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能计量管理是企业保证准确计量的关键环节,也是供用电双方经济结算的法律依据。计量结果是否公平、公正、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各相关单位的切身利益,因此,通过计量管理和统计分析手段,加强关口电能计量管理,实施全过程统计数据分析,对企业经营管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能计量管理;企业统计工作;重要作用
前言
采用科学的电能计量管理,对于提升企业能源统计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工业企业在电能计量管理方面的实践进行了总结与思考,提出了加强电能计量管理,保证能源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1电能计量统计实例分析
6月27日,某统计人员在分析当月的统计报表时,发现A公司配出柜统计电量为481560度,而B公司其受入柜统计电量为387200度,两者相差94360度。前提是,A公司为B公司供电,按合同规定,月末结算时,给A公司结算时以A公司配出柜电度表为关口电度表,给B公司结算时以B公司受入柜电度表为关口电度表。两单位计量电量为何差距这么大?相差的这94360度电到底是哪个单位的电量?为了弄清事实真相,进一步分析误差原因,统计人员随后在6月28日~7月7日期间,每天准点9:00、17:00分别对A公司配出柜计量表、B公司受入柜计量表进行了跟踪抄录,统计结果如下表:从上表可以看出:A公司配出柜与B公司受入柜之间,在6月28日~7月7日(10天)期间,在9:00这个时间点上,计量电量相差188010-151600=36410度,在17:00这个时间点上,计量电量相差183540-146800=36740度,两单位计量方式均为高供高计,计量表也为同一型号、同一厂家的DSS型三相智能电度表,为什么产生如此大的计量误差呢?经过现场检查,技术人员初步判断B公司高压进线柜电度表计量有问题。进一步深究,B公司在年初曾经更新过高压进线柜,用电管理部门没有对该高压柜及时予以验收批准;另外,柜内电能计量表未经检测校核,电度表没有合格标签。再者,因前期B公司生产任务不足,计量误差不明显,问题没有暴露出来,而6月份生产任务大增用电量也随之增加,于是计量误差浮出水面。以上问题可以看出,由于计量装置配备不合理,造成的计量误差很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用电管理存在漏洞,对电能计量问题不够重视。
2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
由于电能计量管理涉及到的数据较多,并且随着电力系统的革新,管理难度也随着升高,目前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电能管理法制意识不强,计量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电能计量管理需要有一定法律法规的约束和限制,才能够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执行工作,将自己的工作做好[1]。但目前,一些县级电力公司的管理人员对相关的法律意识不强,不按照公司的管理规定及相关的法规办事,导致有损公平交易的违规供电工作时有发生。此外,有的供电公司由于职能不够全面,对供电中的工作监督不够,致使县级和乡镇层次的供电计量工作没有统筹计量。
2.2计量设备有待进一步提高
仪器是一个企业的硬件设施,其功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资源的计量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供电企业只有根据新时期人们的要求,将机器设备更新到最新,才能提供人们要求的电力计量服务。但目前,一些县级供电企业的电能运行表大都是型号较老、年代教久远的的老字号,跟不上现阶段电能计量的要求。这不仅使用户在用电中的利益受损,也使企业在计量误差中蒙受经济损失。
2.3技术和检定环境有待提高
要想供电计量工作做的到位,首先在技术上及相应的供电设备上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供电企业中的计量检定室的仪器设备落后,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防尘及抗震等都达不到规程要求,致使电能计量的准确度难以保障。另外,有的计量检定室甚至缺乏对指示仪、、万用表及播表等仪器,导致互感器现场校验及二次压降测试等工作无法展开[3]。
3电能计量管理措施及策略
3.1电能计量装置规范管理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是电能计量管理中重要的环节,有效安装,不仅能够提高该装置高效运行,而且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所以,供电企业在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时,应采用专业安装队伍,使装置安装及拆卸标准化。另外,在平时工作中,应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人员,让他具备该装置的规范化安装、规范化拆卸、标准化养护和维修等,对于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将有极大提高。
3.2加强计量管理监督
企业要依据《计量法》、《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等规定,制定本单位的供用电管理工作标准,完善电能计量管理,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电能计量装置的定期检验,做好电能表周期轮换工作。加强企业电能计量管理,认真做好电能计量统计及分析工作,保证企业电力结算的公平、公正,是大家的共同责任。通过不断的强化计量管理及计量技术监督,及时分析处理电能计量中出现的问题,会使企业计量管理越来越规范,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将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3完善管理机构,使管理职能更加强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供电企业应当将供电管理工作交给计量管理机构,而将计量业务交给计量技术机构。这样才能实现计量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专业化及科学化的管理。(2)优化供电计量管理机构和电力营销部门的职能,避免出现管理错位等问题,使计量管理机构的职能发挥的更加充分。(3)不应该在降低条件及标准的的情况下建立分散的计量检定室,以免由于检定环境及检定装置难以达到条件而造成的计量不准确等情况的发生。(4)可以在供电部门设立备用表库,并按照各地的电表运行数据及状态,配置合适的电能表,这样,即避免了检定点引发的送检难,又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及服务效能。
3.4加强用电统计分析
提高对电能计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企业统计人员要与仪表及电气技术人员保持沟通联系,做好数值分析、传递,及时了解仪表运行工作状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统计工作。
3.5加大投入和培训,以适应计量扩大规模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着重于计量管理部门的设备更新,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计量检测设备的现代化及科技含量。另外,对计量管理的工作环境进行改善,使获得的计量数据更加准确。(2)加强员工素质的提高。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力计量管理的效率。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当及时对新人才进行引进,对在职员工进行技术及计量理念的培训,加大对新工艺的学习。
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用电的质量也随之增加。电能计量管理作为电力企业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在电能的输出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当下飞速发展的电力市场中,其只有不断革新管理手段,才能更好的服务用电客户,为企业创造更丰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何蓓,刘灿,陶敏,但斌.基于闭环供应链的电能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与策略[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01):98-100+94.
[2]严绩佳.供电所做好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7(11):131-132.
[3]吴华,孙恺霞,娄云,田娟.基于MDS系统的电能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流程及策略[J].物流技术,2015,34(01):254-257.
论文作者:李云涛,郝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电能论文; 电度表论文; 公司论文; 工作论文; 装置论文; 企业论文; 电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