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论文_周黔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论文_周黔

贵州省 铜仁市人民医院 554300

【摘 要】目的 探究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间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68例,按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对照组34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34例在一般护理中增加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血压、心率相比对照组好转改善,P<0.05。护理后研究组血肿、感染、切口出血发生几率相比对照组得到降低,P<0.05。结论 舒适护理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手术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升了生命体征水平。

【关键词】舒适护理;手术室;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261-01

手术患者病情较为危重,因而高效的治疗是成功的关键,护理作为一种辅助措施,长久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近年来患者需求的增加,使得护理质量再次成为临床的焦点[1]。本次研究旨在探寻如何降低手术风险并提升质量,将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间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半数以舒适护理结合普通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68例均为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间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患者按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为(39.2±7.3)岁;其中急诊9例、妇产科10例、骨科9例、其他科室6例。研究组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为(39.3±7.2)岁;其中急诊10例、妇产科9例、骨科8例、其他科室7例。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术前备齐物品并进行监测,做好皮肤准备,核实基本资料,协助患者将金属物品及义齿取下,常规禁饮禁食。研究组:除常规措施外增加(1)术前护理:术前一日,应组织手术室医护人员去病室看望患者,询问病情、感受,了解检查、体征结果,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手术禁忌及相关事项,对手术的目的、效果、步骤、原理及方式进行详细介绍,同时注意解答患者的疑惑不解,建立有效的沟通关系,缓解其心理上的压力、恐惧,告知以往成功的案例,引导其配合,增加信心。(2)术中护理:手术当日接患者入手术室,过程中注意沟通,增加亲切感,拉近距离,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慰。进入手术室后,对环境、设备、人员进行介绍,提供好的氛围,调整体位,防止过多的暴漏。始终维持病室的恒温状态,手术过程中除一般的观察生命体征外,对于清醒患者给予支持,询问感受,应用赞美、鼓励的言语向患者进行诱导,并与医师密切配合。(3)术后护理:术后注意体温,做好保暖工作,以棉球拭净血液,意识清醒的患者可告知相关情况,注意维持情绪的稳定,鼓励接受治疗,为家属讲解相关禁忌及注意事项,手术后进行定期回访,了解相关进展,嘱咐其合理膳食,减少过于酸、辣的食物摄入。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间生命体征及血肿、感染、切口出血并发症发生几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生命体征 护理后研究组收缩压(120.33±7.42)mmHg、舒张压(75.35±7.84)mmHg、心率(67.25±4.28)次/分,相比对照组(130.25±6.16)mmHg、(88.47±6.28)mmHg、(75.36±4.02)次/分好转改善,(t =6.00、7.62、8.05,P<0.05)。

2.2并发症 护理后研究组血肿1(2.94%)例、感染0(0.00%)例、切口出血0(0.00%)例发生几率相比对照组4(11.76%)例、2(5.88%)例、2(5.88%)例得到降低,(χ2 =5.71、6.06、6.06,P<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生物科技的发展,手术成为一种普遍的治疗方式,而手术室是抢救患者并进行手术操作的场所,是医院重要的组成部门,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手术及护理质量需求不断提升,对自身感受也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传统护理还存在着较多的弊端及缺点,急需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加以替代,舒适护理的出现则很好的进行了弥补与改善[2-3]。舒适护理旨在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加强治疗质量,并以患者感受为出发点,以科学的知识理论作为基础,将传统护理进行升华,本次研究中,通过早期对患者资料进行评估,掌握了基本的情况,并据此进行针对性干预。早期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增加认知程度,了解到配合的重要及必要程度,自行与医师配合,并做好心理铺垫。术中的严密监测及默契配合是治疗的关键,除此外做好心理指导也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因素之一,通过讲解成功案例增加其信心,提供安全、温馨的手术氛围,取得家属的合作,为患者做好亲情支持,消除陌生感,缓解心理负压,有良好的治疗心态。术后定期回访能够为及时了解相关动态、恢复情况,及时给与指导,促进疾病的康复,并找出其中的不足,针对性弥补。

有相关研究显示[4-5],舒适护理的应用增加了患者治疗质量,提升了满意程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比例。本次研究中,通过在传统措施中增加心理、知识上的干预后,增加了患者的理解程度,激发其信心,依从性提升,降低了手术的风险,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生命体征及并发症方面优势更加明显,本次研究结果与文献一致。

总结上述可知,舒适干预的应用降低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维持了生命体征的平稳,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普及。

参考文献:

[1]洪小美,陈丽锋.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19-20.

[2]刘锐,石秀杰,宋艳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1):2000-2001.

[3]刘德新,荣风菊,王久英等.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全切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0):28-29.

[4]郑晓蓝,徐碧文,唐小梅等.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8):42-43.

[5]肖慧莲,黄慧芳.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79-80.

论文作者:周黔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论文_周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