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421001
【摘 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不良情绪改善的作用。方法:将39例接受化疗并有骨髓抑制表现患者(均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分别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不良情况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出血、感染和中重度头晕乏力发生率(35.0%、20.0%、40.0%)均低于对照组(63.2%、42.1%、73.7%),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3.3±4.2)分、(41.2±2.9)分,对照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0.2±3.8)分、(48.3±3.1)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白血病骨髓抑制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助于提升其身心健康水平。
【关键词】白血病;骨髓抑制期;并发症;不良情绪;临床护理路径
白血病(leukemia)属于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多见于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根据起病急缓可将其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其中急性白血病以原始及早幼细胞为主,发展快、病程短,严重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1]。对于白血病的治疗,临床以化疗方案为主,但是由此引发的毒副作用也较为明显,患者短期内处于骨髓抑制期,身心状况较差,确保其安全渡过这一阶段,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39例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应用对患者身心状况改善起到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白血病患者39例,经细胞形态学等检查并确诊,均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接受化疗并有骨髓抑制表现,在Ⅱ度以上,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分别在95g/L、3.0×109/L、100×109/L,对于存在语言认知功能障碍及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予以排除。本研究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
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对上述患者进行编号,将单号列入实验组,共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为7~69岁,平均年龄为(42.7±8.4)岁;将双号列入对照组,共19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为8~68岁,平均年龄为(42.8±8.3)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疾病分类、化疗次数等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确诊后均给予大剂量化疗,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具体情况,开展专科护理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环境管理、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严格执行护理程序,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包括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部护理、饮食护理等。
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为:①编制临床护理路径表和成立护理路径小组。查询临床护理路径相关资料,结合以往护理实践经验,编制以时间为横轴、各项护理内容为纵轴的临床护理路径表,以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水平为目标,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开展护理工作,对各项护理内容进行解释说明;成立护理路径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直至组员完全掌握路径表使用方法,方可上岗,由护士长监督和督促路径表内容的落实情况,同时组织成员定期讨论存在的问题,接受反馈意见,做出适时调整[2]。②落实护理路径内容。入院后,向患者介绍院内环境、科室医护人员,讲解陪护制度、治疗特点等,对患者病情和心理状况进行初步评估,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从第2d起,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其顾虑,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应多做患者家属工作,使其能够协助护理,坚定患者的治疗信念,在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告知患者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的一些方法,提前采取措施;入院后1周,继续强化基础护理,严密观察患者体征变化情况,评估血管状况、营养状况及对化疗药物的适应情况,加强口腔、泌尿系等护理干预,纠正患者不良习惯,如减少剔牙、抠鼻孔等,加强安全防护,预防出血、感染等发生,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报医生;接受化疗1个月内,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多,尤其是处于骨髓抑制期,患者心理反应较为强烈,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应重视患者的心理调节,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护,这一期间应格外重视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的监测,对于已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对症干预,减轻患者痛苦;患者出院前,重复重点宣教内容,告知院外注意事项,强调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发现异常及时来院处理[3-4]。
1.3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出血、感染和头晕乏力三种情况,其中出血包括皮肤、口鼻等部位,感染包括肺、肛周、泌尿系等部位,头晕乏力症状,将轻度耐受排除在外,以中度和重度为准;采用SAS和SDS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表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况改善越理想[5]。
1.4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数据纳入到SPSS117.6软件包中,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并发症归于计数资料,均以率(%)表述,采用卡方检验,不良情绪归于计量资料,均以标准差( ±s)表述,采用t值检验,以α=0.05为检验标准,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出血、感染和中重度头晕乏力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3讨论
骨髓抑制是化疗常见并发症,具体表现为血象、凝血功能异常、免疫力下降等,白血病接受化疗后,会在2周内会出现骨髓抑制现象,这不仅会影响到后续治疗,还会加大患者的痛苦,若防治措施不及时,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骨髓抑制期患者生理、心理状况,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关注的重点[6]。对于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常规专科护理主要是遵照医嘱落实各项护理内容,护理工作有较大的随意性,且缺乏预见性,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对护理流程及内容进行规范,临床护理路径的标准化管理,在指导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力性,促使护患协调一致,更具实效性,在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也是行之有效的[7-8]。本组研究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后,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即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水平,从生理状况改善情况来看,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出血、感染和中重度头晕乏力发生率方面对照,结果分别为35.0%vs63.2%、20.0%vs42.1%、40.0%vs73.7%,前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症状程度减轻,提示在白血病骨髓抑制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缓解患者身体上承受的痛苦;从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来看,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对照结果分别为(43.3±4.2)分vs(50.2±3.8)分、(41.2±2.9)分vs(48.3±3.1)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得到很大程度改善。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引入到白血病护理领域,可有效减少接受化疗患者骨髓抑制期并发症的发生,缓解不良情绪,使其身心状况得到同步改善,该模式的应用价值值得肯定,建议继续推广。
参考文献:
[1]白燕妮,段晓晖,李云.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抑制期合并肛周巨大溃疡1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3(7):106-107.
[2]郭红英,康晓冬.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预防感染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4,8(36):132-134
[3]张洁,王嫱.整体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心理及依从性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0(4):135-137.
[4]胡菲,吴燕,王芳.护理路径在提高结直肠癌患者行FOLFOX化疗方案的依从性中的应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9(34):5550-5553.
[5]王金梅,敖丽华,鲍慧铮.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5(3):356-357.
[6]廖东群.白血病患者因化疗导致IV度骨髓抑制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7):319-320.
[7]丁佐凤,秦毅,何红,等.碘伏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42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3,6(21):108-110.
[8]李伟萍.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12例的临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2(93):268-269.
论文作者:左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患者论文; 白血病论文; 骨髓论文; 路径论文; 抑制论文; 并发症论文; 实验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