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导向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成效分析
吴 静1,郭利杰2,梁凡凡1
(1.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2.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628)
摘 要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高校提高本科生综合实力与社会竞争力、向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分析科研团队导向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特色,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重庆邮电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设计调研问卷,调查目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从而提出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思考与建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定量成果转化为定性指标,从创新质量、科教结合、成果转化、组织管理、科研素养五个方面反映科研训练情况,结合研究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具体提出了可以从宣传力度、训练周期、经费资助、管理制度、资源配置、导师作用等方面推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 :科研团队;科研训练;大学生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始于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为鼓励和支持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而创设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后来美国众多高校纷纷效仿学习。1990年以后,伯克利大学在本科生科研训练方面采取了众多开创性举措,成效显著,形成了著名的“伯克利”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1]。
在我国,高等学校针对本科生的科研训练计划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6年,清华大学以其机械、电子、结构、数学建模大奖赛等课外科技活动为基础率先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并逐步将科研能力培养训练与本科生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相结合,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科研能力训练的学分才能合格毕业[2]。1998年,浙江大学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清华大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也推出了针对本科生的科研训练计划。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践活动由校、院(系)、省创、国创四个层次组成,常统称为四级SRTP[3]。之后,中国矿业大学自2001年开始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4],南京农业大学也于2003年在校内推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院校纷纷借鉴经验,开展多元化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本文以重庆邮电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例,拟构建依托科研团队和基地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科研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并设计调研问卷,验证重庆邮电大学科研训练计划实施情况,以此分析科研训练计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
检测到缸套内壁的表面粗糙度约Ra1.6(Rz6.3),活塞环外壁的表面粗糙度为Ra0.4(Rz1.6)。经过8h的磨合后,检测到缸套内壁的表面粗糙度约Ra0.4(Rz1.6),峰值减少值为:
1 相关文献回顾
从已有文献来看,学者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研究主要从现实状况以及实施框架的构建两方面展开。董大勇等[5]通过问卷调查对影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内在需求、外在诱因及认知因素方面对大学生科研训练参与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李俊龙等[6]建立了线性概率模型,对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夏至红等[7]运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将科研训练评价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从科研素养、现场评估、团队合作、项目成果等方面构建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评价模型。目前对于科训练计划的研究较多,但这些研究缺少评价方法的实践经验,并不完全适合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评价的需要。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更能够提高就业机会及综合竞争力[8-10]。但就目前各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开展情况,在管理或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科研训练的效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11]。
2 模型与方法
2 .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指在进行评价时,评价对象往往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具有模糊性,而将模糊理论与经典的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进行总的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而得到的方法称为模糊综合评价法[12]。模糊综合评价法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模糊综合评价法中主要依靠人的主观判断来确定权重,然而科研成果评价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具有模糊性,因此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模糊综合评价中的权重更为合理。
在表1的基础上建立判断矩阵,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判断矩阵R 5为二阶判断矩阵,总是具有完全一致性[13]。故只需对判断矩阵R 、R 1、R 2、R 3、R 4进行一致性检验。
1) 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综合实力。本科生经过高中的寒窗苦读,少年时期的创新能力已逐渐减弱。通过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计划,可以培养其创新能力以及提升综合实力。统计重庆邮电大学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三年来,参训学生,和未参训学生在创新领域情况的对比见表2。
2 .2 团队导向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重庆邮电大学为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培养科研素养和意识,在借鉴国内外各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2012年启动实施了基于科研团队和基地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该计划的特点是以科研团队和科研基地为依托,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本科生通过科研团队发布训练方案和需求,以及具体的科研项目,通过双向选择的途径进入到科研团队中,进行具体的科研项目的研发。具体实施流程图见图1。
由图1可知,科研训练计划的导师基于科研团队和基地平台,以具体课题为牵引,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吸引有兴趣接触科研、参与科研的本科生参与到具体的科研活动中来。目的是通过本计划,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团队精神、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为学校科研团队输送科技人力资源,为学校培养优质研究生资源。该计划在重庆邮电大学实施以来,参与学生规模逐年扩大,两年来达到了457名,涉及到科研基地15个,团队132个。
翻译难在两种语言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英语典故性成语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文化信息。有些事情在一种文化中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很难理解。不同国家的同一个词或典故性成语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英语典故性成语来源与文化差异,《求索》,2005年 04期)因此,要准确理解和翻译每一个典故性成语,必须了解其文化背景,文化内涵,采用正确的翻译方法,透过语言表面,了解其深层文化内涵。所谓翻译就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某种语言的文化信息。
图1 科研训练计划流程图
Fig.1 Flow chart of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3 科研训练计划模糊综合评价
3 .1 确定评价指标因素集及评语集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科技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结合重庆邮电大学科研训练计划具体情况,利用层次分析法将科研训练计划逐层分解,重点考察创新质量、科教结合、成果转化、组织管理、科研素养等五个方面,形成相互联系,能全面综合的反映科研训练计划的14项指标体系。从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面构建出我校科研训练计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见表1。
结合《重庆邮电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方案》第六条:对训练结果评定采用四级记分制: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可建立评语集为V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表1 科研训练计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1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3 .2 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在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可以确定表1中的同一层次中各因素的重要程度,按1~9标度法可以得出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两两比较矩阵,即判断矩阵。
设U ={u 1,u 2,…,u n }为影响评价对象的n 个因素(即评价指标)构成的模糊集合,称为评价指标因素集U 。设V ={v 1,v 2,…,v m }为这n 个因素所能选取的m 个评审等级构成的模糊集合,称为评语集V 。
1)A -U 判断矩阵见式(1)。
(1)
CI =0.0244,RI =1.1193,CR =0.0218。
(七)左太冲、陶渊明皆有荆轲之咏,太冲则曰:“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渊明则曰:“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是皆以成败论人者也。余谓荆轲功之不成,不在荆轲,而在秦舞阳;不在秦舞阳,而在燕太子。舞阳之行,轲固心疑其人,不欲与之共事,欲待它客与俱,而太子督之不已,轲不得已遂去,故羽歌悲怆,自知功之不成。已而果膏刃秦庭,当时固已惜之。然概之于义,虽得秦王之首,于燕亦未能保终吉也。故扬子云:“荆轲为丹奉于期之首、燕督亢之图,入不测之秦,实刺客之靡也,焉可谓之义也!”可谓善论轲者。[15]
事物某一时刻的状态M有n个指标C1,C2,…,Cn,相应的量值记作x1,x2,…,xn,则此M的n维物元记作:
(2)
CI 1=0.0515,RI 1=0.5202,CR 1=0.0990。
3)U 2-u 判断矩阵见式(3)。
(3)
CI 2=0.0018,RI 2=0.5202,CR 2=0.0036。
3.1.5 正确的手卫生 护士作为预防交叉感染的第一道防御线,应在接触患者前后仔细清洗双手,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仅为50%,随着劳动强度增加,洗手的必要性增加,洗手依从性反而降低[37]。专家建议,在双手有可视污染时应流动水和抗菌液清洗[6]。此外,在可能接触到口腔或呼吸道分泌物时应佩戴手套,隔离衣的使用不作为常规推荐的方法,除非患者确诊为抗生素耐药菌感染[38]。
4)U 3-u 判断矩阵见式(4)。
陈友益(2018)研究了影响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因素。在整个链中上下游、多级企业存在一些操作、法律、市场等的风险。会影响其发展。
(4)
CI 3=0.0271,RI 3=0.5202,CR 3=0.0521。
5)U 4-u 判断矩阵见式(5)。
(5)
CI 4=0.0146,RI 4=0.5202,CR 4=0.0280。
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一般能在45℃以上生长和繁殖的细菌可称为高温菌,主要包括部分细菌,古菌和真菌[10]。ClpP存在于细菌和真核生物中,除了柔膜细菌和部分真菌外[11]。它是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蛋白酶。ClpP最早发现于大肠杆菌中[12]。ClpP的结构有一个共同点:它包含了14个亚单元,有两个七瓣环形成一个圆柱样结构,该结构围成一个大腔室内含蛋白酶的活性部位[13]。ClpP能形成AAA+(ATP酶联合不同细胞间的活性)伴侣蛋白复合物,它可以使底物变性以及通过轴孔把它们转移到蛋白酶的蛋白水解腔室中进行降解,将蛋白降解成7~8个残基后从腔室中释放出来[14]。
新媒体时代讲究“内容为王”。真正的公众议程,根据培养理论的“回响效果”应要贴近受众的生活,是受众真正关心的问题,这样的话题才会激起受众去了解的欲望,才能引起讨论。在内容的表达形式、方式上也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贴近年轻人的喜好。表达形式要多种多样,不宜长篇大论的文字,多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语言风格尽量生动活泼,适当用一些网络语言。调查中,大多数人对校研究生会新媒体平台提出需要加强美编和增加创意内容等期望,校园新媒体团队要经过更加专业的培训,充分借鉴其他高校或社会新媒体的优点,以更丰富的图文、配色、编排和新颖的创意等吸引受众。
在内部控制质量方面,张淑惠等(2016)认为企业聘请的具有海外背景的人才担任董事会的独立董事能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且其水平越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越好,刺激董事会为了满足日常营运需求而持有更多现金。进一步研究认为企业在董事会成员中应当适当加入拥有海外背景的董事,这样可以合理控制企业的风险,同时将有海外背景的董事和无海外背景的董事人数之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6)
判断矩阵R 5为二阶判断矩阵,故不需进行一致性检验。
根据相对一致性指标CR
因此上述一致性检验计算结果表明,各判断矩阵均具有满意一致性。
6)U 5-u 判断矩阵见式(6)。
3 .3 计算指标权重
各指标对于准则层相应因素的权值分别为w 1=(0.0830,0.7959,0.1211)、w 2=(0.3900,0.1095,0.5816)、w 3=(0.1786,0.1125,0.7089)、w 4=(0.1140,0.4054,0.4806)、w 5=(0.5000,0.5000)。3 .4 综合评价
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权重为w =(0.2717,0.2407,0.0885,0.0693,0.3298)。
按B =W ×R 进行综合评价。针对每个科研团队,请专家评委填写评价问卷,建立相应评价矩阵。假定对于科研团队甲的创新质量方面,参加评价的10位评委中,有4人认为优秀,4人认为良好,2人认为合格,没有人认为不合格。则判断矩阵R 1的第一行为(0.4,0.4,0.2,0),同样,针对科教结合、成果转化、组织管理、科研素养方面建立R 1的其他四行,即可得出判断矩阵R 1。同理,可建立判断矩阵R 1,R 2,…,R n ,按B =W ×R 进行综合评价。其中
最后,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排序,即可得出我校科研训练计划综合情况,以落实相应激励政策。
上述结果表明,NaCl浓度对饱和GMZ07膨润土及其掺砂混合物的强度有明显影响.相对于纯水,盐溶液饱和提高了GMZ07膨润土及其掺砂混合物试样的剪切强度,并且试样的内摩擦角增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GMZ07膨润土及其掺砂混合物试样的剪切强度以及内摩擦角随之增大.由表2可知,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砂骨架孔隙比逐渐减小,其最小值已经接近砂的最大孔隙比,故在剪切过程中,部分砂颗粒之间会有接触,强度有所增大.但是混合物试样中砂骨架还未形成,因此掺砂混合物试样的强度还是由膨润土起主要作用.下面通过微观试验结果,分析膨润土及其掺砂混合物强度的产生机理.
4 结果与启示
通过利用上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重庆邮电大学科研团队导向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进行评价,结合重庆邮电大学综合评价结果,设计调查问卷,对相关科研团队科研训练现状进行问卷调研,总计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15份,剔除无效问卷,获得有效问卷289份,问卷有效率为91.7%。
2)U 1-u 判断矩阵见式(2)。
4 .1 团队导向的大学生科研训练的优势与特色
根据图1可分析出重庆邮电大学团队导向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模式特色。
对于每一个单一因素u n 可单独做出对评语集V 的归属程度R (u i ),R 称为评价因素U ={u 1,u 2,…,u n }与评语集V ={v 1,v 2,…,v m }构成的模糊关系矩阵。设w =(w 1,w 2,…,w i )为各个因素u n 在评语集V 中的权重分配,称为权向量。根据各个因素在评审等级中的权重分配W 以及模糊矩阵R ,可以求出综合评价的定量值。即B =W ×R ,B 为综合评判。
科研训练计划对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有显著帮助,在掌握了初步的科研素养后对学生读研就业等也有益处。
2)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吃苦耐劳精神。目前的大学生主要为独生子女,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精神欠缺。而科研训练计划要求每位同学均要进行科研实验,按时完成科研任务,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科研项目组均由3~5名同学组成,每位同学都需要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并且在导师带领下进行开会交流,共同实践,完成科研任务。在此期间,可以锻炼其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 促使积极主动学习,培养科研素养。大学生课余时间充裕,然而很多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浪费大量课余时间在寝室、游戏、电视剧等方面。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学生,由于每个星期都有一定量的科研任务或者实验工作要完成,他们改变了以往较为散漫没有规划的课余时间安排,将更多的课余时间放在了实验室,跟随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的师长们合作,进行钻研和学习。另一方面,学生经过本科时期对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后,能够真正理解科学研究的内涵,一方面有助于明确对科学研究的喜好;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做科研的流程以及培养科研意识,为将来读研究生或就业打下基础。通过科研项目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其科研奉献精神,培养科研素养。
表2 参训与未参训学生情况对比
Table 2 Comparison of training and non -training students
4 .2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存在的问题
1) 宣传力度不够,人才培养方面薄弱。选取了校内学生人流量较多的三个场所:中心食堂、第三教学楼和数字图书馆对2 200多名本科生随机进行了主题问卷调查,占重庆邮电大学符合申报条件的本科生比例为32.4%。问卷的设计涉及到大学生了解该计划的途径、最感兴趣的训练内容以及建议意见。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我们发现有48.3%的大学生没有听说过该计划。再通过对重庆并邮电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发现已参加过该计划的学生中,老师直接推荐而参与该计划的学生为40.70%,而通过与老师接触了解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学生为59.30%,这两者均是通过与老师的接触才了解到此计划的,这说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宣传还仅仅停留在老师选择学生的层面上,这使其他想参与并有潜力但却未表现出来的学生不被发现,这表明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宣传力度的不到位,受众比例较低,科教结合中支撑人才培养方面显著缺乏。
2) 科研训练周期短,科教结合强度不够。根据科研训练计划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创新成果较少,支撑人才培养能力薄弱。究其原因是科研训练周期短,科研成果较难积累。由于本校参与科研训练计划的学生主要为大二、大三的本科生,并且训练周期一般为1年。科研训练项目时间偏短,学生经过一年的训练后均是忙于考研找工作,难以保持科研训练的持续性和训练的成效,并且增加了科研训练的人力成本,难以积累科研成果。
3) 科研经费资助不足,成果难以转化。评价结果显示成果转化以及组织管理方面得分较低,通过调研发现,科研经费短缺依然是科研训练计划实施的一大难题。尽管重庆邮电大学设有专项经费,并实行全年受理、定期评审、分批资助的政策,设立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两个类型,分别有5 000元和10 000元的资助额度。但对于有些学科,比如理学院、生物信息学院等对科研器材、实验化学试剂等需求较多的学院,经费尤其紧张,这为科研训练的顺利实施带来了现实的困难。大学生科研训练作为一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需要提供充足的资金条件保障。
4) 人数限制缺乏弹性,创新质量低。对于导致创新质量方面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团队人数限制过于严格,缺乏弹性。重庆邮电大学的科研训练项目一般为3~5人,但考虑到项目的难易程度等不同,需要参与的学生人数也不同。有的训练项目人太多导致资源浪费,而有的训练项目人太少难以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这不仅增加了学生与导师的负担也为科研训练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困难。
5) 导师与学生互动偏少,师德学风有待改进。导致创新质量方面缺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科研训练过程中导师与学生互动少,研究氛围不足。科研训练本是一个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但根据重庆邮电大学目前的训练情况,仍然以师教生学的传统教学观念为主。通过对训练计划实施中的过程管理中看到,学生主动联系指导老师,每星期在实验室时间在15 h以上的占21%,在10~15 h的占8%,5~10 h的占45%,不足5 h的占26%。在科研训练过程中,老师对学生严格按照预定计划,能做到每月分配和验收科研任务的占42%,还有部分导师不能按项目申报书上的时间进度对学生进行指导,却被动的按照相关管理部门的督促进行,导师和学生双方的被动导致科研训练难以达到应有成效。
马奴托海在今之何地?马大正和马汝珩在《漂落异域的民族——17至18世纪的土尔扈特蒙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11年第105页)记述“地点大致在阿斯特拉罕以北的伏尔加格勒到里亚尔之间的伏尔加河右岸一带”。此说只是指了一个大体方向,只有面而无点!近年,阿拉腾奥其尔在其专著《清朝图理琛使团与<异域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从两个方面对此做了考证。
4 .3 对科研训练计划的改进建议
1) 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人才培养。学校应加强宣传及引导,利用各种途径宣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真正实现学生与老师、项目多向选择。让学生在大一入学就开始接触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相关信息,使学生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有全面了解,并在一学期后根据已学知识以及兴趣结合学习实际,决定是否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现导师选择学生,同时学生选择项目、导师的多向选择机制,以增加学校人才输出。
2) 加大科研训练周期,促进科教结合。考虑到科研训练周期较短,科研成果较难积累,同时培养学生的成本较高,因此可适当延长科研训练计划的时间,形成科研训练新常态。通过在大一上学期开设一定课时的大学生科研方法训练等课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并结合任课教师、班导师以及辅导员对学生大一上学期的各方面表现的观察,大一下学期便可通过老师的评价、学生的意愿等遴选所需学生,并开始科研训练计划,主要针对基本方法进行辅导,半年后正式进行实践锻炼,使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学习和总结,完成课题重要数据的收集整理,进行结果分析,文章撰写等工作。由此循环,便可为科研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途径。
3) 加大资源投入,促进成果转化。在资助金额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各科研训练项目的顺利开展,可按照各个学院不同项目的实际需要进行资金预算。对科研器材、科研场地需求较高的学院(或项目)可适当多补贴一些耗材和试剂的专项经费。
回营后,李陆峰满面含羞,向义父德公公复命。德公公脸色尚好,先是说不怪他,接着有条不紊分析道:“很显然,这次不是冲你们来的。冲谁来的?当然是针对老夫我。为什么?我心里有底,当家三年狗都嫌,我当家多少年了?我有权,我有钱,我有威信,除了皇上,谁也比不上,这还不招人嫌?话说到这地步,局势不是很明朗吗?要是冲你们来,何必用木棍?一人一刀,岂不利落?”
4) 灵活安排人数,提高创新质量。由于项目的难易程度不同,需要参与的学生人数也不同。为了保证每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应根据项目额度难易程度以及对学生的需求程度,合理安排每个项目的参与学生人数,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团队协同创新的理念。
5) 加强学生与导师互动,形成科研氛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原本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的过程,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存在,导致了导师与学生互动少意识淡的问题。在科研训练的过程中,导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随时引导与指导学生,并切实带领学生做实质锻炼[14],积极与学生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团队精神、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也应当积极主动联系老师,共同创新促进科研训练的有效开展。
波爱修是罗马帝国晚期的重要思想家,其思想在继承古代哲学精神的同时,为即将到来的基督教哲学作出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哲学的慰藉》是他的主要著作,其中提出的自由意志问题与奥古斯丁的相关论述一起,开创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影响一直波及后世。对自由意志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本书的第五卷,但它并不是被孤立提出并得到解决的。在前四卷中,自由意志的论证得到了充分的准备。因此,与重点论述自由问题同时,全面理解本书的内容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蔡宏亚,苟占平,徐美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中的思考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2-15.
CAI Hongya,GOU Zhanping,XU Meiyi.Thoughts o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J].Education Teaching Forum,2018(1):12-15.
[2] 李佳,李威.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3):274-275.
LI Jia,LI Wei.Research on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based on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J].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2016(3):274-275.
[3] 李玉柱,李心平,姬江涛,等.开展SRTP计划培养工科创新型人才实施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5(1):71-71.
LI Yuzhu,LI Xinping,JI Jiangtao,et al.Carry out SRTP plan to train engineering talents to implement and explore innovative talents[J].Science and Technology Vision,2015(1):71-71.
[4] 祝宇慧,王晓萍,申玮,等.大学生科研训练成效的影响因素及改进建议[J].青年与社会,2013(10):48.
ZHU Yuhui,WANG Xiaoping,SHEN Wei,et al.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J].Young Society,2013(10):48.
[5] 董大勇,史本山.影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实施效果的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1):65-68.
DONG Dayong,SHI Benshan.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SRTP)[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2(1):65-68.
[6] 李俊龙,夏德峰,吉东风,等.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农业大学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3):16-18.
LI Junlong,XIA Defeng,JI Dongfeng,et al.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J].China Agricultural Education,2011,11(1):56-58.
[7] 夏志红,张存岩.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评价体系构建[J].电子制作,2014(17):175-176.
XIA Hongzhi,ZHANG Cunyan.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J].Practical Electronics,2014(17):175-176.
[8] 张伟,高云,方志刚,等.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看创新型人才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4.
ZHANG Wei,GAO Yun,FANG Zhigang,et al.Looking at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from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of university students[J].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15(3):3-4.
[9] 周冲.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大学生科研训练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152-153.
ZHOU Chong.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J].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2014(6):152-153.
[10] 陈坤杰,张伟林.大学生科研训练教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11] 于玲,谢依玲,张光新.大学生科研训练网络化管理平台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7):84-86.
YU Ling,XIE Yiling,ZHANG Guangxin.Construction of network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J].China Education Info,2014(7):84-86.
[12] 訾斌,李艾民.依托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36-37.
ZI Bin,LI Aimin.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based on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J].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2011(3):36-37.
[13] 张娴,方曙,肖国华,等.专利文献价值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6):127-132.
ZHANG Xian,FANG Shu,XIAO Guohua,et al.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patent literature value evaluation model[J].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2011,28(6):127-132.
[14] 乔思辉.我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评析[J].中国电子教育,2011(1):6-11.
QIAO Sihui.An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J].China Electronic Education,2011(1):6-11.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based on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
WU Jing1,GUO Lijie2,LIANG Fanfan1
(1.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China;2.BGRIMM Technology Group,Beijing 102628,China)
Abstract :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of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the soci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nveying innovation talent of universities to the community.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research training i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hroug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the advantages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based on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 and team,and then designs targeted survey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the current undergraduates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which made recommend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convert quantitative results to qualitative indicators,reflecting the research situation from five areas of innovation,integration of study and teaching,production transform,organization management,scientific research accomplishment.Based on the findings,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uch as propaganda,training cycle,research funding,management system,resource allocation and mentor role.
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undergraduate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051(2019)03-0176-06
收稿日期 :2018-09-12
责任编辑: 宋菲
基金项目 :重庆邮电大学教改项目“基于科研团队和基地的大学生科研训练模式探讨”资助(编号:XJG1226)
作者简介 :
吴静(1979-),女,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科研管理方面的研究,E-mail:wujing@cqupt.edu.cn;
郭利杰(1980-),男,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智能矿业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ljguo264@126.com;
梁凡凡(1992-),女,大学本科,主要从事互联网企业管理研究,E-mail:liangfanfan@meituan.com。
引用格式 :吴静,郭利杰,梁凡凡.科研团队导向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成效分析[J].中国矿业,2019,28(3):176-181.doi:10.12075/j.issn.1004-4051.2019.03.027
标签:科研团队论文; 科研训练论文; 大学生论文; 重庆邮电大学论文;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