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早期肾功能损害关系的分析论文_桑海强 赵秋平

桑海强 赵秋平

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河南 郑州 450052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其二十四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血压变异性小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肾功能生化检验、二十四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析结果.结果 经过检测,两组患者进行肾功能生化检验(包括尿素氮和血肌酐)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血压变异性小于观察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早期肾功能损害有很大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早期肾功能损害; 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62-01

高血压是老年群体中的高发疾病,随着临床血压监测的广泛开展与应用, 血压变异性相关研究也更加深入.临床上认为血压变异性是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在进行综合调节过程中引发的血压波动情况,可以用来表示一定时间内, 血压波动的程度[1],与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就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早期肾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60岁以上,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其中,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的情况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且非同期血压测量连续三次及以上出现上述情况. 患者中,男45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在62岁到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1±4.1)岁.病程在3年-20年之间,平均(9.4±2.3)年.

1.2 方法24h动态血压监测:监测仪器使用美高仪MGY—ABP1 型无创性便携式血压检测仪,佩戴监测时间为24h.6时到24时,每30min自动充气进行一次血压测量,22时到次日6时,每60min自动充气进行一次血压测量,分别记录不同时段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并计算其24h收缩压变异性(ABPVS)与24h舒张压变异性(ABPVd).将60例老年患者按照血压变异性的高低进行排序,并将其分为两组,以高值患者为观察组,低值患者为对照组,各有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压范围分别在120-145mmHg和90-120mmHg之间).要求在血压监测期间,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饮食,尽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3]. 肾功能生化检验监测:所有患者均在清晨空腹条件下抽取静脉血5ml,经常规水浴离心后,使用罗氏生产的P-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清胱抑素C(CysC)等水平进行检测,测定方法分别为尿素酶速率法酶动力学法和免疫比浊法.试剂均由上海金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观察指标分别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24hABPVS与24hABPVd结果及各项肾功能检测指标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24hABPVS分别为(18.45±4.37)mmHg和(12.01±3.34)mmHg;24hABPVd分别为(12.98±3.09)mmHg和(9.21±2.74)mmHg,均有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检测指标尿素氮和血肌酐结果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胱抑素C的比较则有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程度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存在显著相关性,一方面,血压波动程度越大,则靶器官损害更加严重,另一方面,靶器官的损伤也会反馈表现在血压波动上,二者互相影响[4-6]. 而血压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白昼,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可能与体力活动或者脑力活动有关,夜间血压变化则与交感神经的调节作用有关,通过血压变化可以对患者的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动态血管调节的情况进行反映[7].

本文对临床上常用的两项肾功能检测指标血肌酐和血尿素氮进行了比较,发现血压变异性差别较大的两组患者并无显著差异,而胱抑素C诊断则呈现出明显的差别,血压变异性大的患者,胱抑素C水平也相应升高.胱抑素C 作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的一种,具有分子量小、产生率恒定的特点,正常情况下,血清胱抑素C可以在肾小球滤过后被近曲小管被重吸收,且重吸收后完全降解,肾脏是其唯一降解清除场所,其浓度直接被肾小球滤过率所决定, 被认为是肾功能内源性标记物[8、9].临床实践发现,相对于血肌酐和血尿素氮,胱抑素C的检测灵敏度更高,受外在因素影响小,在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过程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0].胱抑素C水平与患者血压变异性呈正相关,提示,通过对患者血清胱抑素C等肾脏功能指标的检测,可以反映血压变异性的高低,并对早期高血压病的肾脏损害进行评估,为长效平稳降压方案的选择与确定提供依据,实现促进血压变异性降低,延缓靶器官损害的最终目的.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参考文献[1] 谢军,孙彩霞,孙媛媛.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论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3):180-181. [2] 赵少华,开芸,张宁,等.老年人群中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5,10(10):185-187. [3] 张少鑫,万建新,邹文博,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早期肾损害[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6):565-568. [4] 郭慈兴,郭蔚,刘永明,等.血压变异性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临床意义[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3):64-65. [5] 陈韵宇,洪泽文,赖国勇,等.血压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J].广西医学,2013,35(8):1033-1035. [6] 蒋琳,莫江英.老年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增高与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2):5072-5073. [7] 白艳艳,冯六六,周明成,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2):149-151. [8] 李华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勘测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10(2):68-70. [9] 陆冰,傅坤发,吉宁飞,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3,29(7):748-750. [10] 林涛,丁元芳,张姝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58-60.

论文作者:桑海强 赵秋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

标签:;  ;  ;  ;  ;  ;  ;  ;  

关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早期肾功能损害关系的分析论文_桑海强 赵秋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