重组可以有效促使,以此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改善。

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其可以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际情况了解基础上,合理完成完善康复护理计划创建,从而使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残疾率以及死亡率获得显著降低。期间,心理护理的实施,对于康复希望的树立可以做出充分保证,此外肢体主动训练以及被动训练的实施,对于血液循环的加速、肌力强化、肢体关节活动度提高以及行动功能改善促进可以做出充分保证。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选择早期康复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于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的提升、FMA评分以及BI指数的提升可以显著促进,从而在恢复肢体功能以及提升生活品质方面获得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钟梅,梁本蓉.专人实施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02):60-61.

[2]张雪,郭威,黄芬,万艳平.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和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02):38-42.

[3]潘永华.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08):364+366.

[4]金燕,陈静,李煜珍,任传成.远程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照顾者压力指数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02):202-204.

[5]秦璇,王晴.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02):118-119.

论文作者:王文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王文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