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事业所占有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文章主要对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线损管理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各方面的供电水平。
关键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供电线损;企业管理
引言
对于供电经营企业来说,供电线损情况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国家“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在当前电力供应仍然存在缺口的情况下,努力降低线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电成本,从而提高整个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线损分类
线路电能损耗可根据损耗的特点、性质和变化规律分成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技术线损是电网各个元件电能损耗的总成,可以通过理论计算进行预测,同时可采取技术措施来降损。管理线损主要是由于电能计量装置出现误差或管理不当引起的电能损耗,其可通过加强管理并完善管理制度来降损。线损存在于电网运行的各个环节中,降损措施主要是针对这两种分类以及各自的特点、性质和变化规律来采取相应的技术或管理措施。
2供电企业线损管理问题
2.1线损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
运维部门只负责运行安全、分倒路操作及维护抢修职责;调度部门只负责配网运行稳定合理、下达操作令确保电网运行安全;用电营销各部门执行用电各项规程、规定、法规制度等,比如抄表到位、电量差错、检查周期、普查任务、电表轮换、烧卡、调前合格率、错接线等。各部门为线损管理出了力,也尽了力,可一旦线损数据超标,由于制度管理的不科学,各部门之间责任难于清理。
2.2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不强
在供电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配网线损管理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由电力企业的领导直接进行指派,但是由于配网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管理能力和有效的电网工作职责,才能有效地提高配网线损管理的整体水平,降低该地区的配网线损电力损耗。但是在供电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太低,并且在电网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线损问题的时候,不能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理发生的事故。比如在部分地区的配网线损管理人员对反窃电作案未能进行有效的防护,导致了很多的不良线损事件,不断的恶化,给电力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电力损失。还有在区域的配网线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是在基层工作,电力企业的监督人员不能进行很好的监测,有些管理人员出现了责任心下降和工作态度不端正的情况出现,在线损汇报和核算电费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事故,严重影响到了配网线损工作的正常开展,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3配网布局和结构的影响
一些老城区在早期配网线路结构布局上,因为当时受到设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城镇规划不到位,设计布局在电网结构上会出现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配网线路接线方式采取分支辐射单向接线,在布局和结构上超过规定的供电半径等。此外,配电线路上负荷点较多、较分散,配电变压器供电点和用电负荷中心较远,导线截面和载荷不符合等都会导致配网线路运行功率因素低于标准要求,从而造成技术损耗。
3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强化过程管控
成立线损管理领导帮扶小组,进驻线损率高的供电所一对一帮扶指导,细化管理过程,做好线损分析,对电网建设、生产维护、营销存在的线损管理问题进行梳理,并建立整改机制及时跟踪指导。建立供电所监控本辖区台区线损的常态机制。高损台区及负损台区线损合格与否,主要取决于具体管辖台区的各供电所。目前电采系统中已经可以每天监控台区线损情况,登录电采系统即可随时获取所辖台区的线损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要求各基层供电所及时查看本供电所台区线损情况,一旦发现高损或负损台区,应立即通知该台区管理人员去现场核查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问题,从源头上控制高损及负损台区的数量。
3.2建立线损管理的有效激励机制
线损管理是通过激发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努力工作来实现降损节能之目的,主要采取的激励槽施是物质(奖金)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有节能奖励、小指标竞赛、考核奖罚等。精神激励有通报表彰、荣誉称号等。但是,为防止在线损管理激励措施的负面作用,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时效性,及时反馈或通报考核兑现结果;二是要适当把握奖励额度或指标的尺度,达到合理、适度。
3.3健全完善线损的管理制度
在供电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拥有一个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的是非常重要的,电力企业首先要对偷电窃电的情况进行督查,将监督的工作分级下发给各个区域的配网线损管理工作人员。并且不定期地进行用电普查活动,对于偷电窃电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厉的惩罚,起到以儆效尤的目的,避免用户违章窃电的情况再发生。然后在线损的管理制度中还要加入一些电力企业的宣传内容,即通过大力的宣传,用户指导供电企业在运过程中配网线损的情况,用户在实际的用电过程中配合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既可以有效地降低用户的电力消耗,还可以促进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4合理布局电网
在电网建设之初或在对区域电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配网结构的布局,保证供电半径在合理范围内,可通过将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缩短电源和有效负荷距离的方式实现。另外,为扩大配网的供电容量,减小重载线路的负荷,减小线路的发热损耗,可对部分线路进行更换调整,扩大线路上的载流量并增加出线的数量,从而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线路损耗。
3.5混合型线损管理重构
混合型组织结构是在系统原直线职能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设计的,系统中增设了与职能部门同一层次甚至在线损管理上高于职能部门层次的线损管理办公室,其主要目的在于突显线损管理在日常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考虑到个别供电企业的规模,线损管理可不单设线损管理办公室,其职责纳入到发展策划处,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发展策划处的综合管理职能,达到线损战略目标与公司整体战略的有机融合的目的,从公司的整体利益角度对线损进行有效管理。
3.6计算管理当中的降损措施
其一,在进行用户配电计量位置选择当中,工作人员要尽可能的选择产权分界的位置。当前这种选择方式,不但可以保护用电线路不被破坏,而且还极大的提升了实际的工作管理水平。其二,在进行计量方式的选择时,尽量选择先进的方式。其三,在进行计量设备的选择时,需要从额定电压等角度出发,并满足计量工作的实际需求。其四,相关工作人员在对计量安装时,需要不断强化计量安装质量意识,提高对安全问题的意识,进而保证整体安装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出现盗电的情况。其五,工作人员在对计量设备进行相关的安装与检修时,安装人员必须给予计量安装足够的重视,不断完善安置管理制度,加强对计量安装与检修的管理。确保安装工作的到位,检修工作的规范性,进而提高整体工作的质量,为用户供电提供重要的保障。其六,工作人员在进行计量设备的检修时,需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标准规定进行检修,通过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有助于及时发现计量设备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应对,进而提高计量设备的运行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供电线损工作的运行还存在许多超负荷现象、区域管理等问题的存在,针对这些问题,电力企业要做好线损管理人员的调配与技术更新,加强制度管理,有关部门也要加大投资力度,促进我国供电事业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胡炜健.供电企业电网线损管理与降损措施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8(06):97-98.
[2]王伟,王燕.对供电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的分析和思考[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2):220-221.
[3]龙剑.县级供电企业电网线损分析及其降损措施实践[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0):185.
论文作者:李立,陈文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线损论文; 网线论文; 电网论文; 供电所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