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22)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眼科门诊近3年收治的7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对照组(n=39,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n=39,基础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较低(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获得较为确切的效果。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2-0263-01
大部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均是因为情绪障碍引起的,不但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临床诊疗工作[1]。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往研究结果显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对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现将护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均选自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到我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8例,男患者48例,女患者30例,年龄为50~80岁,中位年龄为(62.33±5.12)岁;病程为1d~10d,平均病程为(5.12±1.12)d;所有患者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标准与诊断标准互相符合;将精神疾病、脏器功能严重受损、内科严重疾病等患者排除出本组研究之外。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根据其护理方法的区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眼科门诊基础护理措施实施临床干预,观察组基础护理措施与对照组一致,并联合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主要措施体现如下。
1.2.1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病情凶险、发病快等基本特征,会严重影响眼部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在与患者开展沟通交流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详细告知患者,确保患者能全方位了解疾病知识,促进患者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明显减少。
1.2.2情绪疏导干预 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操作时,需要增强自己的专业素质。由于患者发病后,心理压力较为严重,特别担心疾病会致盲。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心理负面情绪进行了解,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调节措施,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促进患者心境得到有效改变。
1.2.3情志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将人性化心理护理理念全面融入,重视维持耐心,通过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者接触,并在具体的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理念以及思想,一旦发病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要立即制定心理疏导方案,积极鼓励患者,并让患者了解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有利于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自信心。
1.2.4加强社会支持 青光眼患者在治疗期间是否获得社会、朋友、家庭等方面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家属全面参与在护理服务中,对患者治疗期间的保健知识、治疗感受有着全面的了解。同时,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建立舒适、良好的治疗环境,对患者给予关心、尊重,促进患者治疗期间的孤独感明显减少。
1.2.5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成功率与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起病较急,对护理工作有着较高的期望以及要求。所以,护理人员需要以和蔼的态度与患者接触,并多尊重、接近患者,对于患者治疗期间的要求、意见给予认真倾听,并给予详细接待,确保患者治疗期间能具有亲切感、信任感以及安全感。
1.3 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SAS量表、SDS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为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30.0统计学软件作分析统计工作,采用(x-±s)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3 讨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会对患者视野范围、视力等产生影响,且会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老年患者是急性闭角型疾病的发病人群,由于该疾病具有极快的发展速度,患者会出现畏光、流泪、眼压高等症状,容易产生负面心理,对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操作产生影响,临床治疗依从性较低,容易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发展脚步逐渐加快,临床护理应该开始全面应用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相互结合的全身心护理干预,可发挥系统性、全面性等基本特征。整体护理模式中心理护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并已经全面用于临床护理工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通过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使心理状态明显改善,使临床治疗依从性有效提高,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护理人员在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时,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全面了解,通过分析患者心理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从而减轻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负担。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可明显降低SAS评分、SDS评分(P<0.05)。
综上所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不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刁丽娥,叶清建,吴红梅.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213-215.
[2]吴桔颖.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9):264-265.
论文作者:孙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患者论文; 青光眼论文; 心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疾病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