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201600)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遵医行为的改善作用与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6 月——2018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42 例冠心病患者,按护理手段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71 例患者)与实验组(71 例患者),观察组与实验组患者入院后分别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常 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 SDS 评分、SAS 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 SDS 评分、SAS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 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较低,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 理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遵医行为;焦虑抑郁;冠心病;心理护理;临床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445-02
现阶段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很大程度上也增 大了人们的竞争压力,临床上冠心病患者年龄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1}。临 床上治疗冠心病主要以常规药物为主,在治疗基础上需要配合合理而优质的护 理服务,从而促进患者临床疗效的显著提升[2]。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实验组患者 入院后分别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 SDS 评分、SAS 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6 年 6 月——2018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42 例冠心病患者,按护理手段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男女患者人数比例为 75:67,年龄 在 46—78 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61.35±2.3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 的临床诊断标准,本研究得到患者、家属的许可,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 疾病诱发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护理、病房护理、用药护理、生命指标监测等常规护
理服务,实验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如下。首先,护理 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需要了解掌握好患者身体状况、工作背景、文化水平、心理 状态、生活习惯以及病情等,按照患者个体差异化制定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 [3]。其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治疗前加强沟通交流,通过新闻报 道、图文及视频等多种方式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相关知识与临床治疗方法,赢 得患者家属的信任与配合,促进患者听从医嘱用药等,改善患者病情。最后, 安排治疗效果较高的患者向冠心病患者讲述战胜疾病的心理状态与整个过程, 引发其他患者的共鸣,从而提升患者的信心[4]。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 SDS 评分、SAS 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调查患者对 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与不满意三个层次。分值大于 89 分为十分满意,分值在 80—89 分范围内为满意,分值低于 80 分为不满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得 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满意度越高。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均采用 SPSS19.0 进行分析,应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 ()表示计量资料,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用 x2 检 验,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干预后 SDS 评分、SAS 评分及治疗依从率分别为(55.27±3.72)分、(55.82±4.62)分、73.24%(52/71),实验组患者干预后 SDS 评分、SAS评分及治疗依从率分别为(47.21±3.15)分、(46.32±3.68)分、97.18%(69/71),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中护理总满意度为 83.10%,其中对十分满意为 35 例(49.30%),满意为 24 例(33.80%),不满意为 12 例(16.90%),实验组中护理总满意度 为 97.18%,其中十分满意为 40 例(56.34%),满意为 29 例(40.84%),不满意为 2 例(2.82%),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老年人群是冠心病患者的高发人群,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 的血管管腔直径变小,降低了血液送输速率,从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及痉挛等 情况,严重时甚至会诱发心脏病,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5]。稳定心 态是防止冠心病病情恶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降低不良反应产生的关键方 法,但是常规护理模式无法对患者内心感受给予全面充分考虑,造成患者产生 严重的负性情绪,不仅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6]。健康教育及心 理护理干预主要是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充分了解,积极主动参与到临床护理 及治疗中,配合医生与护理人员工作,保证患者能够正确面对疾病,提升治疗 依从性。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干预后 SDS 评分、SAS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较低。综上所述,冠心病患 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内 心压力,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显著提升,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 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绍丽.米氮平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6):97-98.
[2]刘畅. 双和散加减联合寇氏养心导引操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3]王圣洁,高卓琍,吴梦.研究心理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0):212+214.
[4]陈金荣,马倩,姜淑霞,董正惠.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的影响评价 [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05):619-621+626.
[ 5]杨凤蕊,栗超.心理护理对中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及疗效的影响[J].新校园(阅读),2015 (07):184-185.
[6]韩秋丽,张锦莲,张小河,曾芝云.患者入院家庭健康教育处方对农村地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7):96-98.
论文作者:黄继园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评分论文; 心理论文; 焦虑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