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第一中学 卫俊丽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活动的 开展不仅要求课堂教学部分有所创新,更是对有着巨大反馈作 用的作业这一部分有了新要求,指导出了一条新方向。不仅要 求教师从数量上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减负”,更是要求从创新程 度和时间程度上做出一些侧重,既能让学生保质保量的完成, 又要注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作业 安排中,应当如何科学的进行设置呢?
【关键词】初中教学;数学教学;作业布置;创新教学
学生的作业其实质就是为了巩固操练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并 将这些知识放在实际的场景中,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这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一 种有效的方式,更是教师获得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程度一种重要反馈。因此作业这一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掉以轻心。
一、分级分类设置作业
正因为作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就更需要教师能够特殊对 待。在进行作业布置的时候,首先必须要对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这不仅仅是对全班学生的基本了解,也要求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的 不同认知情况作出不同的作业安排。如果我们教师接手的是初一年级,那么笔者建议在接手后的一个月之内,对班级的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测试,初步掌握班级学生的一些发展状况和学习能力状况。 并结合平常观察到的一些状况,将班级的学生大致的分层分类,维 持在三到四组的样子。特别要注意的是,因为这样的分组是建立在一定的学习能力基础上,因此教师必须要妥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当然,这样的分组也只是暂时性的,不能完全的一成不变。针对学习能力 有所提高的学生,就要进行“升组”,而针对学习能力持下降状态的 学生,就要进行“降组”。这也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完成教师安排
的作业,让班级形成一种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氛围。
二、精心构思,巧妙设置
我们所涉及到的巧妙设置,其实就是要求教师要设置不同程度 的作业难度和作业形式,尤其是针对不同的课型,更是要有针对性 的作业,这样才能加强作业在整体教学中的作用。比如说,在进行 新授课讲解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作业设置为两种类型。一 种是基础的重点题目,另一种是稍有变化的达标类题目。其中基础
题所占的比重要适当的大一些,达标类题目要与生活实际或者是既定场景有关联,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而在进行 习题课讲解的时候,教师设置的作业就更应该侧重易错点的积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学生将自己的错题整理摘抄出来,认真的思考并重新做一遍,找 出自己思维的短板和出错的点,多加注意,防止频繁出错。这样不同课型设置不同的作业,学生能够清楚明白的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也能避免学生一味地完成一种类型的作业而产生厌烦心理。
三、对号入座,分层提升
在完成好将班级学生分层分类为三到四个小组之后,教师就可 以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将作业也进行分层分类的设置。让学 生门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好每一节课的作业,力求让每 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在新授课的课堂上,肯定要设置一些操练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要争取让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当堂就能做到消化吸收,而其他小组的学生只要求能够听懂教师讲授的基础部分,不必必须掌握操练的题目。而设计到复习课的时候,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要完成全部的复习题目,针对剩下的小组,只需要学生们完成基础部分就可以。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 让全体学生都尽可能的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大部分题目,从而获得一定的自我效能感,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单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在进行到初中一年级“垂线”这一节课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设置为:
基础题型:判断正误。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这两条直线所夹的角都相等;2.所夹角都相等的两条相交直线互相垂直。(这个题 目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会做)
达标题型:解决问题。从钝角的顶点向它的一个边做垂线,将 这个钝角分成了两个角,这两个角的角度之比是 4:1,求这两个角 的度数。(这个题目要求第一组合第二组学生必须会做)
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一点点的进步,这样就能慢慢的提示优等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中等生的紧跟意识,甚至是后进生的求知意识,从而让班级学生慢慢的成长起来。总之,作业的布置和安排都要紧跟“以人为本”的教育主题,真正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 学习的乐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结束语: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 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协作。尤其是涉及到数学学科,这个学习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优化教学,完善教学更是成为教学研究的重 点。本文简单的从几个小方面谈了笔者的一些小建议,其实这还远远不够。笔者在这里也真心的希望,每一位一线数学教师都能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乐于分享,为孩子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宋超,初中数学作业的合理布置,[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 学研究 2015(07).
[2]苗庆荣,高效课堂下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探究,[J],教学与管理 2014(16).
论文作者:卫俊丽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作业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这一论文; 题目论文; 小组论文; 自己的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