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 新疆 833400
摘要: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并以此改善人们的生活,而电能是现代化生活的重要能源,人们对其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促使电力企业不断创新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创新与运用,信息化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电力企业要善于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在电力计量工作中。
关键词:电力计量;信息化技术;运用
目前,电力计量信息化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逐渐取缔传统的电力计量系统。电力计量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保证电力企业正常供电以及工作负荷,对于改善远程抄表和管理线损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电力计量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以及运用效果。
1电力计量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很多电力计量的装置都没有引起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足够的重视,所以对于这些装置的装配和维护经常难以到位。很多时候,工作人员在安装和检查电度表时并不会严格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准配和维护,不管是由于自身素质还是由于大环境,工作人员往往图方便、凭经验行事、不考虑后果,因此就造成了很多装置或线路在结构上不合理或年久失修的情况。电力计量自动化是目前智能用电领域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技术,建设智能化的电网体系必须依赖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企业营销自动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包含了计量自动化终端、通信渠道和计量自动化主站系统等。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由电力计量遥测系统、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和配变监测计量系统组成。电力计量遥测系统主要由主副电源、信息收集装置、主站系统和通信渠道以及电力计量装置组成,这其中,通信通道、计量装置、电源和信息收集装置一般部署在发电厂或变电站内。遥测系统是一个综合应用的平台,实现了对自动化系统中所有信息资料的管理。计量自动化主站系统负责接入各类计量自动化终端,主要承担了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是整个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中心。通信渠道是自动化主站系统和自动化终端进行数据传递和共享的专门通道,可以采用电话线或以太网乃至无线网构建。计量自动化终端是指令设备,它将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分类、处理、运算,然后根据数据的实时情况下达针对性的指令,控制所有子系统和底层控制系统高效运行。
2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2.1在检定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
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检定管理工作,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实验室中的检定管理。主要有三相能表和单相能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扫描条形码技术,保证在检定工作中可以自动呈批次生成记录。而后,利用检定装置的结果将检定信息上传到电力计量管理系统。电压、电流以及组合式互感器的检定工作中,需要运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录入信息;同时,通过检定装置将有关信息上传至电力计量管理系统。此外,检定电力计量器具和电力计量标准用具时,若是需要将信息上传至计量管理中心,则需要通过手工形式录入器具和标准用具的原始信息;若是需要将信息上传至检定部门,则需要通过手工的形式将原始的检定信息等内容录入系统。第二,现场检定运用信息化技术。合理使用现场校验仪,针对互感器和电能表进行校验;同时,利用校验仪的接口将检定数据传至管理系统。第三,质检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主要是对质检台、走字台完成电能表质检,并利用无线条码采集器上传检定数据。
2.2在综合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
电力计量的综合管理主要包含工作计划、设备轮换以及统计分析等。第一,在设备轮换时间的分析和统计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是针对电力计量中实验报告的标准校验仪等计量用具实施全面的统计和分析,并将统计和分析数据上传至管理系统。此外,计量设备等器具的检定时间和周期也需要融合到统计和分析工作中,且需要将有关数据上传至电力计量管理系统。第二,运用信息化技术管理工作计划。主要是以月、季度和年作为计划的标准,合理计划互感器、电能表以及标准设备等相关仪器用具的检定工作。一般以报表的形式体现工作计划。第三,统计分析管理相关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技术能减少此类工作的周期,并提高其工作质量,故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统计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有记录设备的运用状态、计量工作指标等。
2.3在电力计量设备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
电力计量设备管理是电力企业顺利开展计量工作的有效保障。电力计量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计量结果的精准性;同时,现代化电力计量工作中使用的设备较多,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而信息化技术可以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在电力计量设备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首先,需要将电力计量设备的原始信息录入管理系统;而后将对应的检定、维修等工作计划录入系统中,设置提醒功能,确保及时对设备进行检定、检修。其次,对于检定不合格、需要更换或是维修的设备进行记录,并录入管理系统。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报废系统。将已经报废、性能不稳定的设备信息录入管理系统,由系统自动提醒需要报废的设备型号等,进而及时补充设备,确保电力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3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效果分析
电力计量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有效提高抄表效率。电力计量信息化最明显的优势是改善抄表工作流程、优化抄表方式,替换传统的人工抄表,不仅加快抄表速度,提升工作效率,且有效减少抄表工作的人工成本;同时,电力计量数据的实时统计,有效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电力计量的信息化,推动电力企业实现远程抄表,每月统一收集客户的用电数据信息,并能直接将数据信息利用网络传送至电力企业的检测中心。同时,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优化电力计量系统的性能。电力计量信息化系统需要持续工作,完成电力信息的检测、存储和发送等工作,其运行终端传输的数据量庞大,对数据库性能的要求较高。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在主服务器和其他设备之间设置备用的服务器,保证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电力计量信息化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在线监测,且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数据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时效性都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监测质量和效率。
4总结
电力计量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是电力企业为保证计量设备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也是电力营销工作的重要环节,且能够有效防止窃电现象。信息化技术在电力计量中的运用,便于电力企业完善计量设备管理、数据传输以及电能表运用等工作,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的工作水平,为人们提供高效的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丁勇.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01):221-222.
[2]田甜,田光明.新时期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与实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1):75-76.
[3]穆学伟.辽阳电网电力计量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6,33(03):113-114.
[4]何盈.电能计量中智能技术的应用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35):41+43.
[5]纪树才.对电力计量技术管理及应用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4(09):66+70.
[6]王展飞.现阶段电力计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4(17):64-65.
论文作者:郭晓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