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odelling of Energy Flow, Rotational Grazing and Potential Productivity in an Alpine Meadow Grazing Ecosystem(论文文献综述)
苟廷佳[1](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喻岚晖[2](2021)在《藏北退化高寒草甸土壤酶化学计量学及微生物群落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大规模退化已经引起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尤其在环境条件脆弱和生态系统结构不良的青藏高原地区,严重的草地退化现状不但危及区域生态安全,还影响着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壤退化是草地退化的核心,土壤退化意味着草地生产力和环境调节能力的下降,探究土壤性质的变化对于土壤质量的表征和明确草地退化机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西藏自治区当雄县不同退化程度(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变化趋势,明确了微生物量和酶计量学特征、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氮循环功能基因的驱动因素,为藏北高寒草甸的退化机理研究和修复措施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生物量和理化性质特征轻度退化会促进植物的生长,而重度退化会大大降低草甸的生产力。草甸退化降低了土壤养分含量,其中重度退化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与未退化相比分别降低67.4%、56.2%和36.2%,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在中度退化显着降低,与轻度退化相比分别降低59.2%、23.4%和10.1%。碳氮比(C/N)、碳磷比(C/P)和氮磷比(N/P)在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中均低于未退化草甸。2.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相较于未退化草甸,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量磷(MBP)在重度退化降低了41.4%~73.9%。碱性磷酸酶(ALP)升高,未退化β-1,4-葡萄糖苷酶(BG)和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显着低于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纤维二糖水解酶(CBH)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在轻度退化最低。ln(BG+CBH):ln(NAG+LAP)为0.55~0.91,ln(NAG+LAP):ln(ALP)为0.73~0.97,偏离了全球均值1.41和0.44;向量长度和角度分别在中度退化和轻度退化最高,说明草甸退化过程中微生物受P限制强于N限制,而中度退化时受C限制相对较强。微生物量及其计量学特征受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共同驱动,酶计量学特征总体上受p H、硝态氮和铵态氮共同驱动。3.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随退化程度的加剧,细菌Chao1指数升高,真菌Chao1指数先升高后降低,在中度退化最高,Shannon指数无显着差异。细菌和真菌的β多样性在不同退化程度间表现出显着差异。门水平上,退化过程中占主导优势的细菌群落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3.0%~35.7%)、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1.4%~27.6%)、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1.7%~22.3%)、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6%~16.4%)、绿弯菌门(Chloroflexi)(5.9%~7.3%),其峰值分别出现在中度退化、轻度退化、未退化、轻度退化和未退化;占主导优势的真菌群落为接合菌门(Zygomycota)(54.8%~69.4%)、子囊菌门(Ascomycota)(26.1%~41.7%)、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1.8%~6.0%),其峰值分别出现在重度退化、轻度退化和未退化。Mantel分析表明,速效磷是驱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4.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及多样性特征轻度退化会提高硝化基因(amoA-AOA和amoA-AOB)和反硝化基因(nirS、nirK和nosZ)的α多样性。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随退化程度的加剧呈倒“V”型变化,除nosZ在轻度退化最高外,最大值均出现在中度退化,而重度退化为最低,草地退化可能使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加强。其中,amoA-AOA的拷贝数约是amoA-AOB的271.2~329倍,nirS的拷贝数约是nirK的41.9~111.2倍,说明研究区内AOA和nirS占主导地位。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多样性特征受草甸生物量、土壤养分和化学计量比共同驱动,其中p H、有机碳、全氮和化学计量比是硝化基因的主要影响因子,地上/地下生物量、全磷和速效磷是反硝化基因的主要影响因子。
霍娜[3](2021)在《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植被恢复是改善脆弱生态环境和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和土壤生物群落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共同影响植被恢复的过程和效应。线虫广泛存在于各类生境中,占据土壤食物网多个营养级,其群落特征能够有效反映土壤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对生态系统恢复进程具有重要指示作用。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植被恢复的重点区域。在过去几十年,科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该地区植被恢复对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但很少关注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本研究以黄土高原自然恢复草地、次生林、人工柠条灌木林和人工苜蓿草地这四种典型生态系统的土壤线虫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线虫个体数量、群落组成结构和代谢足迹在时间尺度上(不同植被恢复年限或演替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探明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及其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为评价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新的指标和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自然恢复草地中,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结构和代谢足迹在植被演替进程中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这主要与地上部植物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活根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变化有关。具体而言,从猪毛蒿群落到百里香+大针茅群落,土壤线虫数量逐渐增加,植食线虫比例下降到最低值(30.82%),而捕杂食线虫比例(21.25%)达到峰值,线虫群落营养类群结构均衡,导致多样性指数、成熟度指数、瓦斯乐卡指数、以及复合代谢足迹和功能足迹均达到最高水平,线虫群落多样性和能量代谢功能得到显着改善,土壤食物网达到最成熟稳定的状态。当植被演替至铁杆蒿群落和长芒草群落阶段,线虫群落复合代谢足迹和功能足迹下降至最低,表明土壤食物网的能量输入和传递效率显着下降。(2)在森林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在草地群落、灌丛群落和乔木森林群落阶段表现出显着差异,细根根系生物量是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组成最重要的因素,而在白桦林和辽东栎林阶段,凋落物生物量的增加改善了线虫群落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提高了捕杂食线虫比例。在白羊草地中,土壤线虫数量达到峰值,但由于垫咽属(Tylencholaimus)占据绝对优势(48.8%),使线虫多样性水平降至最低。在沙棘灌丛群落中,线虫数量略有减少,但各营养类群比例相近(17.30%—36.14%),线虫多样性、复合代谢足迹和功能足迹均达到最高,土壤食物网能量代谢功能得到显着改善。在乔木森林群落(山杨林、白桦林、辽东栎林)阶段,线虫数量和多样性总体上较为稳定,在演替至辽东栎林时,捕杂食线虫比例以及线虫营养多样性指数、成熟度指数和瓦斯乐卡指数均达到最高水平,但复合代谢足迹和功能足迹降至最低,表明土壤食物网能以较低的能量代谢维持成熟稳定的状态。(3)在人工柠条灌木林中,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细根根系生物量和凋落物生物量的变化显着影响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代谢足迹。随着种植年限(林龄)的增加,土壤线虫总数量和食细菌线虫、植食线虫和捕杂食线虫数量,以及线虫复合代谢足迹、富集足迹、结构足迹和功能足迹均在种植25年时达到最高,表明该林龄下土壤资源有效性显着提高,土壤食物网的能量输入和传递效率达到最高水平。当林龄达到35年时,线虫数量和代谢活性呈下降趋势,线虫通路指数降至最低,有机质分解以真菌通道为主,然而线虫多样性指数、成熟度指数、瓦斯乐卡指数和结构指数达到最高水平,表明土壤食物网仍维持相对成熟稳定的状态。(4)在人工苜蓿草地中,凋落物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和碳氮比的变化显着影响土壤线虫数量、多样性和代谢足迹。随着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线虫总数量和各营养类群数量,以及线虫复合代谢足迹和各营养类群线虫代谢足迹均逐渐增加,在种植7年的苜蓿草地中达到最高水平,而捕杂食线虫比例(32.11%)、成熟度指数和功能足迹也同时达到峰值,说明该种植年限的苜蓿草地土壤食物网最为成熟稳定,其结构化程度和能量代谢功能达到最高水平。然而,当苜蓿种植年限>7年时,线虫数量和代谢足迹显着下降,土壤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呈现明显退化趋势。(5)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和演变规律具有显着差异。在自然恢复草地、人工苜蓿草地和人工柠条灌木林中,植食线虫为优势营养类群,而在次生林中,优势线虫为食真菌或食细菌线虫。线虫多样性指数和瓦斯乐卡指数均表现为次生林最优,其次为柠条灌木林,再次为自然恢复草地,最后为人工苜蓿草地,表明林地生态系统土壤食物网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结构稳定性,土壤健康状况较好。Net-work分析结果也表明次生林和柠条灌木林线虫群落内不同类群相互作用更为复杂多样。基于平均值法计算的线虫群落综合指数也表现为次生林(0.44)>人工柠条灌木林(0.10)>自然恢复草地(-0.12)>人工苜蓿草地(-0.18),并且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表明该指数能有效指示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6)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恢复后期线虫数量、代谢足迹和成熟度指数均有所下降,植物能量通道权重增大,土壤食物网呈现一定的退化趋势,特别是在人工苜蓿草地中更为强烈。与草地生态系统相比,林地生态系统土壤食物网稳定性更强,其中人工柠条灌木林在种植35年样地,真菌能量通道权重有所增加,而次生林在乔木森林群落阶段,细菌和真菌能量通道权重明显升高,植物能量通道权重下降,能量通道比例更加均衡,促使土壤食物网的能流途径向更加多样化和高效的方向发展。(7)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自下而上(bottom-up)的资源控制效应是土壤线虫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草地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和根系生物量的变化通过细菌和真菌能量通道,调控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和捕杂食线虫的代谢功能。尽管草地中发达的根系资源显着促进了植食线虫代谢足迹增加,导致植物通道在食物网中占据优势,但该通道连通性低,未能向更高营养级有效传递能量。在林地生态系统中,细根根系生物量变化通过细菌通道和植物通道,引起土壤线虫群落的结构和代谢功能的改变,其土壤食物网相比草地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另外,次生林生态系统中,凋落物生物量的变化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改变线虫生境条件,直接对捕-杂食线虫代谢足迹产生影响,导致自上而下(top-down)的捕食作用可能增强,使土壤食物网具有双向驱动机制特征。
马源[4](2020)在《祁连山东缘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际养分调控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寒草甸作为我国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典型高寒生态系统之一,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垦和利用,使其退化严重。高寒草甸的退化与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直接关系,而根际作为一类特殊的微生态系统,不仅是植物和土壤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结点,而且是各种养分物质循环的活跃区域,及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养分吸收和代谢过程的重要场所。因此草地根际过程中的养分调控和转化机制对于维持草地健康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针对退化高寒草甸植物根际过程中植物-土壤-养分之间的养分互作机制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祁连山东缘4个不同退化程度(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集各样地优势植物根际土壤(RS<2 mm)和非根际土壤(BS>2 mm)土壤样品。利用LC-MS技术、土壤酶微孔板检测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植物-土壤-微生物根际过程进行细致研究,包括土壤养分状况、微生物生物量、胞外酶活性、根系分泌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等方面。同时通过分子生态网络模型的构建,揭示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系分泌物介导的植物-土壤-微生物间养分调控和转化的互作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随草地退化程度加剧,4个退化程度样高寒草甸地中植被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呈下降趋势,表现为ND>LD>MD>SD,在重度退化样地中植物群落多样性最为丰富。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逐渐下降。同时,高寒草甸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参与碳循环的β-葡萄糖苷酶和β-1,4-木糖苷酶,参与氮循环的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参与磷循环的酸性磷酸酶,以及参与活化养分的脱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降低,参与氮循环和碳循环的亮氨酸基肽酶和纤维二糖水解酶水解酶活性提高。且这些土壤养分因子均表现为根际>非根际,出现了根际养分富集现象。(2)随着高寒草甸退化程度的加剧,其土壤的C:N:P发生重大改变,表现出C:N的严重失调,表明草地退化程度越高受到N的限制越严重。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草甸中,经过对数转化的根际C、N和P胞外酶的比例均偏离了在全球生态系统分析中获得的1:1:1比例,表明高寒草甸退化主要使N受到强烈限制,P次之。高寒草甸地区土壤全量养分含量较高,土壤中的速效养分较低,成为阻碍牧草生长的限制因子。(3)草地退化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α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随退化程度加剧呈下降趋势。4个退化样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真菌优势类群为担子菌门、被孢霉门和子囊菌门;细菌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和酸杆菌门。采用LEf Se分析不同退化高寒草甸样地,发现真菌共有40个差异物种;细菌共有33个差异物种。通过对真菌群落(FUNGuild)和细菌群落(Tax4FUN)进行功能预测时发现,退化高寒草甸真菌群落主要以外生菌根菌、土壤腐生菌,及共生菌根为主要响应功能群;细菌群落主要以氨基酸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为主要功能特征,并且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真菌和细菌群落的功能特征相似。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与土壤中有效养分和参与碳氮磷养分转化的酶有直接相关关系。(4)4个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样地优势植物根系所分泌的代谢物组成成分和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根系分泌物芥酸酰胺、甜菜碱和麦芽糖、十六烷基二酸、海藻糖、十二烷基苯磺酸、壬二酸和十二烷基硫酸盐类等代谢物是植物为了适应其生存环境而释放的主要化学物质。采用PCA和OPLS-DA对4个退化样地植物根系分泌物进行分析发现,草原植物所分泌的代谢物种类主要以酚类化合物,有机酸化合物,糖类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和羧酸类化合物为主,而这些代谢物可以为根际土壤微生物提供碳源底物,并通过根际过程参与调控土壤养分碳氮磷的循环。(5)基于随机矩阵理论构建不同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养分碳氮磷功能群体和根系分泌物之间的分子生态网络模型。通过网络拓扑属性,真菌和细菌群落均表现出网络结构的松散性和不稳定性,但细菌群落的稳定性高于真菌。同时,优势植物根系所分泌的Erucic acid、Deoxycorticosterone 21-glucoside、trans-3-Indoleacrylic acid、Cyclopentylacetic acid、L-Norleucine、Dodecyl sulfate和α-Eleostearic acid物质与被孢霉属、生丝微菌属、蜡壳耳属和叶杆菌属等微生物群落,以及TN、TC、MBC、MBP、BG、ACP和XYL间连通度较高。说明植物分泌的代谢物影响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的整个真菌和细菌群落,并且其中参与C、N、P养分循环方面的微生物群落被调节和组装。
方宇[5](2020)在《甘南及川西北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甘南及川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我国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敏感区。十九大以来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千年大计,并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甘南及川西北地区作为长江和黄河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是黄河源的关键水源涵养区和湿地生态区,对区域乃至长江、黄河中下游的生态环境维持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过度放牧,甘南及川西北高寒湿地出现结构和功能退化,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也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甘南及川西北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估1990-2015年甘南及川西北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提出区域的优先保护格局;以甘南及川西北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高寒湿地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景观格局变化;并进行旗舰物种黑颈鹤的生境适宜性研究,提出高寒湿地健康诊断的动物学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1990-2015年甘南及川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值为0.12-0.72之间,黑河、白河流域的若尔盖县、玛曲县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优,东北部的合作市、夏河县、舟曲县和临潭县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差。根据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级结果,高健康水平地区的面积由11169 km2减至2503 km2,降幅为77.59%,区域处于亚健康和病态地区的面积由29725 km2增至88741 km2。2015年高健康水平地区占2.05%,中健康水平地区占5.74%,低健康水平地区占14.69%,亚健康水平地区占38.37%,病态地区占39.15%,1990-2015年区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严重。(2)基于Slope趋势分析提出甘南及川西北地区高寒湿地优先保护格局,若尔盖县和玛曲县为一级保护区;阿坝县为二级保护区;壤塘县、马尔康市、理县、小金县和松潘县为三级保护区;夏河县、合作市、卓尼县、临潭县、碌曲县、迭部县、舟曲县、九寨沟县、金川县、茂县和汶川县为四级保护区;黑水县和红原县为五级保护区。一、二级保护区出现了生态系统严重恶化趋势,需加强湿地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实施生态及工程措施缓解生态系统恶化趋势。三级、四级保护区生态系统变化趋势以轻度恶化为主,需加强管理与监测,防止进一步恶化。五级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仅需维持已有的湿地管理与保护政策。(3)沼泽湿地是甘南及川西北地区主要的湿地类型,湿地资源主要分布于若尔盖县、玛曲县和红原县,湿地与草地间的转化是区域湿地转移的主要类型。1980-1995年甘南及川西北地区高寒湿地面积萎缩是湿地格局变化的主要特征,这段时间内斑块数量、最大斑块面积、多样性指数与均匀性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2000年后区域景观聚集性指数下降,斑块密度增加,整体上景观异质性增强,景观破碎化程度进一步加强,湿地景观格局复杂度降低,出现了一定的景观格局结构退化。(4)基于多物种分布模型的对比研究发现,随机森林模型对区域黑颈鹤生境适宜性的预测精度最高,决策树、最大熵、树网模型的预测效果依次递减,基于随机森林的黑颈鹤生境预测可作为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动物学方法。黑颈鹤适宜生境主要位于若尔盖县、玛曲县、红原县、碌曲县和阿坝县,其他区域均不适宜黑颈鹤的生存与繁衍。1990-2015年甘南及川西北地区黑颈鹤生境适宜性指数由0.121降至0.112,整体降幅达7.44%。黑颈鹤适宜生境改变以低适宜区转换为不适宜区为主,斑块数量由89增至249,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大,低适宜区分布逐渐离散化,给黑颈鹤的生存与繁衍带来一定压力。
索南邓登[6](2020)在《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藏医药学及其产业强劲发展,有限的藏药材资源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越来越多的藏药材面临濒临灭绝的严峻现状。开展野生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的濒危状况研究并进行系统管理,是藏医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论文以野生濒危藏药材掌裂兰植物为典型案例,沿着―致危因素识别-濒危资源评价-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路径,采用文献梳理、理论研究、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掌裂兰植物致危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濒危藏药生态适宜平衡模型,以此为基础,构建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影响濒危藏药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路径模型。论文主要工作包括:第一,针对藏药资源的自然致危因素和适宜性问题,对青藏高原区域内掌裂兰分布点和样地进行生境特征、植物区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系等调查。研究发现,掌裂兰具有种群规模小、个体数量少、地理分布狭窄,喜潮湿环境,抗寒旱能力弱等特征。提取掌裂兰分布区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发现青海省内掌裂兰适宜区总面积达30 700km2,其中河南县、泽库县、久治县和班玛县为主要适宜地,面积约为12 454 km2。构建了生态适宜面积平衡模型,为中藏药产业发展和规划种植奠定了基础,对藏药资源调查和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手段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二,针对掌裂兰致危性的人为因素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全面分析青海、西藏、甘肃等地主要医疗机构资源的需求状况,提出保护意识淡薄、过度采挖、过度放牧、草地鼠害和旅游等活动为主要的致危因素。第三,依据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从濒危性、遗传多样性、植物价值、管理利用等方面,构建了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准则层指标、18个评价指标层和14个评价因素层。最后,基于致危自然及人为因素识别、评价体系、系统管理的过程对可持续利用能力提升的研究假设,通过353份调查问卷,使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关键因素和作用路径,提出应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加强濒危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生境调查,开展适宜种植区和规范化人工种植,建立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濒危藏药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与市场监管。以政府为治理主体,对致危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是解决濒危藏药资源危机的路径。本文针对构建濒危藏药资源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治理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邓冉[7](2020)在《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公园是全球自然保护地的主要部分之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方式,其最终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青藏高原是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的主体区域,其幅员辽阔,地形地貌、景观类型和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亚洲水塔”,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安全屏障。目前,青藏高原正在重点推动以保护“亚洲水塔”“中华水塔”生态服务功能为目的的“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加强长江、黄河等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将具有国家代表性、生态完整性、管理可行性的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保护。青藏高原国家公园建设的首要功能是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判别生态系统健康、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加强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受损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专题”(2019QZKK0401)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管理体制与管控技术”(XDA20020303)项目,对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开展研究。基于青藏高原实际情况,以结构-功能-进程为切入点,参考国外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框架,构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得到指标权重,以生态分区为单位,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评价,并对第三极国家公园群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主要得到如下研究成果:(1)构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与指标体系。通过国内外生态系统完整性研究方法与评估框架进行梳理,以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进程为视角,从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问题和人为压力五个方面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选择景观分离度(生态系统格局)、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生态系统质量)、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土壤侵蚀(生态问题)、畜牧量、路网密度、人口密度和夜间灯光指数(人为压力)为具体评价指标,以MODIS遥感影像、夜间灯光遥感等为基础数据源提取指标信息,以生态区为单位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综合评价。(2)获得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对评价结果分析表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280.91,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平均值0.58,处于较为适中的状态。其中,有0.06%的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低于0.4(差),68.15%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40.6(适中),31.66%的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60.8(良好),0.12%的区域生态系统用完整性指数高于0.8(优秀)。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呈现西北低、东南强的格局,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高低分界线较为明显,西北部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低于其东南侧生态系统完整性,处于适中状态;东南部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较高,大面积处于良好的状态。(3)为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提出优化建议。基于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结果与现有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备选区叠加分析,本研究认为现有国家公园备选区的保护范围与个数有待进一步确定。因此,为合理推动第三极国家公园群的设置与建设,文章以此目标,分别提出了相关措施:一是将评价结果中生态系统完整性好的区域作为备选区基本条件划定保护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二是考虑区域现有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社会人文特色等要素,进一步优化国家公园备选区的个数与范围,避免出现保护空缺与过度保护;三是与国土空间规划等规划方案相衔接,尽量排除压力源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
姚喜喜[8](2019)在《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和家畜对放牧压力的响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草地生态系统作为我国陆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不仅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在维持草地生物多样性和支持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是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物质支撑,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放牧作为最基本的草地利用手段,同时,也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人为干扰因素之一,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普遍而深刻的影响。目前由于过度放牧所导致的草原退化问题已成为破坏草原生态环境和制约牧区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深入研究和揭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对于遏制草原退化,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支持草地畜牧业生产,实现草原永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本研究依托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肃南县康乐草原固定放牧控制实验平台,以当地夏季放牧牧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和研究了不同降雨年份[丰水年份(2015)、干旱年份(2016)、丰水年份(2017)和平水年份(2018)]和不同放牧季节(6—9月份)条件下放牧强度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群落多样性、草地生产力、营养品质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性能等服务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建立了天然牧草营养品质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预测模型。该野外试验平台始于2008年,试验设有4个放牧强度:0、3.7、5.3和7.6 sheep/ha,其中,0 sheep/ha作为围封对照、3.7 sheep/ha为轻度放牧处理、5.3sheep/ha为中度放牧处理和7.6 sheep/ha为重度放牧处理。本试验采用单因素(放牧强度)4个处理水平、3次重复、共12个小区的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对放牧强度及年际降雨量的响应。(1)放牧显着降低了群落的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且随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显着降低;(2)围栏和放牧样地群落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表现出随降雨量的年际变化而出现先下降后上升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2015-2018);(3)放牧强度和年际降雨互作显着影响了群落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2.植物群落密度、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Evenness均匀度指数(E)对放牧强度及年际降雨量的响应。(1)放牧显着增加了群落密度、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Evenness均匀度指数(E),且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2)放牧样地群落密度、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Evenness均匀度指数(E)表现出随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围封样地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2015-2018);(3)放牧强度和年际降雨互作显着影响了群落密度、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Evenness均匀度指数(E)。3.植物群落营养品质对放牧强度、年际降雨量及季节变化的响应。(1)放牧显着增加了群落营养品质。放牧显着提高了丰水年份、平水年份和干旱年份群落营养品质,且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2)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反映了群落营养品质的年际变化。丰水年份群落营养品质显着高于平水年份和干旱年份,平水年份显着高于干旱年份;对于放牧样地,群落营养品质随降雨量的年际变化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而围栏样地则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2015-2018);(3)群落营养品质存在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且在牧草返青期6月份出现最大值、牧草枯黄期9月份出现最低值;放牧强度对群落生长季各月份(6-9)营养品质的影响各有不同,且均表现出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显着升高的趋势;(4)群落营养品质同时受到放牧强度、年份降雨、季节变化的相互影响;(5)群落干物质消化率预测方程的准确性受到放牧强度、年际降雨和季节变化的显着影响。综合分析可知,在中等放牧强度5.3 sheep/ha时,群落营养品质最高。4.植物群落四个优势种物种营养品质对放牧强度、年际降雨量及季节变化的响应。(1)放牧显着提高了丰水、平水和干旱年份四个优势种(矮生嵩草、珠芽蓼、金露梅和锦鸡儿)的营养品质,且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矮生嵩草、珠芽蓼和锦鸡儿的影响品质显着增加,而对金露梅影响较小;(2)四个优势种牧草营养品质表现出随降雨的年际变化而变化的趋势,丰水年份四个优势种的营养品质显着高于平水年份和干旱年份,平水年份显着高于干旱年份。对于放牧样地,四个优势种的营养品质随降雨量的年际变化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而围栏样地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2015-2018);(3)四个优势种的营养品质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且在牧草返青季6月份出现最高值,在牧草枯黄季9月份出现最低值。放牧对各优势种在各放牧月份营养品质的影响各有差异,且营养品质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显着增加;(4)群落混合牧草营养品质由优势种所决定,优势种营养品质对放牧强度表现出明显的物种特异性响应,如耐受(即较强的再生能力,如矮生嵩草和珠芽蓼)和避牧(即较低的适口性,如金露梅);(5)优势种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干物质消化率预测方程的准确性均受到放牧处理、年份、月份和牧草种类的影响;(6)放牧强度、采样年份和采样季节互作显着影响了四个优势种的营养品质,且各优势种营养品质对放牧强度、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物种特异性响应。综合分析可知,矮生嵩草和珠芽蓼在放牧强度5.3 sheep/ha时,营养品质最高;金露梅和锦鸡儿在放牧强度7.6 sheep/ha时,营养品质最高。5.草地生产力和放牧绵羊生产性能对放牧强度及年际降雨量的响应。(1)降雨量是决定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和牧草营养品质的主要因素。放牧强度越大,牧草营养品质越高,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越低;(2)放牧强度最高,短期内草地的公顷增重LWGha最高,但长期而言会危及草原放牧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盈利能力,适度放牧强度(5.3 sheep/ha)可提供公顷增重LWGha的78%,满足可持续放牧管理的要求。6.高寒草甸牧草营养品质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1)不同降雨年份(2015—2018年)、放牧月份(6—9月份)和放牧强度(0、3.6、5.3、7.6 sheep/ha)来源的混合牧草和四个优势种牧草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干物质消化率和代谢能含量变异较大;(2)除粗脂肪外,其它营养指标如干物质、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干物质消化率和代谢能含量的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SQ为0.9920.999,外部验证RPD为3.825.97,取得了最佳的定标效果,且定标方程均具较好的预测能力,能够成功应用于日常分析;(3)与其它营养品质指标相比,粗脂肪的决定系数RSQ为0.837,外部验证RPD为2.30,定标效果不理想,定标模型虽不能用于准确的定量分析测定,但仍能应用于牧草粗脂肪的粗略测定中。
兴安[9](2019)在《内蒙古草甸草原东北鼢鼠对栖息地环境因子及人为干扰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草甸草原生态系统对内蒙古草地多样性保护、草产业以及畜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东北龄鼠(Myospalaxpsilurus)在草甸草原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正确认识东北鼢鼠在草甸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治理由东北鼢鼠引起的草场损失和环境失衡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至2016年在内蒙古陈巴尔虎旗草甸草原对东北鼢鼠个体、种群与环境因子间关系进行专门研究。从个体层面,对东北鼢鼠雌雄两性头骨形态结构进行分析并讨论其是否具有性二型现象及其在微生境中的快速进化影响因素。并对个体洞道系统进行量化分析,引入分形维度作为测量东北鼢鼠洞道系统结构的特征指数。从种群层面上,对东北鼢鼠种群相对密度与环境因子中的植被、土壤、气候以及放牧干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又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中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植被、土壤与放牧干扰与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波动进行建模。结果表明:(1)雌雄东北鼢鼠体尺特征不存在显着形态性二型。成体鼢鼠头骨形态指标在性别间存在显着差异。土壤因素对东北鼢鼠头骨形态变异影响不显着。雄性鼢鼠头骨形态在两种地形间存在显着差异。(2)东北鼢鼠洞道系统在个体间存在差异,性别间的差异不显着。不同地形分布的鼢鼠洞道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可采用分形维度来综合测量与评估洞道几何结构。(3)东北鼢鼠种群消长动态总体呈连续增长趋势。不同季节鼢鼠种群相对密度存在显着差异。随东北鼢鼠数量增多,植被高、盖、密、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含水量显示下降趋势。(4)植物群落Shannon weaver指数随种群数量的增多呈现先F降再上升的趋势;Inverse-Simpson指数随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增多而增大;随龄鼠种群数量增多群落Simpson指数呈现下降趋势。(5)土壤硬度随鼢鼠相对密度增加呈现缓慢先上升再逐渐下降的趋势。土壤含水量随样地内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增多而下降。各土壤层温度均与相对密度显着相关,种群相对密度在各土壤层温度提升时均出现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下降的趋势。(6)东北鼢鼠种群相对密度随月平均降水量增加而下降;东北鼢鼠种群相对密度与环境温度无显着相关关系。(7)不同放牧条件下的东北鼢鼠种群数量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季节东北鼢鼠种群密度在季节轮牧区与连续放牧区内的种群数量最少。而禁牧样区与按月轮牧方式下的种群数量最高。(8)土壤、植被特征与种群相对密度显着相关。气温与栖息地内各个植被性状中存在显着相关关系。气温与栖息地内土壤含水量和硬度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随气温增高而下降;降水量仅与土壤硬度具有显着相关关系,土壤硬度随降雨量增加而减少。(9)年际间效应以及季节通过对植被与土壤间接影响东北鼢鼠种群数量。夏季与秋季,对植被具有正向作用,即促进植物地上部(高度、盖度)增加,间接使东北鼢鼠相对密度下降,而秋季对植被的正向作用,促进地下生生物量以及植被密度的增加,间接促进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增加。植被对土壤含水量以及上壤硬度的正向作用,上壤水量的增加直接抑制东北鼢鼠种群数量,而土壤硬度对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王多斌[10](2019)在《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和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和放牧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已经并将持续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被认为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机制的理想区域。过去的研究分别报道了气候变化和放牧对草地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然而,对于气候变化和放牧的交互作用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通过增温-放牧控制试验和区域调查试验,并结合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以高寒草甸最脆弱的生长阶段——植物幼苗期,最重要的生产指标——地上生物量和最重要的生态指标——土壤有机碳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气候变化和放牧对高寒草甸的作用机制,预估未来气候情景下相应指标的动态变化,以期明确气候变化和放牧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影响,为草地的适应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中度放牧相比,长期围封(14年)导致植物群落盖度增加30.06%,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16.51%(010cm)和30.67%(1020cm),全氮含量增加13.26%(010 cm)和15.24%(1020cm),土壤容重下降30.18%(010cm)和20.0%(1020 cm),且增加地下生物量(P<0.01)和禾草地上生物量(P<0.001);但长期围封使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密度分别下降了17.31%和20.57%。重度放牧导致群落盖度、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禾草比例、凋落物质量、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含量的显着下降(P<0.01),且使根冠比增加19.82%。(2)增温显着增加高寒草甸幼苗物种丰富度(P<0.01)和密度(P<0.001),且提高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幼苗的比例(P<0.01);放牧减少无性补充与有性补充幼苗的比例(P<0.05),且优势植物功能群从禾草向杂类草转变;放牧部分抵消了增温引起的幼苗物种丰富度的增加,但对幼苗密度没有显着影响。(3)增温导致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显着增加(P<0.05),放牧引起地上生物量显着下降(P<0.01);短期内增温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并不显着(P>0.05),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下降2.79%和1.85%;相反的是,放牧条件下的土壤有机碳则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增加3.35%和1.89%。(4)DNDC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R2=0.88,RMSE=17.11,MBE=-0.04,P<0.001;R2=0.71,RMSE=1.43,MBE=0.06,P<0.001)对气候因子(温度、降水)和放牧强度变化的响应;因子分析显示,气候变化解释了地上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49.8%和61.9%,放牧强度解释了地上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26.4%和1.6%。(5)到2050年,RCP4.5和RCP8.5未来气候情景下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比2017年分别增加15.00169.01%和7.74135.27%;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020cm)到2050年在RCP4.5情景下增加0.982.85%,而在RCP8.5情景下降低0.261.30%。本研究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中度放牧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维持,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更合理的草场管理措施;相反,围封是退化草甸植被恢复和养分固存的有效管理策略,但长期的围封禁牧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维持。(2)增温对高寒草甸的幼苗物种丰富度和密度具有积极影响,且提高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幼苗的比例;放牧降低无性补充与有性补充幼苗的比例且致使优势功能群发生转变。放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温度对幼苗物种丰富度的影响。(3)增温导致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显着增加,并对土壤有机碳产生负面影响;放牧影响地上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对温度增加的响应。(4)与放牧强度相比,气候因子(温度、降水)是引起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首要因素。模拟预测认为,在RCP4.5情景下,20172050年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放牧强度可按照2017年的基准值保持不变或略微增加,以提高草地利用率。在RCP8.5情景下,该地区这段时期内的放牧强度应在2017年基准值基础上逐年适度降低,以确保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综上,本研究认为中度放牧适宜于高寒草甸的可持续发展;了解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要考虑放牧和气候变化的非累加效应;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探究草地的适应性管理将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Modelling of Energy Flow, Rotational Grazing and Potential Productivity in an Alpine Meadow Grazing Ecosystem(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odelling of Energy Flow, Rotational Grazing and Potential Productivity in an Alpine Meadow Grazing Ecosystem(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文献分析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国内文献分析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研究述评 |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
3.2.2 生态产品价值 |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
4.1 三江源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条件 |
4.1.3 社会经济条件 |
4.1.4 生态地位 |
4.1.5 生态保护 |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
5.1.2 问卷基本情况 |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
5.1.4 描述性统计 |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
5.2.1 问卷基本情况 |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
5.2.3 描述性统计 |
5.2.4 空间交叉分析 |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
6.1.1 生态农畜产品 |
6.1.2 淡水资源产品 |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
6.2.3 绿电交易现状 |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2)藏北退化高寒草甸土壤酶化学计量学及微生物群落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草地退化现状 |
1.2.2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1.2.3 草地生物量和理化性质特征 |
1.2.4 草地微生物量与酶活性特征 |
1.2.5 草地微生物特征 |
1.2.6 氮循环功能基因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和目标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区概况 |
2.4 研究方法 |
2.4.1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2.4.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4.3 土壤微生物量测定 |
2.4.4 土壤胞外酶活性测定 |
2.4.5 土壤基因组DNA的提取、扩增与微生物区系测定 |
2.5 数据计算与处理 |
2.5.1 胞外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计算 |
2.5.2 胞外酶的向量特征计算 |
2.5.3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计算 |
2.5.4 数据处理 |
第3章 退化草甸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草甸退化过程中地上/地下生物量的演变特征 |
3.2.2 草甸退化过程中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 |
3.3 讨论 |
3.3.1 草甸退化过程中地上/地下生物量的演变特征 |
3.3.2 草甸退化过程中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 |
3.4 小结 |
第4章 退化草甸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化学计量学特征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草甸退化过程中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及化学计量比的演变特征 |
4.2.2 微生物量及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因素 |
4.2.3 酶活性及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因素 |
4.2.4 酶化学计量学的向量特征 |
4.3 讨论 |
4.3.1 草甸退化过程中微生物量和计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3.2 草甸退化过程中酶活性和计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4 小结 |
第5章 退化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草甸退化过程中微生物OTU丰度演变特征 |
5.2.2 草甸退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演变特征 |
5.2.3 草甸退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特征 |
5.2.4 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 |
5.3 讨论 |
5.3.1 草甸退化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演变特征 |
5.3.2 草甸退化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演变特征 |
5.4 小结 |
第6章 退化草甸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特征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草甸退化过程中氮循环功能基因多样性的演变特征 |
6.2.2 草甸退化过程中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的演变特征 |
6.2.3 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因素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壤线虫多样性 |
1.1.1 物种多样性 |
1.1.2 营养类群多样性 |
1.1.3 生活史多样性 |
1.1.4 功能团多样性 |
1.2 土壤线虫的生态功能与生物指示作用 |
1.2.1 线虫的生态功能 |
1.2.2 线虫的生物指示作用 |
1.3 土壤线虫群落的常用指数和分析方法 |
1.3.1 多样性指数 |
1.3.2 生态功能指数 |
1.3.3 代谢足迹 |
1.4 植被恢复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
1.4.1 植被恢复方式 |
1.4.2 植被恢复年限 |
1.4.3 土壤环境因素 |
1.4.4 其他因素 |
1.5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6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自然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
2.1.2 次生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
2.1.3 人工柠条灌木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
2.1.4 人工苜蓿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
2.1.5 不同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样地选择 |
2.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
2.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
2.2.5 土壤线虫群落鉴定及分析 |
2.2.6 数据分析处理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自然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样地选择 |
3.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
3.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
3.2.5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
3.2.6 数据分析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
3.3.2 土壤线虫群落数量 |
3.3.3 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
3.3.4 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
3.3.5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 |
3.3.6 土壤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草地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
3.4.2 草地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的影响 |
3.4.3 草地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 |
3.4.4 草地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代谢足迹的影响 |
3.4.5 草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因素 |
3.5 小结 |
第四章 次生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样地选择 |
4.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
4.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
4.2.5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
4.2.6 数据分析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
4.3.2 土壤线虫群落数量 |
4.3.3 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
4.3.4 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
4.3.5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 |
4.3.6 土壤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森林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
4.4.2 森林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 |
4.4.3 森林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代谢足迹的影响 |
4.4.4 森林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因素 |
4.5 小结 |
第五章 人工柠条灌木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和影响因素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样地选择 |
5.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
5.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
5.2.5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
5.2.6 数据分析及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
5.3.2 土壤线虫群落数量 |
5.3.3 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
5.3.4 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
5.3.5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 |
5.3.6 土壤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不同林龄人工柠条灌木林对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
5.4.2 不同林龄人工柠条灌木林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 |
5.4.3 不同林龄人工柠条灌木林对土壤线虫代谢足迹的影响 |
5.4.4 人工柠条灌木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因素 |
5.5 小结 |
第六章 人工苜蓿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和影响因素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样地选择 |
6.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
6.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
6.2.5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
6.2.6 数据分析及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
6.3.2 土壤线虫群落数量 |
6.3.3 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
6.3.4 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
6.3.5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 |
6.3.6 土壤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6.4 讨论 |
6.4.1 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对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
6.4.2 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 |
6.4.3 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对土壤线虫代谢足迹的影响 |
6.4.4 人工苜蓿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因素 |
6.5 小结 |
第七章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比较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研究区概况 |
7.2.2 植被调查及分析 |
7.2.3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
7.2.4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
7.2.5 数据分析及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差异 |
7.3.2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演变规律差异 |
7.3.3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群落Net-work分析 |
7.3.4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的线虫群落综合指数 |
7.3.5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食物网能流分析 |
7.3.6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机制 |
7.4 讨论 |
7.4.1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差异 |
7.4.2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规律差异 |
7.4.3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综合指数差异 |
7.4.4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食物网能流差异 |
7.4.5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驱动机制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祁连山东缘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际养分调控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草地根际研究的局限性 |
1.2 根际分泌物参与养分循环的机制 |
1.2.1 根际分泌物组成 |
1.2.2 根际分泌物功能 |
1.2.3 草地根际分泌物对养分循环的影响 |
1.3 根际酶参与养分循环的机制 |
1.3.1 根际酶的类型和功能 |
1.3.2 根际酶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 |
1.4 根际微生物参与养分循环的机制 |
1.4.1 根际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 |
1.4.2 根际微生物对养分循环的影响 |
1.5 植物根际过程对土壤根际养分循环的调控机理 |
1.6 关键科学问题的提出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退化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及其养分关联性变化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试验样地概况 |
2.1.3 样地设置及样品采集 |
2.1.3.1 样地设置与植被调查 |
2.1.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4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与提取 |
2.1.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1.5.1 土壤总碳、全氮、全磷和速效磷 |
2.1.5.2 土壤含水量和酸碱度 |
2.1.5.3 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 |
2.1.5.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可提取碳、氮和磷 |
2.1.5.5 土壤胞外酶活性测定 |
2.1.5.6 土壤养分富集率测定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植被特征 |
2.2.2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
2.2.3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特征 |
2.2.4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胞外酶活性变化特征 |
2.2.5 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富集率的变化特征 |
2.2.6 退化高寒草甸对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2.2.7 退化高寒草甸根际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
2.3 讨论 |
2.3.1 高寒草甸退化对草原植被的影响 |
2.3.2 高寒草甸退化对草原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
2.3.3 高寒草甸退化对草原土壤微生物量及其活性的影响 |
2.3.4 高寒草甸退化对草原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
2.3.5 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养分的富集效应 |
2.3.6 根际土壤养分计量特征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土壤样品DNA的提取、PCR扩增和纯化 |
3.1.2 建库,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流程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特征 |
3.2.2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特征 |
3.3 讨论 |
3.3.1 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
3.3.2 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系分泌物变化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测定 |
4.1.2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试验样本质量控制 |
4.2.2 不同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系分泌物的PCA分析 |
4.2.3 不同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系分泌物的 OPLS-DA 分析 |
4.2.4 不同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系分泌物组分分析 |
4.2.5 不同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系分泌物单变量统计分析 |
4.2.6 不同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显着性差异代谢物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退化高寒草甸根际过程交互适应机制 |
5.1 MENA的搭建和共网络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细菌分子生态网络模型拓扑属性分析 |
5.2.2 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细菌分子生态网络模型的模块和关键节点 |
5.2.3 微生物网络拓扑学特征与土壤碳、氮、磷相关参数的关系 |
5.2.4 微生物网络拓扑学性质与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关系 |
5.2.5 根系分泌物和土壤碳、氮、磷相关参数对根际微生物网络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高寒草甸根际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模型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
5.3.2 退化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分泌物介导植物-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模型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甘南及川西北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1.2.2 湿地生态健康评价 |
1.2.3 景观格局研究 |
1.2.4 黑颈鹤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数据来源与研究区概况 |
2.1 数据来源 |
2.1.1 气象数据 |
2.1.2 地表水储量数据 |
2.1.3 土地利用数据 |
2.1.4 植被指数数据 |
2.1.5 地形高程数据 |
2.1.6 统计数据 |
2.1.7 黑颈鹤调研数据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土壤水文 |
2.2.5 植被条件 |
2.2.6 社会经济 |
2.3 研究方法 |
2.3.1 DPSIR模型 |
2.3.2 物种分布模型 |
2.3.3 熵值法 |
3 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
3.1 评价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指标的选取与体系构建 |
3.2 单指标分析 |
3.2.1 驱动力指标 |
3.2.2 压力指标 |
3.2.3 状态指标 |
3.2.4 影响指标 |
3.2.5 响应指标 |
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 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变化及优先保护格局 |
4.1 甘南及川西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变化分析 |
4.1.1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时空格局 |
4.1.2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区统计 |
4.2 空间趋势分析与保护格局 |
4.2.1 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趋势分析 |
4.2.2 区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优先保护格局 |
5 高寒湿地景观演变格局 |
5.1 湿地景观分类与指数选取 |
5.1.1 湿地景观分类 |
5.1.2 景观指数选取 |
5.2 湿地类型及面积变化 |
5.2.1 湿地面积变化 |
5.2.2 湿地类型转移 |
5.3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 |
5.3.1 景观尺度变化 |
5.3.2 类型尺度变化 |
6 高寒湿地旗舰物种生境适宜性 |
6.1 物种分布模型选取 |
6.1.1 模型环境数据 |
6.1.2 模型精度评价 |
6.2 黑颈鹤生境适宜性分析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 |
2.1.2 公共自然资源理论 |
2.1.3 中药资源生态学理论 |
2.1.4 风险管理过程研究 |
2.1.5 计划行为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6 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 |
2.2 研究综述 |
2.2.1 中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2.2.2 濒危藏药资源灭绝风险等级 |
2.2.3 濒危藏药资源管理现状 |
2.2.4 濒危藏药资源立法与保护现状 |
第3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自然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
3.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及濒危现状 |
3.1.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 |
3.1.2 濒危藏药掌裂兰研究现状 |
3.2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
3.2.1 濒危藏药植物区系分析 |
3.2.2 濒危藏药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
3.2.3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
3.3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态适宜性区划分析 |
3.3.1 濒危藏药掌裂兰适宜区 |
3.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3.4 小结 |
3.4 掌裂兰植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特征分析 |
3.4.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分布区 |
3.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4.3 结果与分析 |
3.4.4 小结 |
3.5 生境对掌裂兰致危因子分析 |
3.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5.2 结果与分析 |
3.5.3 小结 |
3.6 气候、土壤与对掌裂兰适宜性分析 |
3.6.1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论 |
3.6.2 构建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模型 |
3.6.3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模型问题分析 |
3.6.4 结果与分析 |
3.6.5 小结 |
第4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人为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
4.1 开发利用对掌裂兰的致危因素分析 |
4.1.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利用状况 |
4.1.2 收录国家、省部级法规标准情况 |
4.1.3 收录藏医药典籍情况 |
4.1.4 濒危藏药掌裂兰的市场流通情况 |
4.2 濒危藏药资源危机产生的人为因素分析 |
4.2.1 濒危藏药资源保护行为认知分析 |
4.2.2 长期过度采挖造成药用植物生境破坏 |
4.2.3 长期过度放牧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生境退化 |
4.2.4 草地鼠害对濒危藏药适生生境的破坏 |
4.2.5 旅游活动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 |
4.3 小结 |
第5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5.1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
5.1.1 指标体系 |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
5.1.3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
5.1.4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价值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
5.1.5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评价指标 |
5.1.6 管理利用因素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
5.1.7 评测说明 |
5.2 权重分配及计算 |
5.2.1 权重分配 |
5.2.2 权重确定及计算 |
5.3 综合评价结果 |
5.3.1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系数评价结果 |
5.3.2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系数评价结果 |
5.3.3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系数评价结果 |
5.3.4 野生濒危藏药管理利用系数评价结果 |
5.3.5 各项准则层得分比较 |
5.4 小结 |
第6章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路径分析 |
6.1 路径假设和概念模型 |
6.1.1 路径假设 |
6.1.2 概念模型 |
6.2 问卷设计和样本初测 |
6.2.1 问卷设计 |
6.2.2 样本数据预测 |
6.3 正式问卷数据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信效度检验 |
6.3.3 实证分析 |
6.3.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6.4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优化路径 |
6.4.1 利用动态监测系统,彻查濒危藏药资源量 |
6.4.2 开展濒危藏药资源替代品研究 |
6.4.3 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 |
6.4.4 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 |
6.4.5 公众参与濒危藏药资源保护 |
6.4.6 加强立法,更新开发利用观念 |
6.4.7 建立濒危藏药生态采集模式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完整性定义 |
1.2.2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研究进展 |
1.2.3 文献评述 |
1.3 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的理论基础 |
1.3.1 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 |
1.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概况 |
2.1.2 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1.3 青藏高原生态建设概况 |
2.1.4 青藏高原未来规划 |
2.2 评估指标框架 |
2.2.1 生态系统完整性内涵解析 |
2.2.2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 |
2.3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指标体系 |
2.3.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标选取原则 |
2.3.2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 |
2.4 指标赋权方法 |
2.5 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构建方法 |
2.5.1 评价指标归一化 |
2.5.2 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构建 |
2.5.3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等级划分 |
第3章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信息提取 |
3.1 数据来源 |
3.1.1 遥感数据 |
3.1.2 非遥感数据收集 |
3.2 生态系统格局指标信息提取 |
3.3 生态系统质量信息提取 |
3.3.1 基于MODIS数据的植被覆盖度提取 |
3.3.2 生物量信息提取 |
3.4 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信息提取 |
3.5 土壤侵蚀量提取 |
3.6 压力指标信息提取 |
3.6.1 人口密度 |
3.6.2 畜牧量 |
3.6.3 道路密度 |
3.6.4 夜间灯光指数 |
第4章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与分析 |
4.1 主要评估指标的空间格局 |
4.1.1 景观分离度空间格局 |
4.1.2 地上生物量空间格局 |
4.1.3 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 |
4.1.4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空间格局 |
4.1.5 土壤侵蚀空间格局 |
4.1.6 人口密度空间格局 |
4.1.7 路网密度空间格局 |
4.1.8 畜牧量空间格局 |
4.1.9 夜间灯光指数空间格局 |
4.2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结果分析 |
4.2.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空间格局 |
4.2.2 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分区内生态系统完整性分析 |
第5章 第三极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国家公园备选区优化方案 |
5.1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概况 |
5.1.1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区域基本情况 |
5.1.2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分布 |
5.2 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国家公园备选区优化空间分析 |
5.2.1 国家公园群备选地边界范围有待进一步细化 |
5.2.2 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范围有待进一步调整 |
5.2.3 生态系统完整性压力源需要进一步深入考虑 |
5.3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备选区优化建议 |
5.3.1 优化目标与原则 |
5.3.2 具体优化策略 |
结论 |
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和家畜对放牧压力的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
2.1.1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2.1.2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2.2 放牧对草地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2.2.1 放牧对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2.2.2 年份变化对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2.2.3 季节变化对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2.3 放牧对草地生产力和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1 放牧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
2.3.2 放牧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 |
2.4 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分析技术在牧草营养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
第三章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实验设计 |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4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3.2.2 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群落特征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 |
3.3.2 群落多样性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 |
第四章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营养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实验设计 |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4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放牧强度对群落营养品质的影响 |
4.2.2 年份变化对群落营养品质的影响 |
4.2.3 季节变化对群落营养品质的影响 |
4.2.4 放牧强度、年份变化、季节变化互作对群落营养品质的影响 |
4.2.5 群落营养品质的线性拟合关系 |
4.2.6 群落干物质消化率(DMD)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函数关系 |
4.3 讨论 |
4.3.1 群落营养品质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 |
4.3.2 群落营养品质对年份变化的响应机制 |
4.3.3 群落营养品质对季节变化的响应机制 |
4.3.4 群落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 |
4.3.5 群落DMD预测 |
第五章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优势种营养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概况 |
5.1.2 实验设计 |
5.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放牧强度对四个优势种营养品质的影响 |
5.2.2 年份变化对四个优势种营养品质的影响 |
5.2.3 季节变化对四个优势种营养品质的影响 |
5.2.4 放牧强度、年份变化、季节互作对四个优势种营养品质的影响 |
5.2.5 四个优势种牧草营养品质的线性拟合关系 |
5.2.6 四个优势种干物质消化率(DMD)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函数关系 |
5.3 讨论 |
5.3.1 四个优势种营养品质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 |
5.3.2 四个优势种营养品质对年份变化的响应机制 |
5.3.3 四个优势种营养品质对季节变化的响应机制 |
5.3.4 四个优势种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 |
5.3.5 四个优势种牧草DMD预测 |
第六章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草地生产力和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概况 |
6.1.2 实验设计 |
6.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6.1.4 数据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放牧强度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
6.2.2 放牧强度对绵羊日增重LWG_(sheep)和公顷增重LWG_(ha)的影响 |
6.2.4 牧草化学成分组合参数预测日增重和公顷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 |
6.3 讨论 |
6.3.1 草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 |
6.3.2 绵羊日增重和公顷增重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 |
第七章 高寒草甸牧草营养品质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研究区域概况 |
7.1.2 实验设计 |
7.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牧草样品光谱扫描结果 |
7.2.2 全集、定标集和验证集样品营养品质测定 |
7.2.3 定标集样品的最佳定标方式及模型参数 |
7.2.4 验证集样品定标模型的外部验证结果 |
7.3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及创新点 |
8.1 结论 |
8.1.1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8.1.2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营养品质的影响 |
8.1.3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四个优势种营养品质的影响 |
8.1.4 放牧强度对草地生产力、绵羊日增重和公顷增重的影响 |
8.1.5 高寒草甸牧草营养品质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内蒙古草甸草原东北鼢鼠对栖息地环境因子及人为干扰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进展: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东北鼢鼠形态研究 |
1.4.2 地下哺乳动物洞道结构 |
1.4.3 地下啮齿动物种群动态 |
1.4.4 地下啮齿动物与栖息地环境因子 |
1.4.5 地下啮齿动物与放牧干扰 |
1.4.6 结构方程模型在生态系统各因子复杂关系中的应用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动物数据采集制备方法 |
2.2.2 东北鼢鼠栖息地环境因子数据采集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东北鼢鼠形态学 |
3.1.1 东北鼢鼠性二型研究 |
3.1.2 小结 |
3.2 东北鼢鼠洞道系统结构与性别、地形因子的关系 |
3.2.1 东北鼢鼠洞道几何结构 |
3.2.2 东北鼢鼠洞道几何特征与性别、地形之间的关系 |
3.2.3 小结 |
3.3 东北鼢鼠种群的年、季节动态 |
3.3.1 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年际动态 |
3.3.2 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 |
3.3.3 小结 |
3.4 东北鼢鼠对栖息地植被因子的影响 |
3.4.1 东北鼢鼠与草甸草原植物特征之间的关系 |
3.4.2 东北鼢鼠与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 |
3.4.3 小结 |
3.5 东北鼢鼠与栖息地土壤因子关系 |
3.5.1 土壤硬度 |
3.5.2 土壤含水量 |
3.5.3 土壤层温度 |
3.5.4 小结 |
3.6 东北鼢鼠与气候因子 |
3.6.1 2012年至2016年环境降水量与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关系 |
3.6.2 东北鼢鼠栖息地最高气温变化 |
3.6.3 小结 |
3.7 东北鼢鼠种群数量对放牧方式的响应 |
3.7.1 不同放牧方式下东北鼢鼠种群数量在不同季节的变化 |
3.7.2 小结 |
3.8 东北鼢鼠数量动态与生境内生态因子的多元互作 |
3.8.1 环境因子与东北鼢鼠种群间的直接作用 |
3.8.2 环境因子对东北鼢鼠的间接作用 |
3.8.3 东北鼢鼠种群数量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 |
3.8.4 小结 |
4 讨论 |
4.1 东北鼢鼠的性二型 |
4.2 东北鼢鼠洞道系统 |
4.3 东北鼢鼠种群消长规律 |
4.4 东北鼢鼠栖息地内植被受干扰程度 |
4.4.1 植被特征 |
4.4.2 植物群落多样性 |
4.5 东北鼢鼠栖息地内土壤因子受干扰程度 |
4.6 东北鼢鼠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
4.7 不同放牧干扰对东北鼢鼠种群的影响 |
4.8 东北鼢鼠种群影响因子SEM模型 |
5 结论 |
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和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和放牧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家畜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1 植被对放牧的响应 |
1.2.2 土壤对放牧的响应 |
1.2.3 根系对放牧的响应 |
1.3 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1 幼苗更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3.2 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3.3 土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4 DNDC模型概述 |
1.4.1 从经验模型到过程模型 |
1.4.2 DNDC模型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2.1 控制试验 |
2.1.1 研究区Ⅰ概况 |
2.1.2 研究方法 |
2.2 调查试验 |
2.2.1 研究区Ⅱ概况 |
2.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放牧管理对高寒草甸地上/地下生态特征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三种典型放牧管理对高寒草甸物种丰富度和密度的影响 |
3.2.2 三种典型放牧管理对高寒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及凋落物的影响 |
3.2.3 三种典型放牧管理对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4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3 讨论 |
3.3.1 中度放牧增加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密度 |
3.3.2 长期重度放牧增加高寒草甸根系浅层化 |
3.3.3 放牧影响高寒草甸浅层(0~20cm)土壤的理化性质 |
3.3.4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土壤理化性质 |
3.4 小结 |
第四章 增温和放牧对高寒草甸幼苗期群落结构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增温和放牧对幼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4.2.2 增温和放牧对不同功能群幼苗密度的影响 |
4.2.3 增温和放牧对幼苗有性或无性繁殖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气候变暖增加高寒草甸幼苗物种丰富度和密度 |
4.3.2 放牧降低高寒草甸幼苗无性与有性更新补充的比例 |
4.4 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和放牧对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
5.1 前言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增温和放牧对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5.2.2 模型验证 |
5.2.3 情景分析 |
5.2.4 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变化与气候因子和放牧强度的关系 |
5.3 讨论 |
5.3.1 气候变化增加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 |
5.3.2 不确定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气候变化和放牧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模拟研究 |
6.1 前言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增温和放牧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6.2.2 模型验证 |
6.2.3 情景分析 |
6.2.4 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变化与气候因子和放牧强度的关系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趋势 |
7.1 前言 |
7.2 结果 |
7.2.1 现实气候情景下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变化 |
7.2.2 地上生物量和气候因子(温度、降水)的关系 |
7.2.3 放牧强度空间格局 |
7.2.4 未来气候情景下气候因子(温度、降水)的变化幅度 |
7.2.5 未来气候情景下地上生物量的空间格局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趋势 |
8.1 前言 |
8.2 结果 |
8.2.1 现实气候情景下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化 |
8.2.2 地上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关系 |
8.2.3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土壤有机碳的空间格局 |
8.3 讨论 |
8.3.1 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 |
8.3.2 RCP8.5情景不利于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积累 |
8.3.3 依据未来气候变化动态调整高寒草甸的放牧强度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Modelling of Energy Flow, Rotational Grazing and Potential Productivity in an Alpine Meadow Grazing Ecosystem(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藏北退化高寒草甸土壤酶化学计量学及微生物群落特征[D]. 喻岚晖.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02)
- [3]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D]. 霍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祁连山东缘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际养分调控机理的研究[D]. 马源.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5]甘南及川西北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 方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D]. 索南邓登. 天津大学, 2020(01)
- [7]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D]. 邓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和家畜对放牧压力的响应机制研究[D]. 姚喜喜.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9]内蒙古草甸草原东北鼢鼠对栖息地环境因子及人为干扰的响应[D]. 兴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10]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和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和放牧的响应[D]. 王多斌. 兰州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