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开远市人民医院 云南开远 661699)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方法进行研究,调查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进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选择210例患者随机分为低、中、高三个浓度组别,每组患者均为70例,低浓度组选择采用0.45%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中浓度组选择采用0.6%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高浓度组选择采用0.9%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于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从结果而言,本研究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本研究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的低浓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比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声引导之下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为患者选择采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神经阻滞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073-02
超声引导之下为患者进行肌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创伤,为患者提升了麻醉阻滞的效果,这种麻醉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1]。临床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的局部麻醉药物,其主要优势是对患者能够进行长时间的阻滞,减少了对于患者心脏的毒性,促进了麻醉效果的提升。针对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对于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在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时所取得的效果,现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所收治的进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选择210患者,随机分为低、中、高浓度三个组别,平均每组患者均为70例。本研究低浓度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5:35,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6岁到69岁,平均年龄为(45.8±13.4)岁;本研究中,浓度组患者当中,男女比例为34:36,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5岁到70岁,平均年龄为(44.8±13.2)岁;本研究高浓度组患者当中,男女比例为33:37,患者年龄区间为26岁到70岁,平均年龄为(43.8±13.1)岁。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进行上肢手术的患者,经过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检验,三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表现明显的差异,可以进行相互的比较和研究。
1.2 方法
本研究患者手术前半个小时,常规进行阿托品的肌肉注射,药物的使用剂量为0.5mg,同时为患者注射鲁米那钠,剂量为0.1g,患者进入手术室以后,需要密切对患者进行血压的监护,了解患者心率等各种情况,为患者开通外周静脉通路。为患者使用的麻醉药物主要以甲流酸罗哌卡因为主,三组患者的药物的规格,厂家相同[2]。
首先保持患者为仰卧位的姿势,患者头部要保持摄像位置,保证患者的肢体和身体之间为直角,患者前臂选择外伸展的姿势,手肘关节需要略微的曲张,患者手臂可以借助床支撑,患者手背向下。首先需对患者进行消毒处理,之后在能够引导之下对患者进行夜路必从神经阻滞检查,检查仪器主要为阿洛卡4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设置检测仪器的工作探讨频率为10~13MHz,在患者的腋窝顶端对仪器进行定位和检查,同时使用7号输液针头,在超声引导之下进入患者皮肤,针头和腋窝顶端以30度夹角插入患者皮肤组织之内,合理使用麻醉药物,将穿刺针插入患者的腋动脉周围的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等进行注射,麻醉药品注射的剂量需要控制在麻醉药品注射的剂量需要控制5~8ml,高浓度组患者使用0.9%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中浓度组患者使用浓度为0.6%的甲磺酸罗哌卡因,低浓度组患者使用浓度为0.45%的甲磺酸罗哌卡因。
1.3 观察指标
对于本研究三组研究对象的温度觉起效时间、痛觉起效时间和阵痛时间等进行评价比较,同时调查本研究三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IBM SPSS26.0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的计量资料选择采用t值检检验,组间比采用P<0.05表示差异明显,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结果而言,本研究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本研究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低中高浓度三个组别不良反应发生患者分别为2例,10例和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14.29%,15.71%,本研究的低浓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比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表1 本研究三组研究对象麻醉状况比较
3.讨论
罗哌卡因是经常应用的一种麻醉药物,这种麻醉药物的麻醉效果长效与传统的麻醉药物进行比较,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更加的明显,阵痛时间更长,能够对于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产生抵制,药物在临床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本研究主要分析罗哌卡因不同浓度在进行麻醉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从结果可以看出,低浓度的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要比高浓度的更优,证实了低浓度罗哌卡因的应用价值。综上所述,在超声引导之下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为患者选择采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炳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1):3944-3945.
[2]齐文勇,党友,王海侠.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比较[J].北方药学,2017,14(08):183-184.
论文作者:江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患者论文; 浓度论文; 卡因论文; 效果论文; 超声论文; 神经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