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奥运会男子竞技体操比赛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技体操论文,述评论文,奥运会论文,男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通过对第35—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第28届奥运会男子优秀运动员体操比赛的对比、分析和研究,探析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的动态和技术发展变化,旨在为我国男子体操队制定运动训练和比赛计划提出建议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28届奥运会及第35—37届世锦赛男子体操单项、团体和全能决赛前8 名运动员的成套比赛动作。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第28届奥运会、第35—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比赛成绩和1997—2000年、2001—2004年国际男子体操评分规则及相关的论文资料。
1.2.2 数理统计法 通过现场直播,依据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的《2001年男子体操评分规则》对获得第28届奥运会男子团体、全能和单项前8名运动员动作的起评分、动作编排、完成情况及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团体比赛发展态势
执行新规则前,男子团体冠军的争夺大多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进行。随着新规则“6—3—3”赛制的实施和俄罗斯队的衰退,世界体坛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强队与弱队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竞争更加激烈[1,2]。
从表1可以看出,第28届奥运会男子团体前3名分别是日本队、美国队、罗马尼亚队,这3支队伍分别是悉尼奥运会男子团体赛的第4、5、6名。美国队在执行新规则后3次蝉联男子团体赛的亚军,这与体操运动在美国的广泛开展不无关系。如今,全美境内注册的运动员多达65000人,每年大约有3000种大小比赛。日本队也吸取了中国和俄罗斯的训练体制,进行集中训练,从娃娃抓起,从基本功抓起。第37届世锦赛日本队整体表现已经使团体赛“三强鼎立”的竞争格局初显端倪,而本届奥运会日本队的表现则使这一竞争格局更迭趋于稳定。他们在6个项目的得分有2项第1,1项第2和3项第3。从前8名的组成看,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日本队取代白俄罗斯队,队伍的更率仅为12.5%;第28届奥运会,只有德国队取代法国队,队伍的更迭率仅为12.5%,世界体坛的总体发展较为平稳,中国、日本和美国三强鼎立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
表1 世锦赛、奥运会男子团体决赛前3名各项成绩对比一览表
届次
名次
国家
自由操
鞍马
吊环
跳马
双杠
单杠总分
1
日本
28.311 29.075
29.124
28.837
29.012 29.462
173.821
第28届
2
美国
29.137 29.050
28.237
28.599
29.274 28.636
172.933
奥运会
3 罗马尼亚 28.724 29.249
28.962
29.025
28.462 27.962
172.384
1
中国
28.162 28.649
28.824
28.762
28.712 28.887
171.996
第37届
2
美国
28.275 28.099
29.061
28.199
28.700 28.787
171.121
世锦赛
3
日本
27.562 28.499
28.799
28.412
28.700 28.736
170.708
1 白俄罗斯 27.562 28.075
28.625
28.061
28.762 28.537
169.622
第35届
2
美国 26.974 26.924
28.062
28.175
27.849 28.861
166.845
世锦赛
3
乌克兰 26.962 27.712
27.049
27.674
27.612 28.474
165.483
从6个项目的得分情况看,第37届世锦赛前3名均突破了170分大关,分差不到1分,而第35届世锦赛冠军的成绩只有169.622分。第28届奥运会前3名的得分更是超过了172分,吊环比赛甚至有5个国家的得分超过29分。由此可以看出,各国的整体竞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竞技实力更加接近。
由于新规则“6—3—3”赛制的实施,各队在6个项目中各派出3 名掌握高难度成套动作的选手几率增大,整体竞技水平有所提高,使结果更具偶然性[3]。比赛中各队需要通过项目的互补来增加比赛获胜的系数,同时保证全队成套动作的高质量、高成功率,中国队高达27.8%的失误率就是团体赛失利的直接原因。
2.2 全能比赛发展态势
随着各国运动员对规则的适应和竞技能力的提高,运动员在6 个单项的起评分上会有所提高,并使6个项目的发展呈现出均衡性。在6个项目均衡发展的前提下,突出更多的强项,提高动作的难度、规格、质量、稳定性及艺术表现力成为决定全能比赛名次的主导因素。
从图1可以看出,第35届世锦赛全能冠军的成绩只有56.211分, 这一成绩尚不能进入第37世锦赛的前8名,其原因主要是执行新规则的初期, 运动员对规则的理解尚不深入。随着各国运动员对规则的适应,第37世锦赛前4 名运动员的成绩均超过了57分,而第28届奥运会前8名运动员的得分均超过了57.3分,成绩大幅度提高。在运动员各单项成绩的获得上,第37届世锦赛只有3项次的成绩在9.7分以上,占总项次的6.5%,第28届奥运会有17项次的成绩在9.7分以上,占总项次的37.5%,高分的数量也有所增加,运动员各个单项完成的规格、质量和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附图
图1 第35、37届世锦赛、第28届奥运会男子全能决赛前8名成绩对比曲线图
从全能比赛的争夺看,第35届世锦赛冯敬是唯一6项得分都在9分以上的选手,他靠稳定的发挥而夺得冠军,“稳定”成为该次比赛制胜的先决条件。第37届世锦赛金牌之争主要在美国的保罗·哈姆和中国的杨威之间展开,两人的6 个项目的起评分均达到了10分起评,冠亚军的分差只有0.064分。从成绩的对比看,保罗·哈姆和杨威平分秋色,但从两人各个单项的成绩看,保罗·哈姆在自由操、鞍马和单杠项目上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虽然杨威6个单项的实力较为均衡, 但缺少突出的强项。6个单项均衡发展,同时带动更多的强项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第28届奥运会前8名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普遍有了提升,实力也更加接近。 从人员的构成上看,实施新规则后的3届大赛只有保罗·哈姆均进入前8名,第28届奥运会只有保罗·哈姆、富田洋之、杨威、德拉古勒斯库继第37届世锦赛后连续二次进入前8名,人员的更迭率为50%,参与全能项目奖牌争夺的运动员的数量增幅较大,而目前中国队高水平全能型运动员的数量偏少,与全能项目的发展很不相称。从成绩上看,第1名和第8名的分差只有0.5分,美国选手保罗的得分仅比第二名金大恩高0.012分,如果不是裁判把梁在荣的起评分少算0.1分,冠军应该由梁在荣获得。从起评分上看,前3名6个项目的起评分都达到了10分起评,名次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动作的完成上。由此可见,未来的全能比赛中在经历了6个项目均衡发展, 突出更多的强项的阶段后,动作的规格、质量、稳定性及艺术表现力将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
2.3 单项比赛发展态势
每次规则的修订和执行均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体操技术的发展。从执行新规则后世锦赛和奥运会单项决赛看,单项比赛的“单项化”发展态势明显,成套动作中单个动作和动作连接更趋于加难,动作的完成更趋于完美[2,4]。
单项比赛的“单项化”发展态势可以从奖牌分布的离散性上反映出来(见表2)。第28届奥运会比赛的6枚金牌为6个国家所得,金、银、铜18枚奖牌涉及11个国家的16名不同的运动员。第37届世锦赛的6枚金牌为5个国家所得,金、银、铜19枚奖牌涉及9个国家的14名不同的运动员。第36届世锦赛有11个国家的16 名运动员获得奖牌,第35届世锦赛有12个国家的15名运动员获得奖牌。4届大赛参加6个单项决赛的8名运动员均来自6个以上的国家。从各单项前8名的人员组成上看,第3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参加6个单项决赛的运动员分别来自22个国家的48名运动员,第36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分别来自22个国家的41名运动员,第37届世锦赛分别来自19个国家的36名运动员,第28届奥运会分别来自20个国家的35名运动员。执行新规则后的4届世界大赛,先后有18个国家的运动员获得过奖牌,奖牌的离散性分布较为稳定。单项比赛“单项性”发展态势的另一个体现是一些优秀运动员在各自强项上的垄断。通过对4届世界大赛各项目前3名运动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保加利亚运动员约夫切夫连续4次在自由操和吊环2项目中获得奖牌,李小鹏在双杠、罗马尼亚运动员乌兹卡在鞍马项目上连续3次进入前3名。这种“单项性”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规则降低了动作的起评分,对加分动作的组别和数量的要求更加严格,从而对运动员的技术和专项能力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
表2 第28届奥运会、第35—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奖牌分布对比一览表
届次
中 保 罗 意 日 俄 白 希 加 乌 美 匈 斯 拉 古 澳 西 波
35届
1 2 3 1 1 1
2 1 1
2 2 1
36届
4 2 2 1 1
2 1
1 21 1
37届
4 2 1 2 2 3
1 2
1
28届
2 2 3 2 3 1 1 1 1 1
1
成套动作的起评分和最后得分是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的具体体现。从表3 可以看出,第28届奥运会除跳马外,各单项前6名的成绩均在9.7分以上,其中有3个项目的冠军成绩超过9.8分,吊环比赛甚至前6名的成绩均在9.8分以上。除跳马外,第35届世界体操锦只有8人的成绩均在9.7分以上,第3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标赛有12人,第37届世锦赛各单项决赛前3名的成绩均在9.7分以上,5个单项前8名运动员有2人得分超过9.8分,有19人的得分在9.7分以上。由此可见,运动员动作的完成质量和竞技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日趋接近。6个单项中, 跳马项目的技术发展相对其他5个项目而言发展较为缓慢,只有1人的成绩超过了9.7分。从起评分上看,除跳马外,4届大赛5个单项前3名运动员的动作起评分均达到了10分。 在难度相同的情况下,成套动作的编排、完成、艺术表现力将决定奖牌的归属。
表3 第28届奥运会单项决赛前8名成绩一览表
项目第1名
第2名
第3名
第4名
第5名
第6名
第7名
第8名
自由操
9.787
9.787
9.775
9.712
9.712
9.712
9.662
9.650
鞍马9.837
9.825
9.787
9.755
9.762
9.373
9.725
9.062
吊环9.862
9.850
9.812
9.800
9.800
9.800
9.750
9.373
跳马9.373
9.706
9.612
9.599
9.581
9.537
9.368
9.062
双杠9.787
9.775
9.762
9.762
9.762
9.762
9.737
9.737
单杠9.812
9.812
9.787
9.787
9.762
9.737
9.700
8.887
注:下划线为中国队员成绩。
从各个单项的技术发展看,成套动作中单个动作的难度和难度连接更难、更新。各个单项成套动作的主要特点表现为自由体操主要采用超过3个空翻动作的E+D连接,并配以超E组的单个高难度动作构成成套动作的主干,鞍马则以单环上的Flops与2个施托克里B和俄式挺身转体作为主要连接。吊环项目中约夫切夫成套动作最为典型,他采用本间上直角十字支撑+直接压上成倒+字支撑+慢落下成水平+字支撑+落下,直接压上成十字支撑+压上成水平+字支撑,该连接加分达1.5分(D+SE+D+D+E=1.5)。跳马动作难度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发展缓慢,第28届奥运会只有1人的2跳起评分达到10分。双杠项目主要采用两个D 组以上高难度动作的直接连接获得加分。单杠项目主要以单个的高难度飞行动作、超过3 个以上的飞行动作直接连接来构成成套动作。奥运会单杠决赛中,卡西那使用了直体科瓦其和科尔曼2个Super E空翻越杠动作,涅莫夫完成了直体特卡切夫+分腿特卡切夫+屈体特卡切夫+京格尔空翻4个腾越连接。由此可以看出,提高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的新颖性、超前性及动作完成的完美性是男子单项比赛技术发展的潮流。从运动员成套动作的使用看,与第37届世锦赛相比,第28届奥运会获奖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重复使用率达到66.7%,成套动作难度的发展呈现出相对停滞性。中国队虽然在跳马、双杠和鞍马3个项目上形成了优势项目群,但队员的发挥极不稳定。自由体操、单杠、吊环的落后局面一直未得到改观。执行新规则的4届大赛,自由体操3次未能进入决赛,吊环连续4届无人进入决赛,单杠项目从未染指奖牌,中国运动员在这3个项目的成套动作的编排、难度和完成质量上均与国外选手有很大差距。
3 小结
(1)男子团体比赛呈现出“三强鼎立”的竞争格局,全队成套动作的高质量、高成功率成为竞争的关键。应依据团体决赛的规程变化,改变传统的训练思想,合理配置和使用全能型运动员,做好后备梯队的培养。
(2)突出更多强项,提高动作完成的质量、 稳定性及艺术表现力成为决定全能比赛名次的主导因素,在6个项目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应注重提升各个项目的实力。
(3)单项比赛“单项化”发展态势趋于稳定,难度的发展呈现相对停滞性。 技术的发展要求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的难度和编排上不断创新,同时更加注重动作完成的优美及心理素质、落地的稳定性,使“特长型+全能型”运动员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