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期中重度COPD患者应用肺康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 年8 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急性期中重度COPD 患者分为对照,观察A,观察B共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氧呼吸训练,观察B组在加上上下肢训练。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A、B组中中重度患者治疗效果最为明显;观察B组中重度患者改善效果最为显著。极重度患者在观察A组中治疗最为有效。结论:急性期中重度COPD患者合理的选择与应用肺康复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期中重度COPD;肺康复治疗;临床观察
近年来,由于环境、社会等因素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逐年增加,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致死率。相关文献报道,目前COPD中重度患者应用肺康复治疗效果理想,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本文选取了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患者症状与身体指标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 年8 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急性期中重度COPD 患者,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2007年修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2 周内肺部没有感染。③患者没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④患者无肌肉或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程度分级:患者使用肺功能仪进行检测,以1s 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最大肺活量(FVC)判定患者严重程度:中度29例;重度21例;极重度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共3 组:其中对照组18 例,男性11 例,女性7 例;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61.3±4.2)岁;中度患者9例,重度6例,极重度3例。观察A组患者20例,男性12 例,女性8 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0.4±4.3)岁;中度患者9例,重度8例,极重度3例。观察B组患者20 例,男14例,女6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61.2±4.1)岁;中度患者11例,重度7例,极重度2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每月进行1次肺部健康知识的教育与宣传,主要内容包括COPD相关知识、康复知识,、药物应用、氧疗和饮食营养搭配等,进行20 周为1个疗程,在此期间嘱咐患者禁止吸烟。
观察A 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采用有氧呼吸训练,每次20min,每天1 次,训练20 次为1个疗程。
观察B组在观察A组的基础上,采用器材辅助进行上下肢的训练,训练同时对患者心电与氧饱和度实施监测,如训练过程中检测到心率超过患者最大心率,血压大于200/100 mmHg,血氧饱和度小于80%立即停止训练。每次持续训练20min,每天1次,20次为一个疗程。每天1 次。每次持续20 min,疗程设定为20 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3组患者不同严重程度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程度的评分(MMRC)、6min步行距离数值(6MWD)、BODE指数等数值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1个疗程康复治疗,所有患者身体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可见中、重度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理想,6MWD数值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MMRC、BODE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B组重度患者治疗后,BODE和6MWD指标改善效果显著(P<0.05)。观察A组极重度患者治疗效果最为理想,治疗前后MMRC数值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A在改善患者 MMRC评分方面效果明显。见表1、2、3。
3讨论
COPD是发病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病于年龄偏大人群,临床症状多为咳嗽、呼吸困难、咳痰等,也会引起全身性的效应,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都造成了极严重影响[2]。肺康复治疗是目前公认的COPD防治措施之一,它于2003 年被全球COPD 控制策略(GOLD)首次提出并确定。相关报道证明,肺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病死与再次入院几率。通常我们以患者的BIDE 指数来判定治疗效果。BODE指数主要依靠FEV1、BMI、MMRC、6MWD的变量计算,能够较清楚与全面的反应患者病情改善程度及与健康相关的情况[3]。需要注意的是COPD患者多为年龄较大人群,行动能力来说,存在着很多潜在危险因素,应考虑到保证自身生命安全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要做到训练前对患者进行严格的问询与排查,训练中严密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本文研究证明,观察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呼吸锻炼,能够调动患者胸肋之间呼吸肌群参与整过吸气过程,通过鼻子快速短暂的吸气,使气体最大量的到达肺部,在进行轻缓的呼气,此方法能防止气道过早闭陷,延长呼气时间,使气体很好的交换,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观察B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上下肢训练,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和肌肉细胞的代谢能力,改善心肺系统协调能力,增加了摄氧量。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A、B组患者参与治疗前后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B组所用方法对中重度患者效果最理想,患者运动能力、临床症状都有一定程度改善。极重度患者较适合观察A组方法,对患者呼吸困难改善显著。
综上所述,急性期中重度COPD患者应用肺康复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运动能力。根据患者严重程度与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医务人员应鼓励患者参与治疗。
参考文献:
[1]张恒.早期肺康复对COPD 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0):11-12.
[2]周柳如,袁麟标,黄潘文.急性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康复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9(10):11-12.
[3]钱红玉,王玉珍,李毅.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治疗效果评价[J],天津医药.2015,10(43):1201-1204.
论文作者:袁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患者论文; 期中论文; 程度论文; 呼吸论文; 年龄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疗程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