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我国机械工业的战略选择--促进我国机械工业“适应性”与“初级”战略的有机结合_机械工业论文

振兴我国机械工业的战略选择--促进我国机械工业“适应性”与“初级”战略的有机结合_机械工业论文

振兴我国机械工业的战略抉择——促进我国机械工业“适应性”和“素质性”战略的有机结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械工业论文,战略论文,适应性论文,促进我国论文,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国以来,我国机械工业已发展成为制造业中的最大产业。但是,人们还是始终感到我国机械工业总是力不从心,总是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机械工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机械工业始终存在着相当的似乎不可逾越的差距。造成这样一种局面并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原因,看来只能从战略的高度去寻找。多年来,我国机械工业实行的是较为被动的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服务的“适应性”战略,而不太重视机械工业本身素质的提高,因而在改革开放条件下,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的要求。为此,我们认为,我国机械工业应该在坚持和完善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适应性”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加大以提高机械工业本身素质为重点的振兴我国机械工业的新的发展战略,使“适应性”战略和“素质性”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机械工业的服务本领,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然而,提高机械工业素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我国机械工业积重难返,必须动大手术。而且,在改革开放和国际形式不断变化条件下,人们对机械工业的认识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为顺利实现我国机械工业的“适应性”战略和“素质性”战略的有机地结合,我们必须回答以下几个基本问题,那就是在世界机械工业发展日新月异和国外先进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大量涌入的情况下,我国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进的装备工业和保持国家经济发展主动权和长期发展的关键产业,还有没有可能获得振兴?应不应该振兴?以及究竟如何振兴?

一、应不应该振兴我国机械工业

首先,让我们来回答应不应该的问题。显然答案是肯定的。但为什么还要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呢?那是因为机械工业太重要了,没有它就意味着我们将失去民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对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的认识。

众所周知,包括机械工业在内的装备工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的核心,是工业的心脏,各国都把发展自己民族的“先进的制造技术”视为国民经济的“生命线”。回顾我国机械工业的历史,应该说,我国对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是有所认识的,但现在看来还不够,特别是对机械工业应不断创新这一点的认识还远远不足。这主要表现在我国机械工业始终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层次上,机械工业的规模不小,但却十分粗放,往往只重视“有无”,而忽视了“提高”。实际上是把机械工业视为了一般性产业。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进一步加深对机械工业战略地位的认识,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机械工业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以论述。

1.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性”基础产业。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起点,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方向。为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种不可或缺的中间产品、服务及生产手段。按照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和功能,可将其分为资源性基础产业,包括农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它们为国民经济提供着各种生产加工对象;条件性基础产业,主要是交通运输及通信业,它们为国民经济提供着各种运输及通信服务;手段性基础产业,主要指包括机械工业在内的装备工业,它们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着各种生产手段。任何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取决于其所生产的产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整个国民经济可以被看成是一部巨型的从资源到产品及服务的转化器,生产这个转化器的就是机械工业,因此,机械工业在经济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机械工业的主要产品是包括其自身在内的各行业所必须的生产装备。生产装备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生产手段,“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在资源性基础产业(农业、能源原材料工业)以及条件性基础产业(交通通信业)得到有效发展以后,手段性基础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

发达国家对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性地位的认识很值得我们的借鉴。他们认为,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最根本的基础,所以,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是国家的目标,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要提高工业素质,制造技术上不去是不行的。当前,国际经济竞争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竞争,尤其是制造技术的较量。第44届国际生产工程学会主席日本的吉川教授在他的年会总结报告中指出,世界上各个发达工业国经济上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在各个国家的企业生产力的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55%~65%。制造技术的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直接关系到传统产业的改造、新兴产业的培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此,发达的工业国,如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的专家已将制造科学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一起列为当今世界四大支柱性科学。世界制造业的实践和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沉浮的经验和教训都向我们昭示,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强盛的关键所在,没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就没有发达的制造业。

2.机械工业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方式转变的关键。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有两层含义,一是经济增长由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向低投入高产出的效益型增长的转变;二是改变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大而全、小而全”的盲目重复建设的增长模式,向以分工协作基础的规模经济、集约经济模式发展。无论提高投入产出效率,还是发展规模经济,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实现这些目的手段——设备的先进性、高效率性。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在此指设备的先进性)。决定一个国家怎样生产的根本因素当然是手段的先进性和技术含量水平的高低。因此,为了抓住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就必须首先振兴我国机械工业,特别是为机械本身服务的基础机械工业和基础零部件工业。

从我国产业结构演变所处的阶段来看,在我国产业结构“补短”任务基本完成,“升级”任务开始受到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刻,在国民经济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各行业面临加大折旧力度,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升级,设备更新任务繁重的时候,以装备为主要产品的机械工业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要使国民经济结构全面升级,必须首先振兴机械工业。

3.装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制高点”。没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就等于没有掌握国民经济的主动权和长久发展的动力,就无法掌握民族经济发展的命脉。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技术将是经济发展的最后“资源”和最有效的“手段”,一个国家发展到最后,如世界上的先进国家,特别是自然资源匮乏的发达国家(如日本等)就只有靠技术或技术产品的输出来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经济。资源再丰富(如中东地区的石油)、人口再多、土地再辽阔,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这样的国家仍然是落后国家。而一国经济技术主要体现在生产手段及生产设备上,作为生产设备的装备工业更是一国技术力量最集中的领域,是一国国力的集中表现,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规模。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装备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没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就意味着没有掌握国民经济的主动权和长久发展的动力,就无法掌握民族经济的命脉。特别是当一个民族希望振兴,希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时,技术和装备工业的重要性更是决定一切的。因为赶超比自己先进国家的关键在于赶超比自己先进国家的技术和装备。 如果只是从数量上, 或是从GDP上赶超了其他国家,那是不能算作真正的赶超的。 还是以中东为例,该地区许多石油输出国人均GDP很高, 有的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但没有一个严肃的经济学者,甚至普通老百姓会认为他们是发达国家。

二、我国机械工业还能不能获得振兴

答案当然也是肯定的,理由如下。

1.我国机械工业已有了一定的基础。首先,我国机械工业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行业体系。我国机械工业已拥有金属制品、普通机械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等6个大行业。根据普查资料,1995 年全国乡级以上独立核算机械工业企业108156家,占全国工业企业的21.2%,固定资产原值5915.11亿元,占全国工业的13.1%;职工1744.98万人,占全国的20.5%。

其次,我国机械工业已具有巨大的产量和生产能力。40多年来,我国的机械工业以年递增近20%的速度发展,现今机械工业的年产值比建国初期提高了1000多倍,平均1天的产值比建国初期3年的产值还大。

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工业总产值以年均14%左右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例基本上都在20%以上。1996年机械工业增加值达3551.9亿元,占当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居各工业行业之首。 机械工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截至1996年底,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中,累计生产发电设备21753.9万千瓦,矿山设备960万吨,大中型拖拉机157.4万台(1970~1996年),金属切削机床537.7万台。综合来讲,基础工业部门80 %的能力是由国内装备提供的,农机装备几乎全部由国内提供。一些重要机械产品年生产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 如大中型发电设备在1200 万千瓦以上(火电1000万千瓦,水电200万千瓦),矿山设备138.2万吨,大中型拖拉机10.4万台,金切机床44.3万台,轴承116.73亿套。

再次,我国机械工业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掌握了一批重大装备的关键技术。 发电设备方面:大型火力发电设备, 已全面掌握了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引进技术,并通过优化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或部分超过原引进技术的考核指标;大型水力发电设备,已制造出单机最大容量为40万千瓦的混流式机组。我国自行研制的葛洲坝单机容量12.5万千瓦机组,其转轮直径达11.3米,是当今世界轴流式机组先进水平。已初步具备生产三峡单机70万千瓦机组的基础,在国家强有力支持下,制造企业正为如期完成后12台机组的国产化积极准备;大型核电设备,已具备生产大容量核电机组的技术基础,如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秦山一期30万千瓦机组,国产化比率达76%以上(按设备价值计算)。自1991年并网发电以来,运行质量比进口机组还好。石化设备方面:适应海洋大陆架和沙漠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研制成功的钻深6000米的链条传动钻机和4500米的电传动丛式钻机,均达到了国际80年代水平。我国第一套以我为主设计、制造的四川化工厂年产20万吨合成氨装置,吨氨能耗675万大卡,达到国际90年代水平。 冶金设备方面:通过合作生产宝钢二期工程大型冷、热连轧机、连铸机等设备,我国已基本掌握了现代化大型冶金设备的制造技术,并为攀枝花、舞阳等钢铁公司提供了我国自行研制的同类产品。交通运输设备方面:万吨级重载单元列车成套设备已在大秦铁路上成功运行;能够建造15万吨级运输船舶;秦皇岛码头3000万吨煤炭港口装御设备,主要是由国内提供的,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工程造价。

最后,我国机械工业已具有了一定的出口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5年国家把机电工业列为长期战略产业以后,机械产品出口持续大幅度增长。1987~1996年的10年间,机械工业出口年均增长32.2%,高于同期全国外贸出口增长17.82%近15个百分点。1996 年机械产品出口创汇198.97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19.79%, 仅次于纺织服装行业。

2.已经认识到了我国机械工业的问题及原因之所在。建国以来,我国机械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却又有所扩大。造成我国机械工业这样一种矛盾的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和机械工业本身所实行的所谓“适应性”发展战略。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经济建设“百废待兴”,为迅速摆脱“一穷二白”的面貌,国家不得不实行以外延扩大再生产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再加上当时我国所处的不利的国际环境,国民经济发展选择了以钢铁、煤炭等原材料工业为重点的重工业发展之路。“钢铁元帅”升帐,其他行业为它让路。在这种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机械工业难以按自身规律去发展,只能是为适应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需要来决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从而初步形成了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适应性”战略。虽然,有时也会将机械工业提高到一定程度,但那完全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当时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重点。

改革开放以前,在粗放的重工业发展战略指导下,我国机械工业围绕重工业的要求,主要经历了许多机械产品从“无”到“有”以及数量的扩张阶段。其中,前期主要是为钢铁工业、采掘业服务;后期“三线”建设时期主要服务于军工。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了由重型结构向轻型结构的重大调整,国家提出了“轻纺工业优先”的新的发展战略。机械工业也随之将其服务重点转向轻纺工业,实行的仍是“适应性”战略。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一方面国外先进的机械设备产品大量进入我国,而我国机械工业虽然在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开发了许多急需的轻纺机械产品的条件下,仍然难以与国外更先进的机械设备竞争;另一方面,我国机械工业的体制改革相对于纺织、轻工业等其他行业明显落后,市场竞争意识淡薄,从而造成了我国机械工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甚至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机械工业的全行业亏损现象。

“九五”时期,国家开始注意到我国机械工业面临的严重局面及其可能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九五”计划中把振兴机械工业列为了国家重点扶持的五大支柱产业之首,并明确指出机械工业的重点是“提高电力、化肥、乙烯等大型成套装备的开发和制造水平,改进数控机床等重要基础机械以及液压、气动、密封、仪器仪表等重要机械基础件的性能和质量。努力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成套制造能力。2000年,机床产量数控化率提高到12%,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所需加工设备国内满足率达到80%以上,轿车工业所需加工设备国内满足率达到50%以上。大型火电成套设备重点开发超临界和联合循环机组。大型水电设备生产能力提高到500万千瓦, 具备制造单机容量70万千瓦特大型机组、20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和4 万千瓦贯流式机组的能力。”为实现“九五”计划提出的目标,当时的机械部提出了“大打产品质量翻身、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和产品科研开发水平提高”的“三大战役”的战略。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上质量、上水平、上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三上一提高”的发展思路。经过3年的努力, 我国机械工业已有了一定的转机和提高,1997年已扭转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增加值增长7.9%,接近“九五”计划制定的年均增长8%的目标;1998年虽然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洪水的严重影响,我国机械工业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出口继续稳步增长,机械产品出口达415.1亿美元,增长14%,占整个机电产品出口665.4亿美元的62.4%, 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1837.6亿美元的22.6%,高出全国外贸出口增幅10个百分点。总的看来,我国机械工业“九五”计划增长目标是基本上能够实现的,但是,机械工业发展的改革目标(包括行业和企业的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目标却难以实现,如我国机床数控化率达12%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党的十五大后,新组建的国家机械工业局根据我国经济已由“卖方市场”,进入了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机械工业生产能力已出现世界范围内的全面过剩的新的形势和局面,进一步提出了把我国由机械工业大国建设成为机械工业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机械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3.已找到了振兴我国机械工业的正确对策。怎样把我国由机械工业大国建设成为机械工业强国,关键就在于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出一套正确的振兴我国机械工业的对策。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我国机械工业之所以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与他们的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始终高度重视机械工业自身素质的提高,而是以各个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来带动机械工业的发展,即所谓“适应性”战略。这一战略过分地强调了机械工业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一面,而忽视了其自身素质提高的另一方面,结果严重地影响了机械工业发展的后劲和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坚持“适应性”战略的条件下,下大力气提高我国机械工业本身的素质,把“适应性”战略和“素质性”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机械工业发展的概念,制定出正确的以提高机械工业自身素质为重点的,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我国机械工业新的发展战略,以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机械工业强国的梦想。

三、究竟如何振兴我国机械工业

纵观中外各国机械工业发展的战略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以国民经济各发展阶段的重点为重点的所谓“适应性”发展战略,实现这一战略的有前苏联、前东欧及其他一些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二是从提高机械工业自身素质技术进步为重点的所谓“基础性”发展战略,西方、日本及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多采取这一模式。

1.战略模式的选择。上述两种大的战略模式各有各的长处,但实践表明“基础性”发展战略模式在许多方面都明显地比“适应性”发展战略模式优越。我国机械工业长期以来实行的“适应性”战略在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促进我国工业化发展,建立我国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体系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分施行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的弊端就逐步地显露出来。首先,过分单一的“适应性”战略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产物,不适合目前集约式的继续扩大再生产的需要。“适应性”战略对机械工业本身的设备要求是不重要的,它只求产品能够按一定的批量生产出来,而质量是难以保证的。其次,“适应性”战略是被动的发展战略,随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无暇顾及机械工业本身素质和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发展,难以形成机械工业自身的专业化分工体系,而是常被不恰当地纳入产品使用者的生产体系中,成为他们的一个附属,使机械工业本身失去独立发展能力。第三,“适应性”战略难以适应变化日益频繁的市场。计划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单纯的“适应性”发展战略,是针对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变化而言的,真正让这样的机械工业进入市场,则由于忽视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而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真实的市场环境。

相比而言,西方、日本等发达国家实行的机械工业的“基础性”发展战略能很好地克服上述弊端。国外发达国家对机械工业的重视首先表现在对机械工业本身素质和设备技术、零部件等基础性机械、基础零部件的重视上。机械工业是一切制造之母。只有机械工业本身的设备技术、基础零部件质量提高了,才有可能制造出为其他行业服务的各种高质量的设备和零部件;高质量的设备和零部件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各种产品。因此,机械工业本身的素质及技术水平是决定其他制造业所需设备技术水平及其生产出的各种产品的质量和根本因素。国外发达国家之所以有先进的制造业,关键就在于他们拥有更先进的机械工业,而且各国政府对机械工业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以保持他们在国际上所拥有了优势地位。人们不可能指望50~60年代的设备生产出90年代的产品来。因此,他们这种重视机械工业本身技术进步和发展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现在已是机械工业大国,但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粗放的单纯的“适应性”战略,对机械工业本身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重视不够,因而,还不能算是机械工业的强国。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必须在坚持“适应性”战略的优点的同时,引进和实施以基础机械、基础零部件为重点的注重机械工业本身素质和技术进步的“基础性”发展战略,以使我国机械工业尽快实现由机械工业大国变成机械工业强国之梦。“十五”时期是我国机械工业振兴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入关”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振兴我国机械工业的时间已不多了,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制定正确的抉择,努力使我国机械工业在体制和技术上走上一条能不断自我更新、自觉跟上世界发展潮流的发展之路是振兴我国机械工业的关键。

2.战略发展方针。“十五”时期,我国机械工业要针对“九五”前期行业和企业改革滞后、技术进步不快等主要问题,加大提高行业和企业素质的力度,围绕实施“素质性”战略和建立机械强国的目标,加速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

(1)加大行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 行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行业发展的载体,没有一个健全的机体,就没有行业的健康发展。机械工业当前组织结构的散、乱、差正是阻碍其振兴发展的桎梏。为此,在振兴我国机械工业的过程中,优化行业组织结构乃当务之急。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这一自动调节工具的基础上,发挥国家宏观调控职能,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集约化、规模化、多元化经营为宗旨,引导、鼓励企业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联合,激活存量资产,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二是行业内大、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站位层次分明,大的企业集团大而强,从事规模化经营,小的企业小而专,以大企业为中心搞专业化配套,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战略格局;三是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推进产业升级,个别发展前景不佳的企业,逼其转产或退出机械工业行业。

(2)以竞争促发展。引入竞争机制,在产品规划、 设备招标及资产重组等方面,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行政部门不包庇,不护短,更不纵容,一切以企业自身实力为基准,真正把企业推向市场,在公平竞争中锤炼企业,使优势企业脱颖而出,劣势企业淘汰出局。以竞争促发展,是机械工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有力手段,也是组织结构调整的自动机制。

(3)科技兴业。培养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消化、 吸收外来技术的能力。预计形成如下格局:一是大型企业集团拥有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具备自主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二是行业外部有一批专门从事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的科研企业(这种企业的产生可能得益于科研体制改革,由私人创办或由科研院所分离转化而成),中小型企业主要面向社会采购技术,或以协作形式向大型企业寻求技术支持;三是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或技贸结合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新产品或品牌,并作好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

(4)营造大出大进的对外贸易格局。 这是由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具体行情决定的。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庞大,一般产品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而国内同一档次的有效需求已趋于饱和,因此必须实施产品大出口战略,这是机械工业目前解困的权宜之计,也是机械工业振兴发展的长远大计。但是,目前,绝大部分机械工业企业生产设备陈旧,普遍缺少专用设备和生产线,产品加工精度上不去,制造成本也降不下来。器之不利,工何以善其事?所以,短期内,机械工业同样需要引进必要的技术装备,提高自身的制造水平。大出大进的对外贸易,犹如人体旺盛的新陈代谢,进与出必须相互协调,方能形成良性循环。这里必须扭转两种极端思想倾向,一则不能盲目崇外,否定一切国货,许多产品国内非但能做,而且性能价格比远优于进口产品,运转维修成本更低于进口产品;二则不能因进口外来产品而惊慌失措。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且愈来愈一体化的今天,机械工业切不可画地为牢,只要是必需的,国内又不能圆满提供,就应大胆引进,量的大小唯取决于生产经营的需要。

3.重点发展的产品。机械工业行业门类众多,产品范围广大,其振兴发展不可能四面出击,一蹴而就,必须取其先后,突出重点。重点发展产品的选择原则是:对国民经济建设意义重大,对机械工业的振兴发展关联度大,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又是机械工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1)基础机械和基础零部件。具体指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泵, 阀和连接、紧固、密封等元器件。机床作为工作母机,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数控化机床融机械、电子等技术为一体,其产品开发和制造非任何一个单一行业所能及,所以这里尤要提倡跨行业的联合协作。多年来我国机械产品质量低下,性能不稳定,常出些跑、冒、滴、漏等不大不小的毛病,很大程度上与基础零部件质量不过关有关。基础零部件质量不翻身,整机和成套装备的水平就难以提高。所以,基础机械和基础零部件的发展,关系着整个机械工业的振兴。

(2)重大成套技术装备。 这类产品直接体现机械工业的装备水平,直接影响应用行业的生产水平。当前,机械工业自身在重大成套装备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成套能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一些具备制造能力的企业因没有设备运行业绩而无资格参与招投标,因而无法打开市场。发展这类产品,既要有行业的开拓进取,又要有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协调组织装备部门和使用部门,对产品市场进行适当干预。

(3)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产品。围绕“三农”, 机械工业拥有广阔的市场。这一方面在于长期以来制造行业忽视“三农”和“三农”购买能力不强,给这一市场留下了很大的空白,另一方面在于国家重视“三农”,“三农”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再者,我国机械产品技术水平和价格比较贴近“三农”的消费特点,适销对路,企业即使转产,成本也相对较低。

(4)生活消费类产品。 机械产品大致可分为生产装备类和生活消费类两种。在计划经济时期,机械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主要围绕生产类产品,而无暇顾及或不屑于生活类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便捷、精巧的生活类工具和家庭生产类小型设备需求巨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械工业企业,尤其是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应该适时转变经营观念,围绕这类产品大做文章,这是中小型企业振兴发展的突破口。

(5)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出口创汇产品。近几年来, 我国机械产品出口势头强劲,1997、1998年的出口值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而且许多出口产品在国内虽是长线产品,但以其价格低廉在国外市场则有很强的竞争能力。我们必须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趋势,这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能力,盘活存量资产,从长远来讲,也为我国机械工业在世界范围内腾飞奠定基础。在培育和发展这类产品中,一方面要保持产品的价格优势,另一方面也要逐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4.近期(指“十五”期间)振兴发展建议。首先要明确时间概念,即我国机械工业的振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也决非几十年、上百年的庞大工程。我国机械工业和二战后的日本、韩国是同时起步的,日本仅用了约2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其振兴大计,一跃成为世界机械工业强国,基础相对薄弱的韩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工业的振兴。我国机械工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具有相当的基础,又适逢良好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所以,只要走对路子,真抓实干,经过10~15年的努力是完全能够振兴的。其次,就是关于振兴措施的选择问题。日本在振兴本国机械工业之初,专门制订了《机械工业振兴法》,之后又根据进展情况先后三次对其予以修改。我国同样需要采取这种梯级推进的振兴战略,分阶段实施机械工业的振兴发展。在启动振兴阶段,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尽快实施机械工业组织结构的战略性改组。 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完成。作为政府,应该尽快为国有资产的流动、保值增值等提供政策法规的依据,需要为企业分流冗员、联合兼并、破产清算和融资等创造条件,帮助企业卸下不必要的社会职能,给予企业领导者更多的人事任免权。作为企业,本身要有“自我开刀治病”的紧迫感和积极性,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要有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的魄力,用好、用足自己手中的权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力争用3~5年的时间使机械工业的组织结构散、乱、差的状况得到明显改观。

(2)加强科研开发力量,努力实现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 国家通过推进科研体制改革,既为制造企业从外部汲取技术创造环境,又促进了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合重组,科研部门和制造部门相得益彰。大型企业须具备较强的科研开发和产品创新能力,才能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品更新换代,使企业保持勃勃生机。

(3)依托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努力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 对国内企业制造的前1~2台套装备,国家从项目审批入手,确定依托工程项目予以采购,同时给予项目业主融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待遇,这不仅仅是为制造企业争得定单,更重要的是使企业得到锻炼,积累业绩,以取得参与国内外设备投标的资格。

(4)积极利用行业外部资源。机械工业的振兴发展, 要打破行业和产品的界限,善于吸纳电子、能源、原材料等行业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发展机电一体化、智能化、节能、降耗产品。另外,要善于利用国外资源,采用合资合作和购买国外技术等方式,大力利用国外的产品技术和品牌,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开拓国际市场。在技术引进前期国家要组织协调国内用户和制造企业,争取技贸结合,真正达到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杜绝低水平引进和重复引进。在引进的后期,企业要增加必要投入,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5)继续扩大机械产品出口。国家要在出口信贷、 担保和扩大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等方面为企业创造便利条件。企业也要适时改变出口战略,向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化、出口地区多元化和出口形式的多样化方面发展,如利用企业现有设备或技术,在境外建组装厂,与国外企业合资联营等。

标签:;  ;  ;  ;  ;  ;  ;  

振兴我国机械工业的战略选择--促进我国机械工业“适应性”与“初级”战略的有机结合_机械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