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建筑群体与乡村聚落的融合及突出论文_ 何江锋,邹勇

摘要:该文以已经实施的项目为蓝本,针对新建建筑群与乡村环境的关系作出一些思考,并针对具体的总图设计和建筑单体设计手法进行介绍。该项目设计可能对村落改造、旅游村建设、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群体;聚落;融合

1 百花岭村概况

百花岭自然村隶属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上江镇付坝村委会,为村委会所在地,南距镇政府4km,北距州政府13km。百花岭村属于坝区,海拔750-850m,年平均气温26.00℃,年降水量1200mm,适宜种植甘蔗、水稻、咖啡等农作物。

图1 百花岭村落环境

村落东部紧邻怒江干流,228省道从村中穿过,将村落分为东西两部分。村内有两条常流河从高黎贡山山麓自西向东汇入怒江,两条河将村落分为南、中、北三个居民点,其中大部分民居坐落于于北部。(图1、图2)本项目位于中部居民点,地势相对平坦,户数较少,主要为农田。田地内沟渠纵横,泠泠作响,居民引河水灌溉,水资源分配灵活有序

另外,百花岭村宗教氛围浓厚,在中部居民点用地内有一座基督教堂,教堂历经两次重建,新建筑距今约30年。该教堂承担着周边付坝、丙奉、新建、丙贡等村教民的宗教集会活动,在泸水较为知名。尤其是由本村村民自发组建的“农民合唱团”,一直传承着无伴奏多声部合唱,成为泸水市的名片,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对“音乐”主题的发扬,是本项目开发经营的切入点。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教堂西南侧。

百花岭自然村共4个村民小组,162户,830余人。除一户为汉族外,其余均为傈僳族。据实地了解,落户该村不早于40-50年代,与上江镇居民落户时间吻合,绝大部分均由泸水市北部的洛本卓、大兴地等乡镇搬迁而来。

该村生产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近,生活观念相对先进。生活气息浓厚,民风淳朴,仍流行穿戴民族服饰。

2 村庄布局及民居特点

项目所处乡镇位置相对平缓,气候炎热,是怒江州重要的产粮地。

村落分为生产空间及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占据相对平缓的土地,生活空间主要在坡度相对较缓的半山位置。后期因人口膨胀,部分住户方开始占用生产用地,体现出生活让位于生产的朴素理念。村落内房屋、道路布局完全呈现出依山就势的特点。村落内部绝大部分住户均可满足摩托车进出院落,主道可满足拖拉机通行。

村内人口构成,傈僳族占绝对主导地位。但本区域遗存的传统民居与怒江流域大部分生活于山地的傈僳族民居迥异,并无“千脚落地”形式和“木楞房”,均为夯土建筑。究其原因,也是群众生产生活因地制宜的朴素理念。因本区域傈僳族居住环境位于河谷地带,基本为大山与大河之间的冲积地带,往往泥土积压厚度较大。与高山环境相比,土壤相对丰富,取材简易。且坡度相对平缓,土地容易平整。故傈僳族群众迁徙至本区域后也吸收了汉族群众建造房屋的方法,大量采用了夯土建筑。

房屋布局往往采用合院形式,一主一次、一主两次、一主多次的特点,不讲求绝对朝向。大部分建筑均为单层,少部分住户的主房采用两层。极少数近年修建的主房高达四至五层,色彩艳丽,与周围反差较大,但仍保留厨房、储藏室、牲口房等原有建筑,围合成院落。

从建筑材料、建筑组合、立面色彩、装饰来看,基本与汉族民居无异,但火塘仍被广泛保留。从保留下来的建造时间较早的几栋民居来看,房屋均为两坡屋面的单层夯土建筑,墙体材料以砖石、土壤为主,屋面以石棉瓦、压型钢板为主,少量房屋为筒板瓦。外墙装饰材料以土坯、砖块本色为主,部分房屋刷白石灰。受结构体系影响,房屋普遍开窗较少,且窗面积较小。

3 项目概况

百花岭旅游特色村二期工程是怒江傈僳风情特色小镇的一期工程,也是特色小镇的开篇之作。项目拟依托百花岭有名的无伴奏多声部合唱,提升村落风貌,整合景观资源,以山水田园风光为基底,以傈僳族多声部合唱为资源核心,以傈僳传统文化的活态保护和体验化开发为路径,将乡村文化与多声部演唱融合在一起,文旅联动,将百花岭整体打造成为“演艺公园”。

项目用地面积24.45亩,大致呈不规则矩形,东西最长约174m,南北最宽约122m。

项目总建筑面积10689.31平方㎡,主要使用功能包括演艺、民宿、商业三部分,场地内设计建筑包括剧场、16栋独立商店、旅馆及公厕、设备房等附属设施。项目概算总投资9974万元。

 4 项目整体思考

项目为旅游特色村建设,依托村庄现有的山水林田格局,以教堂的多声部合唱为原生资源。故建筑群应尽量与大地肌理相协调,避免独树一帜。但当前的新建筑,使用功能与现有的民居迥异,建筑材料、技术也难以按原始的方式进行,而且新建筑也不能一味的还原过去。

经过分析,确定了几个与周边协调的设计原则:结合地形布置建筑、结合周围住户主房的体量确定平面尺寸和高度、设置不一样的朝向、结合周围房屋的间距确定建筑间距、以坡屋顶为主、建筑应相互靠近或联系、应尽量保留面向怒江的视线通道、不让原有的灌溉系统消失、尽量采用附近的建筑材料。

同时也确定了几个与周边不协调(突出)的思路:开设大窗、使用铝合金窗、使用玻璃栏板、使用文化石、使用民族符号

5 总图设计中的几种手法

5.1朝向变化与场地高差

当地建筑无固定朝向,皆顺应山势布置

本项目设计以群体效果出发,商业街内部分单体建筑的平面组合采用不平行的角度,或在平行的基础上进行退让、设置外走廊的手法,使室外空间开合有致。

5.2街道营造

结合场地高差,将高差集中设置于用地西侧,建筑平行于等高线,形成错层,出入口灵活设置。场地东侧相对平整,则将建筑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形成交通和视线的转折,同时将西面的山峰、东面的江水同时收入视线,提高游览体验的丰富性。

5.3节点营造

节点通过建筑室外空间的开合来营造。主要设置在露天表演场、剧院入口外小广场、街道转折处以及用地东部的开敞面。其余地段建筑间距小,空间逼仄,与节点处形成对比,以强化节点的作用。

5.4水系利用

设计利用现状灌溉主沟(常流)作为景观水源,在场地内蜿蜒布置,至最低点仍接入灌溉主沟。对水量、水质均无明显影响,且起到了减缓流速的作用。

6 建筑设计中的几种手法

6.1体量确定

项目位于怒江峡谷,为典型的湿热河谷气候,地面主导风向为南北向,但静风频率较高。故建筑设计的总体思路为缩小体量,增设廊道,保证通风。

石片瓦、木板瓦为怒江中游各民族传统的屋顶建筑材料,本次设计时,通过实地走访、了解怒江及大理的石材加工市场,认为石片瓦资源丰富、加工简便,可以继续作为新建建筑的屋面材料。因商店建筑体量较小,故考虑采用单坡斜屋顶。因片瓦构造为卧瓦方式,且项目为8度设防,故屋面坡度按10%考虑。

6.2剖面设计

通过体量分析确定的商业街建筑层数不超过2层,与村庄现状不好产生冲突。传统村落内房屋根据使用功能的差异,也存在层数和高度差异。即便是相邻的正房,高度也有少许差异。且房屋依山就势,参差不齐,群体组合就显得活泼丰富。

本项目平面为标准化组合,故在剖面上考虑差异化。结合商店经营业态的适应性,在剖面设计时根据单体建筑位置,在3.9-5.4m的范围内对层高进行变化。同时结合地形高差处理,在西部平行公路集中高差处,建筑考虑了错层,部分上下连通使用,部分上下分别使用。这些手法都有助于在建筑群体立面组合上营造出错落的效果。

7 总结

7.1关于民族特点

综上所述,当地傈僳族民居与山地民居迥异。为较好地与周边协调,本项目建筑色彩、材料均较为朴素。项目为傈僳风情特色小镇的一期工程,故在演艺厅外立面和内装修使用了部分民族符号。

百花岭村内民居表现为砖木、土木形式,故商业街采用文化石、仿木涂料、仿木铝合金窗框等材料。营造下部稳固的视觉特点。另外,商业街屋檐下方设置条形装饰塑木,与传统民居中外走廊上方阁楼楼板呼应。外墙设置了少量民族图腾的挂饰。

7.2关于材料及构造

考虑材料不过于突兀,建筑方案设计屋顶使用瓦片。但演艺厅舞台上方屋顶平面为圆形,设屋脊会破坏轮廓的完整性,则瓦片的水平搭接较为困难。屋顶的剖面为曲线,硬质瓦片的上下搭接也较为困难。

经过与钢结构施工单位沟通,选用柔性的沥青瓦。弧形拟合通过附加龙骨完成,龙骨布置根据基层板的规格确定。

7.3关于使用功能

本项目前期策划不充分,商业街的业态不清晰。设计从旅游村的定位出发,假想了一些业态,如:小吃、饮品、手工作坊、工艺品、农副产品店等。通过房间分隔、建筑间连廊、上下层连通的方式,得到不同的使用面积,支撑了前文所述的建筑体量。如果建设单位不认可小商业的业态,那么设计的小体量也很难成立了!

参考文献

[1]怒江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志[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27-28

[2]王翠兰,陈谋德.云南民居续篇[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59-74

[3]杨大禹,朱良文.云南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71-73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 云南卷[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39-51

论文作者: 何江锋,邹勇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新建建筑群体与乡村聚落的融合及突出论文_ 何江锋,邹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