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引发“谍报”战——竞争情报人才透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谍报论文,人才市场论文,透视论文,竞争情报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前,上海交大管理学院主办的企业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研修班引起沪上企业界领军人物的普遍关注。为期10个月,只有12次正式课程的培训班,学费高达16800元,但报名参学者却十分踊跃。无独有偶,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情报学专业(资信调查与竞争商情)研究生课程班刚一推出,仅70人的招生名额很快便被京城业界精英争抢一空。而此前清华大学职业经理培训中心举办的一个竞争情报峰会,更是让来自国内外的商界骄子们趋之若鹜。专家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严酷竞争面前,竞争情报人才必将成为人才市场新宠。
何为竞争情报人才
竞争情报,英文原名intelligence,是指对竞争环境和竞争对象的分析,其基本功能包括环境监视、市场预警、技术跟踪、对手分析、策略制定和商业秘密保护等。所谓竞争情报人才,就是通过搜集有关竞争环境和竞争对象的相关资料,进行数理分析、行情预测等综合分析,帮助企业搜寻市场空间,超前谋划攻守策略,以便在竞争中占据更为主动地位的专门人才。早在80年代初期,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就出现了针对市场、企业和竞争对象的情报分析,而竞争情报行业的真正出现,则是以1986年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的成立为主要标志。现在,世界500强企业中90%以上都设有专门的竞争情报部门。
竞争情报与早先出现的科技信息情报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针对竞争环境和竞争对象展开的情报研究,主要是采取广泛的市场调查与多方位、多层次的情报活动,并经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系统加工,得出辅助决策的谋略参照系。对竞争情报人员而言,提升竞争情报能力十分重要。所谓竞争情报能力,实际上就是获得并利用竞争情报指导具体行为的能力。一份内部资料显示,早在90年代初,日本三菱、住友、丸红等著名的九大综合商社就已经将竞争情报触角伸向了世界各地,仅在海外设的办事机构就多达近千所,从业人员数以万计。这些商海谍报人员每时每刻都在对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进行调查分析,以便及时获取世界各地的经济和科技情报,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测,指导企业适时采取有效的战略对策。分析家指出,日本的汽车、摩托车、摄像机、电视机、手表等产品能很快进入并占领欧美市场,与其卓有成效的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密不可分。
据了解,我国从1957年开始培养情报人才,当时主要是通过一些正规院校培养情报学人才,培养的重点以科技信息和宏观经济分析为主。在国内最早引入竞争情报研究的是90年代初的上海情报研究所,最先开展竞争情报人才培养的则是中国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和北京大学,三所高校都在90年代初期开设了本科专业,并从199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随着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加剧,外资企业纷纷抢滩国内市场,为紧跟国际形势,2000年,北京大学、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国防科技信息中心联合招收了国内的第一届竞争情报方面的博士生。目前,全国开设情报学本科专业的院校有70多所,有侧重图书馆学的,有侧重经济情报学的,也有侧重科技情报学的,但全国每年情报专业的毕业生大约只有两三千人,而真正具有竞争情报分析处理能力的更是少之又少。
竞争情报人才何以走俏
非洲人“穿上了鞋子”。有两个推销员到非常去推销鞋子,第一个到非洲后看到那里的人都不穿鞋子,回去后就汇报说鞋子在非洲没有市场;而第二个推销员看到那里的人都不穿鞋子,回去后高兴地汇报说非洲的鞋子市场大得很,并且研究制订了在非洲推销鞋子的详细计划。根据这一计划,非洲人很快都“穿上了鞋子”。
三菱公司发“铜”财。一次,扎伊尔发生武装叛乱,叛军向赞比亚铜矿移动。日本三菱公司的情报人员从卢萨卡得到这一信息后,分析认为这一局势将会妨碍铜矿交通、影响铜矿开采,进而波及世界铜市场的产量和价格。信息反馈到公司最高决策层后,公司决定大批量购买铜。而此时,世界最大的伦敦五金交易市场的铜价却一如既往。时隔不久,铜价果然猛涨,进出之间,三菱公司大发一笔“铜”财。
谈判桌外的“功夫”。不久前,国内一家仪表公司与德国一家公司洽谈一项技术引进项目,对方报价40万美元。谈判时,德方依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在转让价格上不肯让步,双方僵持不下。我方参加谈判的一位竞争情报人员提出让对方分项报价从中寻找突破的建议,被采纳。通过对德商分项报价信息分析,情报人员发现德方提供的技术明细表中包括一种电器元件石英振子技术,而该技术国内厂家已掌握,完全可以不再引进。于是,在下一轮谈判时,我方提出不引进石英振子技术,并且将技术转让费由40万美元降到20万美元。无奈之下,德方只得签约。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竞争情报人员在商战中的价值。据权威部门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非常重视竞争情报活动,并且十分关注职业经理竞争情报能力的培养。在500强企业中,竞争情报对企业的贡献率十分可观:微软为17%,摩托罗拉为11%,IBM为9%,通用电气为7%,惠普为7%,可口可乐和英特尔均为5%。
在某地的一次大型职业经理人才招聘会上,不少企业打出了高薪聘请竞争情报人员的招聘广告,而想通过猎头公司搜寻竞争情报高手的企业更是不胜枚举,而目前国内从事信息分析的人员大约只有几万人,在企业从事部分情报工作的不足十分之一,企业竞争情报人员成为当今人才市场的“稀有资源”。而世界500强企业90%以上都设有这样的专门机构,每个机构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人在从事竞争情报研究。仅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就有8000多会员。建国以来,我国虽然建有完备的情报系统,从中央到地方、从各个部委到相关部门都设有相应的机构,但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半路出家”的占很大比例,其中不少是学外语或者是搞科技的。这些官方情报人员一般以翻译国外资料为主,几乎没有实力参与企业的市场竞争。
在加入WTO,全面融入国际大市场的企业竞争面前,商业情报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有关专家指出,竞争情报继产品、资金、人力资源之后,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四大要素之一,竞争情报能力更是成为现代职业经理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对国内企业来说,竞争情报人才的需求才刚刚开始,目前的年需求量应当不会少于五位数,以后每年的需求量都会以几何级数上升,与目前院校的培养规模形成明显的落差。巨大的市场空间,必然引发掠夺性竞争。在今后的几年内,竞争情报人才必然炙手可热!
如何培养竞争情报人才
在我国,情报人才往往被限定在政治、军事或图书馆等狭小的几个领域,因此,国内企业真正拥有竞争情报系统的还很少,企业的情报与反情报意识还相当薄弱,技术手段也十分落后,目前的当务之急乃是加紧对此类人才的培养。
中国竞争情报研究所名誉理事长包昌火先生指出,一个真正优秀的竞争情报人才最好具备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识,二是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比如如何对情报进行搜集分析,三是本专业方面的知识,比如食品、服装或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等等。同时,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竞争情报人才,不仅要博学多才、才思敏捷、勤于思考、善于分析,而且还要具备情报意识,即对事物的敏感性和兴趣的广泛性。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李艳博士认为,学情报课程的学生通常并非是未来的间谍,他们大多会成为未来有抱负的企业经理、竞争情报分析员或者图书管理员。
据上海交大管理学院一位负责同志介绍,该院推出“企业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高级研修班”,目的就是帮助企业设立自己的“情报局”,培养自己的"007"。据了解,上海交大的该课程,内容涉及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反竞争情报与企业定标比超、竞争情报分析与高效决策、资信调查与竞争对象分析、竞争情报与新产品开发、竞争情报与市场营销、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以及企业情报信息系统建设、企业竞争情报案例分析等。
人才市场权威人士指出,竞争情报人才实际上属于一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拥有专门业务知识,而且要掌握多种技术手段,能根据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显性和隐性情况,分析利弊,谋划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竞争策略。这类人才不是一般的理论灌输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在了解和分析若干案例的基础上,经过实践的积累,慢慢磨炼,才能锻造出一流的竞争情报人才。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企业技术管理层中选派有一定技术理论基础、有较好培养潜力的业务骨干,包括职业经理人、三总师等,参加竞争情报研修班。当然,从高等院校相应专业毕业生中遴选人才加以实践锻炼,亦不失为一条捷径,但由于目前可供选择的人才总量毕竟有限,因此,自我选送培养是最便捷也是收效最快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