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确保我国市民的生命安全得以保证及其生活的幸福感得以提升,故而国家就建筑行业加强了相应的监管,尤其对其安全性能方面有了更明确的要求。并且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制度、组建了相应的监督队伍,旨在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市民的财产以及生命均会受到建筑工程的影响,与此同时也会对施工人员的利益产生影响。为确保社会稳定、国家繁荣发展,相关部门必须就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控制,并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安全事故;预防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的安全程度直接关乎着居住者以及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并且对社会的稳定具有严重的影响。在经济稳定发展的进程中,市民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环保性等均有更加明确且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就其中的安全因素进行探究,分别就其安全生产管理与预防安全事故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经过对以上两项问题的分析可知,加强施工管理以及事故预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1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中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如今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强,国家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正在逐步增加,故而使得相关行业的人数有所增加,规模逐渐扩大。建筑行业是我国当前发展极为迅速的行业之一,但是在该行业之中依旧存在着分包的施工模式,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原有职工技术或者数量不足的问题存在。由此可见,建筑施工的队伍质量还有待提升,其规范程度还未达到标准化。部分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专业技能还有待完善。大多数施工人员往往是年幼辍学的青年人或者是年老的农民,因此在技术方面存在极大的缺陷。实践证明,技术水平较低的施工队往往会带来更多的安全生产问题。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进行安全监管的时候未能做到严格、全面。例如在技术方面的监管还不够到位,并且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从而引发了更大的安全问题。施工现场的监管同样不到位,通常采用以包代管的方式。部分企业为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使得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受伤人员无法得到相应的赔偿。
2及时做好安全预防工作的重要举措
2.1建筑物防雷
对于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的防雷,可在屋顶采用?10热浸镀锌圆钢作避雷带,屋顶避雷带网格不大于24mX16m或20mX20m。贴装避雷带时,均应与檩条、钢屋架、钢网架、引下线、接地装置等可靠的连为一体,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子内两根?16或四根?10主筋通长焊接或利用钢拄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所有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下1m处引出一根40X4热镀锌扁钢,扁钢伸出室外,引至室外接地体。
建筑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将基础上下两层主筋沿建筑物外圈焊接成环形,并用?12圆钢与基础主筋焊接成不大于20m*20m的网格作为基础接地网。基础钢筋与防雷引下线钢筋可靠焊接。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接地极焊接。
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构件、金属通风管、金属屋架、金属设备外壳等均与避雷带焊接。在距地上0.5M处做好引出连接板(供测量接地电阻时用),在距地下1米处焊出一根40*4mm的镀锌扁钢伸向室外,距外墙皮1.0米接人工接地体用。室外接地凡焊接处均应刷沥青防腐。为防雷电感应,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对于钢结构的建筑的防雷,可直接利用钢结构柱作为防雷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所有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下1m处引出一根40X4热镀锌扁钢,扁钢伸出室外,引至室外接地体。
2.2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工业建筑防雷接地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增设人工接地极,人工接地极距离建筑物3m,深埋2.5m。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可靠接地。可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板由紫铜板制成,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等进行联结,总等电位联结线采用40X4热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底端及顶端应与防雷系统可靠连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接地型式建议采用TN-S系统,所有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和I类灯具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插座的接地孔必须与PE线做可靠的连接,形成一电气通路,电源自出配电室后N线与PE线分开不得混用。过电压保护:在电源总配电箱内装一级电涌保护器(SPD)。
2.3自然环境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1.防地质灾害措施
建构筑物及设备、管架支撑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地震、软地基、膨胀土等地质因素以及飓风、雷暴、沙暴等气象危害,设置可靠的防洪、防潮、排涝措施,设备基础标高根据相关规范进行设计。
2.防震措施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项目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和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各建筑应按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3.防雷击
建筑物均应做防雷电设计,并采取有效避雷措施,设计完成后防雷电工程图纸要送当地气象局防雷办进行图审,施工结束后要进行检测验收,并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一次防雷检测,确保符合要求。
2.4变配电的安全措施
1)根据项目生产工艺特点和《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确定项目用电负荷级别。
2)一般低压变配电设计执行《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变配电室的出入口均向外开启。
3)变压器室、配电室的门窗均采用密闭式阻燃门窗,与室外相通的门窗、洞、通风孔均设置防止鼠、蛇等小动物进入的挡鼠板和网罩。
4)高压配电柜柜前操作净距2.0m,柜后维护通道1.0m;低压配柜柜前操作净距2.0m,柜后维护通道1.0m。盘后出口2个。建筑物内配电盘安装高度0.3m,底部进行封闭,防止小动物进入。高低压配电装置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3X。
5)对项目变压器设置电流速断保护,以防止变压器引出线、套管及内部的短路故障;变压器设置有后备保护,防止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另外,若变压器油温度过高、绕组温度过高、油面过低、油箱内压力过高、产生瓦斯和冷却系统故障,可及时发射报警信号。
6)各个建筑物内连接移动式用电设备的线路末端应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以避免触电和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7)配电室内10kV裸露带电导体至地面距地不小于2500mm,高压配电装置防护等级不低于IP3X。室外配电装置裸露的带电部分的上面和下面,不应有照明、通信和信号线路架空跨越或穿越;屋内配电装置裸露的带电部分上面不应有明敷的照明、动力线路或管线跨越。
8)为防止人体直接触电事故发生,配电室内母线裸露部分对地距离大于2.5米,不足2.5米,人伸手能触及的带电部位设置遮拦。变压器室设置遮拦,遮拦日常加锁,并专人管理,确保变压器不停电时任何人不能进入。
9)配电装置外壳与基础可靠金属连接,基础与室内接地网至少两处可靠连接。室内接地网与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至少两处可靠连接。变压器中性点在配电室与室内接地网可靠连接。在总配电盘处,配电盘外壳与建筑物接地网可靠连接。
结语
通过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中对于安全方面的监管力度还不足,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将安全监管制度进行全面完善。同时,还需要将安全保险以及合同事宜进行妥善处理,加强管理效果。建筑安全对于施工者个人以及居住者个人均有密切的影响,其次在社会稳定、国家繁荣发展的进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性。
参考文献:
[1]卢锦文.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对策[J].卷宗,2017(9).
[2]苗杰.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6).
论文作者:孙开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防雷论文; 建筑物论文; 室外论文; 变压器论文; 可靠论文; 基础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