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芳
新疆昌吉市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831100
摘要:分泌性中耳炎属于以鼓室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又可将其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以及胶耳等,对患者听力损害极大,且中耳炎急性发作的可能性较高。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对其听觉功能发育及语言功能发育影响较大,所以加强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详细分析了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对外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治疗;进展
分泌性中耳炎(OME)主要指的是以中耳积液(中耳黏液、浆液及浆-黏液)以及听力下降等为特征的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并且不伴有鼓室及乳突急性感染症状、体征。患者由于中耳腔持续积液,可对鼓膜动度造成影响,从而对声音传导形成一种屏障,最终可导致其听力严重下降[1]。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及成人中均可发生,其中儿童发生率较高。根据国外最新流行病学研究调查发现[2],约有90%学龄前儿童均曾患有分泌性中耳炎,其中6个月-4岁儿童发生率最高,但多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可自行消退;6-7岁儿童由于其咽鼓管功能逐渐发育正常化,其OME发生率可随之下降。由于OME是导致患者听力下降及生活质量的下降的主要因素,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断
1.1主要临床表现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且可跟随体位变化而发生改变,伴有轻度耳鸣、耳痛、耳闭塞感,摇头时可闻及水声;鼓膜标志物不清楚,一般呈琥珀色,可见气泡或气液平,鼓膜活动度下降,部分严重患者可见鼓膜内陷,周边部分除外,鼓膜和鼓岬连接。婴幼儿患者主要表现为对周围声音反应敏感性差,喜抓耳、易激惹、易醒。
1.2临床诊断方法
1.2.1鼓气耳镜
耳部主诉患者在临床就诊时首先需接受耳镜检查,耳镜检查方便易行,因此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诊断方法,同时也是鉴别分泌性中耳炎与急性中耳炎的重要方法。患者通过耳镜检查,可发现其鼓膜充血、外突或内陷等改变。通过改变患者外耳道气压,可清楚观察到患者鼓膜活动情况。并且鼓气耳镜比普通耳镜的特异度及敏感度更高。但在临床诊断时,由于婴幼儿配合性较差,再加上鼓膜病变较为细微,因此可一定程度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1.2.2鼓室导抗图
由于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主要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声导抗测试是反映人体鼓室功能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由于鼓气耳镜对于不满2岁的患儿诊断难度较大,因此可采用声导抗测试对其中耳功能进行快速检查。鼓室导抗图主要有A型、B型、C型三种图形,其中A型又可分为As型与Ad型。早期患者由于咽鼓管功能堵塞或功能异常,中耳气体可被吸收形成负压,造成鼓膜内陷,鼓室压峰压点逐渐向负压侧移位,C型图形最为常见。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鼓膜内陷严重,峰压点开始越来越偏离负值,可引起鼓室渗液。鼓室出现积液时,其传音结构质量开始逐渐增高,可导致其声导抗及鼓室劲度增高,听骨链以及鼓膜活动开始降低,声顺无明显变化或出现减弱,B型及C型图形最为常见,但也可少见部分As型鼓室导抗图。因此鼓室导抗图显示为B型,再结合临床症状即可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
1.2.3超声诊断
现阶段,高频声波成像作为一种准确性高、安全性高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中应用范围极大。近年来,部分国外学者将超声应用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诊断中,其中Skovbjerg S等人认为[4],患者接受而超声波检查,能够将中耳情况清楚的显示出现,并可准确区分其中耳积液性质。另外加强对探头的研究,还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的特异度及灵敏度。但该项诊断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并不广泛,主要是由于超声诊断对操作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在操作中,若鼓膜接触到探头,可引起疼痛,导致患者配合性下降;若探头不与鼓膜进行接触,又可对其探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2.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
2.1保守治疗
观察静待建议相关医师从诊断确诊那天起或从出现积液发生那天起对患者随访观察3个月,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能否自愈和积液形成时间、病因等内容有关。其中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5],急性中耳炎发作后遗留出现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三个月内自行痊愈率为75%-90%,在三个月时自行痊愈率为55%。过早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并不能明显缓解患者听力下降程度。
2.2药物治疗
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而渗出液细菌培养中发现存在葡萄球菌、假单胞球菌以及病毒等,对于早期患者需积极给予抗生素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鼻咽部及鼻腔内部炎症,促进其咽鼓管功能恢复。但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耐药性要求需严格抗生素的使用,制定严格的抗生素使用指征。现阶段,临床常用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方式来治疗,可有效促进渗出液吸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2.3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指征主要包括:(1)患者病程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且合并有永久性听力丧失、腭裂、言语发育障碍、与遗传有关的综合征、自闭症及颅面发育异常造成的言语或认知障碍等高危因素患者需及时接受手术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观察期间,听力较好耳的听力水平下降迅速,下降至40dB或更差;(3)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者;(4)分泌性中耳炎易对中耳或鼓膜结构造成损伤,可见鼓膜明显内陷及萎缩等。临床常用股膜切开术以及鼓膜置换术治疗,同时包括对合并症患者的同期或分期治疗。其中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首选手术方式为鼓膜置换术,可有效保持患者耳道内气压平衡,减少腺体以及杯状细胞的分泌,避免产生过多液体了并且还可间接促进患者纤毛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其咽鼓管功能[6]。对于腺样体炎反复发作患者,其腺样体肥大,易导致其鼻孔阻塞或诱发慢性鼻窦炎时,可将腺样体切除术作为初次手术的首选方式。
2.4中西医结合治疗
现阶段,随着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中医治疗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较为显著。其中鼓室穿刺后配合中药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取得了理想治疗效果。在2007年陈宇研究中[7],对30例(共4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鼓膜穿刺治疗,并并将银黄注射液注射到鼓室内,与中医辨证治疗相结合,中药以川芎、茯苓、柴胡、白术、香附、泽泻及石菖蒲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9%;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仍高于对照组的61.11%,由此可知,鼓室穿刺后配合中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理想。其中利用鼓室穿刺技术能够快速促进中耳积液排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听力恢复。随后将药物注入鼓室内,局部药物浓度较高,能够快速抑制患者鼓室以及咽鼓管黏膜存在的变态反应,从而缓解患者黏膜肿胀程度,有利于排除患者中耳积液,改善其中耳气体交换状态[8-9]。
2.5辅助治疗
(1)咽鼓管吹张治疗。咽鼓管吹胀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临床效果理想的特点,但具有耳气压伤、鼻咽部分泌物易进入中耳等弊端,因此对于鼻腔分泌物较多患者以及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患者不宜使用[10]。(2)局部理疗。微波、He-Ne激光等辅助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患者中耳血液循环情况,有助于消退其黏膜肿胀,促进分泌物吸收[11]。(3)雾化吸入。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药液,可将雾化的药液微颗粒直接在局部病灶起作用,因此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即可在局部发挥良好的药物作用[12]。
综上所述,分泌性中耳炎属于耳鼻喉科高发疾病,且儿童发生率较高,可导致儿童听力损伤,且语言功能发育迟缓或发育障碍,对其日后的健康发育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较多,但在具体诊断及治疗中仍存在一些可影响诊治效果的因素,因此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一套客观、安全、可靠的诊治方案。争取在最近今年内建立一套规范的、统一的且可靠的诊治标准,降低多种因素对诊治结果准确性、可信度及客观性的影响,加大前瞻性研究力度及临床实验,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诊治效果。
参考文献:
[1]闵美平.超声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22(5):549-552.
[2]Thorbj?rn Lundberga,Leigh BiagiobClaude Laurentb,et al.Remote evaluation of video-otoscopy recordings in an unselected pediatric population with an otitis media scal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2014,78(9):1489-1495.
[3]高永平,田从哲,刘会清,等.腺样体肥大患儿鼓室导抗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探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6):590-592.
[4]Skovbjerg S,Roos K.,Holm S.E,et al.Spray bacteriotherapy decreases middle ear fluid in children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J].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Fetal and Neonatal Edition),2009,266(12):1865-1870.
[5]罗仁忠,王小亚.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3,28(1):19-21.
[6]谷丽,马良,刘丹,等.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1):78-80.
[7]陈宇.鼓室注射银黄注射液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7,22(8):54-55.
[8]陈艳芳,王鸿南,吴玮,等.耳内镜下双人操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和方法[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6):2818-2819.
[9]冯炜,刘汝利.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4):108-112.
[10]张成,寇巍,唐新业,等.斜口型鼓膜通气管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并发症[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12(2):293-295.
[11]杨琳,赵守琴.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22(3):328-331.
[12]敬尚林,林楠,陈继昌.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疗规范化的探讨[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7(2):77-80.
论文作者:凌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9
标签:中耳炎论文; 鼓室论文; 患者论文; 鼓膜论文; 中耳论文; 听力论文; 功能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