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越爱越高,因此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不仅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并且对于提高城市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措施进行详细的论述说明。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措施;分析
1市政基础设施的主要内容
市政基础设施是指城市为了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需求,所建设的相应组织、结构、服务、系统以及基础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城市发展和和谐社会的主要构建和支撑体系,其完备体制和完善程度对于城市基本的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城市顺利开展各项活动。
市政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综合服务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功能载体,是城市经济和各项活动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标志了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市政基础设施关系着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等多个方面,需要不断协调涉及到的方面的利益关系,市政基础设施在城市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是衡量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民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城市发挥重要作用和功能的基本保障。
2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目标
2.1开源节流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要坚持以节流、开源、保护水源为重要方针,要确保城市的稳定供水和供水安全,合理配置和安排水资源,科学管水,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应用水资源。
2.2.构建全面、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
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要充分体现生态、环保、高效、节约、安全等指导思想[2],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重要原则,构建全面、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节约和开发能源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新能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构建多元化、多样化的能源体系,安全有效地供应城市的燃料、电和水等能源,推动城市快速发展。
3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有效措施
3.1精扫细保,提升环境卫生情况
“一净遮百丑、一脏乱全城”,城市环境卫生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品质和宜居程度。要按照精确、细致、扎实、提高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行精细作业、精细服务、精细管理,实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最佳效果。严格执行《市容环卫维护质量标准》,明确责任分工,实行定人、定责、定岗、定区域、定路段的岗位责任制,对主次干道采取全天候清扫保洁,确保城区清扫保洁率达到1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精细整治,提升城市市容市貌
一是突出抓好城市主要干道和重要节点的提质改造。按照“突出重点,提升水平,串点联线,综合治理”的原则,对街道两侧各类建(构)筑物、市政设施、公共设施是否符合市容标准进行评定,细化评定标准,逐步整治到位。二是加强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工作。坚持以“市容整洁、景观优美、管理规范、市民满意”为目标,改进整治方式,以主要道路为载体,集中整治户外广告、流动摊担、店外经营、“牛皮癣”、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等难点问题。三是深入开展城市的亮化、绿化和美化工作,按照精细化的要求,加快“平改坡”、危旧房屋改造,加大背街小巷提质改造、老旧社区整治,完善作业程序和质量标准体系,确保主要道路和重点区域市容市貌规范有序。特别是对于湘江两岸,要结合旧城改造,进一步提高城市景观设计标准,加大建设和管理力度,不断提升 环境质量水平。
3.3精心管理,提升城市市政设施建设维护
要提高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维护意识,创新工作方法、技术和手段,研究制定《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对市政设施管理工作要做到管理精细化、工作流程化、操作规范化、成效示范化,提高市政设施整体管理水平。一是认真抓好市政设施维护建设。积极推进道路路面维护、城市排水管道疏浚等工作,继续实施第四期城市交通疏导工程。二是着力打造市政精品工程。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既注重工程内在质量,又注重外观环境,从沟槽处理、基础施工、路面摊铺、人行道板铺装等环节精心组织、精雕细琢,处处体现细心,处处呈现精美。三是全面加强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制定细化管理标准和措施,优化流程,实现市政设施养护无缝隙、全覆盖、无死角管理。要明确责任,把每条道路、每座桥梁、每只井盖等细化到具体的养护工作人员和督查责任人员,实行定人、定路段、定职责、定标准,建立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
3.4规范运行,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城市管理工作要向信息化、科学化要效能,以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实现城市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城管信息平台建设。要本着“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的原则,将城市地下管线、城市道路、环境卫生、市容监察、园林绿化、城市路灯、公交客运等信息管理一并纳入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功能。建立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处置单位、专业处置队伍三级管理体制,并规范操作流,做到队伍建设、监督督办、考核评价“三个到位”。
二是要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完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层基础性作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共同研究破解占道经营、乱搭乱建、渣土清运、扬尘污染等城管热点难点问题的治本之策,做到管理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整体联动,提高效能。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按照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需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在财政预算上足额保障城市管理工作经费。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精细化监督考评机制。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分类指导与分类考核相结合,使检查考评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三是要提高城管执法水平。要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杜绝粗暴执法、不按程序执法等不文明执法行为,严格按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办事,全力打造城管队伍执法为民的公众城管形象。
3.5精心打造,提升城市管理队伍建设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队伍建设是关键。全市城市管理系统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队伍建设,适应现代城市管理需要。
一是要强化队伍的教育培训。要突出执法业务和法律法规学习两个重点,狠抓常态化的教育培训;要有计划、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培训,大力选拔优秀城管干部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要开辟城管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课,不断提升城管干部职工的理念和能力素质。
二是要加强城管协管员队伍管理。要坚持把协管员管理作为城管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制订完善城管协管员队伍考核监督机制,对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对工作不力、不适应工作需要的,坚决予以辞退。
三是要强化城管队伍内部考核。进一步完善考核标准,定期开展装备着装、队容风纪、工作实绩等方面检查,将检查结果与奖惩措施直接挂钩,从源头上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管理难题。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城管宣传工作。及时报道城管工作动态,反映城管工作情况。对城管工作多进行正面宣传,以赢得广大市民对城管执法工作的了解、关注和支持。
结束语
市政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不可缺乏的一部分,要积极运用新理念,采用新技术,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泽. 广元市无障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城市建筑, 2017(3):370-370.
[2]刘星, 王欣然. 关于天津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思考[C]//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1.
论文作者:周艳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城市论文; 市政论文; 基础设施论文; 城管论文; 市容论文; 城市管理论文; 设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