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种设备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特种设备的数量与种类也随着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而日益增多,从而使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和检验任务越来越繁重。因此,采用先进技术,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已成为提高管理水平、保障检验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特种设备;现场检验;信息化建设;研究
引言
目前,信息化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在特种设备管理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特种设备的信息化是指通过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手段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以应用于设备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对特种设备的运行性能进行现场检测及动态监察,实现动态管理、统一管理和信息共享。建立设计、生产、使用、安装、维修、改造、事故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数据库,实现对特种设备运行安全状况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及时反映设备运行状况,另外,利用实时更新的数据库,建立起各种设备的实时监控系统、安全评估系统及事故分析处理系统,将特种设备的各种动态、静态信息通过互联网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对特种设备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对特种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为安全监督管理提供支撑,还可以为国家提供准确科学的决策支持,为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环境。
1 特种设备检验现状
一般特种设备检测工作流程大致为:在现场进行设备检测任务时,需填写原始检测记录,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判断检测项是否合格或不适用,然后对照检测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大量的信息录入工作需要检验人员手工录入,不仅大大增加了检验人员的工作量,其信息录入的准确性也无法保证,且在检验时,无法实时查阅特种设备基本信息和变更信息。这给专业人员在现场判别是否存在非法改造和大修行为带来了较大难度,也无法现场出具检查和检验报告,检验人员无法在地图上,根据直观显示特种设备的地理分布情况,实现检验单位所在地到设备现场的快速路径规划。因此,从传统的特种设备检测工作流程看,由于不能体现工作流程的科学化、程序化管理,无法实现特种设备检测工作的智能信息化;检测过程中还需要对每项检测结果进行人工判断,有时甚至需要借助查阅手册进行判断,大大增加了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检测工作的效率。
2 检验系统的概况
2.1 特种设备检验系统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和网络化技术不断发展,基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的各类系统也呈迅猛发展的态势。早在20世纪90年代,大连锅检所研究开发了全国首套锅炉压力容器检测报告软件,模式为单机版,使国内的压力容器检验研究开始告别手写时代,但该系统出具一份检测报告至少需要50分钟,不适应特种设备检测机构出具大量检测报告的要求。1998年,大连锅检所在特种设备检测机构中率先组建了局域网,并自主开发了一套在局域网内使用的检测报告系统,该系统初步实现了检验数据的共享,为检测人员出具检测报告提供了可靠数据,避免了重复数据的二次输入和时间浪费,极大地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2000年,沈阳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检验所与辽宁星火计算机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合开发了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监察与检验管理系统,该系统技术性能为当时国内领先并达到了当时国际上的先进水平,提高了特种设备监察和检测工作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检验单位管理功能和相关检测报告管理功能仍不能满足特种设备信息化的相关工作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了这些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外,其他较为完善、典型的系统还有:江苏省质监局和上海荣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特种设备综合管理系统,福建省质监局和福建创达电子有限公司联开发的特种设备监察检验信息管理系统等。
2.2 特种设备现场检验信息管理系统
2.2.1 现场业务受理及检验任务接收功能
现场业务受理及检验任务接收功能方便检验人员在现场定位查询一台设备的基本情况、历次检验情况等信息,再根据查询到的设备综合信息进行报检业务的受理,并能立即进行现场检验、填报检验数据等后续流程的操作。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每个步骤手持设备都会与远程服务产生数据交互,同时与远程服务端的检验系统也会进行一系列的业务逻辑处理。
2.2.2 现场检验原始记录填报功能
现场检验原始记录填写后,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检验系统,并实时生成检验报告,这不但能查看和审阅检验报告内容,还能对比检验报告与原始记录,方便问题溯源。
2.2.3 电子签章技术的应用
现场检验的电子化,导致检验人员不再使用纸质的检验原始记录,进而延伸出电子记录的合法性问题。合理有效地使用电子签名与签章技术,能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
3 特种设备现场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
(1)在现场检验过程中,有些环节需要进行纸质材料的输出,如:①业务受理单作为合同方式存在,必须现场交付给用户;②一些类型的检验需要进行不合格项目的汇总,并生成整改意见通知书,必须现场交付给用户。
目前,针对这些问题,仍需检验人员现场填写纸质记录,较为费时费力,现场检验系统应具有打印输出能力。考虑手持设备为Android系统的智能设备,可以利用其蓝牙通讯功能,连接带有蓝牙打印功能的便携打印设备,实现现场相关单证的打印输出。
(2)在现场检验过程中,有些检验数据由相应检验仪器测量所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工具也日新月异,各类检测工具也逐渐实现了数据化输出。为实现采集录入的准确性、减少检验人员信息手动录入环节,系统应设法通过外设通讯模块与各类检测工具进行信息交互,在原始记录填写界面直接驱动外设进行检测与数据的反馈。
(3)特种设备分布广、分布散,有些使用地点无道路门牌标志,日常检验寻找难度大,应在系统中增加地理信息相关的应用。
结束语
总之,特种设备现场检验信息化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特种设备现场检验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解决特种设备检验信息化问题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刘鹏博,金彦,张锐军.特种设备检验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J].质量与标准化,2017.05
[2]梁镜明.质量管理系统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的应用及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7
[3]刘三江.顶层设计视角下的特种设备检验体制改革研究[J].宏观质量研究,2013.01
论文作者:卜祥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特种设备论文; 现场论文; 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信息论文; 检测报告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