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三维启示论文_魏江慧

十九大精神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三维启示论文_魏江慧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摘要:十九大精神蕴含了丰富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思想与观点,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期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提供了新思路: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理念维度,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要尊重主体意识,体现人文关怀; 坚持正面宣传、弘扬主旋律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原则维度,要注重培养专业化的传播队伍,加强正面宣传力度,明确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价值意向;“奏响交响乐”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方法之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法来影响大众,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科学。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三维启示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理念之维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把人当作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力量。这是十九大精神的精髓所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当前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出发点。因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人民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习近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而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指导,尊重人民需要,理解和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突出人文关怀,拉动与人民的思想感情距离,要在实践中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强调坚持人民性,切实维护人民利益。“没有从个人利益上的关心,是什么也办不成,应该善于进行鼓励。”基于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也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才不会流于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目标、内容和形式等才能切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避免把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仅仅看成是政治宣传的一种手段,而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与促进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以人性化的传播方式得到人民的支持与信任,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实践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并最终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弘扬主旋律”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原则之维

弘扬主旋律,是当前我们党既定的宣传方针,也是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传播的价值意向所在。习近平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他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基础。

(一).抓典型、树榜样,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

“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习近平主张以树立道德模范形式进行正面宣传,弘扬主旋律,使社会道德需要内化到个体道德需要之中,使社会主流思想与道德规范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内化成他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信念,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效果。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道德实践的榜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教育人与塑造人的,用马克思主义引导人们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一支素质过硬、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扎实的专业化传播队伍则是引导人民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前提,这也是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正面宣传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在注重人文关怀之下仍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我国始终要牢牢守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与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三、“奏响交响乐”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方法之维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还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教育要想产生影响力,不仅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取决于其传播能力,传播能力越强大,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够产生越大的影响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善于利用最新的传播媒介,以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将多种传播方式综合利用起来,改变传统单向度的说教式传播,注重传播的艺术性,奏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交响乐。

(一)润物细无声的感化式传播

求真务实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显著特征。习近平在日常生活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改变了传统灌输式的传播模式。他在实践中注重人文关怀,体察民情,尊重群众利益,通过细微的举动拉近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距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自觉接受党的教育理念。任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最终落实到“人”,而人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触动到人的感性一面,才能真正发挥其效果。习近平通过他的实际行动感化了人心,让人民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

(二) 水滴石穿与适可而止相结合的辩证式传播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没有量的积累,就不足以促成事物发生质的飞跃,同时,也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过犹反而不及。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理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在原则,既要发挥水滴石穿的精神,又要坚持适可而止的态度,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对“人”的培养,而人的思想政治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必须要有一种水滴石穿的精神,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我们走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新起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更需要在创新中锤炼新的学科本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走向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发展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6: 129.

[2]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六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5: 57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4:155,158.

论文作者:魏江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十九大精神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三维启示论文_魏江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