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现代化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地理国情监测是国家基本国情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依据。当前全国地理国情监测第一次普查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正在开展数据整理分析和统计工作,如何利用好普查数据开展科学分析,进而为制定科学全面系统的普查报告,为后续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是当前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对地理国情监测若干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以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实践与思考
引言
地理国情是制定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数据基础。目前,中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中国地理国情普查,完成了普查信息的整理、汇总、统计分析,形成普查报告,发布普查结果。初步摸清了中国的地理国情家底,科学揭示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对准确把握国情国力,准确掌握、科学分析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对于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推进解决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意义十分重大。例如,通过普查获得了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了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评估的需求,提高了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1地理国情监测的特征
地理国情监测具有显著的特征。一是整体性特征,地理国情监测包括方方面面,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制定系统的监测方案分步实施。二是客观性特征。地理国情监测是以客观事实存在的空间分布情况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软件进行测量进而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三是区域性特征。地理国情监测是对某一个地理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监测的过程,所以能够反映具体区域的特性。四是空间多维与时间性特征。地理国情监测是多维的,能够对整个空间从不同维度进行监测和收集数据,同时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反映的是当前的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具体情况,进而以此为决策和未来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2地理国情监测与主要学科的关系
地理国情监测是基础测绘的延展,是对基础地理数据的增值利用。遥感学是进行地理监测的主要技术基础。地理监测是遥感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和重要发展方向。遥感学利用其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技术,可以提供多尺度、多平台、多分辨率、多光谱、多时相遥感分类和变化监测数据,全天候和快速地为地理监测提供自然地理数据、动态变化数据和人文地理数据,是当前地理监测最有效、最经济的数据获取手段。地理学理论、方法是地理监测的方法论基础。其中的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规划、地貌学等知识,是地理监测的理论和方法库。地理学为地理监测提供地理认知、地理建模、地理分析、地理调查、地学表达等理论和方法,地理监测则是地理学的实践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监测的支撑技术,为地理监测提供数据管理、数据建模、空间化、可视化、数据分析利用、地学计算、动态模拟、数据表达、成果表示、成果管理和数据共享服务。地理监测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应用领域。地理监测是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的学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矩阵论、数值分析、地图代数等是建立地学分析模型、统计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等计算方法的基础,地理监测使应用数学的各种计算方法在地学解释、政府科学管理和决策等方面得到充分利用。
3地理国情监测的实践与思考的措施
3.1积极探索和建立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方法和机制
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监测和量算并不难,难的是对所监测的地理国情要素实体、量测边界的科学界定。因此,一方面需要对地理实体对象进行研究并形成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需要和有关专业部门共同确定监测的地理实体对象的定义和量测边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商有关部门建立会商审核和报批发布的工作机制。所有这些都需要与有关职能部门合作、沟通和协调。在形成共识、取得经验后,要积极推动地理国情监测的立法工作,制定《地理国情监测管理办法》。
3.2协调运用方面
若想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引入,前提是加强资金与工作计划协同运用。作为一项庞大的综合性工作任务,地理国情监测的前提投入阶段必然会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和大资金量的投入作为基础,而现阶段我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中的资金与工作计划无法有效的协同运用便成为了其机制有效推进的“拦路虎”。为此,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完善地理国情监测机制前期方案的制定,并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相应资金的投入,从而科学合理的促进我国地理国情监测机制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运作。
3.3基础持续,制定发展模式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界定好基础性和专题性的范畴,基础性监测内容是基本组成单元,不能随意地扩充内容,否则既浪费资源,又起不到基础作用,是大家共同关注内容的基本单元,通过搭建积木的方式可进行不同组合,挖掘出数据的潜在价值,它是一个横向发展模式,将地理信息与其他行业紧密地联系起来,持续监测基础性地理国情,结合“互联网+”概念,有助于推进地理信息大数据的全新发展生态。而专题监测则是定制式服务,针对地理国情内容体系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兴趣点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形成面向不同专题的成果应用案例,它是一个纵向发展模式,只依据需求去实现监测,能够促使传统意义的测绘模式演变为“策绘”模式,真正意义地实现地理信息智时代。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专题性监测以基础性监测数据为根基,同时一条条专题监测方向又能编制成网,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监测的内容范畴。按照李克强总理“要充分利用测绘的先进技术、数据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地理国情变化监测与统计分析,对重要地理要素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布监测成果和分析报告,为科学发展提供依据”的指示要求,本着“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的原则,国家和省级层面都组织开展了多项监测应用示范。在基础性监测方面,从国家到各省都已建成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具备了大数据集成管理、三维浏览查询和部分分析应用功能。
结语
地理国情监测是地理信息与国情结合并动态比较,研究发现环境、社会变化规律,用于辅助决策的战略举措。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以影像为基础,结合人工判读和解译,数据客观,实用性强。地理国情监测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监测的对象和内容还在不断地研究探索。由于我国地大物博,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地表覆盖变化频繁,地理国情复杂,各个区域有着自身的特点,社会各个部门对监测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而地理国情监测的指标和方法等需要逐步调整和完善。考虑到不同地理国情要素的空间特征和演变规律,为实现准确、快速、有效的监测,需要针对不同地理国情要素制定差别化的监测机制,充分保持和发扬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具有的准确、严谨、客观、规范等优势,切实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针对性、知识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应持续对全国范围的自然、生态等地理环境要素进行空间化、常态化的监测,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地理国情监测是新形势下测绘服务保障作用的提升和拓展,是测绘行为、测绘成果提升作用和地位的必由之路。测绘工作的重心将发生历史性的转移,主要是从地理信息的初始采集向动态监测转移,从地理信息的生产、提供向综合分析以掌握国情国力转移,从被动的基础保障服务向主动的超前信息服务转移,促进测绘行业从单一专业到多学科综合,从反映现状的静态测绘到体现变化和分析的动态地理国情监测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仁,丁霖,邵振峰.关于地理国情监测若干问题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6(2):143-147.
[2]李汶琪.关于地理国情监测若干问题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
[3]曹静.关于地理国情监测若干问题的思考[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244.
论文作者:马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地理论文; 国情论文; 数据论文; 基础论文; 基础性论文; 地理信息论文; 要素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论文;