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的经济拉动--欧洲联盟欠发达成员国参与经济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_经济一体化论文

明显的经济拉动--欧洲联盟欠发达成员国参与经济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_经济一体化论文

明显的经济拉动——欧盟欠发达成员国参与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和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成员国论文,欧盟论文,欠发达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希腊于1981年加入欧共体,西班牙和葡萄牙于1986年加入欧共体,三国是欧盟成员国中加入时间较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成员(Less Prosperous Member State)。加入欧共体后,三国积极落实欧盟确定的经济趋同标准,采取措施使各项经济指标逐渐向欧盟平均水平靠近,通过参与共同市场和统一货币等一体化进程,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对外贸易和投资迅速增长、与欧盟其它成员国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第一,经济增长速度普遍高于欧盟发达成员。葡萄牙入盟后,1986年~1990年和1995年~1999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7%和3.2%,始终高于欧盟的平均增长水平。近年来,欧盟整体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西班牙、希腊的经济却稳步增长,其中希腊经济年均增长高出欧元区平均水平约一个百分点。

第二,经济实力和人均GDP大幅提高。三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工业基础薄弱、生活水平较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西欧居末位。加入欧共体后,三国与欧盟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2002年西班牙国内生产总值约合6498亿美元,列世界第9位,在欧盟成员国中仅次于德、法、英、意四国,人均GDP超过15000美元,从1986年相当于欧盟平均水平的72%提高到2002年的84%。葡萄牙和希腊的人均GDP也分别达到欧盟平均水平的68.9%和70%。

第三,经济结构逐步提升,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大幅降低。虽然三国农业人口仍占10%左右,但制造业和服务业比重均有提高,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在25%~28%和65%~68%左右。三国的通货膨胀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15%~25%降至2001年4%左右。尽管西班牙失业率仍高居欧盟之首,但已经从加入欧共体时的20%以上降至当前的11%,葡萄牙失业率仅为5.1%,低于欧盟8%的平均水平。

影响因素分析

(一)国内政策调整与改革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入欧共体后,为适应欧共体的规则和经济趋同的要求,三国政府首先调整经济政策、完善相关法规,努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希腊加快私有化改革进程,鼓励企业通过购并和吸引外资等措施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葡萄牙新政府于1987年上台,为减少赤字、扩大内需,进行了相应政策调整,成为葡萄牙入盟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西班牙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实行经济改革和一系列自由化措施,经济发展取得突出成效,实现了持续增长。具体政策措施包括:(1)完善税制,通过减少对国有企业的拨款和补贴、压缩政府开支等降低财政赤字;(2)对工业实行整顿改造和私有化,增加科研和技术改造投资,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促使西班牙经济和产业结构能适应和参与新的国际分工,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3)充分挖掘潜力,发挥优势产业的特点。如西班牙旅游条件优越,政府通过完善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旅游业已成为西班牙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每年到西班牙的旅游者已超过8000万人次,是世界上旅游者最多的国家。

(二)利用欧盟援助基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为促进成员国经济平衡发展,欧盟通过提供结构基金(Structure Fund)和协调基金(Cohesion Fund),尽力缩小欧盟富国和穷国之间、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结构基金是欧盟最王要的政策工具之一,包括欧洲区域发展基金、欧洲社会基金、欧洲农业指导暨保障基金以及渔业指导财政工具等四大项,由欧盟委员会分配给成员国中GDP低于欧盟平均水平75%的地区,主要用于弥补地区发展差距以达到欧盟经济和社会融合的目标。三国是结构基金的主要受益者。2000年~2006年的第三期结构基金总额将达1359亿欧元。协调基金由欧盟委员会提供给GDP低于欧盟平均水平90%的成员国,欧盟中四个最不发达的国家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享受此项基金,分别占基金总额的16%~18%、61%~63%、16%~18%和2%~6%。2000年~2006年,协调基金总额为180亿欧元。

无论官员或学者都认为,大量经济援助是三国加入欧盟后获得的直接利益。希腊从三个援助框架计划中获得约700亿欧元的经济援助;葡萄牙获得的净基金援助相当于GDP的2.4%;西班牙更是欧盟援助基金的受益者,大约25%的结构基金和60%以上的协调基金都分配给了西班牙,每年净流入资金约占其GDP的1%(西班牙每年需向欧盟缴纳费用约为70亿欧元)。在大量欧盟基金支持下,三国财政状况逐年好转,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幅改善,缩短了同欧盟主要成员国的运输距离、降低了运输成本,改善了投资环境,对三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一体化对欠发达成员国中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但由于基金对三国落后地区的倾斜,避免了入盟后其国内不同地区间发展差距的加大。

(三)市场开放促进竞争力提高 加入欧共体后,三国积极参加单一市场和统一货币联盟的建立。在市场开放、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宏观经济并未发生大幅波动,三国宏观经济稳定,基本达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等要求。统一市场带来的竞争压力,促使三国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自身竞争力大大增强。

欧盟欠发达成员参与经济一体化经验:跨国投资在区域一体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发达成员与欠发达成员间经济融合及政府管理效率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开放并未造成人们所担心的欧盟成员国之间产业上的专业分工固化的情况。实际上,按照欧洲大型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策略,在欧盟内部形成了同一产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在不同成员国间的分布。欧盟与美国市场规模相近,美国一国内部的统一市场,在各州之间形成了不同产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尤其是经济基础较好的西班牙,在发展纺织、建材、采矿、钢铁、制鞋、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依靠大型跨国公司投资,汽车、机械、化工、电子、通讯、核能及航空等新兴产业的竞争力也逐步提高,成为欧盟内部工业体系较为完善、加工制造水平较高的国家。

(四)吸引大量外国投资 欧盟消除内部关税、降低关税壁垒后,区域内贸易迅速增长,但并未出现贸易自由化导致贸易替代投资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金不足,葡萄牙、西班牙和希腊将外国投资视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提供多种优惠条件吸引外资。加入欧共体后,三国市场开放、投资者信任度提升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曾出现欧盟和区外企业向葡萄牙和西班牙投资的高潮。葡萄牙1986年前几乎没有外国投资,加入欧共体后外资迅速增加,2001年吸引外资超过50亿美元,其中91%来自欧盟成员国。1987年是西班牙加入欧共体的第一年,当年吸引外资就比1986年增加了88%(主要外资来源是欧共体国家和日本),为70多亿美元。此后,外资持续增长,2002年已达225亿欧元。

充分利用外国投资,不仅解决了三国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且通过跨国公司投资,促进了设备更新、技术提升,相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机械和运输设备等产业的出口比重大幅提高。以西班牙汽车产业为例,国际上主要汽车企业集团,如大众、菲亚特、雷诺、标致-雪铁龙、通用、福特、日产、奔驰等,都在西班牙建立生产制造企业。目前,西班牙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五,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出口居世界第四,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占西班牙出口总额的25%以上,汽车工业已成为西班牙支柱产业之一。

存在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欠发达成员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三国作为欧盟中的“穷国”,其入盟后的经济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作为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成员国,特别是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在参与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 首先,由于经济规模较小、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三国在欧盟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不高,对欧盟其它成员国的依赖性较强。葡萄牙和希腊的问题相对突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虽逐年提高,在欧盟中仍居最后两位,发展较快的是旅游等服务业。西班牙的汽车生产等制造业相对发展较快,但主要是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和产业转移的结果。有学者担心,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一旦外资由于成本和市场因素转向其它国家和地区,本国产业竞争力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其次,2006年欧盟第三个援助框架结束以后,由于新成员的加入,三国获得的基金支持等将大幅减少,会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有学者预测,希腊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从目前的4%降低到1.5%左右。

(二)统一货币的不利影响 欧元统一计价使得各成员国生活消费品价格趋同,加上2002年以来欧元接连升值,使葡萄牙、希腊等国的物价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居民的生活支出大幅增加。尽管三国人均GDP均已超过10000美元,但欧盟各国的消费结构不同,发达成员的生活消费品支出比例相对较低,德国的中产阶级每年可以到国外度假,在希腊、葡萄牙等国则难以实现。因此,统计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生活质量的差异,不能夸大货币一体化带来的财富效应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也进一步影响欠发达国家的竞争力。与欧盟其他成员相比,希腊、西班牙等国劳动力成本和生活支出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利于抑制通胀、降低失业率。近年来,西班牙、希腊的失业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处于欧盟最高水平,远高于欧盟8%左右的平均水平。

(三)农业部门结构调整较慢 1962年,欧盟形成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这是欧盟实施的第一项重要的共同政策。主要是对内建立共同农业基金、统一农产品市场和价格、对外实行农产品出口补贴,通过保护政策使欧盟农业免遭外部廉价农产品的竞争。欧盟农业政策对促进欧洲农业发展、稳定农产品市场和经济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依靠贸易保护和财政补贴,主要农业生产国的结构调整缓慢,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例如:农业预算占欧盟全部预算的50%以上,而且欧盟成员国在共同预算中承担的义务和获得的利益不对称:德、英等国负担沉重,法国、西班牙则是农业补贴的最大受益者,葡萄牙和希腊农业部门效率较低、已成为各自发展的负担。为此,欧盟内部对农业政策看法不一,有些国家认为,该政策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但小国的声音较弱,在一体化中只能实行跟随政策。

欧盟东扩的影响

中东欧10个候选国将从2004年5月1日起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此次扩大为25个成员后,欧盟整体GDP将增加5%,人口增加20%至4.8亿人,一体化进程发展到一个新的起点。欧盟的东扩不仅大大拓展欧盟的地域空间,也将为欧盟发展提供巨大的消费和投资市场,为欧盟增加新的活力。但是,伴随着成员国的增加和竞争的加剧,欧盟现有成员国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欧盟的欠发达成员,三国的政府官员和学术界主要担心将受到以下冲击:

首先,从欧盟获得的基金支持将减少。欧盟内部的结构基金和协调基金,曾在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等国推进私有化进程、完善基础设施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面临新成员的加入,欧盟已就2004年到2006年的财政安排达成协议,即欧盟另外拨出230亿欧元作为推动新成员国经济发展的结构基金。但3年的稳定期过后,新成员将分享结构基金和协调基金,基金分配框架需从2004年起重新讨论制定,新成员也将于2006年后分阶段享受欧盟的直接农业补贴。作为欧盟现有成员国中基金的重要受益国,三国每年获得各项基金的净流入约占三国GDP的1%~3%左右。新成员入盟参与分享基金,意味着三国未来的基金援助将大幅减少,其经济发展将受到一定影响。

其次,三国与新成员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新成员与欠发达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或更低,10国人均GDP仅相当于现有欧盟平均水平的43%。但与三国相比,新成员也拥有一定的优势,如低廉而熟练的劳动力和位于欧洲腹地的地理优势。新成员市场开放和优惠的引资政策,将引发新一轮投资热潮,而一部分原先对三国的外国投资有可能转向新成员国。当然,欧盟国家在新成员国的投资水平已经不低,投资增幅不会太大,对外资的分流影响也不可高估。此外,新成员国劳动力的大量涌入,有可能挤占各国业已十分紧张的就业市场,导致失业率进一步提高。为避免过渡期冲突过大,欧盟已经在入盟谈判中对新成员采取了过渡性限制措施,现有成员国有权在7年内限制新成员劳动力入境。

第三,面对新的竞争压力,对现有成员国,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等欠发达成员的投资环境和政府管理效率要求更高。三国虽已大大地缩小了与欧盟其他国家间的差距,但在欧盟中的特殊地位将受到挑战,政府须致力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

与此同时,此次扩大对欧盟的管理体制也是一种挑战。成员国增加到25国后,欧盟需平衡新老成员间在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一体化规模越大,协调发展的难度越大。

启示

第一,加入欧共体是三国在当时政治经济条件下的唯一选择。三国加入欧洲一体化的初衷,首先体现了其政治意愿。由于历史文化渊源,三国对欧洲有归属感,尤其是欧洲一体化是在德、法等大国决策下推动的,小国别无选择,只能跟从,否则难以寻求政治、安全和经济的生存空间。而且,三国在经济上对欧盟成员国依赖关系较强,加入欧共体前,对成员国贸易即在各自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如1986年葡萄牙对欧盟成员国的进口和出口约占其全部进、出口的62.3%和75.5%)。此外,在决定加入前,三国均面临经济发展的困境,各国政府和人民希望通过参与欧洲一体化和市场开放,解决自身发展问题。在此情况下,包括工商界人士在内的三国公众均积极支持加入欧共体。

第二,跨境投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欧盟内部相对欠发达的成员,三国入盟后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表明,区域内相对落后国家可以通过大量吸引区域内和区域外投资提高竞争力,从而在参与一体化和开放市场中获益,缩小同发达成员的发展差距,贸易自由化也不会产生因贸易替代投资的结果。市场开放、经济融合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打破了小国市场约束,以及资金、人力资源和技术等资源约束,从各国扩大贸易和吸引外资的变化趋势上看,欠发达地区参与区域一体化对其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第三,在一体化过程中,发达和欠发达成员间的经济融合十分重要。欧盟的基金和项目援助对欠发达成员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增强了欧盟的凝聚力。但欧盟是关税同盟,各国关税收入除10%自行支配外,其余均上交欧盟委员会统一管理,(2003年,欧盟规定:各国关税收入自留部分的比例增加到25%)。对于东亚来讲,经济合作的目标模式是建立自由贸易区,虽然东亚经济一体化也面临各国发展水平差异大、需协调发展的难题,但缺少资金来源,无法照搬照抄欧盟的经验。当然,欧盟的经验也有可借鉴之处,即东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可通过贷款等方式促进落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小国发展的同时,由于大国企业可以从参与投标中直接获益,修建基础设施有助于改善整个区域的市场和投资环境,大国经济长远受益更大。

第四,落后国家能否充分分享一体化成果,政府的管理效率至关重要。原因是,参与统一市场和货币联盟等区域经济合作,需要放弃部分经济主权,对成员国,特别是欠发达成员国政府的管理效率、稳定协调经济发展的能力要求更高。只有各国政策调整得当、管理效率高,参与一体化的积极效果才会更为显著。相反,如果自身政策不当、管理效率低,就难以从一体化中获益,甚至会受到负面的冲击。由于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基础不同,在不同时期采取的政策措施不同,一体化和吸引外资所产生的效果也存在差异。

标签:;  ;  ;  ;  ;  ;  ;  ;  ;  

明显的经济拉动--欧洲联盟欠发达成员国参与经济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_经济一体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